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老子給周景王講道

在老子的講解下,周景王終於聽明白了,什麼是道。

“道是人世間的一切來源,包括天地、日月、星空,所有一切,是不是?”

“是!”老子滿意地點點頭。

前幾天講給方基石和太子姬猛、小王子姬匄聽的時候,由於是第一次講道,沒有經驗,怎麼講都講不明白。結果!小王子姬匄說他聽明白了。可讓小王子他講出來的時候,他又說他講不出來?

他當時是肯定了小王子姬匄,說他理解了,說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可到現在他還不知道,小王子姬匄是不是真的理解了?

今天!才舉了幾個例子,結果周景王明白過來了。

看來!這個周景王不簡單!

天子是天子,沒有那兩把刷子也當不了天子。

“這個世界都是變化而來的,是不是?”

“是!”

“人是變化而來的,人來源於天地之間。而天地來源於道,是不是?”

“是!”

“那我不明白了?你說這個有什麼用呢?李耳?這跟怎麼治理國家,治理大周天下,怎麼讓子民過幸福的生活,有毛線關係啊?”周景王問道。

是啊?這跟治理天下有毛線關係啊?

我管人是怎麼來的?是來源於道還是來源於父母之合?這跟生活有毛線關係啊?

“有!主!有!”老子朝着周景王地點點頭,答道。

“你講!”周景王朝着老子伸手示意了一下。他相信!老子說有肯定有,不會瞎說的。

當今大周天下,老子是第一大學問家,沒有他不知道的。他今天回答不出來的問題他明天一定能回答出來,他有一位好老師——大周圖書館。有什麼回答不來的問題,他一頭鑽到圖書館內,能查找出答案。

跟現代社會的人一樣,互聯時代,沒有什麼事在絡搜索不到的?百度搜索不到的東東,谷歌面絕對能搜索得到的。

“我們必須知道人類和天地的來源,然後再思考人爲什麼而活着,活着是爲了什麼?”老子解釋道。

“那人爲什麼而活着呢?活着是爲了什麼呢?”周景王問。

“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老子點頭引申道:“當今世人,大多數人都沒有思考這個問題,而是!按照周圍人的活法活着。也是!別人怎麼活我怎麼活!認爲這是人生!人!生活!

方說!作爲主!大周天子!主有主的活法!主是爲大周子民而活着,認爲這是作爲天子的職責。

而諸侯君王他們,又有自己的活法,他們有人認爲自己是大周的臣子,負責爲大周朝管理一方事務,爲天子分擔,爲子民謀福祉。而有的君王呢?他們爲了爭霸,爲了佔有土地,爲了爭奪更多的土地。土地多了,能多收賦稅,他們可以無限享受。有人追求權力,認爲權力大了,可以爲所欲爲。

而另外一些人呢?他們淨想着如何做天子,然後去享受。如何去做諸侯君王,然後去享受。也有一部分人呢?他們只顧享受,快活一時算一時,不顧他人死活。也有一些人呢?把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

不同環境的人,不同生活圈子的人,他們都有不同地想法。因爲想法多了,有許多想法是錯誤地,結果!造成了社會的混亂。

原因在哪裡呢?”

周景王打斷道:“原因在哪裡呢?”

“原因在於想法多了,亂了!錯誤的想法多了,社會才混亂的。因爲!他們不知道人爲什麼而活着,只知道看着別人怎麼生活怎麼生活。或者!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認爲這是生活……”

周景王又打斷道:“你講的這些,又跟你的道沒有毛線關係啊?還是沒有講怎麼來治理社會,怎麼來治理思想混亂啊?怎麼統一思想呢?”

“所以!我們要告訴他們!人類要效仿自然!效仿天地。不要再糊里糊塗地生活了,我們要選擇理智、理性地生活方式,不要盲目地、胡亂地生活。這樣!社會不可以得到治理了?是不是?主?”

“那?怎麼效仿自然呢?”周景王問道。

老子解釋道:“這說到道了,回到先前的話題了。因爲!人與萬物一樣,來源於道,來源於天地之合。人跟萬物一樣,都來源於天地之合。人類跟萬物是兄弟,都是天地之合的結果,都來源於道。

跟人來源於父母之合一樣,一同來源於一個父母之合的人,他們是兄弟姐妹。一同來源於天地之合的萬物,他們一樣是兄弟姐妹。所以說!人與萬物是兄弟姐妹。

人類不是不知道怎麼生活了是不是?那好!我們可以效仿自然,我們可以效仿天地日月。我們把萬物當老師,把天地日月當老師,他們怎麼生活我們怎麼生活……”

“哦?”周景王點了點頭,覺得老子說的有道理。又問道:“那麼?人類當如何具體效仿自然呢?”

“人類要效仿太陽!”

“效仿太陽?”

“主您看?太陽是不是這樣?它給予我們陽光,卻不圖回報!是不是?”

“嗯!沒有太陽人類怎麼生活啊?黑夜怎麼過?還有!萬物沒有陽光的話?沒有春夏秋冬的話,怎麼生長?四季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生物生長,都離開太陽!是要效仿太陽,祭祀太陽!”

