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八百年前是一家人

丘城並非城,只是一個小鎮,一個地處山丘之的小鎮。它的真正名字叫丘,山丘的丘。

丘城是宋國古都附近的一個小鎮,是分封給皇族血脈的封地。

由於世襲制度的原因,只有世襲之人、家族才得以承襲地位和財產。其他人,隨着時間的推移,都慢慢地蛻變成平民。

所以說!祖輩們想庇廕子孫的願望是美好的,可真正得到庇廕的,不是所有子孫,只是某些子孫。甚至!還造成不屑子孫爲了爭奪財產而相互爭鬥、殘殺。最後!一家人不認一家人,成爲仇敵。

八百年前是一家,其實!在千萬年的血脈融合過程,天下人都是一家人。

只是!被某些庸人之人硬是分出你家、我家、他家,以及你、我、他,停留在某個認知層面。而不是往想:天下一家,往下想:你我他一個個個體。

孔子的祖籍在這個叫丘城的小鎮,一個很古老卻並不繁華的小鎮。

如今的丘城,已經找不到祖籍的存在,沒有你認識的人。連祖宗的墳地,都變成了亂墳崗。

當祖這一脈淪落爲平民之後,四分五裂,各奔東西自謀新的生路去了。祖帶來的福祉已經不在,剩下的只是記憶的榮耀。

再往溯源,是宋國的皇室了。要想祭祀老祖宗,你還得去宋國的皇宮,去宗廟祭祀。可是?此時的孔子,還沒有到達那個身份地位,皇宮的大門都是進不去的。

想想真正的老祖宗還不知道是誰,孔子也只得放棄了。是啊!可追溯的祖宗是宋國皇室,可宋國皇室的老祖宗呢?再再往溯源呢?我們的老祖宗到底是誰?

如果我們真的較勁起來,我們的認識面廣起來了。因爲!我們會看到:華夏人都是一家人。

如果我們真的認爲華夏人都是一家人,再放開眼界:天下人都是一家人。那麼!境界更高、更大了。

那麼?我們人與人之間還爭鬥什麼呢?

我們都是一家人啊!

坐在丘城小鎮外面的山丘,孔子看着眼前空曠的原野,思緒萬千。

尋祖!也許是讓我來追溯過去、思考未來的吧?

祖宗、祖籍我是沒有看見,可讓我們有了對祖宗的追思。往追思!再往追思!再往下追思到自己,再往下追思到子孫萬代……

子念與河蓮兩人,牽着馬遠遠地站在一邊,站在孔子的後面。兩人不說話,那麼靜靜地看着孔子。

在這種靜穆的氣氛下,河蓮收斂起了她那調皮、任性的個性,一副很乖很懂事地樣子。

子念則完全不同,他一直是個認真得有些固執的人。經過軍營的洗禮,經過與孔子的相處,他更加地嚴肅起來。

整整一天,從午來到這裡,一直到太陽下山,孔子那樣地坐在那裡,看着遠方。有時!他淚流滿面。有時!他失聲痛哭。有時!他哭着笑。有時!他笑着哭。

太陽斜斜地照着他,再慢慢地轉換着角度,從頭頂照耀下來。再往西邊而去,變成一個紅色的圓球,慢慢地西沉。西邊的天空,都被染成了紅色。

天黑後,孔子朝着四周拜了幾拜,才站起來。抹了一把眼淚,平靜了好一會兒心情,才邁步走向子念、河蓮。

走回來的孔子,面色如常,說話如常,聲音如常,好像根本沒有發生過什麼事一樣。

其實!他經歷了心靈的洗禮。

“我們回吧!”孔子揮舞了一下手臂,說道。

子念沒有作聲,只是點了一下頭。

“嗯!”河蓮哼了一聲。

三人騎馬,往丘城小鎮而去。

身後!空曠的原野,傳來一聲夜鳥的鳴叫聲:“啊!……”

之後!一切又恢復平靜。

夜風習習,小草搖動。

樹枝在夜影下晃動,給人一種撲朔迷離地感覺。

店夥計見三人回來了,趕緊前,把馬牽到後院。掌櫃熱情地前,詢問需要什麼?

“給我來三罈好酒,五斤內,三盆烙餅,五份青菜!”孔子朝着掌櫃點頭道。

“好!”掌櫃答應一聲,隨即吩咐小夥計道:“先來三罈好酒!再來一盆水煮肉,讓客人吃!喝!”

再轉而與孔子三人招呼道:“這邊請!請!”

然後!引領着走在一邊。

“客家這是哪裡人?”落座後,掌櫃問道:“昨夜纔來,今早一早出門了,聽說?你們是去亂墳崗了?你們?”

