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監把碎玉佩收拾起來,又去擦洗地面的血跡。品書網 剛纔那個護衛砍了季桓子的親信,提人頭進來時滴了一地的血。
等到一切都收拾完了,魯公又把這些人全部打發出去。然後!坐在那裡乾等,等着下晚時分喊他吃君王的晚餐。
每天都是這樣,一點事都沒有,魯國的事根本不用他操心。只有需要用魯公印璽的時候,或者是重要活動的時候,他這個魯公纔是個君王。所以!平時的他,大多時間都是一個人坐在書房內裝。
午朝回來後,他開始坐在書房裡。給外界的印象好像是:他在看書。其實!他在無所事事。
有時候!想通了的他,覺得這日子過的,神仙還要好。真的!誰不想有這般逍遙快樂的日子?
只有最近幾年,孔子從司空當到司寇的這幾年,他才顯得有些忙。孔子經常搞這麼個活動那麼個儀式,讓他今天到這裡明天到那裡,忙了一陣子。要不然!他這個君王一直這麼清閒的。
想通了的他,覺得兄長一任魯公也真是的!折騰來折騰去,最後還是客死他鄉。因爲不是在君位正規而死的,所以!他的兒子都無法繼承君位。
真的!哥啊?你說你混個毛啊?你說你蹦達什麼呢?你要像我這樣多好?是不是?百事不管,由他們去折騰。他們既然把你扶持起來當魯國的君王,不會把你怎樣地。你要是自不量力對他們怎樣,那麼!他們不對你怎樣他們是傻了。是不是?
不管怎麼說!按照大周的規定,按照世襲的規定,我們是君王的後代,是嫡系,子孫永遠承襲君位。而他們無論怎麼折騰,都不能繼承爵位。他們要是強行繼承爵位,是謀逆,違反了規定,要受到天下人的譴責和討伐,他們的好日子算過到頭了。
哥!你說你?折騰個毛啊?
想完老哥魯昭公的事,魯公又想起方基石。
方基石在他的思想裡,也是一個讓他想不通的人。真的!你說你折騰什麼呢?你?年輕的時候整個魯國人都還把你當大神,可你呢?折騰個啥呢?東奔西走,最後!還是被季桓子給控制了。
尼瑪地!勞資要是有你那個武功……
魯公一下子放開了想像,如果是他的話?他會武功的話?他會如何如何?勞資把你季桓子給殺了!勞資帶着家人離開魯國!勞資投靠到兒子方忠那裡!勞資勞資勞資勞資……
想到最後!魯公收回心神,反過來覺得:如果那樣了,又有什麼意思呢?殺了季桓子後,季桓子的兒子會承襲爵位,繼續當執政大臣。算季桓子斷子絕孫了,還有另外兩桓,他們一樣可以選舉出一個人來,當執政大臣……
你算投靠到方忠那裡去了,最後把魯國推翻了,又能如何呢?是不是?你算把魯國治理得很強大,也去爭霸,最後讓魯國成爲楚國、晉國、齊國一樣強大地國家,又能如何呢?
如今的楚國,開始敗落了。如今的晉國,也開始敗落了。如今的齊國,跟猴子一樣在蹦達,又有什麼用呢?算他齊國蹦達成楚國一樣強大,難道不會敗落了?
好!算你齊國蹦達起來了,最後楚國還要強大。最後地最後!你能一統天下,成爲大齊天下!又如何呢?是不是?想當年!大周天下是如何的強盛?可如今的大周天下呢?四崩五裂!
你們這些歷代君王啊!不!我也是君王!你們這些庸俗的人,你們說你們整天在蹦達什麼?
季桓子!你整天在蹦達什麼?
大神!魯國的大神!你整天在蹦達什麼?不?你這一生在蹦達什麼?你享受過我這般美好生活麼?
是啊?剛纔在想大神方基石啊?他方基石到底在蹦達什麼?他?嘿嘿!他?他怎麼攪和到孔丘墮三都的事件去了呢?
你說你?孔丘墮三都關你吊事啊?你在其起什麼哄?你兒子方忠反對孔丘墮三都,你去教訓你兒子方忠?你?你長腦子沒有?墮了三都,魯國連一座像樣地城池都沒有了。不說齊國的大軍來了,我們魯國君臣沒有地方躲。算是其他小國入侵來了,我們魯國的君臣一樣沒有地方躲。
試想?你連城池都沒有了,你哪裡還是個國家呢?
真的不知道?他孔丘是想謀反呢?還是?書呆子?不知道國際形勢的嚴峻性?
要是把孔丘治了誅罪,你方基石也被攪和進來了。既然誅他孔丘一家,你方基石一家又能倖免?
真是!你方基石這一生蹦達個啥啊?
“主!該用晚膳了!”
在魯公想不明白方基石爲什麼蹦達的時候,小監進來喊他,到了晚膳的時間了。
方基石出了魯宮,沒有回家,直接去了孔子的家,準備把孔子、孔鯉和方勤的情況向亓官氏講一下。結果!孔子家的大門緊閉,亓官氏不在家,怎麼敲也沒有人答應。無奈之下!他只得離開,往鄉下老家去了。
他沒有進家門,只是把方恕和女婿叫了出來,在門口對兒子和女婿講了一下情況,然後走了。經過這麼一折騰,天也已經黑了。
“爹!”
“爹!”
兒子、女婿兩人都看着他,不解地追問着。
“爹!你怎麼又攪和到這件事來了?你?”
兩人都想說!你折騰折騰,你怎麼把全家人的性命都攪和到裡面去了呢?
兩個妾室聽說方基石又捲到孔子的事件去了,都急得大哭起來。
一家人坐在一起,晚飯也沒有心事吃了。
想想這件事,都不知道如何是好?真的!他們家已經過了十幾年平靜地生活,不想再折騰了。以前方忠的事,已經讓他們折騰了一回。剛剛把這件事給淡忘,怎麼又撿起來了呢?
自從方忠幫助季平子把魯昭公趕走後,方恕這邊,已經與方忠斷絕了關係。方忠不回來,季平子和後來的季桓子也沒有過來怎樣,這件事這麼過去了。
可這次?怎麼又捲到孔子墮三都的事件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