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二虎相爭 (2)

我個人以爲,英國之所以總和歐洲大陸不同,是因爲中間隔了一道海。雖然不算太遠,可終究什麼事都得坐船來回,因此英國就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

比如宗教改革的時候,英國國王和天主教會有了矛盾。但英國國王也沒投向日內瓦,而是宣佈英國的基督教改名聖公會,英國國王自己當聖公會的最高統治者,這在歐洲大陸上是沒有的,只有英國能搞。

再比如,荷蘭是當時歐洲最自由的地方吧。其實英國也比較自由。當時的歐洲大陸裡,民事法庭可以用刑罰逼供。而英國規定,只有特殊法庭才能用刑。

所以,英國也吸引了一批哲學家和科學家,擁有很強的學術實力。

話說英國和荷蘭除了哲學觀點上的不同外,還存在着政治矛盾。

在腓力二世時代,英國與荷蘭有着共同的敵人西班牙。荷蘭獨立以後不是還找過英國人來當國王嗎,兩國關係算是不錯。

西班牙“無敵艦隊”滅亡以後,最受惠的就是英國與荷蘭。英國和“無敵艦隊”大戰,爲的就是爭搶海上貿易的利益。而我們說了,荷蘭是航海業發達的商業國家,所以也搭上了大西洋暢通無阻的順風。有趣的是,先得勢的是弱小的荷蘭。經過快速的發展,荷蘭擁有了當時世界上最廣闊的殖民地和最強大的航海運輸能力,人送稱號“海上馬車伕”,而且還一度是英國最大的債權國。

英國當然不爽了,好不容易打敗西班牙,結果讓荷蘭撿了便宜。而且荷蘭比西班牙弱小得多,又是新生國家,自然沒理由對它客氣。

在洛克19歲的時候,英國宣佈禁止荷蘭參與英國的海上貿易。轉年兩個國家就開始打海戰了。

所以我們可以八卦地說,英國經驗主義者對笛卡爾、斯賓諾莎這兩個荷蘭理性主義者的戰爭,可以算是英荷矛盾延伸的一部分。不久之後,大不列顛將成爲統治全世界的“日不落帝國”,在哲學研究上,怎麼能落敗於小小的荷蘭呢?

給理性主義者來了一個下馬威的洛克,器宇軒昂地站在泰晤士河的入海口,遙指海峽對岸大喝一聲:還——有——誰——

對岸還真有人接招,他叫萊布尼茲。

像笛卡爾一樣,萊布尼茲也是一位數學家,而且還是一個神童。

說到這裡,有一個有趣的小規律:數學家裡特別容易出神童。除了萊布尼茲外,帕斯卡、高斯、歐拉、拉格朗日、哈密頓、馮?諾依曼、伽羅瓦、維納,還有當代的陶哲軒,這一長串數學家全是各種神童,什麼3歲解開世界難題啦,10歲大學畢業啦,隨便哪個人的故事都是一個傳奇。相比之下,其他行業裡出神童的比例似乎沒有這麼高。我想,這也許是因爲數學既不像文科那樣需要生活經驗的積累,也不像物理、化學那樣需要實驗數據,所以最容易體現出少年的天才頭腦來。

我們來看萊布尼茲怎麼天才來着。

拉丁文對大部分歐洲人來說都屬於外語,是知識分子才用的學術語言。而萊布尼茲12歲就拿本兒拉丁文的書自己擱那兒自學。他老師一看,這孩子太變態了,不許萊布尼茲看這些書,說這些書還不適合他。幸虧有一位大人物正好路過,見到這種情形後對萊布尼茲大爲讚賞,把那老師給批評了。

萊布尼茲17歲就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20歲完成博士學位的學習。但當時的萊比錫大學因爲他太年輕了,覺得不像話,就沒給他博士學位。

