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金榜放

殿試的考卷成功地炸出了不少朝中大佬。

三相六尚書齊至鳳台,他們也不說什麼,就在背後默默地盯着。

鳳台中的閱卷考官們感覺壓力山大。

好在這屆考生大多數還是跟識大體的,刺頭不多。

雖然沒什麼亮點,但也沒什麼毛病,你好我好大家好,都挺好。

有多數,那自然就有少數,批閱到少數的考官那是如坐鍼氈。

不能說他寫得不好,畢竟挺一陣見血的,但是朝堂的同僚怎麼看?

也不能說他寫的好,畢竟有些激進了,但是聖上又怎麼看?

他錯了,他當初就應該堅決推辭,拒不當考官,他不當考官,就不會有現在這種左右爲難的時候。

在經過內心的掙扎,與激烈的討論後,考官們擬定的前十名新鮮出爐了。

從第一名到第十名依次是李熹、趙普、……薛潛、宋傑、班輸、嶽鋒、鄧錦。

要不是因爲鄧錦是會元,怕聖上看不到她的卷子會問起,他們甚至都不想將鄧錦列入前十。其實還有一部分原因,那就是主考官林延賢的據理力爭。

試卷批閱完後,會有內侍去通知皇帝,皇帝可以選擇來看一下,也可以直接選擇不來,按考官排的定下名次。

呂琤會給林延賢第二次破會她和諧朝堂的機會嗎?並不!

所以呂琤一接到內侍的通知就拋棄了剛剝好的葡萄去了鳳台。

呂琤進入鳳台一看,呦,這人還挺多。

“宰執和尚書們這是……”果然朕和和諧朝廷已經岌岌可危了嗎。

“臣等爲聖上監督複查,以免遺漏了英才。”我們得監督着點,殿試十問已經夠爆炸的了。要求不多,也就是讓前三甲常規點。

“卿等真是辛苦了。”朕覺得你們可以放鬆一點,朕真的不搞事情了。

“爲樂聖上,爲了大周,臣等必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信誓言什麼的都是吹出來的,值錢嗎?並不!

呂琤簡單地翻看了一下前十名的試卷然後點出了一份試卷說道:“吾覺得此人有狀元之才。”

鳳台羣臣心中一緊不會是那份試卷吧?

呂琤繼續說道:“這名叫薛潛的學子文章寫得簡明扼要,深得吾心。”

呂琤點了薛潛主要還是甲方心裡在作祟,其實考官們排的榜還算是合心意。

但是呂琤想:朕都來了,怎麼能不變動下名次呢!正好,薛潛的文章並不算激進,寫得簡單明瞭頗合朕心,就點她了。

鳳台羣臣高高擡起的心落了下去,還好,不是她。

魯迅先生有句話是這麼講的:人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羣臣原本想的是呂琤要拆屋頂,打算來個集體反對的,但是最後發現呂琤只是想開個窗,那還是遂了呂琤的意吧。

行吧,只要是不拆屋頂,你想開窗就開窗吧!

最後呂琤也只是動了薛潛一個人的名字,在薛潛前面的每人名次下降一名,在薛潛後面的,名次不變。

最後薛潛爲狀元,李鈺爲榜眼,趙普爲探花。

三月十八,大吉,金榜放。

所有人都前去觀榜。其實進了貢士榜,只要不出意外必然會上金榜。只是名次會因爲殿試成績的好壞而有所變動罷了。

金榜放,長生元年的恩科,只差在太極殿外謝聖恩一項就算是圓滿結束了。

金榜放有人歡喜,有人愁。總有些人幸運地前進幾名,跨入二甲。有人名次上升,那自然就有人名次下降,不行下降至三甲的人總是不免長吁短嘆的。

鄧錦看到自己的名次落到了第十名不算驚訝。其實不錯了,她敢那麼寫她就做好了名次驟降的準備,現在看來,果然還是有人在保她,不然第十名她都保不住。

三月二十,殿外謝恩的日子。

禁衛領着學子們至太極殿外等候。

學子們看着巍峨的宮殿,內心不僅洶涌澎湃,雖然這次恩科是坑了點,但是完全影響不了學子們即將踏入官場的激動。

他們終於推開了官場的大門,走上新路,官途至此始,青雲猶可期。

內侍從太極殿中出來,他的手中拿着一份名冊。

內侍緩緩打開了名冊,高呼道:“長生元年共取進士三百人。其中一甲進士三人,二甲進士一百九十七人,三甲進士一百人。”

“貢士薛潛,長生元年一甲第一名,博覽羣書可爲新科狀元——”

太極殿外兩側的禁衛齊聲高呼了三遍。

薛潛聽到了自己的名字被反覆地通傳,此情此景她激動地漲紅了臉。

至今薛潛仍然有一種喝醉酒的不真實感,她是新科狀元?

