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臨海書畫展

第375章 臨海書畫展

結束一天的直播任務後,張揚開車直奔臨海市美術館。

那邊有個熱鬧的展會。

有位非常重要的人在那裡等他。

她就是,沈書語。

一個月不見,沈姑娘來臨海了。

她在國博文物總店工作,這次她的公司要來臨海蔘加一年一度的“喜迎新年傳統國畫展”。

這樣的機會,沈書語當然不會錯過,她主動請纓來臨海出差。

張揚到現場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半,展覽還有一個半小時就要結束了。

但是現場依然人山人海。

到處都是書畫作品,涵蓋明代到當代的各類型國畫。

這個書畫展雖然掛着“喜迎新年”的前綴,看起來像趕集一樣,但是張揚在來的路上,看了一下參加的藝術品公司和各地的文物商店,在業內都是比較有名氣的。

帶來的展品自然也不差。

臨海的書畫愛好者們,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張揚在現場看到不少戴着老花眼鏡的老人,那臉都快貼到紙上了,看得那叫一個專注。

尤其是國博文物總店的展廳裡,幾乎每一副畫前面都站了人。

甚至有的畫作還要排隊欣賞。

張揚剛在展廳裡逛了半圈,一眼就看到了人羣前面的沈書語。

不過沈姑娘這會兒很忙,她正和同事一起,給現場的遊客們介紹着展廳裡的書畫作品。

這種情形,張揚不好意思打攪她,直接把頭一低,混進了人羣。

“……陳洪綬這位畫家,大家有沒有人瞭解的?”

張揚來的時間很巧,沈書語剛好新開始介紹起一副畫作。

畫的是一個文人趴在石案上,撐着下巴思考如何在面前的紙上作畫的情態。

作爲一個外行,張揚能看出來的東西,除了這幅畫的年代,就是它的題材了。

這是明代的【高士圖】。

是古代畫家用來反映文人雅士生活的畫作,與仕女圖是相對的。

這種畫,往往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要“雅”。

最雅的境界,是雅到俗人過敏,看一眼就渾身難受。

稍次一點,也要畫出竹林七賢的那種灑脫和自由的意境。

眼前這副陳洪綬的畫顯然只做到了次一等效果。

因爲張揚這個俗人還能看下去。

見沒人回答,沈書語開始給大家介紹這位畫家:

“熟悉晚明畫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南陳北崔】,崔是崔子忠,陳就是陳洪綬。”

“陳洪綬生於明萬曆年間,逝世於清順治九年,自號老蓮,蓮者,出淤泥而不染,陳洪綬的品行也是如此……”

“大家應該看到了,這幅畫上的落款是【老蓮洪綬畫】,正是陳洪綬標誌性的落款。”

“他畫的人物,兼有李公麟、趙孟𫖯的特點……他的設色學的是吳道子,單論他在設色上的造詣,公認的在唐寅和仇英之上,在整個明代畫史都排的上名號……”

沈書語如數家珍一般,把畫作的特點介紹的清清楚楚。

非常流暢,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背的稿子。

介紹完畫作,她還要介紹鑑藏印。

就是畫作曾經的收藏者蓋在畫上的印章。

這東西,張揚鑑定書畫的時候很少說。

因爲除了乾隆的印,其他的都看不懂。 但真正流傳有序的畫作,是必須要研究這些印的,這些鑑藏印,能勾勒出一條完整的時間線。

這幅畫就是典型的代表。

上面有三個來歷可考的鑑藏印。

第一枚寫着“茝林曾觀”,印章的主人叫樑章巨,清代嘉慶年間曾經官至江蘇巡撫,當時的大收藏家;

第二枚是“鬆翁鑑藏”,來自羅振玉,是華夏近代考古學的奠基人,清朝末年曾經負責明清檔案的保存工作;

第三枚則是“金明齋藏書畫印”,蓋章的人是金鑑,他是近代有名的收藏家。

畫作於明晚期,收藏者歷任清中期、晚清、近代,時間線非常清晰。

沈書語介紹以後完,接下來應該是觀衆的提問時間。

不過根本沒人舉手。

一來,沈書語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

二來,大家都挺趕時間的,現場的老先生都催促着趕緊講下一幅畫,他們等會兒還要去託班接孫子回家呢。

“那好,請大家移步旁邊的畫作。”

沈書語的同事引着大家往旁邊走。

看到沈姑娘沒動,張揚也就沒急着動。

人羣散開之後,兩人不出意外的對視上了,相視半秒鐘後,不約而同的笑了。

“張館長,我剛纔講的怎麼樣?評價一下唄。”

“完美。”張揚走到沈書語身旁讚道,“我剛纔的大爺一直說,這講解的小姑娘年紀不大,記性真好啊,稿子背的這麼熟練。”

“我可沒有背稿子哦。”沈書語微微上揚着下巴,有些傲嬌的說道,“這些畫我都看了幾十遍了,就像你鑑定袁大頭一樣,知識點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

“我也是這麼跟大爺說的。”

“不過大爺又說了,你老介紹印章什麼的,一般人也看不懂呀。”

“張館長你又不是一般人。”沈書語笑了笑,拉了拉張揚的胳膊說,“快點說實話,我剛纔的解說到底有什麼問題?”