在哲學史上,大部分哲學家都安貧樂道。研究哲學嘛,人生都看開了,還在乎什麼名利。然而萊布尼茲這人卻市儈得緊。他很喜歡給各種貴族夫人小姐寫信,用自己的學術觀點取悅她們。信的內容是比較正經的,但一個正經的哲學家卻也沒必要把時間都花在這上面。我覺得放到今天,萊布尼茲就是那種QQ上無時無刻都有一堆美女在線,喜歡天天在網上貧嘴,卻又從來不約女網友出來見面的那種人。

還有一個好玩的事兒。

有個皇族成員想光耀自己的門楣,就叫萊布尼茲寫一個他的家族歷史。萊布尼茲當然滿口答應了(可能還是他主動提出來的)。

你想,其實這不就是個軟文嗎?你找點兒史據把他們家誇一頓不就完了嗎?隨便來個會寫字的都能幹這活兒。然而萊布尼茲是怎麼寫的呢?他說,這個家族的歷史,是整個皇族歷史的一部分,必須和整個皇族的歷史結合在一起寫。但是要研究皇族的歷史呢,又必須先研究地理。然而這片土地又是地球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要從地球的形成開始研究。

然後那個皇族成員左等右等也不見萊布尼茲的書寫完,就派人去看看。結果那人一看就崩潰了:萊布尼茲正興致勃勃地寫遠古時代的地球發展史呢。

所以說,古板的知識分子就算是想市儈,結局恐怕也很悲哀。

還有一個例子。

萊布尼茲是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他有一個偉大的夢想,要在全球各大城市成立科學院,其中都包括北京。他可能還真給康熙寫了一封信。不過這個夢想實行起來比較艱難。在萊布尼茲生前,只有普魯士科學院成立了,他成爲第一任院長。但是科學院缺錢,萊布尼茲就提出增收各種苛捐雜稅,包括什麼滅火器稅、桑樹稅、燒酒稅,結果他得罪了不少人,最後科學院的開幕式竟然都沒人請他。

混得太慘了……

萊布尼茲是數學家,在哲學上自然也是一個理性主義者。他很快就接受了笛卡爾等人的學說,不僅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哲學體系,還和洛克展開了猛烈的論戰。

洛克說,理性主義者們所謂的一些先於經驗的公設啊、理念啊,和動物的本能沒有區別。萊布尼茲針鋒相對地反駁:你知道人跟禽獸有什麼區別嗎?區別就是禽獸做事只憑經驗,人卻能根據經驗總結出必然規律。禽獸不知道思考,總以爲過去發生的事情,在以後相似的場合下還會發生。所以人可以利用禽獸的習性,去設計陷阱捕捉禽獸。

而你們這幫經驗主義者,哼哼,你們只強調經驗,不承認必然規律,那你們的聯想能力不就跟禽獸一樣了嗎?

話真狠啊。

但應該強調的是,在論戰中,萊布尼茲是非常有風度的。

他把自己和洛克辯論的書信集結成了一本《人類理智新論》。但是當這本書寫成的時候,洛克已經去世了。萊布尼茲認爲對手不能答辯了,自己發表和他的辯論是不公平的,於是在自己生前一直藏着這本書沒有發表。

當然,除了滅洛克之外,萊布尼茲還有自己的哲學成果,我們也簡單說一下。但就像斯賓諾莎一樣,萊布尼茲後來也被駁倒了,所以不用仔細看,如果看不下去,跳過去也可以。

萊布尼茲是理性主義者,自然他也是使用先公設後推理的那套過程。

萊布尼茲的公設是這樣的。

物質是佔據空間的對吧。那麼只要是能佔據空間的東西,就可以被分成更小、更簡單的東西。

物質無限地分下去,最後剩下的,一定是不佔據空間的“東西”——要是佔據空間就能再分下去了。

這“東西”不佔據空間,所以它不是物質。所以它是精神。

所以一切物質都是由精神組成的。

——嗯……扯吧?

