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

其後八年,有人說秉常爲其母所囚。神宗乃發兵五路,直趨靈州。未能達到。明年,給事中徐禧城永樂,又爲夏人所敗。這兩役,中國喪失頗多。1086年,爲哲宗的元年。是歲,秉常死,子乾順立。

來歸永樂之俘。當時執政的人,不主張用兵,就還以神宗時所得的四個寨。而夏人侵寇仍不絕。於是諸路同時拓地進築。夏人國小,不能支持,乃介遼人以乞和。1099年,和議成。自此終北宋之世,無甚兵爨。

天下事最壞的是想僥倖。宋朝累代,武功雖無足稱,以兵力論,並不算薄。然而對遼終未敢輕於啓釁。實以遼爲大國,自揣兵雖多而戰鬥力實不足恃之故。徽宗時,民窮財盡,海內騷然。當時東南有方臘之亂。雖幸而打平,然而民心的思亂,兵備的廢弛,則已可概見了。乃不知警惕,反想借金人的力量,以恢復燕雲,這真可謂之“多見其不知量”了。宋朝的交通金人,起於1118年。所求的,爲石晉時陷入契丹故地。金太祖答以兩國夾攻,所得之地即有之。1122年,童貫進兵攻遼,大敗。是歲,遼秦晉國王淳死。遼人立天祚帝次子秦王定。尊淳母蕭氏爲太后,同聽政。遼將郭藥師來降。童貫乘機再遣兵進攻,又敗。貫大懼,遣使求助於金。於是金太祖從居庸關而入,攻破燕京。遼太后和秦王都逃掉。明年,而金太祖死,弟太宗立。是時,遼天祚帝尚展轉西北。傳言夏人將遣兵迎致。金人分兵經略。夏人亦稱藩於金。至1125年,而天祚帝卒爲金人所獲。遼朝就此滅亡。宋朝去了一個和好百餘年的契丹,而換了一個銳氣方新的女真做鄰國了。

以契丹的泱泱大風,而其滅亡如此之速,讀史的人,都覺得有點奇怪。然而這亦並無足異。原來契丹的建國,系合三種分子而成:即一、部族,二、屬國,三、漢人州縣。二、、三、的關係,本不密切。便一、也是易於土崩瓦解的。國民沒有什麼堅凝的團結力,僅恃一箇中心人物,爲之統馭;這個中心人物而一旦喪失,就失其結合之具;一遇外力,立即分崩離析,向來的北族,本是如此的,契丹也不過其中之一罷了。

當金人初起兵時,其意至多想脫離遼人的羈絆,而自立一國。說這時候,就有滅遼的思想,是決無此理的。遼人的滅亡,全是自己的崩潰。在金人,只可謂遭直天幸。然而雖有如此幸運,而滅遼之後,全遼的土地,都要經營,也覺力小而任重,有些消化不掉了。所以燕雲的攻克,都出金人之力,而仍肯以之還宋。但是金人此時,亦已有些漢人和契丹人,代他謀劃了。所以其交涉,亦不十分易與,當時金人提出的條件是:燕京之得,全出金人之力,所以應將租稅還給金人。營、平、灤三州,都非石晉所割,所以不能還宋。交涉久之,乃以宋歲輸金銀、絹各二十萬兩、匹,別輸燕京代稅錢一百萬緡的條件成和。於是燕雲之地,金人都次第來歸。

平心而論,以這區區的代價,而收回燕雲十六州,如何不算是得計?然而營、平、灤三州的不復,卻不但金甌有缺,而且是種下一個禍根。這不得不怪交涉的人的粗心,初提條件時,連這一點都不曾想到了。於是金人以平州爲南京,命遼降將張覺守之。金人這時候,所有餘的是土地,所不足的是人民。尤其是文明國民,若把他遷徙得去,既可免土滿之患,又可得師資之益,真是一舉兩得。於是還宋燕京之時,把人民都遷徙而去,只剩得一個空城。宋人固然無可如何。而被遷徙的人民,顛沛流離,不勝其苦。路過平州,乃勸張覺據城降宋。張覺本是個反覆無常的人,就聽了他們的話。而宋朝人亦就受了他。等到金人來攻,張覺不能守,逃到燕山。金人來質問,宋人又把張覺殺掉,函首以畀金。徒然使降將離心,而仍無補於金人的不滿。1125年,金人遂分兩道入寇。

