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儒家與道家殊途同歸

“你是沒有招誰惹誰,可你?你的這種主張,給人以迷惑性,讓那些無知的人以爲你這種方法可行!結果!陪着你一同‘作賤自己’。是啊!想象是美好地!只要我們從自身做起,這個社會美好了!好像還真的那麼回事……”

“怎麼你說的?跟老子說的一樣?”孔子打斷道。

“我說的跟先生說的一樣?嘿嘿!”方基石自嘲地笑了一下,說道:“也許?我是先生的學生吧?”

“你?你還得道了呢?”

“咳咳!有沒有得道我不知道!但是!這是我對先生道學的理解!”

“你?你一點也不謙虛!”

“我是個軍人!我喜歡直來直去!”

“你?”孔子還想說,想想也沒有再說下去。

他發現:他剛纔的表現很不好!好像暴露了他的底線!

是不是那個意思:你不喜歡人家說你,是不是?你本能地牴觸,是不是?有沒有?

正是這個原因!次老子說了我幾句,我本能地牴觸。結果!鬧得雙方都不愉快。

“你的這種想法,嘿嘿!我仔細地想了想,覺得去當官是可以的!有你這樣不遺餘力地推廣周禮、周制,正好迎合了君王和世襲貴族、官宦、商賈的要求!是啊!世人都是孔丘!那麼!這個社會好管理了!可以任由他們宰割了……”

“你?”孔子“你”了一聲之後,平淡地說道:“你把我當成那些不尊周禮、不守周制的諸侯君王、世襲貴族、官宦、商賈的幫兇了?”

“然也!”方基石答道:“恐怕?強盜、盜竊賊都歡迎你呢!”

“你?”

“你想想是不是?強盜、盜竊賊要是他們的同伴都跟你一樣,那該有多好?頭目可以多分一些了,而你這一類講仁義的人,可以少分一些了。你們這一類人講仁義,少分了一些還覺得很合理。反正!你們都有理由,進行自我安慰……”

“你這個方不對!”孔子阻止道:“一個遵守周禮、周制的人,他們是不可能去盜竊,去當強盜的!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我這不是方嗎?你認真什麼呢?”方基石笑道:“不認真!我們是論道!論道!呵呵呵……”

“我已經懂得先生的道學了,只是!我覺得按照先生的方法去做,很被動。所以!才主動的!……”

“什麼叫被動?什麼叫主動?”方基石打斷道。

“先生講無爲而治,先生講順其自然!先生講無私不自私最後還是‘成其私’。所以!我是覺得先生的道學太被動了!再則!先生並沒有考慮到現實生活,並沒有考慮清楚……”

“先生怎麼沒有考慮清楚了?”

“還是那句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們無法改變的!推翻了舊制也一樣無法改變!先生卻沒有考慮到!算推翻了舊制,也一樣不能按照道學來管理社會……”

方基石打斷道:“先生的道學,考慮到了現實環境!而且!先生的道學,不僅僅適合現階段的現實環境,也適合任何社會環境!因爲!先生是從人、人性的角度來分析問題的……”

孔子沒有理睬方基石的話,繼續說道:“先生的道學才推廣幾年,何況?先生的道學並不好理解,我是理解了,可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我不能代表別人!別人能不能理解呢?是個問題!

再則!不是我孔丘說,先生的道學,一般人聽了,都會誤解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先生的道學,真正推廣到天下皆知,可能是很艱難的!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我纔想出我的方法!……”

方基石打算道:“你不是‘你纔想出你的方法’,而是!你一直都是這麼想的……”

“我這不是?接受了先生的道學?這不是?重新修正了我的思想?不不不!是我的想法!修正了我的想法!”

“那你到底是哪裡作了修正呢?”

“我?”孔子頓了一下,說道:“我接受先生的道學思想!但是!我不接受先生的推廣方法!”

“那?你?”

“我?”孔子解釋道:“我也一樣認爲:社會要得到根治,必須從個體的人着手,人!人與人的組合,構建成社會。所以!我雙手贊同先生的道學!

殊途同歸!我與先生的不同之處在於:先生是從個體的人着手,然後根治社會。而我!是從管理社會的角度來提高自身修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你?”

“難道?這不是殊途同歸麼?”

方基石打斷道:“先生說!出發點錯誤了,結果一切都是錯誤的!先生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所以!你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的!”

“你?親家!大哥!”孔子有些不滿地看着方基石,說道:“你怎麼也跟老子一樣,死磕了呢?”

“我死磕了?我看你是死磕了!”

