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十九章

十九章

兩年前吐谷渾犯晉邊境,衛屹之領兵出征,一戰退敵,大振國威。自此吐谷渾安分守己,與晉交好,年年來使,互通有無。

謝殊上疏皇帝,吐谷渾熱愛歌舞,來使更是多次表示出了對晉國歌舞的欣賞,今年不妨選撥樂官優伶送往其宮廷,以示友好。

皇帝心中納悶,這謝殊果真是喜愛上了伶人,連這種事情都操心上了。

他沒什麼意見,批了個准奏,人選就由謝殊安排。

衛屹之的要求自然被婉拒了,因爲楚連就在送往吐谷渾的伶人之列。

名單出來那晚,謝冉跪在謝殊面前極力勸阻:“退疾違背命令是有不對,但丞相豈可心慈手軟,他日此人若成禍患,後悔晚矣!”

謝殊道:“你不必憂慮,我心意已決,就這麼辦吧。”

謝冉抿脣起身,帶着怒氣出了門。

沐白嘆氣,冉公子好不容易壓住的傲氣又給公子給激出來了。

謝殊早已派人去知會楚連,自己仍舊沒有去見他的打算,她在案後坐了一會兒,起身回房。

幾場夏雨一淋,花園裡梔子花的味道全出來了,散在夜色裡,香的撩人。

謝殊在那株花旁站住,嗅了嗅,忽然聽到樹後有人說話。

“楚連參見丞相。”

她怔了怔。

“丞相恕罪,小人並非有意冒犯,只是承蒙丞相賞識,特來謝恩。”

沐白覺得此人僭越,要去趕人,被謝殊攔下。

楚連又道:“小人無以爲報,只能爲丞相擊築歌一曲,願丞相安康自在,富貴永享。”

他隔着一叢樹席地而坐,擊築起歌:“上山采薇,薄暮苦飢。溪谷多風,霜露沾衣。野雉羣雊,猿猴相追。還望故鄉,鬱何壘壘……”

燈火高懸,謝殊透過枝葉間隙看着他低垂的眉眼,多年不見,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莽撞少年。

那張總曬得通紅的臉龐如今白嫩俊秀,憨直的笑容變成習慣性的媚笑,摸慣了泥土的雙手只會伺候築上絲絃。

故鄉不復見,故人難長留。

歌停,楚連擺築在旁,恭敬跪拜:“丞相恕罪,小人有一事相求。”

謝殊聲音低啞:“但說無妨。”

“小人年幼時與一女子約定贖身後回去找她,可惜至今未能遂願。如今小人即將遠離國土,再也無法完成約定,若有機會,還請丞相代小人將事情緣由轉告那故人。”

“好。”

“多謝丞相。”楚連起身,隔着層層枝葉看了她一眼,垂眼離去。

她沒問故人是誰,他也不說明。

謝殊轉身對沐白道:“今晚的事不許泄露一個字。”

五月末,晉國遣樂官六人,優伶數十,往吐谷渾宮廷獻藝。

謝殊將那顆牙收進木盒,藏入箱底。

車馬駛出建康城時,伶人們都很哀傷,雖然以後日子會比現在好過,但將要永別故土,今生只能埋骨他鄉。

車隊裡漸漸響起了哭聲,越來越大,最後被樂官喝止才停住。幾個歌姬忍不住低低哼唱起來,哀怨婉轉,連道旁路人都不忍再聽。

楚連坐在馬車最邊上,表情很平靜。旁邊有個伶人問他:“你家在何處?都不想家的嗎?”

“荊州,八年前饑荒之後,早沒家了。”

“啊,對不住……”

楚連望向漸漸消失於視野的西籬門,這半生顛簸,終於要去更遠的地方了。

那個人是不是如意?

如果是,那也好好告別過了,如果不是,就當是她吧。

他低頭看着自己捧築的手,這雙手爲了活命被無數人摸過、掐過、打過。饑荒的時候覺得爲了生存已經做到了極致,等做了伶人才明白那些不過皮毛。

在最灰暗的歲月裡,家人也一個個離開人世,他的支柱一個個倒塌,只有記憶裡那張燦若春花的臉還能給他希望。

她一定不會嫌棄自己,所以一定要回去。

可是回去的路那麼艱難,他似乎永遠攢不夠贖身的錢,也不敢託人打聽她的消息,怕又是一個噩耗,那連唯一一點希望都沒了。

如意,你如今怎樣?可已吃飽?可有穿暖?

