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北門城牆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上,趙禹望着數裡外的苗軍大營。
這樣遠的距離,哪怕以趙禹的目力,也不能將大營中所有一切盡收眼底,不過只能瞧見一個大致的情形。每天數次來城頭上觀望,對於苗軍的佈置和動態,趙禹早已經瞭如指掌。因此哪怕並不能將一切瞧得真真切切,他也能敏銳的感覺到苗軍大營態勢的變化。
今日苗軍大營終於發生可喜變化,趙禹瞧在眼中,數日來積鬱心中的塊壘滌盪一空。揚州城困,如此大城每日消耗的糧食本就是個天文數字,暴民們又無一個強有力居中調度掌握局勢的組織,全憑一己之私行事,因糧食而引發的鬥爭已經達到白熱化,漸漸逼近崩潰的邊緣。若再無轉機,合城百姓將會遭受滅頂之災。
雖然趙禹有千百般理由這樣做,可是看到城中數十萬百姓被自己一手推入死地,心中承受壓力之大不足爲外人道。更加上局勢遲遲沒有變化,令得他甚至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每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如今態勢總算朝着預想的方向發展,趙禹心中一顆大石可算是落了地。
事關緊要,他不敢放鬆,想要更清楚掌握到第一手的資訊,只是揚州城外城牆下,早已經被苗軍清理出一片極爲廣闊的空地,寸草不留,視野全無遮攔,任何一丁點的風吹草動都瞞不過遠處望樓上眺望警戒的苗兵。想要潛出城去,須得趁着夜黑風高之時才能悄無聲息不驚動任何人。
已經到了緊要的關頭,趙禹也不再冒險,又在城頭上觀察了片刻,便轉身回城。
此時的揚州城,早已經沒了昔日繁華景緻。街道上空無人煙,一片蕭索,偶有幾個委實耐不住飢餓出門覓食的民衆,也都低頭疾行,唯恐會招惹到麻煩引來殺身之禍。
亂民們分作大大小小十幾股,或是佔據住揚州城幾處衙門,或是在幾所大戶宅院中盤踞。但凡叫得上名號的店鋪皆被摧毀,人去樓空。便連青樓楚館也被搗毀,昔日鶯鶯燕燕盡被暴民擄去,或是做了某位草頭王侯的妃子,或是成了什麼天命大將軍的夫人。波及全城的動盪,無人能倖免。
揚州城府衙中盤踞着當下城中最大的一股亂民,領頭的據說是原本府衙的衙役頭目,這裡聚集了近萬身強力壯的亂民,大多數分散在府衙外那長長街道上,只有極少數的頭目人物才能居住在府衙中。
萬事萬物皆有其發展規律,揚州城原本的階級雖然在這場動亂中被摧毀,但不過短短數日光景,新貴們便再次把持了合城百姓的生殺大權。所謂天地革命,得利者永遠只是少數,口號中呼喊的澤被萬民,人人有衣食金銀,僅僅只是口號而已,永遠都不會實現!或者對於大多數亂民而言,他們起事僅僅只是要發泄心中壓抑良久的不滿,待發泄過後,便在此恢復逆來順受的老模樣,甘心讓旁人主宰他們的命運生死。
趙禹行走在街道上,瞧着神情木然、衣不遮體的民衆,心中不無悲涼。這羣人在爆發出驚人破壞力之後,再次恢復了烏合之衆的本色。如今的態勢,不要說城外百戰精銳的苗軍,哪怕僅僅只是衙門裡尋常的衙役捕快,也能輕易將他們打敗擊潰!如此驚人的反差,只是發生在斷斷數日之間,這當中的玄機若仔細咂摸出來,無疑令人絕望至極。
國人向來不乏向命運挑戰的勇氣,但這勇氣永遠只是曇花一現,若事不能成,這股勇氣便會飛瀉,抽掉了他們的骨氣志向,再次心甘情願臣服於權威!難道就沒有一種能夠長久支持他們爲之不懈奮鬥的動力,令得他們壯心不已,永不消沉?
趙禹很清楚,他這樣的想法很危險,從來帝王只需要順民,若人人皆不恭順,人人心存不甘,人人皆要奮鬥不止,國將永無寧日!可是,若人人只是羔羊一般,哪怕暫時趕走了在這片土地肆虐的異族,下一次風暴來臨時,勢必更加猛烈!