“確定要聽實話?”

“確定一定以及肯定。”

“嗯……那好吧。非要讓我挑刺的話,伱漏說了一個點,那就是這幅畫的紙張。”

“紙張?”沈書語臉上的神情求知慾滿滿,“快,快從你文物鑑定的角度,給我介紹一下紙張。”

“就是明末清初時期常用的鼠皮灰紙啊。”

“你去看崔子忠的畫,或者這個時期其他的工筆畫,他們用的紙,都是這種顏色的。”

“當時大明的條件不太好,熟宣紙的顏色都是這樣,像老鼠毛一樣的灰色,這算是鑑定明末清初工筆畫的一個小知識點。”

“原來如此。”沈書語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等我一會兒啊,我去去就來。”

“去哪兒?”

“找一下我領導呀。”

沈書語暫時撇下張揚,快步走到展廳的工作人員休息臺,那裡有位中年婦女正在記錄着什麼。

沈姑娘過去以後,和那個女人聊了一會兒,對方擡起頭看向張揚。

張大師當然笑着和她打了個招呼。

對方也回以微笑。

兩分鐘後,沈姑娘背上自己的小揹包回來了。

“走吧,我請了一個小時假,跟着海林博物館的張館長四處逛逛。”

“用什麼理由?”張揚挑挑眉問道,“跟你的領導說陪男朋友嗎?”

“怎麼可能,我是這樣不負責的員工嗎?我是要跟你,張大師,學習最先進的鑑寶知識。”

(本章完)

188.第187章 下次,下次一定434.第431章 大魚253.第252章 佛像新概念第49章 割裂的畫風第352章 大節目的邀請426.又燒起來了,請假一天451.第448章 磕的CP最後BE了第374章 龍鳳獻瑞第405章 發個誓吧189.第188章 震懾宵小第386章 抵制陪葬品59.第59章 你這銅錢不對勁啊?第75章 文物保護任務發佈中心第26章 獎金分你一點213.第213章 跳廣場舞的小人兒263.第262章 事情非常複雜第403章 金手指升級312.第311章 沈姑娘要看風水189.第188章 震懾宵小162.第161章 青銅器歸國計劃242.第241章 哈基米先生156.第155章 空軍急眼了就下河?164.第163章 銅鎳合金帶點鉛第39章 我是汪大師的徒弟第388章 爐子傳說第392章 外公的珍藏445.第442章 魚越龍門便化龍163.第162章 沒有危險,但是東西被偷了304.第303章 竇教授164.第163章 銅鎳合金帶點鉛168.第167章 向把頭?270.第269章 看看他像誰?第86章 連麥車老師340.第339章 我判完刑回來了第402章 拾荒老人第37章 帶貨的小助理第396章 洗白方案第1章 第一天鑑寶就出貨了266.第265章 聞土識籍貫第19章 拍賣會上偶遇榜一大哥第29章 假的就是假的,我都懶得分析161.第160章 京都之行第356章 歲月史書第384章 精品海撈瓷第378章 原來我是幕後BOSS(二合一)348.第347章 老頭,你不對勁464.第461章 尋找假古董(二)第79章 你老丈人家裡是國寶幫?329.第328章 想要那個朋友判幾年?189.第188章 震懾宵小125.第124章 有沒有可能對方嫌你沒錢241.第240章 從你這裡買的306.第305章 我們要發財了!312.第311章 沈姑娘要看風水161.第160章 京都之行160.第159章 張大師你好棒啊278.第277章 “戀愛關係”第376章 建盞開窯第89章 【求首訂】我真的沒有再挖了第398章 鎖死226.第225章 出大事了第28章 國寶幫的鑑定師來PK329.第328章 想要那個朋友判幾年?146.第145章 斷尾求生和連鍋端第15章 鑑寶大師?真不熟180.第179章 考古隊假裝盜墓賊?309.第308章 乾陵319.第318章 真的不值錢啊第375章 臨海書畫展第34章 你家裡,應該是手藝人吧?303.第302章 文化溝通的橋樑114.第114章 岳父的盜墓筆記333.第332章 千萬別問我靈不靈第417章 偷菜賊茅十七289.第288章 法老被偷家了?348.第347章 老頭,你不對勁第395章 接手海林博物館的產業第386章 抵制陪葬品466.第463章 鑑寶直播不是人人都行285.第284章 西漢的佛像238.第237章 祖墳保衛戰250.第249章 參加拍賣,沒必要太正常116.第116章 卸嶺的張總把頭282.第281章 謝謝張總(補)第29章 假的就是假的,我都懶得分析337.第336章 瘋狂的拍賣會(二)248.第247章 意料之中302.第301章 怎麼還有女盜墓賊啊280.第279章 哪個階段的作品第370章 吳侯第85章 不裝了,攤牌了,我是億萬富翁152.第151章 寶友,你爹是真的高手第389章 建築垃圾撿漏大師第41章 幫我個忙,有重謝第37章 帶貨的小助理214.第214章 玩東西要自信第366章 新博物館開幕295.第294章 良渚文明109.第109章 三年起步337.第336章 瘋狂的拍賣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