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萬變不離其宗

“錯!”孔子糾正道:“是形變了,而質沒有變!”

“什麼?什麼叫形變了而質沒有變?”方基石地問道。

“我的心並沒有變,也沒有違背周禮、禮制。而是!表面形式變了!……”

“表面形式變了?”

“是對!”孔子肯定地點點頭,解釋道:“我在學生面前是一套,背後又是一套,並不是說我表面一套背後一套,不是那麼回事!我的心並沒有變,只是形式變了……”

“你這麼說我又不懂了!願聞其詳!”方基石打斷道。

“這樣說吧!”孔子的眼睛看着方基石,又肯定地點了點頭。解釋道:“表面,我必須始終如一,要遵守周禮、周制,要給人的印象我很死板,不會變通。其實!我那是做樣子!爲什麼要做樣子?你懂的!這是表明我的態度!我的一貫性!知道麼?只有這樣!才能給人留下深刻地印象,知道周禮的重要性。但是!……”

孔子的眼睛一直看着方基石,加重語氣說道:“我不能過多地解釋!因爲!我要是過多地解釋,說在某種情況下不必如此遵守周禮的話,那麼!會讓一些頭腦簡單的人誤解的!是不是?

解釋是需要的!但是!要分什麼人和什麼場合!你懂的!對於聰明人,你不需要解釋,人家都懂。對於笨蛋!你怎麼解釋他們都不會懂!

我的意思大哥你明白了沒有?我的意思是!人分三六九等,不是歧視!是正視!我們教育他們,要分不同等級和年齡!聰明人放在一個等級裡,年齡小的初學者要放在一個等級裡,分類、分科教育!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在公共場合,我們一定要做樣子,搞形式,要遵守‘宗教儀式’。但是!在私下場合,可以不這樣!一樣地道理,在不同地人面前,會不一樣!

記得大哥跟我說過!我們在社會是有不同地身份的。在爹孃長輩面前,我們是兒女、晚輩。在子女後代面前,我們是爹孃長輩。在君王面前,我們是臣子、下屬、子民。在不同地人物面前,我們的身份不一樣!

大哥!你懂我的意思麼?我的意思是!表面形式不等於是一個人的真實內心!心不變纔是真的不變……”

方基石打斷道:“你說的這些!怎麼跟老子當初對我講道的時候一樣?老子先生也說!只有內心的真實才是真實的,表面的形式,都有可能是假的!”

孔子笑道:“然也!殊途同歸!老子先生講的,跟我悟道出來的是一樣的。也正是因爲老子先生的講道,讓我更快地悟道了……”

“你悟道了?”

“我悟道了!”

“我感覺你好像沒有悟道!”

“怎麼沒有悟道?你要我怎麼證明給你看,纔算我悟道了?我不是說了:殊途同歸!萬變不離其宗!那麼回事!我的學說思想和老子先生的學說思想,最終的目的是一樣地!都是爲人民服務!都是希望人民過好日子!

不同地是!老子先生是把社會化整爲零,從人性的本質出發,再組合成社會、國家。而我的學說思想是:直接站在現實的角度、環境,站在國家的角度、立場,來管理國家、社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不是?我們無法逃避!千萬年來,自從有史以來,是有國家存在的!如果我們不站在國家的角度、立場來管理國家、社會,教育人類,我們很難理論聯繫實際,去管理、治理好國家、社會。

老子先生的學說思想從人性的角度出發,表面是從根本解決社會問題、人類問題。可站在現實環境的角度,顯得不切實際……”

方基石聽出來了,孔子與老子學說思想的不同,在於:出發點不同!

孔子學說思想的出發點,是站在國家、管理國家的角度、立場的。而老子的學說思想,是從人性的根本出發,來講管理、治理社會的。

老子認爲:社會是人與人的組合,才形成社會的。國家!是因爲人類自我保護的需要,才形成的。當國家不能保護人民生活和安全的時候,國家名存實亡。所以!老子告訴人們,不要過分相信和依賴國家機器。

老子的意思是:不要過分地相信和過分地依賴國家機器,而不是反1社1會、反1國1家,甚至是反1人1類。而是!不要過分地相信和過分地依賴。

我們需要地是:自強、自立!