第六、宋和金的關係

當時的宋朝,萬無能抵敵金人之理。於是宗望自平州,宗翰自雲州,兩道俱下。宗翰之兵,爲太原張存純所扼。而宗望陷燕山,渡黃河,直迫汴京。徽宗聞信,先已傳位於欽宗,逃到揚州。金兵既至,李綱主張堅守。宋人又不能始終信用。宋朝的民兵,本來有名無實。募兵當王安石時,業已裁減。蔡京爲相,又利用其闕額,封樁其餉,以備上供。這時候,不但有兵而不可用,亦幾於無可用的兵。到底陝西是多兵之地,种師道,姚古,又算那方面的世代將家,先後舉兵入援。然亦不能抵抗。

不得已,乃以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宋主尊金主爲伯父;宋輸金金五百萬銀五千萬兩,牛馬萬頭,表段百萬匹;以親王宰相爲質的條件成和。旋括京城內金二十萬兩,銀四十萬兩,交給金兵。金兵才退去。這是1126年的事。此時宗翰還頓兵太原,聽得這個消息,也差人來求賂。宋人說既已講和,如何又來需索?不給。宗翰大怒。分兵攻破威勝軍、隆德府。宋人以爲背盟,遂詔三鎮固守。又把金朝派來的使臣蕭仲恭捉起來。這蕭仲恭,是遼之國戚。急了,要想脫身之計。乃假說自己亦故國之思,能替宋朝招降耶律餘睹。宋朝人信了他,給以蠟書。仲恭到燕山,便把蠟書獻給宗望。於是宗望、宗翰,再分兵南下。此時太原已陷,兩路兵都會於汴京。京城不守,1127年,徽、欽二宗及后妃、太子、宗室諸王等,遂一齊北狩。金人立張邦昌爲楚帝。

此時只有哲宗的廢后孟氏,因在母家,未被擄去。兵退之後,張邦昌乃讓位,請她出來垂簾,立高宗爲皇帝。即位於歸德。

高宗初即位時,用李綱爲相,命宗澤留守汴京。二人都是主張恢復的。然而當時北方的情勢,實在不易支持。於是罷李綱,而用汪伯彥、黃潛善。高宗南走揚州。這時候,宋使王師正請和於金,又暗中招諭漢人和契丹人,爲金人所發覺。於是宗望、宗翰,會師濮州。遣兵南下。高宗逃到杭州。金人焚揚州而去。這是1129年的事。未幾,金宗弼又率兵渡江。陷建康,自獨鬆關入,陷杭州,高宗先已逃到明州。金兵進逼,又逃入海。金人以舟師入海追之三百里,不及,乃還。宗弼聚其擄掠所得,自平江北還。韓世忠邀擊之於江中。相持凡四十八日,宗弼乃得渡。自此以後,金人以“士馬疲敝,糧儲未豐”,不再渡江,宋人乃得偏安江南。然而東南雖可偷安,西北又告緊急。當宗翰與宗望會師時,曾遣婁室分兵入陝西。宋人則以張俊爲京湖川陝宣撫使。俊以金兵聚於淮上,出兵以圖牽制。而宗弼渡江之後,亦到陝西參戰。兩軍會戰於富平,宋兵大敗。陝西之地多陷。幸而張俊能任趙開以理財,又有吳玠、吳璘、劉子羽等名將,主持軍事,總算把四川保全。

這時候,宋人羣盜滿山。自1129年之後,金人不復南侵,乃得以其時平定內亂。而金人亦疲敝已極。於是立宋朝的叛臣劉豫於汴京,國號爲齊,畀以河南、陝西之地。想借爲緩衝,略得休息。而劉豫又起了野心,想要吞併江南。屢次借兵於金以入寇。又多敗衄。至1137年,遂爲金人所廢。先兩年,金太宗死了,熙宗繼立。撻懶專權用事。當金人立張邦昌時,秦檜爲御史大夫,上狀於金人,請立趙氏之後。爲金人所執。金太宗以賜撻懶。後來乘機逃歸。倡言要“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天下才得太平。高宗用爲宰相。至此,遣使於金,請將河南陝西之地相還。撻懶答應了。1138年,遂以其地來歸。明年,撻懶以謀反伏誅。宗弼入政府。金朝的政局一變。和議遂廢。宗弼和婁室,再分攻河南、陝西。此時宋朝的兵力,已較前此略強。而宗弼頗有輕敵之意。前鋒至順昌,爲劉琦所敗。岳飛亦自荊襄出兵,敗金人於郾城。吳璘亦出兵收復陝西州郡。而秦檜主和議,召諸師班師。1160年,以下列的條件成和:東以淮水,西以大散關爲界。宋稱臣於金,宋歲輸金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

