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戰前—聚兵鼓

秦無殤聽此,平復心情,說道:“將軍莫要氣惱,待我等謀劃一番,收這朔州大權想來不成問題。軍師一職,不曾委屈殤。”

聽聞此話,劉盛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暫且不說了,你我先定這軍紀軍法。”

“是,將軍。”秦無殤作輯說道。

“恩,你且來說說這秦朝連坐法。”

“是,將軍,大秦之時將民戶編爲伍、什,以伍什連坐……

“如此,部落有穹廬,與伍什相似,可連坐,軍中連坐可如此.......”

隨着劉盛的訴說,秦無殤連連點頭說道:“此法可行......甚好……可行……”

……

因有前法,劉盛與秦無殤定這軍紀軍法倒是輕鬆了些,不多時,便已定好這軍紀軍法,讓秦無殤帶下去書寫一百五十二份。

待秦無殤離開軍帳,劉盛放下嘴角的笑容,雙眼微眯,緩緩說道:“世家子弟?哼,一羣腐儒,真有學識也就罷了,多數幹啥啥不行,吟詩作對倒是拿手,評判人也是惡毒的很,才能?我就呵呵了,繁瑣的事還不願做,請他們來不就是請來一羣大爺?”

說着,劉盛冷哼一聲,他對這些世家子弟很不感冒,並非無能人,而是大數都是讀了點書,便自認爲高人一等,真才實學的寥寥無幾,還這不願做,那不願做的,把自己當成大爺,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若不是有家世可讓他們混吃等死,一早便餓死了。

如此想着,劉盛又想起那王慧龍,低喃道:“王慧龍?倒是一個好將領,因劉裕滅他一家,逃亡後秦,劉裕滅後秦,又來到北魏,以身家不幸痛陳於明元帝拓跋嗣,請命效力南討,可見,對宋朝之恨,但拓拔嗣也不信任你。

奈何啊,去年剛熬出頭,拓跋嗣任你爲洛陽鎮將,今年拓跋燾以南人不宜委以師旅之任,把你擼了下來,426年你救反宋的謝晦才露出軍事才能。

到彥之曾講,南朝流亡到北朝的人之中,唯你王慧龍及韓延之可爲深憚。不意儒生儒夫,乃令老子訝之。可見,你的軍事才能是不錯的。”

想到此處,劉盛雙手一掌一拳合擊,啪~,自惱道:“這不就是我要找的將領嗎?這個時候,你賦閒在家,鬱郁不得志,要是我招你,許你個南征大餅,你會不會來吶?

說來,你也是個人才,後面會娶崔浩的弟弟崔恬的女兒,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就絕了房事。”

想到這房事,劉盛不禁搖了搖頭,頗有些淫蕩的說道:“絕房事,身爲男子,這得多大毅力?坐懷不亂柳下惠?還是,那崔恬的女兒長得很醜?”

想到此處,劉不禁搖了搖頭,待收起笑容,又道:“這時候,你應該在平城吧?”

