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河蓮魂歸故里

什麼人?又要來殺這片土地的居民?

這片土地,原來是魯昭公的。後來魯昭公要把它封給他,他沒有接受。再後來,這裡成爲一個軍事訓練場。在這裡,他給魯昭公訓練出了一支強大地軍隊。

可後來的魯昭公一意孤行,要剷除三桓的勢力。他當時被季平子脅迫,兒子方忠作爲人質押在季平子的家裡。所以!他幫不了魯昭公,只能勸他收斂一些,不要急於求成。要積蓄力量,等待時機。自己這一代不能推翻三桓的勢力,那積蓄力量等待下一代人來完成吧!

結果!魯昭公沒有聽從,繼續一意孤行。後來!他和孔子都不在魯國的時候,魯昭公公開與季平子叫板。開始的時候,他是贏了。可後來,方忠誓死保護季平子,三桓的勢力又聯合起來了。結果是!魯昭公的軍事力量是強大,可最終不敵三桓的聯手,被迫逃亡。

魯昭公逃亡之後,這裡又變成一塊“無主之地”。魯昭公的軍隊沒有了,這裡只剩下少數回來的居民。因爲以前是軍事基地,所以這裡的人口一直都不多。

方基石本能地着急着,準備操起武器去戰鬥。可現在的他,只是一個靈魂體,除了意識之外,什麼都沒有。戰鬥?憑什麼去戰鬥?

隊伍越來越近,也越來越大,好長好長地隊伍。他這纔看清楚,這是一支喪隊。護送的兵士騎馬在前,後面是護送靈柩的隊伍。再後面,是死者的家屬。

誰?誰這麼大地面子?

軍隊護送?護喪的隊伍這麼長?還有!死者的家屬也很多。等到隊伍又近了一些,他纔看清楚這是誰的喪隊。

是啊?誰有那麼大地權力和麪子呢?

在魯國,也沒有誰有這麼大地面子。國君的喪葬不是在這裡的,他們有自己的祖墳地。其他世襲貴族,一般都安葬在自己的封地。

也只有周朝的什麼大官,纔有這個特權。

對!也只有周朝的啞公主,纔會被安葬在這裡。

這裡!是河蓮的故鄉,河蓮一直有這個心願。活着的時候不能回來,那死後安葬在爹孃身邊吧!

她是爹孃唯一的後代,所以!她必須回來陪着爹孃,陪着自己的祖輩。

看見河蓮的靈柩,方基石既是高興又是難過。

在這個亂世,有多少人能夠死在故鄉,安葬在故鄉,安葬在爹孃的身邊,一家人團圓呢?

真的!有多少人死在哪裡都不知道。他們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墳在哪裡?哪怕是亂墳崗也好,都不知道。

亂墳崗,埋葬着多少連名字都沒有的人。

一場戰爭下來,一場遭遇戰下來,多少人死於非命?他們到死都沒有明白過來他們爲誰而戰?爲誰而死?這場戰爭值不值?

其實!我們只是爲活着而活着,活着纔是硬道理。可我們自從出生下來後,身不由己,捲入到別人設置的遊戲規則,成爲別人棋盤的一顆棋子,任人擺佈。

шωш▪тт κan▪¢ ○

要想明白人生,得靠自己。沒有幾個人會告訴你,什麼纔是真正地人生。而大多數人,都在蠱惑你,讓你成爲他們利用的對象,從而達到他們的目的。

老子的道家學說明明是正確地,可他嚴重影響了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的生活,影響了君王和世襲貴族的生活,影響了統治者的生活。所以!被嚴重封殺了。

相反!那些淺顯的處世學說,卻受到了追捧。因爲!他們符合統治者和野心家的需要。這些淺顯地處世學說,有利於統治者和野心家來約束世人,讓世人都變成良民、傻子,才方便他們統治。

河蓮,一個古代小女孩,本來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根據她講,她爹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她娘是一位賢妻良母。一家人本來幸福地生活在這裡,生活在這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突然有那麼一天,統治者與權力者之間發生了爭鬥,從此災難降落到了她們身。

要不是他穿越過來,保護了她,這個古代的小女孩,被塌下來的屋樑給砸死了。

想起與河蓮之間的事,方基石淚流滿面。他是一個軍人,也是一個善良的人。保護國家的安全,保護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家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是一個軍人的職責和使命。可是!在這個亂世,他真的無能爲力。

一個人的力量,是那麼地脆弱,微不足道。

有時!他很後悔,當時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或者!“挾君王以令衆臣”。

他完全有機會這樣去做,而且是好多次機會。他可以挾持魯昭公,也可以挾持晉國的兩代君王,也可以挾持大周天子。可他並沒有那樣去做。他是一個軍人,他不想叛國,不想生事。

再則!老子告訴他:一切都是沒有用的,都只能改變一時,而不能改變永世。

歷史是漫長地!也許你可以成功,達到你的目的,拯救天下。可你卻無法永遠。你的壽命是有限的,在你有生之年,也許可以保持原狀。也許!在你兒孫後代間保持原狀。如說周朝,保持了幾百年的和平、穩定。可到了東周呢?天下又亂了。