把國家機器誇大,甚至是認爲唯一的辦法並強迫人民接受,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國家機器要腐敗。因爲!沒有了人民的聲音,只有了國家的權威、官員的權威,必然會滋生腐敗……

而孔子認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時之間人類還無法離開國家的保護。既然如此!還不如利用國家機器來管理、治理社會,給人類帶來福祉。

殊途同歸、萬變不離其宗!老子學說與孔子學說思想的最終目的,都不過是爲人民服務,希望人民過好日子,遠離戰爭。

所以說!把孔子的學說思想歸結爲:克1己1復1禮,恢復舊制,爲封建君王服務等等,都是弱智者在抹黑孔子的智慧,以及孔子的良苦用心。

孔子只是想把自己的學說思想建立在現實的基礎,利用現實環境來改良、改造,改變社會、改變人類的命運。而不是徹底地爲了爲封建君王服務,更不是“學而優則仕”,單純地爲了升官發財。

如果單純地爲了升官發財,後來的孔子不會一意孤行,推廣他的學說主張,最後被迫周遊列國了。只要達到目的後,可以在君王下面混個大官,最後持俸祿而終,名利雙收,豈不美哉?

而老子!也不是消極無爲、被動退讓、苟且偷生,等等。他只是看到了人在社會的無奈,以及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他只是看到了人的本質和社會的本質,告訴我們:沒有必要去爭鬥什麼地,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過程,爲活着而活着而已。

所以說!把老子的學說思想歸結爲:消極無爲、被動退讓、苟且偷生等等,都是某些頭腦簡單並且帶有政1治1目1的的吹鼓手無腦瞎扯出來的。

他們都沒有從人性、社會學的根本出發,而純粹地爲了達到某個1政1治1目1的而瞎扯出來的,他們的言語是對學術、人類的極度不負責任。

不僅貶低了先哲的智商,也暴露出他們的愚蠢和膚淺!

特別是那些混在官場爲統治者服務的吹鼓手,更是讓人鄙夷。他們爲了拿那一份俸祿過別人優越的生活,而不負責任地瞎扯,是極其不負責任、極其可惡地。

第523章 老子談人生的境界第583章 孔子的不怒自威第571章 挑了矮胖子第176章 道家老子對儒家的批判第200章 孔子的兄長孟皮有了歸宿第397章 讓你輸得心服口服第46章 士與儒第717章 顏回撿了個美人第339章 亓官與亓官氏第517章 老子與孔子論人與國家的關係第437章 晉昭公即位第640章 階級鬥爭是永遠存在的(一)第161章 滿灌療法第480章 方基石偶遇子路第437章 晉昭公即位第325章 這件事老師不教第433章 張弓的父子過招第99章 不想連累魯昭公第160章 得過且過的太子姬猛第673章 出妻證明到底是怎麼回事第293章 聖人也是平凡人第149章 被道家始祖老子給耍了第657章 魯國的春祭第698章 路遇劫匪第609章 直播系統壞了第348章 遭遇黑衣高手第692章 方基石願賭服輸第380章 孔子寫休書第742章 先自救後救人第440章 孔鯉會叫大伯了第359章 鎮邑長重賞子念第646章 孫子還是自己的孫子第338章 聖人的肚量第125章 直播賬號被封第4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343章 第一次責備亓官氏第123章 無能者死第330章 孔子十九歲被尊稱爲子第558章 道家也參與管理社會第491章 孔子適周問禮第473章 又讓孔子給女兒取名第111章 獵物與誘餌第487章 孔子入職太廟第804章 孔子辭官第135章 被困東門外第335章 幺妹逼河蓮發誓第665章 國家是因需要而存在的第203章 老子開壇講道第554章 我覺得你是個禍害第587章 孔子路聞韶樂第645章 我是你孫子行了吧第632章 公斂處父第30章 舊傷惹的禍第458章 天子不能有眼淚第840章 被人追殺第13章 她要陪寢第226章 老子給王子姬朝講道第824章 修身是基本第606章 王子姬朝命喪楚國第411章 孔子被直接錄取第305章 身正不怕影子歪第768章 衛國君王有些火大第681章 孔子問我哪裡錯了第166章 滿灌療法之後第479章 我力氣比你大第102章 傻爹傻娘第45章 受人歧視的職業第358章 子念威武第661章 凡人與聖人的境界第704章 子貢嘆生意不好做第558章 道家也參與管理社會第801章 不做大哥好多年第491章 孔子適周問禮第847章 戰友來了第144章 子落的心情第526章 道家學說中的生存理論第559章 悟道後的孔子第349章 被困深山第739章 你只看到了表面問題第546章 怕你個逑第795章 官場上的勾心鬥角第618章 智者的智慧豈是凡人能懂的第829章 兒孫滿堂第382章 氣跑河蓮第120章 晉國特戰隊第307章 河蓮拜師第591章 孔子見齊景公第155章 小王子姬匄出場第87章 直播大周天子晚上生活第192章 可惜我不是渣男第604章 寧願逃亡不願投降第847章 戰友來了第402章 孔子辦幼兒園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第482章 子路拜師孔子第310章 孔子去宋國尋找婚約第509章 張山風不想成親第89章 我要是天子的話第283章 不僅學武也要學文第572章 震懾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