說着,劉盛來至桌前,取出書帛,寫下一封給王慧龍的書信,叫來一個親衛,讓其帶着十人前往平城尋那王慧龍……

~~~~

仲夏六月十一,甲戌日,晨朝。

咚咚咚......

隨着鼓聲陣陣傳遞,這座沉睡於戌城北方草原上的大營瞬間醒來。

“快快快,整理兵甲,此乃聚兵鼓。”

“快快快,聚兵鼓,整理兵甲,快起快起。”

“聚兵鼓響,快起,整理兵甲。”

蹭蹭蹭......

整座軍營頓時喧囂起來,各幢各隊,都傳來幢主隊主與什長的吼叫聲。

隨着各隊主官的吼叫聲,隊兵們紛紛起了身來,但還是有些人睡眼朦朧有些不情願,想來,昨日夜裡定是偷溜了出去。

待鼓聲停止,他們已穿戴好鎧甲,待第二通鼓響起,他們便開始紛紛往大營最中間的校場而去。

此時,劉盛早已在那點將臺上等候多時。身邊的護衛們林立在點將臺周圍,孟小虎與那秦無殤緊隨其後。

二人身後,還有着教導隊的百人與祭酒隊的數十人,這些人手裡皆捧着書帛,有些人情不禁的看到那書帛上的文字,皆是又喜又寒,見前面一書,有喜,後一書帛卻令他們直冒冷汗,生怕出了變故。

轟隆隆~嘩啦嘩啦~

隨着轟隆隆的腳步聲,嘩啦嘩啦的甲片碰撞之聲,不斷有隊兵前來列陣。因奴隸沒入軍訓練過,這也才幾天時間,做不到那般快速,顯得很凌亂。

劉盛就這麼冷眼看着,待鼓聲停止,下面亂哄哄的隊兵這纔在各隊主的指揮下列好陣型。

雖然陣型有些凌亂,但人一滿萬,無邊無岸,可不是說說的,雖有三千人被劉盛派了出去,但九千人的部隊,密密麻麻排列成各個方陣,也很是壯觀,槍槊林立,寒衣鐵甲。

劉盛見此,示意教導隊與祭酒隊前去。

這兩隊人見此,紛紛捧着書帛前去各隊前方,每隊皆分有一人。

等了片刻,待他們就位,劉盛上前一步,手裡提溜着早先讓庫司做的大喇叭。

只見他把鐵喇叭放到嘴邊,大聲說道:“今日,無戰事,鼓散,宣令!”

下方在各隊之前的教導隊與祭酒隊的人聽此,紛紛傳遞着:“將軍令,今日,無戰事,鼓散,宣令!”

“將軍令,今日,無戰事,鼓散,宣令!”

“將軍令,今日,無戰事,鼓散,宣令!”

.......

令,隨着一層層傳遞下去,讓所有人都可以知道劉盛講的什麼。這,就是古代軍營傳遞話語,每隊之前都有一個傳令兵,一層層從前往後傳遞消息。

但劉盛見他們很多人不識字,就給換了下來,因傳話,是會傳錯的,文字不會錯,這就是劉盛組建教導隊的原因之一。

待衆人都聽到令聲,劉盛又說道:“也便是今日無戰事,若有戰事,僅憑此等陣型,早已敗了。”

第一列教導隊的人紛紛叫着:“將軍道,也便是......”

第二列的教導隊的人聽到,也叫道:“將軍道,也......”

一段話,幾次傳遞,直至最後方。

劉盛見令傳完,又道:“今日,喚你等前來,乃是爲你等立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

教導隊繼續傳道:“將軍道,今日立規矩......”

“將軍道,今日立規矩......”

“將軍道,今日立規矩......”

待令傳至後方,衆人皆聽到時,頓時便有了些他言。

“規矩?是何規矩?”

“我等向來無那繁瑣的規矩,酋帥這是要立何規矩?”

“也不知是好是壞,待看酋帥如何說了!”

“對,看酋帥如何說……”

……

第二十四章 有心人劉盛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頭子不好惹第五十七章,老陰一封歉/感謝書(月總結)第二百零七章 夜襲雲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俠韓毅第二百二十二章 二選一,沒得選第二百六十七章 拓跋出圍第三十二章,要當最大的股東第五十二章,再聞丘穆陵第七十七章,角抵戲第一百四十四章 攬天光第四章 劉盛欲收朔州權第三十三章 書帛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專業人士第二百九十一章 夜襲第二十三章,打火第二百一十五章 第三策第二十八章,至漠南第五十一章 天朝五銖第九十三章,戰前—家屬營第八十七章,戰前—入軍第三十一章 楊縣之變第四十八章 劉盛欲要除宗主第二十二章 劉盛事蹟萬人傳第三十五章,六爻第五十七章,老陰第二百八十八章 柔然進軍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四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四章 劉盛欲收朔州權第八十九章,戰前—索糧第十四章 劉盛的小算盤第二百一十章 兵至塞水,載屍而歸第六十七章,邑落主楚河第三百零九章 盛樂之戰(完)第二百一十八章 娘子軍第四十八章,北行第一百二十五章,膨脹(感謝問道礁石的月票)第五章 七尺男兒長孫頹第二百九十八章 決戰2第四十九章 劉盛欲往戌城第三十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十五章,戰前—連坐法第二百四十七章 每戰必是人相食第六十三章,營戶鎮戶非軍戶一封歉/感謝書(月總結)第三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逾越第一百三十七章 唐和獻策第一百九十二章 摸進椒房宮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色向旗令軍行第二百六十一章 似攜飛星縱夜航第五十八章,師在天地前第二百八十八章 柔然進軍第二十章 賈虔第二十章,庫司第四十六章 劉盛欲要分殘羹第一百五十二章 罷兵言和第二百七十七章 六叔之言第三百零六章 決9第二百六十七章 拓跋出圍第三十三章 書帛至第一百六十二章 善無城內一遊俠第一百四十章 滿陣皆敵第三十六,拓拔粟第四十章,長孫突第九十九章,烏雲遮天第一百九十六章 崔驤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現第六章 還欠東風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漠將軍—陳白第七章,擒綏遠第三十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九十八章 萬字大章表歉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婚妻不是十三歲?第二十七章 劉盛第一將,畏將軍如虎王慧龍事蹟第四十三章,伯鴨,回戌城第一百九十章 飛奴第一百六十二章 善無城內一遊俠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賞?第二百零二章 禮不下庶人!第五十五章 夜中行第二百七十六章 棋子、棋盤第一百六十六章 武威公主第二十九章 打起來了第五十一章 天朝五銖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檀城前亂軍心第三十六,拓拔粟第二百零九章 兵發盛樂第五十六章 取而代之第一百二十五章,膨脹(感謝問道礁石的月票)感謝從我稚嫩之時陪伴至今的諸君!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陣第六章 還欠東風第一百八十六章 內行阿幹第六章,兩當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