歷史是這樣地!在人類還沒有找到正確地人生觀、世界觀、宇宙之前,人類的和平都只是暫時的。

所以!老子告訴我們:要想人類和平,必須全力以赴去傳播正確地思想。

思想錯誤了,人類永遠沒有和平和安寧。算有,也只是暫時的。頂天幾百年,也許幾十年。然後!又進入漫長地戰鬥……

某些人爲了私慾,綁架了所有人。讓一代又一代人,跟在後面受罪、倒黴。

如果我們沒有靈智的話,跟個畜生無異,那麼!一切都無所謂。可我們畢竟是人,是有了靈智的人類。我們有了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別人有的,我們一樣有。

所以!我們要將心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人生,而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人生。只有站在所有人的共同想法的基礎,才能尋找到拯救人類的辦法。

大家都不過是爲了生存下去而已,大家都不過是爲了生活得更好而已。所以!如果我們一味地只顧自己而不顧及他人,這個社會必然會亂。是不是?你不讓我好過,我會讓你舒服麼?

這麼一個淺顯地道理,幾千年來,卻並沒有多少人懂,真是悲哀。都只顧眼前,而往往連眼前都顧及不了!

真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我們不需要太過於遙遠的夢想,但我們也不能不顧及可見的後果。

第298章 犯我家人者雖遠必誅第81章 古代的臥底也不好當第411章 孔子被直接錄取第41章 尋找聖人第756章 跟你們這種人說話真費勁第147章 周景王見我第232章 道家始祖的對外政策第672章 孔子寫的出妻書第57章 聖人的選擇第709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720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403章 千年大計教育爲本第796章 官場這趟水太深第803章 他還是當年的小弟第274章 圍殺吳義第72章 被教官給耍了第753章 儒家與道家的人生觀第604章 寧願逃亡不願投降第262章 絕命之招第592章 被齊景公當成禮官了第62章 用實力說話第748章 儒家是治標不治本第625章 孔子出仕四年第176章 道家老子對儒家的批判第238章 當天下唾手可得的時候第132章 直播道家始祖老子第413章 孔子的哀嘆第611章 方忠失勢了第724章 遇見小奸商第88章 當個好皇帝是很累的第316章 規定都是哄老實人的第377章 開放的河蓮第244章 周景王遇刺險丟命第847章 戰友來了第759章 苦了自己你還找個偉大地理由第65章 知恥而後勇第799章 孔子被公子郢說了一頓第630章 方忠的兒子季方第104章 未遂還被打第828章 大儒的捨我其誰第481章 大神的影響力第359章 鎮邑長重賞子念第280章 粉絲對子路與孔子的評價第250章 無名氏教官第641章 階級鬥爭是永遠存在的(二)第117章 敢罵大周天子第164章 你的使命是保護聖人第744章 掌櫃論國家的形成與滅亡第492章 我娘是啞公主第316章 規定都是哄老實人的第428章 御賜護法大將軍第332章 孔子對辦私學的設想第444章 娃兒哪知爹孃事第409章 形象在慢慢改變第293章 聖人也是平凡人第339章 亓官與亓官氏第256章 是男人就要有血性第755章 道家的隱分三種第205章 大周藏書室被大火燒了第99章 不想連累魯昭公第126章 個人所得稅惹禍第162章 老子李耳的大秘密第262章 絕命之招第322章 到處說孔子壞話的河蓮第410章 季平子見風使舵第726章 你們是傻子第422章 傳道路漫漫第843章 被催眠了第270章 子唸的箭法第280章 粉絲對子路與孔子的評價第529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47章 孔鯉不出名的原因第319章 沒人跟你一起瘋第553章 誰是亂世的罪魁禍首第233章 直播間迎來一波打賞第441章 名聲的重要性第720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796章 官場這趟水太深第45章 受人歧視的職業第11章 吃飯免單第297章 你得罪了楚國第783章 孔子被南子套路了第676章 又一批學生追隨來了第569章 方忠回來了第663章 做好自己就行了第379章 河蓮的態度暴露了第699章 端木賜遇險第782章 孔子醉酒第77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309章 聖人收了兩個高級學生第193章 我要給你生個娃第663章 做好自己就行了第217章 坐而論道第一場辯論第277章 方基石來也第496章 問禮與問道第28章 賞你兩個美侍女第717章 顏回撿了個美人第669章 方忠是來辭官的第256章 是男人就要有血性第118章 要怪就怪兒子不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