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

劉邦即帝位之初,除封了七個異姓的“諸侯王”外,又陸續封了一百三十多個功臣爲“列侯”。漢朝的封君,主要的就是這諸侯王和列侯兩級。在漢初,這兩級的差異是很大的。第一,王國的境土“多者百餘城,少者乃三四十縣”;這七個王國合起來就佔了“天下”的一大半。但侯國卻很少有大過一縣的。劉邦序次功臣,以蕭何爲首,而蕭何初受封爲酇侯時,只食邑八千戶;後來劉邦想起從前徭役咸陽時,蕭何多送了二百錢的贐,又加封給他二千戶;後來蕭何做到相國,又加封五千戶;合共才一萬五千戶。終漢之世,也絕少有超過四萬戶的列侯。

第二,諸侯王除享受本國的租稅和徭役外,又握着本國政權的大部分。王國的官制是和中央一樣的。漢代的官制大抵抄襲秦朝。中央有丞相,王國也有之;中央有御史大夫,王國也有之;中央有太尉,王國則有中尉。王國的官吏,除丞相外,皆由諸侯王任免。但列侯在本“國”,只享受額定若干戶的租稅和徭役(譬如某列侯食五千戶,而該國的民戶超過此數,則餘戶的租稅仍歸中央),並沒有統治權。他們有的住長安,有的在別處做官,多不在本國。侯國的“相”實際是中央所派地方官,和非封區裡的縣令或縣長相等(漢制萬戶以上的縣置令,萬戶以下的縣置長)。他替列侯徵收租稅,卻不臣屬於列侯。在封君當中,朝廷所須防備的只有諸侯王,列侯在政治上是無足輕重的。

最初,諸侯王都是異姓的。異姓諸侯王的存在,並非劉邦所甘願。不過他們在新朝成立之前都早已據地爲王。假如劉邦滅項之後,不肯承認他們既得的地位,他們在自危之下,連合起來,和劉邦抵抗,劉邦能否做得成皇帝,還未可知。所以當劉邦向羣君臣詢問自己所以成功的原因,就有人答道:

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不過劉邦在未做皇帝之前,固能“與天下同利”;做了皇帝之後,就不然了。他在帝位未坐穩之前,不能把殘餘的割據勢力一網打盡;在帝位既坐穩之後,卻可以把他們各個擊破。他最初所封諸王,除了僅有衆二萬五千戶的長沙王外,後來都被他解決了。假如劉邦有意重振前朝的純郡縣制度,他完全可以把異姓諸侯王的國土陸續收歸中央。此時純郡縣制度恢復的主要障礙似乎只是心理的。秦行純郡縣制十五年而亡,周行“封建”享祀八百,這個當頭的歷史教訓,使得劉邦和他的謀臣認“封建”製爲天經地義。異姓的“諸侯王”逐漸爲劉邦的兄弟子侄所替代,到後來,他立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不過漢初的“封建”制和周代的“封建”制,名目雖同,實則大異。在周代,邦畿和藩國都包涵着無數政長而兼地主的小封君;但在漢初,邦畿和藩國已郡縣化了。而且後來朝廷對藩國的控制也嚴得多:藩國的兵符掌在朝廷所派的丞相手中,諸王侯非得他的同意不能發兵。

在高帝看來,清一色的劉家天下比之宗室的異姓雜封的周朝,應當穩固得多了。但事實卻不然。他死後不到二十年,中央對諸侯王國的駕馭,已成爲問題。文帝初即位的六年間,濟北王和淮南王先後叛變,雖然他們旋即被滅,但擁有五十餘城的吳王濞又露出不臣的形跡。他收容中央和別國的逃犯,用爲爪牙;又倚恃自己鎔山爲錢煮海爲鹽的富力,把國內的賦稅免掉,以收買人心。適值吳太子入朝,和皇太子(即後日的景帝)賭博,爭吵起來,給皇太子當場用博局格殺了,從此吳子濞稱病不朝,一面加緊地“積金錢,修兵革,聚穀食”。文帝六年,聰明蓋世的洛陽少年賈誼(時爲樑王太傅)上了有名的《治安策》,認爲時事有“可爲痛哭者一,可爲流涕者一(今本作可爲流涕者三,據夏炘《賈誼政事疏考補》改),可爲長太息者六。”其“可爲痛哭者一”便是諸侯王的強大難制。

ωwш☢ttκǎ n☢¢ O

他比喻道:“天下之勢,方病大腫,一脛之大幾如腰,一指之大幾如股。”他開的醫方是“衆建諸侯而少其力”,那就是說,分諸侯王的土地,以封他們的兄弟或子孫,這一來諸侯王的數目增多,勢力卻減少。後來文帝分齊國爲六,淮南國爲三,就是這政策一部分的實現。齊和淮南被分之前,穎川人晁錯提出了一個更強硬的辦法,就是把諸侯王土地的大部分削歸中央。這個提議,寬仁的文帝沒有理會,但他的兒子景帝繼位後,便立即採用了。臨到削及吳國,吳王濞便勾結膠東、膠西、濟南、菑川(四國皆從齊分出)、楚、趙等和吳共七國,舉兵作反。這一反卻是漢朝政制的大轉機,中央軍在三個月內把亂事平定。景帝乘着戰勝的餘威,把藩國一切官吏的任免權收歸朝廷,同時把藩國的官吏大加裁減,把它的丞相改名爲相。經過這次的改革後,諸侯王名雖封君,實爲食祿的閒員;藩國雖名封區,實則中央直轄的郡縣了。往後二千餘年中,所行的“封建制”多是如此。