但是她當然沒有喝醉,她清醒得很。

三聲通傳後,薛潛穩穩當當地出列,行大禮,謝聖恩:“學生薛潛,承蒙聖恩,不勝榮幸,無以爲報,唯有一片丹心贈予聖上,以謝聖上隆恩。”

通傳還在繼續。

“貢士李熹,長生元年一甲第二名,博通古今可爲新科榜眼。”

太極殿外兩側的禁衛又齊聲高呼了三遍。

李熹鬆了口氣,還好名列一甲,不然阿翁的臉往哪裡放。

李熹出列開始了常規謝恩:“學生李熹……”

“貢士趙普,長生元年一甲第三名,學富五車可爲新科榜眼。”

趙普其實不算滿意的,他本以爲能至少進一名的,沒想到半路殺出個薛潛,狀元之位就是黑馬鄧錦,也不是李宰執長孫,老實講,薛潛壓他一頭,他是有些不服氣的。

但是不服氣又能怎麼樣呢,既成事實,無從更改。趙普只能接受出列謝恩:“學生趙普……”

“貢士鍾穎,長生元年二甲第一名,學識淵博可爲新科傳臚。”

“學生鍾穎……”

“一甲進士三人進殿再謝皇恩,傳臚鍾穎,且上前接過名冊,餘下貢士由傳臚代爲唱名”

薛潛在前帶領着三人一步一步地走上太極殿。

傳臚鍾穎停在了殿外,接過了內侍手中的名冊。

薛潛、李熹和趙普則是由着內侍帶領走進了殿內。

呂琤早早地等在太極殿內了。

三人當年向呂琤謝恩。

禮畢呂琤請了三人坐下,呂琤先看向了她親自點的狀元:“薛潛,卿字爲何?”

“回聖上,學生字玉隱。”

“玉隱?好字,卿可知,卿的狀元之位可是吾親點的?”朕做好事從來都是要留名的,快來感激朕,朕要收穫一波好感值。

果然就像呂琤所預料的那樣,薛潛面露感激:“學生,學生不知……”

“那現在知道了,吾喜歡卿的文風,卿當繼續努力,一以貫之。”

“諾,學生謹遵聖意,必將文風一以貫之。”薛潛好像懂了,所以她賭對了,聖上果然是喜歡通俗易懂的文章啊!

“其實吾一直以爲只有上至清流,下至庶民,讓所有人接明其意文章的纔是真正的美文。歷數各朝各代能做到如此還沒有,吾認爲卿可爲第一人,卿很有潛力!。”

薛潛一聽,更是激動。她一定會繼續努力的,簡明加通俗,讓所有人皆明其意又不失美好!

呂琤也不能光顧着跟她的狀元聊,她也得跟榜眼和探花聊一聊。

“李熹,卿可是字如晦?”

“回聖上,學生確實字如晦,字乃學生阿翁所賜。”

“李相公滿腹經綸,這字自然是取得及妙的。卿實肖李相公啊!”

“學生學識淺薄,如何能與阿翁相提並論?聖上謬讚了。”

呂琤卻笑了:“瞧瞧,跟你阿翁一個模樣。”

接着呂琤將目光投放到新科探花身上,這容貌好像還真襯不起探花,普普通通。她記得她在監殿試的時候,匆匆掃過一眼,容貌佳於趙普的還真不少。

呂琤覺得她有點對不起京都期待的百姓們。探花一直以來形貌昳麗的形象要破滅了。

朕取實才,朕取實才,朕取實才!

如此反覆三遍,呂琤才堪堪壓下想要更換探花的想法:“趙普?”

