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人之力轉乾坤

自從那場大雨過後,京城的天氣變得格外宜人。

無量道長從萬人頂禮的國師,幡然變作人人唾棄的騙子,也不過區區幾日的光景。

他所在的白鶴觀原本香火極盛,經過這次事變得門可羅雀。

他的徒子徒孫們既以他爲恥,又在京城安身不牢,索性都捲了包袱,四散去了。

此後不過七天,無量也溘然長逝,死時身邊只有個啞巴火工道人。

皇上倒是沒有追究,只是在無量死後除去了他真人的名號。

儘管許多大臣上書,請求將無量的罪行昭告天下,甚至有人出於激憤,提出要將無量鞭屍。

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皇上不予追究,也是給自己保留體面。

無量做了三年的國師,皇上終日與之爲伍,鞭他的屍不就等於打皇上的臉麼?

不過無量也只做了人們幾天茶餘飯後的談資,很快就沒人再提及。

因爲人們更關注那位求下雨來的高人。

他叫青闕,沒有姓氏。

皇上幾次派人宣他入宮,他都不肯去。

最後是皇帝親自出宮來見他。

彼時青闕正在京郊一處廢棄的禪院裡做飯。

鑾駕到時,他正坐在兩棵古樹之間的藤蔓上做飯。

那藤蔓只有拇指粗細,看上去並不能承託一個人的重量。

然而青闕坐在上頭卻十分自在輕鬆,甚至還能來回晃動而不掉下來。

之前來看視的侍衛說,青闕連睡覺都在這根藤蔓上。

即便是皇帝到來,他也沒有從藤蔓上下來,而是依舊神色淡然地煮飯。

地上用幾塊青磚壘起個簡陋的竈臺,上頭架着一口破鍋。

鍋裡的水已然滾開,裡頭煮着三顆圓圓的白色石頭。

“青闕道長,陛下親至,你怎得不下來跪拜?”商啓言說道。

“莫非陛下紆尊降貴只是爲了接受貧道的跪拜麼?”青闕一撩丹鳳眼,神色泠然。

他真是生得體面極了,而且氣度超然。

彷彿一招手就能有白雲從衣袖中飛出。

皇帝對他的風姿大爲折服,輕斥商啓言道:“道長是世外仙人,怎可用俗世的禮節來拘束。”

“貧道實不敢當仙人二字,”青闕微微一笑道,“不過的確不喜受拘束。”

“青闕道長,你既有如此神通,不該隱於山野,當伴聖駕左右纔是。”商啓言笑眯眯道,“這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殊榮。”

“陛下至尊至貴,一呼萬應。何愁身邊無人?”青闕緩緩搖頭,“何況貧道真的沒什麼本事。”

可他越是如此,皇上就越對他感興趣。

親自開口道:“道長切莫自謙,朕身邊的確需要一位真人。你若……”

沒想到青闕卻打斷了皇帝的話:“貧道疏懶慣了,昔者楚王派使者請莊周爲相,莊周言願曳尾於塗。今者貧道亦然。

紅塵中人視名利富貴如性命,奔忙爭逐勞神苦思,卻還不是萬境歸空?我已跳了出來,如何還能再回去?”

隨後任由衆人怎麼勸說,他只是閉口不言了。

皇帝悵然,轉身欲去時,青闕又開口道:“陛下親臨,貧道別無所酬,恰好這白石湯已煮熟,不妨飲一碗。”

說着拿出長柄竹勺,舀了一碗煮石頭的水遞給皇上。

商啓言怕裡頭有毒,不敢讓皇上喝。

但皇上卻說無妨,端起來一飲而盡。

隨後便覺得神清氣爽,竟步行走下山去,且臉不紅氣不喘。

皇上回宮之後依舊不肯死心,認定了青闕是一位真正的得道者。

也有人給皇帝建言,說可以效法劉備三顧茅廬。

畢竟青闕並沒有離開京城,他既然留在這裡,自然就有機會。

否則爲何不一走了之?畢竟像他這般的人,自然能夠做到神龍見首不見尾。

皇上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便一二再三地親自去請青闕入宮。

青闕一開始仍舊拒絕,後來方纔正色問皇帝:“陛下請我入宮,究竟是爲了什麼?”

皇上也不隱瞞,直說自己欲求長生。

青闕搖頭道:“長生之術雖有,卻不是誰都能修成的。”

皇上聽了忙問:“那朕能否?”

青闕又搖頭,說:“陛下不能,起碼現在不能。”

皇上自然要問原因。

青闕說:“因爲陛下塵緣未了,故而不能修成大道。”

皇上問:“如何能了卻塵緣?”

青闕道:“回到塵緣中去,了未了之事,結未結之緣。”

“如此豈不是自甘墮落?”皇上很是猶疑。

“陛下是難得的仙根慧質,貧道自三山處來,本就意欲尋個有緣者。

陛下既有誠心,又肯修行,是極難得的,但終究不能逆天而行。

若貧道若是那誆騙不實的,自當趁此矇蔽聖聽,以求榮華。

然得大道何其難哉?須從本源疏浚,方能求遠。

貧道進此逆耳忠言,陛下若不能聽,且請早早放手。”

皇上默默思忖了半晌,方開口道:“那朕要如何做?”

