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人民網強國論壇的帖子 中國要崛起,情報須跟上 星月書吧無彈窗 網
中國要崛起,情報須跟上——解讀“致命”系列對中國情報系統的描寫
中文互聯網上半年之內推出了兩本以中美三邊關係爲主線、大量白描中美情報機構和趣聞的間諜小說,[致命弱點]和[致命武器],此兩本書並沒有像海外出版的其他有關大陸的書籍那樣標榜“揭秘”,作者楊恆均在多個場合強調“只不過是小說,故事情節純屬虛構”。但小說中對中國情報系統運作的多處描寫和批評還是引起了研究人員的興趣。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由大陸作者寫的最直接的描寫中國情報系統及其運作的書,然而,到目前爲止,此書並沒有遇到任何麻煩,國內網站照轉載不誤。究其原因,再簡單不過。那就是作者雖然以批評情報機構的無能和過時爲主軸,但由於這一思路正好和中共高層的情報改革思路不謀而合,所以此小說從旁協助了中共情報機構改革派的努力。這可能是使得國安特務對這兩本互聯網上最“驚險(冒險?)”的政治間諜小說視而不見的主要原因。
從楊恆均“致命”系列前兩部中可以看出,作者糅合在小說中的對中國情報系統的描寫和批評主要揭示了以下幾個問題,而非常巧的是,作者第一本書中提出的問題已經過時了,中國國家安全部早在此書流傳之前的三年左右就着手改革。現例舉如下:在[致命弱點]裡,作者主要通過小說虛構的故事婉轉批評了北京的“情報誤導”,除了有意的誤導之外,作者提出了“無意”的情報誤導。作者指出,北京情報機構有兩個“致命弱點”,一是情報經營人員和留守北京的情報首長缺乏對國外的瞭解,靠意識形態研定情報。這是北京情報界的大問題,全世界都知道。早在五六十年代,這並不是一個問題,當時北京情報部門的各部門首長很多是從國外(如東南亞)和敵後(國民黨)撤回來的。但這批人在八九十年代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一時之間,國家安全部被建國後自己培養起來的“土鱉”所佔住,這些人很多是文化大革命的寵兒,他們看待世界就像世界看待他們一樣,都糊里糊塗。但是,***主席上臺後,開始重視以國家安全部門爲主的情報機構,特別是兩次大的失敗後(對臺研判出現失誤以及***問題),***惱羞成怒,責成情報機構“與時俱進”“與世界接軌”,這之後,情報部門在許部長的大力領導下,開始使用“海龜”出任多個情報單位的首長。據美國的情報通信(2003年一季號)載文透露,到2002年底,國家安全部重要的情報部門的位置有三分之一落到“海龜”之手,這些“海龜”包括國家安全部曾經派遣到世界各地的記者和商人們,他們知己知彼,有效地減少了無知造成的情報誤導。
而楊恆均的[致命弱點]在提出這一問題時,國家安全部高層已經意識到並改革得差不多了。但小說這時提出,一是爲國家安全部的這一改革背書,二是國家安全部可以利用這個小說去“誤導”國外的情報機構。實際上,國外情報機構對此事件的掌握,要遠遠早於楊恆均的小說發表的時間。
在[致命弱點]裡,作者還提出了另外一個缺陷,那就是小心謹慎的情報工作,把“不出事”作爲國家安全部工作的第一大原則。這一謹小慎微嚴重影響了國家安全部開展對外情報。在楊恆均的小說裡,他虛構了幾位熱血的中國青年,他們爲了替同學報仇和揭露美國情報機構妖魔化中國而深入虎穴,作者卻始終迴避他們的所作所爲是國家安全部部署下的。當時小說出來後,有人認爲是作者爲了在國內出版而故意撇開國家安全部,殊不知,作者另有深意。因爲國家安全部在僵化的謹小慎微的指導原則下,根本拿不出小說中那些年輕人的魄力勇氣和智慧(如打入FBI、實行苦肉計臥底等等),作者借這些年輕人,襯托出了國家安全部的無能。但國家安全是否無能,顯然不用等到楊恆均來提醒,因爲有各種跡象顯示,國家安全部從1997年開始了大規模的情報改革,其中包括把工作做到國外、做到臺灣本土等。
然而,作者的第二本小說卻提出了更多的情報線索,讓我們認識到作者也不甘人後,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書中暗示了中國情報的評審制度的缺陷。內行和情報界人士都知道,獲得情報不是情報工作的全部,甚至已經不是最主要的部分,這一情況在信息時代尤其如此了。大量地收集情報後,如何鑑別,如何評審纔是至關重要的。前蘇聯沒有情報分析,領導都是直接接觸大量的原始情報,後來他們自己都看糊塗了。和情報分析密切相關的就是評審制度,如何評審前方報送回來的情報,不僅僅是如何獎勵情報員的小事,而是最終引導情報蒐集朝哪個方向發展的問題。中國的情報評審制度是靠“領導人批字,畫圈,引用的”,這一點國外情報機構和學術機構早有所聞,楊恆均的小說提到了這一機制的弊病。主要的弊病就是下面提供情報時都根據領導的口味投其所好。這樣做,(此處後面兩段刪除)。
——中國要崛起,要強大,要躋身於世界大國之林,情報必須跟上,這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中國這樣一個後起之國,鄰國多而複雜,臺灣問題等都是世界級的熱點,沒有紮實的情報,沒有科學的情報分析和評審,中國會走很多彎路。
楊恆均的小說就是在這個時候推出的,推出後海外有些認識私下認爲,小說很快會從大陸網站消失,但這次讓大家都跌破了眼鏡。這說明,中國內部特別是情報界一批有識之士已經佔據主要位置。他們比楊恆均更早意識到必須加強情報工作爲中國和平崛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