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二極

再大的海輪,在汪洋大海上也不過是一葉扁舟。

畢方緊了緊身上的衣服,張口哈出一口熱氣,已經幾乎看不到霧氣,他掏出溫度計。

果然,氣溫已經下降到了零下十九度。

一旦低於二十度,人哈出的霧氣會瞬間變成冰晶,

這在斯瓦爾巴德羣島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溫度,千萬噸的北大西洋暖流自海洋中奔涌而過,帶來了驚人的熱量。

西風漂流,那是整個大西洋北部勢力最強的暖流,也是墨西哥灣暖流的延續。

但隨着半天的航行,畢方已經漸漸遠離的暖流的影響範圍,到達了弗拉姆海峽,能清楚的感受到身體熱量的流逝。

“這座海峽位於格陵蘭島和斯瓦爾巴羣島之間,寬450公里,是從北冰洋的格陵蘭海和挪威海,格陵蘭島和斯匹次卑爾根羣島之間的通道。”

“它以挪威船舶弗拉姆的名字命名,那是一艘丹麥人建造的探險船,挪威人乘坐它成爲世界上第一個到達南極的人。”

“這艘船可以容納一個六人探險隊,曾經沉入過大海,但1936年又被打撈上來,現如今完好無損地保留在博物館內。”

畢方手中握着地圖,對着直播間內的觀衆進行簡單的科普。

而在他的身邊,還靠攏了一些其他遊客和水手,都如同學生般圍攏在畢方身邊,看着他面對北冰洋侃侃而談。

並且相較於之前的數個小時,圍聚在畢方身邊的人已經少了一大半。

絕大多數都回房間休息了,一方面是外面太冷了,另一方面則是——暈船。

這是一艘遠洋漁船改裝而成的遊輪。

剛開始,遊客們無一例外,都十分興奮,一切都從友好的寒暄開始,話題主要有三個:“你叫什麼名字?”“從哪裡來的?”“以前幹啥的?”

偶爾能聽到有人炫耀出發前夜的風流韻事。

然後僅僅過去幾個小時,船上的氛圍就不一樣了,幾乎所有人都倒下了。

剛駛入遠洋,就有人吐出了黃膽汁,身邊的塑料袋早就空了,胃裡無甚可吐。

與過山車的高潮10秒,幾分鐘就結束不同,遠洋船就像是一架24小時的過山車。

左右搖晃還好,就怕縱搖和垂蕩,像讓你一刻不停地玩蹦極或跳樓機。

最令人難受的是完全沒有規律的混搖,船上的人好像變成了賭場裡的一粒骰子,被人裝在罐子裡,上下左右隨意地搖晃。

房間裡的桌椅從這個角落滑過去,再滑回來。再加上輪機24小時不停轟鳴的噪聲,永遠不得清靜。

只有經驗豐富的船長,會身體力行地告訴新手們:毅力是治療暈船的唯一良藥。

吃東西。吐了,那就再吃。

在大浪中顛簸時,船體搖擺的幅度會接近30度。在甲板上行走都非常困難。

聚攏在畢方身邊的人已經換了一茬又一茬。

北冰洋上到處都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爲了運行靈活避開這些冰蓋,船身只有大約70米長,海上稍有風浪,就搖晃得厲害,在船上走動就像踩鋼索。

至少少部分人能面不改色,除了水手之外,唯一沒有異樣的大概就是畢方自己了。

出色的核心力量和平衡性,讓他如履平地,甚至比許多水手做的還要出彩,好像海浪根本就沒有影響到他。

“好奇怪的關係,丹麥人建造,挪威人當船長?”邊上有水手提問。

“是的。”畢方笑着點點頭,“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試圖把探索發現的足跡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其中最讓人着迷和嚮往的探險目的地,

就是神秘的南北極的冰天雪地。”

“15世紀後期,歐洲探險家想從西北或東北的航行中,找出前往亞洲的航路。當時,人們已經知道挪威北部並沒有結冰,於是,探險家們開始了他們尋找西北航線的北極探險,併爲此而前赴後繼地奮鬥了幾個世紀之久。”

“1845年,央國政府決定設立兩項鉅獎:2萬英鎊獎勵第一個打通西北航線的人,5千英鎊獎勵第一艘到達北緯89度的船隻。”

“這可是一筆相當大的鉅款了,這一點甚至還要感謝牛頓先生。”

一旁的一位小姑娘舉手提問:“牛頓?這和牛頓有什麼關係?”

“因爲是這位物理學家在鑄幣局工作期間確立了央國的金本位制度。1717年,牛頓將黃金價格定爲每金衡盎司3英鎊17先令10便士。”

“1717年英鎊按黃金固定了價格,這個價格一直延續到1931年,中間中斷過兩次,但1845年並沒有收到影響。”

“簡單一點來看:19世紀1英鎊含7.32238克純金,今天華夏幣標註的金價大概是330元/克,也就是說,1英鎊相當於2400多元華夏幣,當時的金礦開發也遠沒有現在多,價值還會更高。”

“環遊地球80天裡,主角和朋友們的賭注就是2萬鎊,環遊地球的開支大約也是2萬。按照主角們一路勐造的花法,2000萬華夏幣甚至有些不夠。”

華夏幣如今也是世界通用貨幣之一,畢方的這個換算,在場衆人也能大概理解其價值。

“如此巨大的財帛自然動人心,幾乎整個歐洲的探險家都動員起來了,自然包括挪威與丹麥。”

【我靠,一千多萬?】

【不止,數不過來了】

【好多小錢錢】

“您真是一位博學家,歷史,地理,氣候,說是全才也不爲過。”