景帝死,武帝繼位,更雙管齊下地去強幹弱枝。他把賈誼的分化政策,極力推行。從此諸侯王剩餘的經濟特權也大大減縮,他們的食邑最多不過十餘城,下至蕞爾的侯國,武帝也不肯放過,每借微罪把它們廢掉。漢制,皇帝以八月在宗廟舉行大祭,叫做“飲酎”,屆時王侯要獻金助祭,叫做“酎金”。武帝一朝,列侯因爲酎金成色惡劣或斤兩不夠而失去爵位的,就有一百多人。

景武之際是漢代統治權集中到極的時期,也是國家的富力發展到極的時期。

秦代十五年間空前的工役和遠征已弄到民窮財盡。接着八年的苦戰(光算楚漢之爭,就有“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好比在羸瘵的身上更加剜戕。這還不夠。高帝還定三秦的次年,關中鬧了一場大饑荒,人民相食,死去大半。及至天下平定,回顧從前的名都大邑,多已半付蒿萊。它們的戶口往往什去,高帝即位後二年,行過曲逆,登城眺望,極贊這縣的壯偉,以爲在所歷的都邑中,只有洛陽可與相比,但一問戶數,則秦時本有三萬,亂後只餘五千。這時不獨一般人民無蓄積可言,連將相有的也只乘牛車,皇帝也無力置備純一色的駟馬。

好在此後六七十年間,國家大部分享着不斷的和平,而當權的又大都是“黃老”的信徒,守着省事息民的政策。經這長期的培養,社會又從蘇復而趨於繁榮。當武帝即位的初年,據同時史家司馬遷的觀察,“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計算)。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而不可食。衆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馬聚)成羣”。

政權集中,內患完全消滅;民力綽裕,財政又不成問題;這正是大有爲之時。恰好武帝是個大有爲之主。

第二、中國與外族的交往

在敘述武帝之所以爲“武”的事業以前,我們得回溯秦末以來中國邊境上的變動。

當秦始皇時,匈奴既受中國的壓迫,同時它東邊的東胡和西邊的月氏(亦一遊牧民族,在今敦煌至天山間,其秦以前的歷史全無可考。《管子·揆度篇》和《逸周書·王會篇》中的禺氏,疑即此族)均甚強盛。因此匈奴只得北向外蒙古方面退縮。但秦漢之際的內亂和漢初國力的疲敝,又給匈奴以復振的機會。適值這時匈奴出了一個梟雄的頭領冒頓單于。冒頓殺父而即單于位約略和劉邦稱帝同時,他把三十萬的控弦之士套上鐵一般的紀律,向四鄰攻略:東邊,他滅了東胡,拓地至朝鮮界;北邊,服屬了丁零(匈奴的別種)等五小國;南邊,他不獨恢復蒙恬所取河套地,並且侵入今甘肅平涼至陝西膚施一帶;西邊,他滅了月氏,把國境伸人漢人所謂“西域”中(即今新疆及其以西和以北一帶)。這西域包涵三十多個小國,其中一大部分不久也成了匈奴的臣屬,匈奴在西域設了一個“僮僕都尉”去統轄它們,並且向他們徵收賦稅。冒頓死於文帝六年(前174年),是時匈奴已儼然一大帝國,內分三部:單于直轄中部,和漢的代郡雲中郡相接;單于之下有左右賢王,分統左右兩部;左部居東方,和上谷以東的邊郡相接;右部居西方,和上郡以西的邊郡及氐羌(在今青海境)相接。胡俗尚左,左賢王常以太子充任。

匈奴的土地雖廣,大部分是沙磧或滷澤,不生五穀,而除新佔領的月氏境外,草木也不十分豐盛,因此牲畜不會十分蕃息。他們的人口還比不上中國的一大郡。當匈奴境內人口達到飽和的程度以後,生活的艱難,使他們不得不以劫掠中國爲一種副業。而且就算沒有生活的壓迫,漢人的酒谷和綵繒,對於他們,也是莫大的引誘。匈奴的人數雖寡,但人人在馬背上過活,全國皆是精兵。這是中國人所做不到的。光靠人口的量,漢人顯然壓不倒匈奴。至於兩方戰鬥的本領,號稱“智囊”的晃錯曾作過精細的比較。他以爲匈奴有三種長技:

1.上下山阪,出人溪澗,中國之馬弗如也。

2.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兵)弗如也。

3.風雨疲勞,飢渴不困,中國之人弗如也。

但中國卻有五種長技:

1.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衆易撓亂也。

2.勁弩長戟,射疏(廣闊)及遠,則匈奴之弓,弗能格也。

3.堅甲利刃,長短相雜,遊弩往來,什伍俱前,則匈奴之兵(器),弗能當也。

4.材官(騎射之兵)騶(驟)發。矢道同的,則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也。

5.下馬地鬥,劍戟相接,去就相薄,則匈奴之足,弗能給也。

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31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2)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44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4)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44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4)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11章 霸國與霸業 (3)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31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2)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80章 辛亥革命 (5)第25章 秦廣漢興之際 (2)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86章 一戰後的中國 (6)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56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32章 改制與革命 (1)第81章 一戰後的中國 (1)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72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5)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28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2)第80章 辛亥革命 (5)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56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1)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83章 一戰後的中國 (3)第19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2)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43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3)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61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2)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28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2)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