悠悠歷史長河中,這個問題非獨趙禹一人能夠看到,可是無人能將國與民的問題和諧統一起來。強漢富宋,皆有其滅亡的道理,即便以史爲鑑,終究逃不出矯枉過正的窠臼。問題總是層出不窮,而無數仁人志士,卻總感力不從心。這一片肥沃土地,似乎永遠與災難脫不開干係。
且將這些沉重問題拋在一邊,趙禹折身轉進一條逼仄小巷中,繞過小巷,便到了府衙後面的一條街道上。他身軀一縱,靈巧的翻過丈餘高的圍牆,悄無聲息落在府衙後院中。這府衙後院中所有建築皆被推平,空地上堆放着小山一般高聳、麻袋裝着的糧食。整個揚州城中,只怕也只有此處尚有如此多的糧食,外間卻幾乎已經達到易子而食的窘迫境地。
府衙前後院皆有重兵把守,暗哨無數。然而這些哨兵耳目都遲鈍得很,趙禹不過略施小計便將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旁處,而後身若鬼魅取走一些糧食,整個過程神不知鬼不覺。待那些哨兵注意力再集中起來,趙禹早已經離開了這裡。
在趕回貧民區的途中,趙禹又轉向四海客棧瞧了瞧。此地早已經人去樓空,元總舵主吃一塹長一智,並未枯守此地,而是率領海沙幫部屬並一干江湖人士轉戰到西北角落一座不大的城門旁。同時,他們也裹挾了一部分人手,因一干人等皆是身懷武功之輩,比之尋常百姓要悍勇得多,因此也成爲現下揚州城裡比較強勢的勢力之一,無人敢去招惹。
這些時日來,貧民窟也頗不平靜,許多原本此地居民在搶掠到一些財物後又返回來,皆被趙禹不留情面的驅趕走,那些人雖然心中極不情願,但在付出許多傷亡後,只得放棄此地,轉戰他處。
那一對信奉明尊的父子也已經離開,他們與趙禹待在一處,是禍非福,趙禹也沒太多精力照顧他們,因此準備了足夠的吃食和藥材,將他們送往秘營在揚州城的一個秘密據點中。
秘營中人手一部分趁着城中動亂將嶗山派一行送出揚州,另一部分則在動亂中趁火打劫,竟也糾集起一股不小的勢力。李成儒不知畏懼爲何物,連少林藏經閣都敢一把火給燒了,揚州城現下的局勢於他而言,不過是個小場面。他每日帶領一羣糾結起來的暴民在城中尋釁滋事,順勢剿滅許多小股的暴民,手中掌握到的力量越來越龐大。這對趙禹而言,倒是意外之喜,有這一股力量在手中,他將有更多施展的餘地。
趙禹回到暫時棲身的地方,一身布裙樸素打扮的趙敏正坐在門前擇菜,那專注熟練的模樣,幾乎令人不敢相信這美貌如花卻村婦打扮的少女竟是汝陽王府的郡主千歲。
看到提着米袋走過來的趙禹,趙敏嘴角泛起一絲恬淡笑意,柔聲道:“回來了。”
趙禹點點頭,將米袋放進房間裡,而後與趙敏並肩坐在一處,笨手笨腳翻撿着菜葉,卻被趙敏一手拍開。
“我好不容易纔撿好,你不要給我亂動!若是閒得難受,不如出門尋些佐料,免得你又埋怨飯菜味道淡了。”趙敏嗔望他一眼,沒好氣道。
趙禹笑了笑,轉身坐在門檻上,靜靜望着趙敏。
趙敏被他瞧得有些發慌,索性背過身去,閒談般講道:“方纔有個孩子來這裡覓食,我心裡實在不忍,便給了他兩個饅頭,待會兒或者會有些麻煩。”
趙禹渾不在意道:“不是什麼大事情,而且,城裡這模樣也不會堅持太久了。”
趙敏聽到這話,神色突然一黯,不再說話,將菜洗好後才說道:“我去做飯了。”
說罷,她便轉身進了房間。
趙禹望着她的背影,自知失言,心頭有些惴惴。
兩人吃了沉默一餐,洗過碗後,趙敏用麻布擦乾了手,給趙禹泡了一壺釅茶,擺出一副閒話家長裡短的樣子,問道:“張士誠的大軍已經出動了?”
趙禹點點頭,說道:“雖然還不確定,不過從苗軍的動向推斷,應該是不錯了。”
“那麼你打算如何牽制他?就算他再次與朝廷反目,也斷斷不會與你統一戰線。如果他真一舉拿下揚州,對你們滁州而言也未必算得好事。”
趙禹沉吟片刻才說道:“世上哪有那麼多兩全之事,若能借此機會拿下集慶,對滁州而言已經算是一個好結果,卻也不敢再奢望更多。況且,張士誠此人不足爲慮。便給他拿下揚州,也難有什麼作爲。”
趙敏搖頭道:“只怕不然吧,蘇州兵強馬壯,真正的實力還要遠勝你們滁州。若再給他拿下揚州,一掃最近以來的頹勢,就算你能拿下集慶,若再想平定江南,勢必更添波折,遑論提兵北上。有他將你牽制在江南,足夠我父王徹底剿滅劉福通,將北地經營得水潑不透。”
趙禹嘴角一翹,笑道:“敏敏,你太高看了張士誠。此人小富即安,進取不足,便給他拿下揚州,也難翻出什麼風浪。如今的蘇州城雖然富足,不過文治有餘,武備卻不足。我聽說張士誠接受手下儒生的勸諫,大幅度削減徭役,於民修養生息,且還大興土木,以工賑災。若換個時間,此舉乃是大大仁政,然而此時天下未定,遠非刀槍入庫,偃武修文的好時機。他此舉不過是老鼠替貓積攢過冬糧的迂腐之舉,此人不足爲患,反而能幫我一個大忙。”
趙敏手託着腮,似乎認真傾聽,然而趙禹說的什麼她卻全聽不到,只是在看他那一臉篤定侃侃而談的模樣。
兩人談了許久,夜深時,趙禹起身,對趙敏說道:“最近幾日將會越發不太平,你早早休息吧。”
趙敏望着趙禹的背影,貝齒輕咬櫻脣,遲疑片刻,眼見趙禹將要走出門去,突然開口道:“你不要走!”
“什麼?”趙禹聽到這話,轉回頭來,一臉詫異。
趙敏臉頰上佈滿紅暈,神情卻堅決無比:“你不要走!我不想以後再記起這段歲月,好似夢一般,半點證據也存留不下……你留下來吧,便讓我傻一次。哪怕會後悔,且過了今晚再計較!”
趙禹聽到這如泣如訴的話語,神情益發驚詫,沉默了許久,才低頭道:“敏敏,我真對不住你……”
趙敏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悵然道:“我早看清了你,你就是個壞到骨子的傢伙!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怨不得你,是我心甘情願要被你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