“先做天子,”青闕一雙眼精光四射,“按時上朝,勤於國事。眷顧後宮,雨露均沾。”

“如此便可了卻塵緣了麼?”皇上問。

“三年之後,若誠心盡力,自當難滿。”青闕乾脆地答道。

皇上又沉默了片刻,方纔頷首:“如此,道長便隨朕回宮去吧!”

青闕所謂的修煉,和之前無量老道的法子簡直是背道而馳。

無量要皇帝修身養性,齋戒禁慾,守庚申,服丹砂。

可青闕卻要他先做個俗人。

先不說誰的法子更高明,單只是皇上重新臨朝,就已經讓衆多臣民百姓歡呼雀躍了。

朝政荒廢了三年多,多少人憂心忡忡,深感國運將傾。

卻不料皇上因爲青闕的一番話竟頓改前非,這怎不叫人欣喜?

並且皇上不是做做樣子,而是真正勞心勞力,爲國爲民。

不上一月,朝廷內外一片歌功頌德之聲。

不時有地方上表呈報祥瑞徵兆。

而青闕也被封爲國師,但人們是真心敬重他,認定無量和他不可同日而語。

因爲若不是他的勸諫,皇上必然還在陽澤宮中閉門不出,一心燒丹鍊汞,妄求長生呢!

故而一時之間,青闕幾乎成了大夏活着的神明。

而在一片歌功頌德聲中,依舊有少數人憂心忡忡。

第454章 亡羊補牢賢妃謀第233章 似曾相識道曲折第386章 暗中尾隨窺蹤跡第十章 變本加厲現鬼影第193章 陸英回京年關近第198章 憶王孫芳草萋萋第二十一章 穿針引線繡荷包第171章 千般愁緒兩作難第312章 苦肉計一碗補湯第459章 宮草知曉風微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疑心種下禍根埋第十九章 百年難遇癡情種第一百零五章 禍水旁引亂視聽第406章 薛姮照試探人心第452章 細作投誠真或假第437章 二皇子如夢初醒第八十九章 脫穎而出本事強第二十九章 惡人自當惡折磨第148章 言不取姑且靜觀第一百二十六章 疑心種下禍根埋第376章 朱敢犯上只爲卿第167章 細說情由分利弊第413章 賢太子大義滅親第189章 團圓會試探深淺第267章 姮照預估眼前事第217章 皇后親自酬教訓第415章 前朝翻起驚天浪第二十一章 穿針引線繡荷包第三十四章 靈心巧思善籌謀第135章 菩提子暗藏玄機第273章 天恩疑案達上聽第218章 風波暗涌認不清第八十九章 脫穎而出本事強第339章 皇后家宴水晶軒第237章 雄黃砒霜本同源第278章 不認罪另提主張第四十四章 前因後果細追究第344章 鶴立雞羣惡意生第一百一十五章 牀下縫隙藏玄機第二章 翠鳥入籠如剪羽第470章 夢中徵兆巧譬喻第七十五章 指點迷津尋靠山(加更,求票!)第282章 百思難得真情由第347章 賠罪承歡茶與酒第435章 禍雙行徹查金家第二十八章 毒酒木精轉心壺第209章 冰雪消融嚴冬盡第473章 各有防備殺氣顯(等待更新)第一百三十章 懸崖勒馬母戒子第一百二十章 撮合一段好姻緣第155章 非常境地非常法第236章 永平藏三分心虛第176章 氣定神閒穩應敵第一百一十六章 普降甘霖別有因第308章 尋張澤面授機宜第三十七章 草蛇灰線隱隱然第465章 酒色迷人不自知第357章 天花亂墜惑人心第277章 知情人紛紛作證第233章 似曾相識道曲折第六十六章 兜頭降下塌天禍第447章 佯裝不知戲做足第153章 風飄雪藍凝難產第318章 賢妃夜半縊驚魂第四十八章 病如西子勝三分第415章 前朝翻起驚天浪第172章 羞帶愧賢妃賠罪第二十一章 穿針引線繡荷包第二十三章 小人慼慼弄口舌第五十章 先發制人背鍋呂第168章 下定決心入戰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虛驚一場可堪疑第269章 各取所需獻巧計第234章 各執一詞亂紛紜第十九章 百年難遇癡情種第227章 患難相交知冷暖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日炎炎民怨高第八十五章 福禍得失細權衡第三十八章 我心匪石不可轉第359章 相煎太急生反心第215章 二皇子衝冠一怒第七十六章 更向河心穩進舟第393章 姚家欲血債血償第458章 烏孫王別無他求第230章 飛來橫禍藥無蹤第463章 寸步不讓賢妃窘第一百零三章 收拾殘局各請罪第417章 重見天日議籌謀第375章 賢妃送藥探口風第309章 如其所願性情變第419章 盛隆大典演秘讖第260章 心上扎刺如許深第430章 四境冰霜難爲繼第149章 以退爲進終就範第四十四章 前因後果細追究第八十五章 福禍得失細權衡第十七章 別有洞天在井中第325章 調兵遣將暗中行第427章 吳姨娘珠胎早結第292章 掉以輕心隱患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