“我死磕了?你說你和老子都死磕了!你們考慮到沒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想怎樣?你真的想造反?”

“先生說!改朝換代是歷史的必然!在人類還沒有找到正確地指導思想之前,社會和諧,人民幸福都只是短暫的!……”

“你又跟我教條了!大哥!是你跟我教條!”

“我跟你教條?我?”方基石爭辯道:“是你跟我教條!是你死磕!”

“你不是教條呢?大哥?”孔子指正道:“你老是搬‘改朝換代’是歷史的必然……”

“先生說的!是事實!哪裡有不改朝換代的呢?大周朝只堅持了幾百年,現在!不一樣衰落了。在歷史的長河面前,幾百年算個毛啊?何況!人民真正過好日子,並沒有幾百年時間……”

“事實是事實!可現實歸現實!算改朝換代,那是多少年後的事……”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是急功近利!”方基石一拍大腿,說道:“算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你也不能立馬奏效!”

“那按照先生的想法去做,能立馬奏效?”

“先生的意思是!順其自然!只要我們堅持推廣道學,讓更多地人懂得道學,明白人生,早晚是要改朝換代的!到時候,覺醒的人多了,社會變了……”

“我的想法不也是這樣?”孔子應道。

“可你的想法始終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庸醫思想,是不能根治社會問題的。先生說!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都不是最好地辦法!

你抱着迎合社會管理的想法,永遠是擺脫不了君王制度的。不能擺脫君王制度,不能人人平等。算沒有君王了,還有官僚……

所以!人類算有幸福生活出現,也只是暫時的。在歷史的長河,猶如曇花一現……”

第212章 何謂欺天之罪第384章 河蓮低調回來第338章 聖人的肚量第165章 李耳的詭辯第162章 老子李耳的大秘密第281章 教子路武功第709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785章 學費翻番了第355章 棗紅馬的烈第64章 再比你還是輸第421章 老子的地下“道”第761章 顏回撿了一條命第574章 方恕的武功第723章 柴房也得住第186章 周景王的哀嘆第508章 張山風開了天眼第476章 方忠入贅季府第498章 孔子進周藏室看書第697章 魯公想得開第364章 老子正在悟道第437章 晉昭公即位第152章 河蓮吃了啞藥第679章 鑽木取火第690章 孔鯉做了個春天的夢第362章 老子的故國陳國滅亡第303章 孔子有過婚約第270章 子唸的箭法第506章 孔子給老子的第一印象第677章 閔子騫第642章 父子相認第181章 老子的道不好懂第800章 季桓子真的病了第59章 找護衛撒氣第495章 王子朝是個反而教材第183章 讓道家始祖頭痛的事第340章 偷看與反偷看第46章 士與儒第303章 孔子有過婚約第576章 古代的現實生活第199章 聖人在屈辱中成長第93章 錢哥有背景第583章 孔子的不怒自威第769章 孔子見南子第195章 皇后的手段第677章 閔子騫第744章 掌櫃論國家的形成與滅亡第821章 亓官氏卒第840章 被人追殺第548章 你以後可以牛比了第684章 階級的頑固性第843章 被催眠了第345章 河蓮的心理防線第602章 拜見季平子第776章 公子郢論名聲第383章 何謂再生父母第793章 引見公子郢第375章 如今的河蓮公主第409章 形象在慢慢改變第259章 王子姬朝派人追殺第43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828章 大儒的捨我其誰第290章 少年孔子將來的打算第124章 不作惡是我的交友原則第700章 他是孔子的學生第547章 急得抓狂的張山風第576章 古代的現實生活第47章 有夢想就有未來第467章 孔子有了一些名氣第246章 我的鐵桿粉絲們第109章 廢太子猛的原因第729章 難道這就是江湖第669章 方忠是來辭官的第637章 齊國有陰謀第316章 規定都是哄老實人的第550章 周敬王覺得很遺憾第717章 顏回撿了個美人第572章 震懾之魂第476章 方忠入贅季府第614章 陽虎大人第372章 兒子會叫爹了第639章 孔子的愁心事第302章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第559章 悟道後的孔子第293章 聖人也是平凡人第763章 孔子在衛出仕第141章 太子的武學老師(一)第676章 又一批學生追隨來了第460章 小王子姬匄深藏不露第45章 受人歧視的職業第639章 孔子的愁心事第759章 苦了自己你還找個偉大地理由第836章 永垂不朽第523章 老子談人生的境界第299章 晉國太子夷請我去幫忙第4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79章 救太子猛第546章 怕你個逑第603章 家裡的情況第1章 島國的孔子學院第465章 天嫉英才晉昭公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