“是,聖上。學生字鶴鳴。”不知道爲什麼,趙普總覺得呂琤對他有點不滿,是因爲什麼?

“望卿克儉克勤,堅守初心。”

“諾。學生謹遵聖上教誨。”趙普越發感覺他的直覺沒有錯,要不然怎麼到了他這兒就剩下了八個字?莫不是聖上不滿他答得試卷?

唉,終究是道不同啊……

呂琤召見的時間並不長,畢竟一會兒所有的新科進士都要跨馬遊街,此等榮譽加身的時刻怎麼呢耽誤呢?

京都的百姓早早就在進士遊街的兩側等着一睹新科進士的風采了。

薛潛騎着高頭大馬走在最前面。期間無數人感慨這新科狀元的年輕與才華,也有無數人將手中新折的春花拋向她。

在薛潛後面的自然就是李熹了,李熹的正是大好年華,身姿挺拔如修竹,氣質溫婉如玉,惹得京都無數的未嫁小娘子將香囊和春花拋向他。

接着就是京都百姓最爲期待的探花了,但是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發。

好吧,跟往年相比,今年的探花確實是讓人大失所望,再加上,今年取的進士都偏向年輕,美姿儀的不少,比如第十名的鄧錦,總而言之,探花是讓京都百姓失望了。

有多期待,就有多失落,最後,頭一次探花收穫的春花沒有狀元和榜眼多。

嗯,趙普面上不動聲色,其實心底還是有些芥蒂的。既然去此,你們又何苦與我搶名次,探花讓給你們啊!

總體來講,京都百姓也算是大飽了眼福,今年的進士真年輕,真俊俏啊!

新科進士也大都沉迷於全城爲其瘋狂的這一刻,這滋味,足以銘記一輩子。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感覺,古人誠我不欺!

此刻的榮耀,必將成爲新科進士一生中的高光時刻。

———————————

她是啓明白話的先鋒。

她是長生元年的狀元。

她是編纂律法的奇葩。

她就是薛潛,薛玉隱!

——《全國中小學生作文集“她”》

第303章:改名換姓第293章:涕泗橫流第76章:摔杯第437章:污衊第212章:小算盤第179章:明白了第142章:一鍋粥第296章:紈絝蔣儀第108章:人設崩塌第86章:事發了第121章:這是陽謀第390章:快放開第230章:讓碎片堆第276章:雖遲但到第346章:觀衆就位第7章:朕已病入膏肓第81章:小竈第281章:如數家珍第336章:先發制人第22章:誰爲會元第316章:莫名執念第92章:君臣對第468章:奸臣第398章:變形狀第380章:破瓦罐第249章:好或不好第67章:賄賂第58章:真是諷刺啊第27章:金榜放第48章:期盼第239章:選擇呂琥第364章:十里亭第91章:黑暗中第200章:魏王府第161章:大討論第390章:快放開第52章:爭執日常第140章:張柳村第193章:抓壯丁第202章:隨緣吧第381章:進一步第69章:敬酒第27章:金榜放第121章:這是陽謀第376章:某酒館第211章:殺譚晉第333章:天下才氣第111章:臣與罪臣第400章:謝李朱第388章:自己人第469章:夏蟲第258章:父女二人第276章:雖遲但到第90章:工具人第5章:朕就是長生帝第275章:塵埃落定第320章:雜家擔着第192章:第三列第99章:體悟頗深第198章:轉折點第397章:慢慢想第132章:牧羊人第441章:組織第427章:決堤第118章:田間老農第43章:對手第192章:第三列第205章:清痕跡第482章:大魚第16章:風暴將至第220章:大膽設想第162章:民報至第235章:大家仁慈第333章:天下才氣第49章:強烈對比第179章:明白了第163章:新出路第169章:共進退第482章:大魚第430章:羣儒第367章:印象分第388章:自己人第468章:奸臣第117章:一個計劃第260章:重心偏移第439章:接濟第300章:含笑九泉第224章:釜底抽薪第440章:安南第101章:君臣角力第215章:誤會啊第37章:這天下應是百姓的第92章:君臣對第489章:掃蕩第358章:剎車及時第199章:老漁翁第114章:目的何爲第247章:英雄遲暮第81章:小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