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五、多措並舉振興實體經濟

五、多措並舉振興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也是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面對近年來我國實體經濟遭遇到的多重困境,中央把着力振興實體經濟作爲2017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振興實體經濟需以問題爲導向,通過多措並舉化解其發展困境,改善其發展環境,重塑其競爭優勢,推動其轉型升級。

(一)深化結構改革,激活實體經濟

當前實體經濟面臨最普遍最直接的問題是無效或低端供給過多,而有效供給不足,進而造成供需不匹配。一方面,一些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矛盾持續發酵,產能利用率偏低,產品滯銷導致庫存積壓較爲嚴重。另一方面,供給側調整滯後於需求結構升級,居民對高品質商品和服務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導致出現大量到境外採購高品質日常用品的現象,造成國內消費需求外流。這就需要着力疏通結構梗阻,通過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和優化資源配置機制,推動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充分釋放有效供給,着力滿足有效需求和潛在需求,實現供需匹配和動態均衡發展。

一是進一步化解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緊緊抓住處置“殭屍企業”這個牛鼻子,更多地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實現市場出清,通過建立公平的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秩序,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標準,淘汰一批重點行業的落後產能,創造條件支持企業間兼併重組,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效益、市場競爭力和行業集中度。二是結合“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大力發展分享經濟、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智創經濟等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壯大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三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提升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四是深化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改革、流通體制改革,加快能源等資源要素的價格改革,建立健全要素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提升資源要素配置效率。

(二)擴大有效需求,對接實體經濟

有效需求持續不振是制約實體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經濟新常態下,當前需求增長中樞不斷下移。市場預期總體不好、投資信心和投資意願不足等掣肘民間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增長;消費囿於就業質量下降、收入增長放緩、市場擴容受限等;出口既受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衝擊,也受新興市場國家替代效應影響,競爭優勢趨於弱化,增長空間收窄。這就需要繼續加強需求管理,通過補短板、挖潛力、增優勢,着力擴大有效需求特別是內需,倒逼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改善市場發展預期,提振實體經濟發展信心。

一是積

極增加有效投資,更好發揮政府資金對社會資本的帶動作用和放大投資的乘數效應,加快補短板項目建設,支持新型城鎮化、產業升級、重大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務建設等,立足長遠實現投資綜合效益提升。二是在加快傳統消費擴容升級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綠色消費、信息消費、汽車消費、旅遊消費及假日經濟等熱點和亮點,擴大幸福產業的服務消費規模,改善消費環境,以更優品質的產品、更加豐富的新業態、更便利的服務,引領和創造消費需求,促進消費在結構升級中釋放增長潛力。三是在增強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高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培育智能製造、新能源設備等領域新的出口增長點,推動服務貿易業態創新,促進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融合發展,拓展出口增長空間。

(三)完善金融服務,滲透實體經濟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液”。實體經濟長期以來遭受資金緊張困擾,當前已陷入了一種“企業掙錢少、銀行給錢少、其他渠道錢難找”的怪圈,這與我國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式密切相關。一方面,與金融等虛擬經濟相比,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偏低,市場資金流向實體部門的動力不足。另一方面,我國資本市場體系尚不完善,金融產品創新發展緩慢,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機構發展不足,企業融資渠道少而窄,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相對有限。這就需要綜合考慮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聯動有效性,統籌貨幣信貸、部門利潤和融資結構等多重關係,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務水平,增強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能動性和主動性。

一是積極打造源頭活水,增加市場流動性供給和優化銀行信貸配置結構並重,提高商業銀行對中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的容忍度和放貸積極性,提高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的放貸能力,嚴密監測資金流向,促進社會資金加速成爲實體經濟的產業資本,推動資金更多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二是加快建立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利益聯動機制,平衡金融部門與實體企業的利潤關係,加快發展各種自擔風險的區域性小型金融機構、社區金融服務組織、村鎮銀行等合規合法的金融主體,服務廣大中小企業、創新型企業發展,健全金融市場機制,引導資金從低附加值、高風險領域向實體經濟領域轉移。三是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加快發展直接融資服務的平臺和通道,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積極發展企業債券(公司債),推進股票註冊制改革和市場擴容,加快基於股票、權證匯率、利率等標的的金融衍生工具創新,設計適應特定實體企業融資需求特點的金融服務新產品,拓展實體企業融資空間,提高融資便利性,化解實體經濟被銀行資金邊緣化的困局。

(四)加強財稅支持,力挺實體經濟

實體企業正在遭受內外雙重擠壓,實體

經濟面臨的生存壓力巨大。從外部看,宏觀稅負水平持續居高。雖然近年來國家實施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但由於以間接稅爲主的稅制本身的約束以及一些地方的行政性收費、銀行服務收費和部分行業協會收費過多過高,企業仍感稅費負擔較重。從內部看,企業生產運營成本不斷攀升。相關報道和研究指出,我國製造業的資金、土地、能源、交通物流等成本和部分交易成本高於一些發達國家,加之逐年上漲的勞動力成本,已經侵蝕到了企業應有的合理利潤空間。這需要從內外兩方面同時採取措施,既要通過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和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易成本等來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也要激勵企業自身內部降本增效。

一是大力推進清費正稅改革,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率,全面落實服務業“營改增”,提高直接稅比重,再免除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切實減輕實體經濟負擔。二是加大財稅信貸等優惠力度,通過財政補貼、稅收抵扣、貸款貼息、加速折舊等多種支持方式,支持實體企業特定生產製造與研發活動,增強企業創新的積極性。三是促進企業降本增效,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鼓勵企業採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組織和新流程等,加強管理創新,提高實業投資回報。