萊布尼茲給這些不能再分了的、不佔據空間的東西起名叫“單子”,他的理論也就被稱爲“單子論”。

和斯賓諾莎分析實體的方法類似,萊布尼茲用邏輯推導出每一個單子都是不同的。萊布尼茲在給他的貴族小姐們解釋這件事的時候,說了一句名言“世上沒有兩片樹葉是相同的”。黑格爾說,據說貴族夫人在聽到了這個解釋以後,立刻興致勃勃地去公園裡找樹葉,看能否找到兩片完全一樣的。這真是個哲學理論被庸俗化的典型例子。

萊布尼茲的理論讓人想起了斯賓諾莎。兩個人的公設都是靠幾句的“凡是……皆……”之類的話憑空推出了公設。然而結論卻相差很大:萊布尼茲的世界是由一羣極小的精神組成,斯賓諾莎的世界裡所有物體是一個整體。兩個觀點基本上是相反的。這怎麼能讓人相信理性主義者所說的公設是真實可靠的呢?

我覺得,這正表明了理性主義者的弱點。因爲理性主義者所有的結論都建立在不靠譜的公設上,所以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只要公設、推理過程中有一點不可靠的東西,整個體系就不知道扯到哪裡去了。最後得出來的結論也就很難讓人信服了。

不過說一句,當代物理學家約翰?惠勒的結論就和萊布尼茲有點像,惠勒從量子力學出發,認爲宇宙萬物是由信息組成的,所謂萬物源於比特。因爲是個尚有很大爭議的學說,我們就不介紹了。

笛卡爾的時代,理性主義者和經驗主義者在歐洲掀起了一股哲學大戰。在哲學的童年裡,哲學家們也像小孩一樣,問題無論鉅細,都喜歡辯論一番。他們通過書信往來和出版書籍的方式,超越了空間的限制,熱情參與到每一個哲學問題的辯論中。

假如那時有網絡的話,他們或許會蓋出如下的樓來:

標題:最近有個問題很頭暈

發表人:笛卡爾

正文:最近有個問題我想了很久,請問,除了“我思”之外,這世上還有什麼是不可懷疑的?

(1樓)“遊客甲”:我靠,樓主貌似說得很有理,有時我也常想,我是不是生活在夢裡???那生活還有什麼意義???

(2樓)“遊客乙”:你們這些異端真是不消停,又跑這裡發帖來了。我已經舉報了。願主懲罰你們。坐等刪帖中。

(3樓)“笛卡爾”:回1樓:我想到一個解決的辦法。我們可以參考幾何的方式,從確鑿無疑的事實開始構建一個哲學大廈。可惜我最近在給瑞典女王上課,我沒有時間。

P.S.提醒樓上,這論壇的服務器在荷蘭,教會刪不了帖子……

再P.S.瑞典這地方好冷,最近感冒中,求安慰。

再再P.S.人家最近坐了瑞典女王的軍艦呢!

(4樓)“斯賓諾莎”:摸摸LZ,感冒要喝雞湯多睡覺哦。你用數學公式建立哲學大廈的設想我已經完成了,給我郵箱,我給你發一份。

(5樓)“笛卡爾”:爲了上課我天天早上五點起,睡個屁啊。喵了個咪的,小時候上學都沒起那麼早過。

(6樓)“遊客丙”:樓上的死狗!還在這裡放毒!別讓哥見到你,見到你一次打你一次!

(7樓)“遊客丙”:錯了,是樓上上。

(8樓)“斯賓諾莎”:回LZ:剋制貪睡的,這也是善的一部分呢。(笑)

樓上:我們理性討論好嗎?送你最美好的祝福!

