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

孔子所處的時代的性質已約略表過。在宗教思想上,孔子是大致跟着時代走的。他雖然還相信一個有意志有計劃的天帝,但那已經不是可以用犧牲玉帛賄買的天帝,而是在無聲無嗅中主持正道的天帝了。他絕口不談鬼神的奇蹟。有人向他請教奉事鬼神的道理,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再向他請教死的道理,他答道:“未知生,焉知死?”他教人“敬鬼神而遠之”,教人“祭如在”。“遠之”就是不當真倚靠它們;“如在”就是根本懷疑它們的存在了。不過既然根本懷疑它們存在,爲什麼還要向它們致祭,爲它們舉行繁縟的葬禮,並且守着三年的喪呢?孔子的答案是以此報答先人的恩德,非如此則於心不安,於心不安的事而偏要做,便是不仁。把宗教儀節的迷信意義剝去,只給它們保留或加上道德的意義,這種見解雖然不必是孔子所創,在當時乃是甚新的。

在政治主張上,孔子卻是逆着時代走的。他的理想是以復古爲革新,他要制裁那些僭越的家臣,僭越的大夫,僭越的諸侯,甚至那些不肯在貴族腳下安守舊分的民衆。他的理想是:“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孔子是歷史興趣很深的人,他也曾以“敏而好古”作自己的考語。他盡力考究了三代制度之後,覺得周代吸取了前二代的精華,文物燦備,不禁說道:“吾從周!”除了一些小節的修正,像“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樂則韶舞”等等以外,他對於西周盛時的文物典章全盤接受,並且以它們的守護者自任。他盼望整個中國恢復武王周公時代的舊觀。

他的理想怎樣實現呢?照他不客氣的看法,只有等待一個“明王”出來,用他弼輔,像武王之於周公。手把大鉞的周公,那是他畢生憧憬着的影像。在晚年他還因“不復夢見周公”而慨嘆自己的衰頹。不得已而思其次,若有一個霸主信用他,像桓公之於管仲,他的理想也可以實現一部分。他對於管仲也是不勝欣慕的。更不得已而思其次,若有一個小小的千乘之國付託給他,如鄭國之於子產,他的懷抱也可以稍爲展舒。他的政治理想雖高,他對於一個弱國處理的切實辦法,並不是捉摸不着。有一回,他的門人子貢向他問政,他答道,要“足食、足兵,人民見信”。問:若不得已在三項中去一,先去那項?答道:“去兵。”再問:若不得已在餘下的兩項中去一,先去那項?答道:“去食。從古都有死,人民沒有信心便站不住。”他又說:“一個國家,不怕人口少,只怕人心不安,不怕窮,只怕貧富不均。”這些話顯然是針對着大家只知道貧弱爲憂的魯國而發的。

“假如有用我的,僅只一週年也可以,三年便有成功。”他說。

第四、孔子的政治實踐

但是誰能拔用孔子呢?魯昭公不用說了,他十九歲即位,“猶有童心”,況兼是個傀儡。孟孫氏大夫孟懿子是孔子的門人,但他還是個後生小子。三家之中,季氏最強,大權獨攬。但便是曾以僭用天子禮樂,致孔子慨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不久,更不可忍的事發生,昭公被逐,孔子便往齊國跑。

他到齊國,大約是避亂的成分少,而找機會的成分多。這時距齊人滅萊之役已五十年;景公即位已三十一年,崔國、欒、高諸巨室已先後被滅,陳氏已開始收拾人心,蓄養實力。景公固然不是個怎樣的賢君,他的厚斂曾弄到民力三分之二歸人公家;他的淫刑曾弄到都城的市裡“履賤踊(被刖者所用)貴”。他聽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一類的話,當然要皺眉。但他聽到“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一類的話卻不由不大讚“善哉!善哉!”但不知是他的眼力,抑或是他的腕力不夠呢?他始終沒有任用孔子。孔子在齊七、八年,雖然養尊處優,還是(用他自己的比喻)活像一個葫蘆,被人“繫而不食”。這是孔子所能忍耐的麼?乘着魯定公即位(前509年),魯國或有轉機,他便回到祖國。