(五)優化發展環境,助推實體經濟

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是實體企業賴以生存的土壤。雖然政府一直在加力改善企業發展環境,但企業受到外部環境的制約仍然較多。從體制環境看,行政體制改革雖使行政審批事項存量大幅減少,但審批事項中涉及部門前置、中介前置的還有很多,企業項目投資和併購仍受阻於審批規定、流程制約、外匯管制等因素影響。同時,國有企業存在的政府隱性擔保問題也使一些民營經濟感到政策不公平。從市場環境看,惡性競爭、低價競爭、壟斷、假冒等行爲,嚴重挫傷了企業創新的積極性,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導致的侵權問題頻發,也使企業持續創新動力難以鞏固擴大。這就需要進一步釐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繼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健全完善市場體制機制,切實做到使市場在資源要素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爲重點,加快從“審批型政府”轉向“服務型政府”。全面實行權責清單制度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給市場和企業鬆綁減負。二是切實加強知識產權等產權保護,規範市場競爭秩序,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建立統一透明、有序規範、責權明確的市場監管機制,避免多頭管理、權責不分。三是加快壟斷性行業和國有企業改革,在市場準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創造條件,通過逐步建立法治化的市場體系,使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更好地參與市場公平競爭。

(本章完)

第九章 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_三、努力破解混合所有制改革難題第二章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_四、“穩中求進”導航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第六章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以機制體制創新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章 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大邏輯_二、深刻認識新常態蘊含的辯證關係第十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_五、創新政府監管方式 加快發展新經濟第一章 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大邏輯_三、新常態就是按經濟規律辦事第五章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_一、去產能要統籌兼顧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二、振興實體經濟要着力推進製造業轉型第二章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_一、穩中求進折射治國理政新境界第十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_三、調整宏觀調控政策 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十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_一、科學認識和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第六章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以機制體制創新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章 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大邏輯_三、新常態就是按經濟規律辦事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四、弘揚工匠精神 打造中國製造新名片第五章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_三、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四、弘揚工匠精神 打造中國製造新名片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農業發展的戰略轉型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一、壯大做優提升實體經濟 培育增長新動力第八章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_三、以市場爲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第九章 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_三、努力破解混合所有制改革難題第四章 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_四、抓住重大問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十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_五、創新政府監管方式 加快發展新經濟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五、多措並舉振興實體經濟第二章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_一、穩中求進折射治國理政新境界第九章 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_三、努力破解混合所有制改革難題第八章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_二、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爲主要方向三、新發展理念是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第八章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_二、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爲主要方向第六章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以機制體制創新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一、壯大做優提升實體經濟 培育增長新動力第四章 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_四、抓住重大問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九章 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_一、以深化改革開放鞏固基本經濟制度第二章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_一、穩中求進折射治國理政新境界第三章 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_四、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新的發展實踐三、新發展理念是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第六章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以機制體制創新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五章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_一、去產能要統籌兼顧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三、將品牌戰略作爲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二、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第二章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_四、“穩中求進”導航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第三章 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_一、新發展理念是當今中國發展之道第九章 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_一、以深化改革開放鞏固基本經濟制度第一章 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大邏輯_一、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過程第九章 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_二、堅定不移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第三章 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_四、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新的發展實踐第五章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_四、政府和市場並用降低企業用能成本第十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_四、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六章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牢牢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第四章 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_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拓寬視野第十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_一、科學認識和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第六章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牢牢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第十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_五、創新政府監管方式 加快發展新經濟第八章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_三、以市場爲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第九章 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_二、堅定不移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第一章 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大邏輯_五、做好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的大文章第二章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_三、穩中求進的關鍵在穩定預期第五章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_五、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 補齊經濟發展短板第一章 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大邏輯_一、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過程第八章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_一、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爲主要出發點第六章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牢牢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第十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_一、科學認識和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第十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_三、調整宏觀調控政策 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十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_一、科學認識和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第一章 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大邏輯_四、新常態下經濟工作應有新思路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一、壯大做優提升實體經濟 培育增長新動力第十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_三、調整宏觀調控政策 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五章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_三、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三、將品牌戰略作爲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三、將品牌戰略作爲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第一章 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大邏輯_二、深刻認識新常態蘊含的辯證關係第八章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_二、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爲主要方向第六章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加強糧食產能建設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第十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_一、科學認識和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一、壯大做優提升實體經濟 培育增長新動力第五章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_三、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第三章 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_二、新發展理念是治國理政方面的重大理論創新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四、弘揚工匠精神 打造中國製造新名片第二章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_五、堅持穩中求進 邁向全面小康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三、將品牌戰略作爲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第一章 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大邏輯_三、新常態就是按經濟規律辦事第九章 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_三、努力破解混合所有制改革難題第六章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牢牢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第八章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_四、以政府爲主提供基本保障第二章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_二、穩中求進是做好經濟工作的重要方法論第二章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_三、穩中求進的關鍵在穩定預期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三、將品牌戰略作爲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第八章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_一、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爲主要出發點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三、將品牌戰略作爲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第五章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_三、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第一章 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大邏輯_三、新常態就是按經濟規律辦事第六章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加強糧食產能建設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第六章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牢牢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第三章 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_二、新發展理念是治國理政方面的重大理論創新第十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_三、調整宏觀調控政策 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章 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大邏輯_一、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過程第三章 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_四、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新的發展實踐第八章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_一、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爲主要出發點第七章 着力振興實體經濟_四、弘揚工匠精神 打造中國製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