“那裡不是亂墳崗!”孔子聽了,很生氣。當即!大聲地阻止道。

“你?”掌櫃嚇得一個哆嗦。

面前的這位大個子,生氣起來的樣子很可怕。

“我的祖很可能也埋葬在這裡!我的一代親人,和幾代親人,都可能埋葬在這裡!”孔子聲音緩和道。

“你?你?你是來尋祖的?”掌櫃問道。

“嗯!”

“請問你的祖?”

“我?”孔子不想說,可還是把自己的身份說了一遍。

“我們還是一家人啊!我們!我?我的祖!也是源於宋室……”

“你?”

“聽你這麼一說!我們還是同一個祖宗!你是舅輩!我是外甥輩啊!……”掌櫃把他的身份說了一遍。

“哦?”

“只有鎮邑長,他們世襲爵位,還居住在小鎮。其他人!都搬離小鎮,各奔前程去了。祖的庇廕,早已遠離我們而去。剩下的!只有祖的榮耀光環……”

說起這些,掌櫃激動不已,感慨萬千。

“來來來!酒!我請客!”掌櫃招呼小夥計道。

說起鎮邑長,這讓孔子、子念、河蓮三人都不敢恭維起來。當然!不是丘城鎮的鎮邑長,而是!一路遇見的鎮邑長。

這些鎮邑長,大概跟丘城鎮的鎮邑長一樣,都是世襲而來的爵位。他們也許是宋國皇族血脈,也許不是,是其他功臣的後代。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德性:腐朽了。

因爲世代世襲,在他們的記憶,一直都過着富裕、腐朽的生活,根本不知道平民的疾苦,不體恤屬下的子民,把他們的生活方式當成人生的真諦,當成社會規則……

而他們的同族,那些沒有承襲爵位的人,同樣重演着歷史:慢慢地淪落爲平民百姓。

第444章 娃兒哪知爹孃事第846章 河蓮穿越來了第634章 方忠回曲阜領賞第136章 橫掃一條街第123章 無能者死第103章 太子猛的德性第70章 苦練馬背上的功夫第123章 無能者死第753章 儒家與道家的人生觀第531章 孔子告辭第696章 人生到底圖個啥第315章 儒家觀點的弊端第588章 韶樂第582章 季平子實施計劃第332章 孔子對辦私學的設想第151章 封你永世不得說話第393章 手機掉到水裡了第296章 囂張的楚國人第745章 誰的人品有問題第793章 引見公子郢第780章 孔子陪衛公與南子出遊第506章 孔子給老子的第一印象第82章 直播系統再次升級第491章 孔子適周問禮第604章 寧願逃亡不願投降第249章 能做知恥而後勇嗎第846章 河蓮穿越來了第9章 離開死亡之地第499章 樂師萇弘第654章 孔子看見不該看的第448章 孔子被拒房門外第772章 人言可畏的力量第120章 晉國特戰隊第104章 未遂還被打第727章 高級罵人法第205章 大周藏書室被大火燒了第593章 魯昭公一意孤行死在他鄉第816章 孔子學《易》第651章 齊國的歌舞團來了第290章 少年孔子將來的打算第543章 周天子御駕親征第107章 誰是你的太子妃第565章 戰鬥很激烈第190章 周景王封老子爲大國師第429章 讓楚國膽寒第263章 少年子路第347章 河蓮遭遇危險第190章 周景王封老子爲大國師第268章 子路救爹第76章 東周我來了第386章 夫君變再生父母第445章 檢驗衆人的武功第313章 我只是一個教書先生第189章 道家治人儒家治世第315章 儒家觀點的弊端第372章 兒子會叫爹了第455章 河蓮又耍人第443章 妾室認爲的家第303章 孔子有過婚約第70章 苦練馬背上的功夫第39章 做和事佬斂財第687章 方基石夜見季桓子第1章 島國的孔子學院第37章 有了道家始祖老子的消息第487章 孔子入職太廟第717章 顏回撿了個美人第709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601章 王子姬朝賊心不死第834章 直播系統依然還在第396章 馬背上的實力第155章 小王子姬匄出場第697章 魯公想得開第522章 不懂人又如何懂禮第501章 周禮上的吃飯禮儀第602章 拜見季平子第324章 河蓮又使壞第532章 老子送孔子至黃河邊第69章 孔子也會武功第248章 拜見皇后第269章 河蓮又被抓住了第630章 方忠的兒子季方第745章 誰的人品有問題第530章 老子與孔子的相處是不愉快的第781章 子貢來了第96章 因爲愛第848章 打敗史叢生第801章 不做大哥好多年第132章 直播道家始祖老子第618章 智者的智慧豈是凡人能懂的第564章 姐妹齊心鬥色惡第299章 晉國太子夷請我去幫忙第15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766章 隨俗不等於變節第849章 人盡其才第486章 孔子早期的學生第414章 孔子初爲人父第490章 孔子的人生進入迷茫期第442章 名聲與德行第201章 太子姬猛是不是想看科教片第149章 被道家始祖老子給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