他歸魯後約莫三四年而陽虎的獨裁開始,眼光如炬的陽虎就要借重孔子。他知道孔子不會幹謁到他的,卻又不能屈身去拜候一個窮儒。依禮,貴臣對下士若有饋贈而他不在家接受,他得到貴臣門上拜謝。於是陽虎探得孔子外出的時候,送一大方熟豬肉給他。孔子也探得他外出,然後去拜謝。可是他們竟在途中相遇,陽虎劈頭就說:“來!我和你說句話。懷着自己的寶貝,卻瞞着國人,這可謂仁嗎?”孔子只得回答道:“不可。”“喜歡活動,卻坐失時機,這可謂智嗎?”孔子只得答道:“不可。”陽虎道:“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歲月是不等待人的!”孔子只得回答道:“是,我快出仕了。”

但他沒有出仕,而陽虎已倒。這時他機會可真到了。他的門人孟懿子因爲發難驅陽虎的大功,在政府裡自然爭得相當的發言權。季孫氏一方面爲收拾人心,一方面感念孔子不附陽虎,便把司寇一席給他。這時孔子有五十多歲,距鄭子產之死有二十多年。

子產的人格和政績是孔子所稱讚不厭的。他說子產有君子之道四:“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此時孔子的地位也有點和子產的相像;鄭之於晉、楚,猶魯之於齊、晉;鄭之有七穆,猶魯之有三桓。所不同的,子產自身是七穆之一。而且得七穆中最有力的罕氏擁護到底;孔子卻沒有一田半邑,而他受季氏的真正倚任也只有三個月,雖然司寇的官他至少做了三年(從定公十至十二年)。但他在無可措施中的措施也頗有子產的風度。

前500年(定公十年)孔子輔佐着定公和齊景公會盟於夾谷(齊邊地)。有人向景公說道:孔丘這人雖熟悉禮儀,卻沒勇力;假如叫萊兵逼脅魯侯,必定可以得志。景公依計。不料“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孔子,早就設着武備。他一看見萊兵,便護着定公退下,並命令隨從的武士們動手;接着說一番“夷不亂華……兵不偪好”的道理,直斥齊人此舉,於神是不祥,於道德是不義,於人是失禮。齊侯氣沮,只得遣退萊兵。臨到將要結盟,齊人在盟書上添寫道:“齊師出境而(魯)不以甲車三百乘從我者,有如此盟!”孔子立即命人宣言,齊人若不歸還汶陽的田,而責魯人供應,也照樣受神罰。後來齊人只得歸還汶陽的田。

孔子在魯司寇任內所經歷的大事,除了夾谷之會,便是前498年的“墮三都”運動。所謂“三都”就是季孫氏費邑,叔孫氏的郈邑和孟孫氏的成邑,“墮三都”就是要將這三邑城郭拆除。三邑之中,費、郈都是舊日家臣叛變的根據地,而費邑自南蒯失敗後,不久便落在另一個家臣公山不狃之手,不狃是陽虎的黨羽,陽虎既倒,他還屹然不動。“墮三都”一方面是要預防家臣負隅作亂,一方面亦可以削弱三桓。二者都是和孔子素來的政治主張相符的,故此他對於此舉,極力贊勸,雖然主動卻似乎不是他,而是他的門人子路,這時正做着季氏的家宰的。子路的發動此事原是盡一個家臣的忠悃。

此時費邑已成了季氏腹心之患,非墮不可的。季孫氏地廣邑多,毀一城滿不在乎。但叔孫和孟孫二氏各毀一大城則元氣大損,這也是於季孫氏有利的。叔孫氏猶有侯犯之亂可懲,至於孟孫氏墮城,好比一個無病的人白陪人家吃一劑大黃巴豆,完全是犯不着的。所以墮城議起,他一味裝聾,後來定公率兵圍城,沒有攻下,便把他放過。但郈、費到底被墮了,墮費最費氣力,孔子受季孫氏三個月的倚任就在此時。原來公山不狃不待季孫氏動手,先自發難,率費人襲入都城,定公和三桓倉皇躲進季孫氏的堡中,被費人圍攻着。叛徒快到定公身邊了,幸虧孔子所派的援兵及時趕到,把費人殺敗。其後不狃勢窮,逃往齊國。