宋南渡以後之兵,以韓、嶽、張、劉爲大。四人在歷史上,都號稱名將,而且都是我國民族的英雄。可惜劉光世死後,其兵忽然叛降僞齊,留下韓世忠、岳飛、張俊之兵,號爲三宣撫司。秦檜與金言和,乃召三人論功,名義上雖各授以樞府,而實際上則罷其兵柄。未幾,岳飛被害,韓世忠騎驢湖上,亦做了個閒散的軍官了。於是諸軍雖仍駐紮於外,而改號爲某州駐紮御前諸軍,直隸中央,各設總領,以司其餉項。

和議成後八年,金熙宗被弒,海陵庶人立。先遷都於燕,後又遷都於汴。1160年,發大兵六十萬人寇。纔到採石,東京業已擁立世宗。海陵想盡驅其兵渡江,然後北還。倉猝間,爲虞允文所敗。改趨揚州,爲其下所弒。金兵遂自行撤退。1162年,高宗傳位於孝宗。孝宗是有志於恢復的。任張俊爲兩淮宣撫使。張俊使李顯忠等北伐,大潰於符離。1165年,和議覆成。宋主稱金主爲伯父。歲幣銀、絹各減五萬。地界則如前。

金世宗時,是金朝的全盛時代。當海陵時,因其大營宮室,專事征伐,弄得境內羣盜蜂起,世宗爲圖鎮壓起見,乃將猛安、謀克戶移入中原,奪民地以給之。於是女真人的村落,到處散佈,中國人要圖反抗更加不容易了。然而金朝的衰弱,亦起於此時,諸猛安、謀克人,都惟酒是務,“有一家百口,壠無一苗”的。既失其強悍之風,而又不能從事於生產,女真人就日趨沒落了,然而還非宋人所能侮。

宋孝宗亦以生時傳位於光宗,光宗後李氏,與孝宗不睦;光宗又有疾,因此定省之禮多闕。羣臣以爲好題目,羣起諫諍。人心因之頗爲恐慌。1194年,孝宗崩。光宗因病不能出。丞相趙汝愚,乃因閤門使韓侂冑,請命於高宗的皇后吳氏,請其出來主持內禪之事,光宗遂傳位於寧宗。寧宗立後,韓侂冑亦想專權,而爲趙汝愚所壓。乃將汝愚擠去。朱熹在經筵,論其不當。侂胄遂將朱熹一併排斥。此時道學的聲勢正盛,侂胄因此大爲清議所不與。要想立大功以恢復名譽。當光宗御宇之日,亦即金章宗即位之年。章宗初年,北邊仍歲叛亂,河南、山東,又頗有荒歉。附會韓侂冑的人,就張大其辭,說金勢有可乘。韓侂冑信了他,暗中豫備。至1206年,遂下詔伐金。開戰未幾,到處皆敗。襄陽、淮東西,失陷之處甚多。侂胄復陰持和議。金人復書,要斬侂胄之首。侂胄大怒,和議復絕。而寧宗的皇后楊氏,和侂胄有隙,使其兄次山和禮部侍郎史彌遠密謀,誘殺侂胄,函首以畀金,和議乃成。歲幣增爲金銀、絹三十萬兩、匹。時爲1208年。明年,金章宗死,衛紹王立,而蒙古兵亦到塞外了。

第七、宋的學術思想和文藝

宋朝是一個有創闢的時代。其學術思想和文藝,都有和前人不同之處。

天下事物極必反,有漢儒的泥古,就有魏晉人的講玄學。有佛學的偏於出世,就有宋學的反之而爲入世。

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50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2)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61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2)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61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2)第10章 霸國與霸業 (2)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61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2)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50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2)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25章 秦廣漢興之際 (2)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32章 改制與革命 (1)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83章 一戰後的中國 (3)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25章 秦廣漢興之際 (2)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80章 辛亥革命 (5)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25章 秦廣漢興之際 (2)第25章 秦廣漢興之際 (2)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11章 霸國與霸業 (3)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79章 辛亥革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