“太陽因爲無私,結果成了它的美名,受世人祭拜!”

“嗯!”

“我們一樣要效仿大地!”

“效仿大地?”

“主您看?大地是多麼寬闊,胸懷是多麼地寬闊?我們在面耕種,萬物在面生長,它圖什麼呢?它不圖回報,從而成了它的美名,受世人祭拜!”

“對對對!”周景王又點頭道:“厚德載物!大地!我們也要祭祀它!沒有大地的包容,哪裡來的萬物?”

“我們人類一樣要效仿萬物!”

老子又說道:“如說穀物,我們人類一樣要效仿它!它們從生長到成熟,從來不居功,不據爲己有,穀子成熟了,給人類提供食糧。那麼自然而然,從來不說自己有什麼功勞。

所以!人類要效仿它,不要居功自傲,不要以爲自己了不起!如果世人都效仿了,不居功,社會還會這麼混亂嗎?”

“有道理!有道理!寡人贊同!”周景王點頭讚道。

“其實人生也一樣!壽命是很短的,也幾十年光陰。我們又爭奪什麼呢?”老子又說道。

周景王接過話題,說道:“人不同啊!我們的壽命是隻有幾十年,可我們有兒孫後代啊?他們在延續我們的生命……”

老子打斷道:“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主!我們是我們!兒孫是兒孫!兒孫們不是傻子,所以不必要我們爲他們的生活而操心的……”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世人又有多少人明白呢?”

“其實!事實告訴我們!父輩們爲兒孫的一切努力作爲都是徒勞!”

“怎麼是徒勞呢?”

“諸侯君王是個例子!他們爭奪到諸侯君王的位子後,真的爲兒孫謀到了福祉嗎?相反!卻帶來了兒孫之間的相互殘殺。最終!得益的只有其的一個……”

第685章 小小男子漢第185章 享受天子出恭的待遇第554章 我覺得你是個禍害第235章 主播大大唱的是哪一曲第775章 公子郢對孔子的印象第99章 不想連累魯昭公第507章 老子的道學怎麼了第786章 無奸不商第143章 道家始祖老子也很壞第69章 孔子也會武功第686章 他敢誅我就敢反第187章 天子之淚第667章 季桓子藉機恐嚇第580章 孔鯉嚇哭了第821章 亓官氏卒第205章 大周藏書室被大火燒了第620章 生存是第一位第693章 季桓子的套路第555章 儒家與道家殊途同歸第347章 河蓮遭遇危險第152章 河蓮吃了啞藥第419章 老子受辱第416章 孔鯉名字的由來第540章 孔子調教學生第445章 檢驗衆人的武功第670章 不攆他他還不走第774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591章 孔子見齊景公第726章 你們是傻子第637章 齊國有陰謀第319章 沒人跟你一起瘋第641章 階級鬥爭是永遠存在的(二)第200章 孔子的兄長孟皮有了歸宿第5章 眼睛就是攝像頭第849章 人盡其才第615章 陽虎決意請孔子出山第794章 衛國公子郢論道第362章 老子的故國陳國滅亡第514章 周禮就是一筆糊塗賬第425章 被大軍包圍第342章 聖人第三次發誓第799章 孔子被公子郢說了一頓第597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691章 方基石上了季桓子的套第339章 亓官與亓官氏第170章 繼續滿灌療法第291章 孔子是會武功的第232章 道家始祖的對外政策第356章 老馬神威第276章 被子念給耍了第285章 喜得兩子第234章 粉絲們鬧情緒分陣營第829章 兒孫滿堂第97章 大周天子的密探第368章 哀兵必勝第269章 河蓮又被抓住了第397章 讓你輸得心服口服第294章 罰河蓮去軍營磨練第119章 周景王坐山觀虎鬥第792章 巧遇子貢第473章 又讓孔子給女兒取名第537章 孔子路遇劫匪第812章 季桓子的態度第449章 聖人教妻第552章 孔子的心病第832章 子落早就死了第458章 天子不能有眼淚第801章 不做大哥好多年第360章 子唸的風頭蓋過孔子第108章 龍顏震怒第352章 子念得到誇獎第55章 少年孔子受辱第423章 老子講道遭遇追殺第9章 離開死亡之地第405章 第一批學生來了第803章 他還是當年的小弟第334章 暗中打聽你的人品第349章 被困深山第674章 子路第一個追隨過來第454章 再見河蓮第224章 坐而論道第三場辯論第798章 衛國公子郢與孔子論道第178章 我願做一個全新的太子第451章 魯昭公朝見晉昭公第784章 唯女子與小偷難養也第99章 不想連累魯昭公第70章 苦練馬背上的功夫第589章 琴師談韶樂第435章 張弓顯露武功第245章 大家與小家第840章 被人追殺第612章 春秋時就有蒸餾白酒第332章 孔子對辦私學的設想第73章 請辭第778章 他也算大隱隱於朝第193章 我要給你生個娃第601章 王子姬朝賊心不死第212章 何謂欺天之罪第657章 魯國的春祭第841章 配合警方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