(9樓)“洛克”:(笑)又在這裡碰見樓主了,貌似樓主到處發帖啊。好吧,我再回復你一次:你們這些理性主義者太荒謬了。世界建立在定義推理之上?不要用你們的荒誕理論忽悠人了。我再說一遍:人生是一塊白板!白板懂不?你生下來不學習就會思考?真暈。

P.S.斯哥,鏡片還有貨不?我還想再要點,具體規格給你發站內信了。

(10樓)“萊布尼茲”:樓上的,又跑這裡來了??上次咱倆那帖子你咋不回了呢??你敢回答這個問題不:你說知識都是靠經驗來的,那人類獲得的永遠都是片面的、局部的知識,怎麼可能存在幾何這種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理呢??

(11樓)“瑞典の尊貴皇室の女王”:笛笛!又看到你半夜上網!還不睡覺的說,明天又賴牀!

P.S.笛笛你對早起有意見不?你知道人家每天幾點起的嗎?還要化妝的說!

再P.S.樓上的幾位注意了,別以爲我查不到你們IP,誰再敢罵我們家笛笛,小心我拿軍艦轟你們哦!

(12樓)“笛卡爾”:……匿了……

第32章 瞧!這個人 (1)第20章 決定論 (2)第34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1)第9章 天國王朝 (3)第33章 瞧!這個人 (2)第38章 進化論的影響 (2)第48章 實用主義的科學意味着什麼 (2)第12章 理性主義 (1)第37章 進化論的影響 (1)第42章 邏輯實證主義 (2)第32章 瞧!這個人 (1)第23章 還忘了一件事 (1)第13章 理性主義 (2)第36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3)第24章 還忘了一件事 (2)第3章 護教先鋒第35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2)第8章 天國王朝 (2)第47章 實用主義的科學意味着什麼 (1)第27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1)第26章 他!救世主 (2)第32章 瞧!這個人 (1)第36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3)第16章 二虎相爭 (2)第4章 神的天下第49章 主觀真理 (1)第16章 二虎相爭 (2)第24章 還忘了一件事 (2)第42章 邏輯實證主義 (2)第10章 奇怪的論調 (1)第7章 天國王朝 (1)第10章 奇怪的論調 (1)第15章 二虎相爭 (1)第16章 二虎相爭 (2)第18章 曠世天才 (2)第44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2)第25章 他!救世主 (1)第33章 瞧!這個人 (2)第34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1)第25章 他!救世主 (1)第47章 實用主義的科學意味着什麼 (1)第17章 曠世天才 (1)第43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1)第34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1)第18章 曠世天才 (2)第1章 招人討厭的哲學第50章 主觀真理 (2)第35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2)第46章 科學說:我自己也不靠譜 (2)第6章 神們自己第29章 傲慢與偏見 (1)第37章 進化論的影響 (1)第42章 邏輯實證主義 (2)第23章 還忘了一件事 (1)第17章 曠世天才 (1)第14章 寒冬夜行人第4章 神的天下第8章 天國王朝 (2)第30章 傲慢與偏見 (2)第45章 科學說:我自己也不靠譜 (1)第25章 他!救世主 (1)第19章 決定論 (1)第19章 決定論 (1)第21章 哲學怪獸 (1)第8章 天國王朝 (2)第24章 還忘了一件事 (2)第19章 決定論 (1)第43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1)第22章 哲學怪獸 (2)第18章 曠世天才 (2)第6章 神們自己第30章 傲慢與偏見 (2)第19章 決定論 (1)第38章 進化論的影響 (2)第8章 天國王朝 (2)第33章 瞧!這個人 (2)第16章 二虎相爭 (2)第7章 天國王朝 (1)第51章 暫時的結論 (1)第20章 決定論 (2)第35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2)第32章 瞧!這個人 (1)第16章 二虎相爭 (2)第17章 曠世天才 (1)第2章 征服者第48章 實用主義的科學意味着什麼 (2)第44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2)第25章 他!救世主 (1)第24章 還忘了一件事 (2)第1章 招人討厭的哲學第26章 他!救世主 (2)第12章 理性主義 (1)第40章 生活在別處 (2)第17章 曠世天才 (1)第28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2)第42章 邏輯實證主義 (2)第13章 理性主義 (2)第44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