若那丞相是你多好,不管是做男人還是做女人,起碼,你還是個人。

只不過今後你我雲泥之別,就算你不嫌棄我,我也配不上你了。

他低頭擊築,聽着歌姬們的歌唱,低聲相和:“入不言兮出不辭,乘迴風兮載雲旗。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伶人們出發半月後,謝冉拿着一封摺子走入了謝殊的書房。

“伶人隊伍過寧州時遭秦軍攔截伏擊,全部被俘,當場盡戮。”

“……”謝殊手裡的筆掉到了地上。

謝冉始終冷着張臉:“這是剛到的快報,丞相可以去查,絕不是我下的手。”他轉身出去了。

謝殊從震驚中回神,拿起摺子再三察看,確是事實。

怎麼會這樣?怎麼終究還是害了他……

晚上回房,又經過那叢梔子花樹,她怔怔地站了許久。

苟富貴勿相忘。虎牙,我是這世上最黑心的人……

第二日早朝,丞相缺席。

皇帝深覺意外,謝殊雖然把持朝政,表面功夫一向做得好,從未有過不告而假。

很快謝府派人送了摺子入宮,稱丞相忽然病倒,請皇帝恩准賜假。

一直活蹦亂跳的丞相忽然病了,整個都城都展開了熱議。

有耳目聰靈的打探到之前被送走的伶人當中有謝相親選的那個樂人,於是繪聲繪色地推測出了一段故事——

丞相看中了那個樂人,皇帝卻將這樂人送去了吐谷渾,哪知秦人兇狠,俘虜殺害了樂人,丞相聞訊大慟而病。

桓廷剛進酒家就聽見一羣人在傳播這故事,上前逮着主使就是一頓踹。

“嘴碎的東西,丞相也是你們能妄議的?”

大家嚇得一鬨而散。

楊鋸從裡面出來迎他,目光落在他身後大門外,詫異道:“那不是仲卿的車馬麼?他這是要去哪裡?”

鑑於丞相好男風,很多大臣都不願前去探視。有一部分想去探視的,怕惹人閒話也打消了念頭。

衛屹之卻在此時光明正大地去了相府。

愈發悶熱的夏日,謝殊房內門窗大敞,她側身臥在榻上,望着窗外,不知在想什麼。

衛屹之被沐白送入房中,剛好看到她的側臉,似日落後不久便已懸在天邊的皎月,不明亮,反而有些蒼白。

衛屹之在旁坐下,靜靜看了她許久,低聲喚了句:“如意。”

謝殊倏然轉頭,眼神從迷離中漸漸清晰:“是仲卿啊。”

她要起身招待,被衛屹之攔住。

“如意語氣悵惘,看來是心病,究竟出什麼事了?”

謝殊笑了笑:“沒什麼事,最近天氣反覆,我有些操勞,就這樣了。”

衛屹之搖頭嘆息:“你我兄弟,何必遮遮掩掩。如今外面人人傳是因那伶人之事,可是真的?”

謝殊垂眼盯着他衣襬上精緻的繡紋,忽然發現對於自己的過去,知道最多的除了謝銘光外,居然就是眼前這人了。

真是意外。

“他是我幼年玩伴。”

衛屹之眼露詫異,很快又掩去。

“當初若非他贈了半包穀米給我,我根本熬不到謝家派人去荊州,也就沒有今時今日。”

“那你又何必將他送去吐谷渾?”

“爲了博個清白名聲。”她扯了一下嘴角:“總之皆因我自私而已。”

“哪裡的話,是秦兵兇戾,這一切只是意外。”衛屹之沉默片刻,忽而道:“其實家兄也是這般在途中被秦兵俘去的。”

謝殊意外地擡頭:“什麼?”

“家兄衛適之,年長我十歲,我幼時體弱多病,還是他教我習武強身。他領兵戍邊,建功立業,本該功成名就,那年回都探親,經過交界巴東郡,遭了秦兵伏擊。”

“那他現在……”

“怕是不在了吧。”

謝殊還是第一次聽說此事,默默無言。

衛屹之伸手覆住她的手背:“看開些吧。”

謝殊低頭看着他的手指,點了點頭:“多謝。”

衛屹之告辭時已是滿街燈火,茶館酒家裡時不時有歌姬淺吟低唱,也有人在繼續議論着丞相和那樂人。

當初他兄長出事時,也有人或幸災樂禍或扼腕嘆息地議論過。但他們只是外人,又如何知曉真正經歷的人是何種感受?

回到府中,他找出了皇帝賞賜的珍貴補藥,命苻玄送去給謝殊。

“郡王怎麼忽然……”苻玄一時失言,及時收口。

衛屹之擺擺手:“去吧。”

作者有話要說:楚連所唱第一首歌詞出自曹丕的《善哉行·上山采薇》,第二首出自屈原的《九歌·少司命》。

今天頂着烈日完成了搬家大業,這麼一活動好像感冒好很多了。

其實只要不卡文,沒有其他外力阻撓,定時更新應該是沒問題的。以後我就在八點左右更新吧,大家如果發現收藏夾裡沒有顯示更新提醒的話,就來看一下文案,時間有變動或者不更我會在文案說明的。之前好幾次讓大家久等很不好意思,這樣一來也可以給手機黨們省點流量。

謝謝大家的鼓勵和支持,給了我很大動力,很多留言也給了我很大啓發。如果喜歡,還請大家繼續積極冒頭支持哈,麼麼噠~

插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