一位男士脫帽致敬,他在這聽了足足數個小時,看着這位年輕人自信的侃侃而談,聽得津津有味。

小書亭

“客氣了。”畢方禮貌一笑,接着話鋒一轉,“不過也正是這一鉅獎導致了北極探險史上最大的一次悲劇。”

“當時央國探險船‘恐怖號’和‘幽冥號’配置了最爲先進的蒸汽機螺旋槳推進器,還裝備有供熱系統以抵禦極地地區的嚴寒。”

“由着名極地探險家約翰·富蘭克林擔任探險隊長,可當年7月,兩艘探險船就在富蘭克林爵士的帶領下在北極海域中神秘消失,包括富蘭克林本人在內的129名精英船員從此杳無音訊。 ”

邊上幾位聽衆傳來低呼。

一百多位船員消失,這可不是小數目。

此時的船員們看着四周的冰海,甚至感到了一絲後怕。

明明已經來過十數次,和背後突然發涼,好像有無形的冤魂注視着他們。

“一直到1903年,船長阿蒙森橫空出世,駕駛着弗拉姆登陸了南極,成爲了第一個踏上南極大陸的探險家。”畢方將話題繞了回來。

有了前車之鑑,阿蒙森的舉動就更顯寶貴,邊上的圍觀羣衆發出讚歎。

可畢方的語氣還沒昂揚多久,就又低沉下來。

“其實當時還有一位和阿蒙森一樣久負盛名的船長,那就是斯科特,他就在阿蒙森登陸的一個多月後,也就是在1912年1月18日,同樣到達了南極點。”

“遺憾的是,由於他們的體力衰竭與暴風雪的提前到來,斯科特和他的探險隊員在歸途中相繼倒下了。”

“6個月後,營救人員發現了他們的遺體和斯科特留下的一本日記。知曉了斯科特生命中最後一次探險旅行的詳情,因爲他的日記記到了最後一天,救援人員將他們就地掩埋,如今於南極冰下的深處。”

“阿蒙森和斯科特的南極點之爭,成爲世界探險史上的一次絕唱。”

斯科特與他的團隊永遠的留在了那個小木屋,而阿蒙森成爲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到達南極的人。

“而這位英雄的落幕,卻又和我們面前的北極分不開關係。“

畢方指着面前的大海,讓低沉的氛圍再度起了一絲好奇的波瀾。

第七百九十八章 該吃吃該喝喝第一百八十四章 永不停歇第七百一十三章 旋風陣法第七百七十八章 沸鍋第九百零二章 驚人的發現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貨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們說,多遺憾吶?第七百零七章 二頭靠近求月票完結感言第七百九十六章 衝鋒第一十四章 製作狩獵武器第七百五十六章 除了這裡第九十七章 柴達木沙漠!第七百三十七章 來自潛行追蹤的又一份邀請函第四十三章 十年老粉不請自來!第九百零八章 那棵樹很容易設伏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要看血流成河第九十三章 竟然是我粉絲?第七百九十七章 撿漏第一百六十七章 落日發紅第八百一十九章 人類極限第八百一十八章 黃金隕石第五百五十一章 強弩手伯森第六百八十九章 涮肉請假一天第六百七十二章 榮耀與夢想我要死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歡也沒用第七十九章 聞到腥味的鯊魚第八百一十章 塵暴帶第八百一十五章 間諜第二百零四章 土地不是我們從祖先那裡繼承的。第六百三十一章 極地第八百六十七章 小牛羚第三百四十一章 你聽說過我的故事?第六百八十五章 失而復得第二百二十四章 他說了嗎?第七百九十四章 咬痕第四百六十四章 舒爽第二百五十五章 碾壓局第五百四十二 三方混戰(二合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雙任務模式,夜行蝙蝠俠!第二百八十二章 改善伙食第四百九十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一百八十三章 歷史從今天改變第四十九章 蹭吃蹭喝第七百九十八章 該吃吃該喝喝第五百八十七章 成功捕獲!第二百四十二章 魚羣第二百三十六章 木筏漂流計劃第二百一十五章 好漢饒命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無所獲第八百三十三章 墓穴裡的人影第三百九十二章 佔個坑第四百九十三章 歡迎來到世界餐桌第六百三十四章 末日庫第五百五十一章 強弩手伯森第六百三十八章 極地啊......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熊災第一十四章 製作狩獵武器第十章 每一幀都是壁紙第五百三十四章 原始狩獵!第八百七十九章 王朝第九章 好慘一主播第七百一十二章 又見馴鹿第三章 不變的航線第四百七十六章 懷孕的蟒蛇第五百四十六章 黑科技?第八百三十七章 牛肉味,嘎嘣脆第四百零六章 絕境?第二百四十七章 試試就逝世第八百九十章 蝗蟲羣第三百七十四章 偶像的偶像,第一代傳奇第二百六十三章 當評委不也是參加?第五百三十章 地圖第一百零一章 黑色還是白色?第八百一十八章 黃金隕石第二百三十六章 木筏漂流計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無法拒絕的任務抉擇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藥可醫第四百零八章 絕不可能!第四百零五章 登山季取消第九百章 閃耀鑽石第一百一十四章 辣條第一百五十八章 陽光正盛不行了不行了,還是沒有思緒第八十五章 狼王嗅覺再請一天第三百五十五章 防毒面具咳咳第六百四十三章 紅髮埃裡克第一百九十四章 盜獵者第九百二十一章 傷口處理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亡線第五百三十七章 熊掌真的好吃嗎?第五百六十九章 海潮依舊書友羣又炸了第三十八章 論反派的自我修養第七百章 小灰鯨身上的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