墮費之役孔子雖然立了大功,但不久(前497年),孔子便辭職,他辭職的直接原因,有人說是祭餘的燒肉沒有照例送到,有人說是季孫氏受了齊人的女樂,三日不朝。孰是孰非,無關宏旨。總之,季孫氏的勢力完全恢復了以後,再沒有可以利用孔子的地方了,再不能維持向日對孔子的禮貌了;魯國再沒有孔子行道的機會了。他只好再到外國去碰碰運氣,雖然他不存着怎樣的奢望。如魯國一個守城門的隱者所說,他原是一個“知其不可而爲之者”。

但是到什麼地方去呢?齊的韶樂雖然值得孔子再聽,齊景公卻不值得他回顧。衛雖小國,地理上和政治上卻最與魯國接近。恰好這時子路的僚婿彌子瑕甚得衛靈公的寵信。去職的次年,孔子便領着一班弟子來到衛都帝丘(在今河南濮陽西南)。這時距衛人第一次避狄遷都——從朝歌(在今河南淇縣)遷到楚丘(在今河南滑縣)有一百六十多年,距衛人第二次避狄遷都——從楚丘遷到帝丘,有一百三十多年。當第一次遷都時,朝歌的遺民男女合計只有七百三十口。經過長期的休養生聚,新都又成了熙熙攘攘的大邑。孔子入境,不禁嘆道:“好繁庶呀!”給孔子駕車的弟子冉有忙問:“既繁庶了,還要添上什麼呢?”孔子答道:“添上富。”“既富了,還要添上什麼呢?”“添上教。”

但此時衛靈公正被夫人南子迷得神魂顛倒,那裡有閒心去管什麼富咧,教咧,只照例用厚祿敷衍着孔子。孔子居衛些時,覺得沒味,便又他去。此後十多年間他的行蹤,記載很缺略,而且頗有參差。我們比較可以確知的,他離衛後,到過宋、陳和楚新得的蔡地,中間在陳住了好幾年;前485年(魯哀公十年)自陳返衛;約一年後自衛返魯。此外他也許還經過曹、鄭,到過故蔡以外的楚境。在這長期的奔波中,孔子不獨遇不着一個明君,而且遇了好幾次的生命危險。當他過宋時,向戌的曾孫桓魋不知因爲什麼對他發生惡感,要殺害他,幸虧他改裝逃脫。當他過匡(鄭地?)時,受過陽虎荼毒的匡人錯認他是陽虎,把他連羣弟子包圍起來。幸虧匡人沒有錯到底。在陳、蔡的邊境時,因爲無“上下之交”糧糈斷絕,他和弟子們曾經餓到站立不起。

這些困阨並沒有壓倒孔子的自信心。當在宋遇難時,他說:“天生德於我,桓魅其奈我何!”當在匡遇難時,他說:“文王死了以後,文教不在這裡嗎?難道天要廢棄這些文教嗎?難道後來的人不得承受這些文教嗎?天沒有廢棄這些文教的,匡人其奈我何!”

在旅途中孔子曾受過不少隱者的譏諷。有一次,他使子路去向兩個並耕的農人問渡頭的所在。甲說:“在車上執轡的是誰?”子路答道:“是孔丘。”“是魯孔丘麼?”“是的。”甲說:“這人便知道渡頭的所在了!”子路只得向乙請問。乙說:“您是誰?”子路答:“是仲由。”“是魯孔丘的徒弟麼?”“是的。”“滿天下都是洪水滔滔,一去不返的。誰能改變它呢?而且您與其跟隨到處要避人的志士,何如索性跟隨避世的隱士呢?”乙說完了,不斷的覆種。子路回去告訴孔子。孔子說:“鳥獸是不可與同羣的。我不和世人在一起卻和誰在一起?假如天下有道,我便不去改變它了。”

但政治方面的否塞使得孔子救世熱情終於不得不轉換方向。當他最後由蔡回到陳的時候,他嘆道:“歸罷!歸罷!我們這班天真爛漫的小子,好比織成了文彩斐然的錦,卻不知道怎樣剪裁。”這時他已隱然有以教育終餘生的意思了。這時他確已老了,他已六十八歲了,雖然他一向總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第五、孔子的教育事業及其晚年

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81章 一戰後的中國 (1)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83章 一戰後的中國 (3)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86章 一戰後的中國 (6)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4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3)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43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3)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32章 改制與革命 (1)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32章 改制與革命 (1)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19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2)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43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3)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56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1)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50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2)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1章 代序:閱盡滄桑,讀史明智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31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2)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