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結束了皇帝生涯第一場朝會,劉榮也並沒有亡羊補牢,再單獨召見朝中公卿重臣,對朝議之上,沒來得及作出安排的事做出下一步指示。
——還是那句話:沒有指示,也是一種指示。
相較於在朝議之上,專門提一嘴‘朝堂內外一切如故’,眼下這種處理方式,也無疑更自然。
得知劉榮在朝議結束之後,並沒有在未央宮多做停留,而是當即踏上了前往上林苑的路,朝堂內外本還忐忑不安的人心,也隨之莫名踏實了下來。
一切如故。
除了漢家的天子,從孝景皇帝劉啓,換成了當今劉榮之外,一切,似乎都沒有發生變化。
朝堂內外,依舊是劉榮做主;
劉榮的身影,也日常性的出現在了上林苑。
彷彿什麼都沒變;
實則,卻也什麼都變了……
·
·
吱~~嘶!
吱~~~咔!
上林博望苑,皇田邊。
在隨行禁衛的陪同下,來到那條橫跨整個思賢苑的水渠邊,看着眼前的龐然大物,隨着水流而緩慢轉動,還不時發出刺耳的木材摩擦聲,劉榮雖本能的皺起了眉頭,但目光中,卻是寫滿了喜悅和讚賞。
“木軸的?”
輕聲一問,一旁當即彎下一道本就有些佝僂的老邁身影,畢恭畢敬的對劉榮一拱手。
“回稟陛下。”
“這臺水車,是魯班苑按照前少府,現御史大夫建陵侯岑邁之令,按照陛下‘民用水車建造成本縮減’的交代而製成。”
“相較於軍用水力鍛壓車,這臺民用水車,通體都用木材建造,且幾乎沒有用到名貴木材或大木。”
“建造成本,也從軍用水力鍛壓車的七十萬錢以上,縮減到了十二萬錢以內。”
“根據匠人們所說,若是批量生產,當是可以將成本壓到十萬錢以內……”
劉榮隨口一問,新任少府石奮卻好似在和劉榮君臣奏對般,將自己對少府水車項目的所有知解盡數道出。
言罷,還不忘小心翼翼打量起劉榮的面上神容,生怕自己說的不夠全面。
劉榮倒是沒太關注石奮的神情。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當即便面帶喜悅的緩緩點下頭,雙手也隨之揹負於身後。
“凡魯班苑上下,皆賞!”
此言一出,渠岸邊嘩啦啦跪倒一大片身影,無不是神情雀躍的對劉榮連連叩首,以謝聖恩。
——對於後世絕大多數朝代而言,階級跨越的渠道,往往只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一條;
如今漢家稍特殊些——武德極爲昌盛,無論是底層農戶還是名門望族,都講究一個‘功名但從馬上取’。
農戶期望的,是自家哪個兒子成了器,在服兵役期間走了大運,斬下一兩個匈奴人首級,以顯著改善家庭狀況,並未下一代子孫在軍中的道路,積攢下些許人脈。
至於勳貴高門,更是會將各自最有出息的子孫後嗣挑選出來,不遺餘力的朝着武將的方向培養。
如今漢室,最貴的是什麼書?
不是百家先賢典故,而是兵書!
就算不是那些大兵家,如孫武、孫臏等大拿——哪怕是個十年八年前的偏將或校尉寫下的隨筆、心得,也能在貴族之間引起轟動,甚至不惜豪擲千金求購。
以武一切,是如今漢室最大的人生準則。
無論什麼身份——貴族也好,勳貴也罷,農戶也好,商賈也罷;
只要不是沒有身份、不算‘人’的司空城旦,便沒人不想着‘以武一切’這四個大字。
但最近這幾年,漢家卻有了除文、武這兩條道路之外,更適合底層農戶的第三條路。
——學一門手藝,進可爭取錄名少府,爲漢官匠;
退,亦可造福一方,享譽鄉野,不愁溫飽。
尤其是自劉榮太子監國開始,少府官匠越來越好的待遇,以及不曾聽過的賞賜,更是讓底層農戶徹底紅了眼。
讓將軍校尉們給自家子侄做老師,農戶們自是沒這個門路;
尋個遊學問的老書生,教自己兒子認幾個字,農戶們也不大能承擔起開銷。
故而近幾年,匠人——尤其是錄名於少府的官匠,變成了底層農戶眼中的香餑餑。
根據前少府令、現御史大夫岑邁的粗略統計:現如今,凡是錄名於冊的少府官匠,平均每人手下有三個學徒。
而這平均三個學徒,有兩個都是最近這兩年新收入門下的!
早些年,匠人們雖也還算有點地位,但頂多也就是和農戶齊平,或若有似無得隱隱超出些,遠遠算不上特權階級。
但現在,隨着越來越多的農人,爲了將自家子侄送入某位少府官匠門下學手藝,而愈發無所不用其極,匠人們的地位,也是肉眼可見的水漲船高。
就說四年前,要想拜一位少府匠人爲師,坊間默認的禮數,便是肉二斤、布一匹,外加些自家土特產;
拜師做了學徒後,雖然領不到工資,但也總還能包吃住。
學個三五年,學有所成,便可以出師回鄉,做個鄉野匠人;
若是有那個毅力,跟着師傅學個十年八年,把本事學出個名堂,說不定也有機會成爲少府官匠。
至於現在?
嘿!
隨便一個村頭巷尾的鐵匠鋪,沒個大幾百錢的拜師禮,壓根兒就別想讓人家收你爲徒!
至於少府官匠,那就更誇張了——除去走關係找門路的人情往來之外,三兩隻雞鴨家禽,三五匹布,都還得另外再搭個紅包。
甚至即便做到這些,人家也不一定收你!
人家還得看你的天賦、脾性,看你有沒有那個學藝的耐心、毅力;
滿足人家的條件了,人家纔會接受你的拜師禮,把你收入門下。
至於包吃包住,那更是想都別想——自負吃住不說,還得三不五時給師傅帶點酒肉吃食,權當孝敬。
而這樣的社會地位,是過去從不曾有過的;
匠人們——尤其是少府的官匠們也都清楚:如今的身份、地位,究竟是誰給自己的。
故而,對於劉榮交代的事,少府上下匠人無不是盡心盡力,恨不能日夜都在魯班苑加班加點,將劉榮的一個又一個奇奇怪怪的遐想變成現實。
更何況做出成績來了,就好似今天這般,還另有賞賜呢……
“磨個麥給朕瞧瞧。”
看着眼前的水車緩慢轉動,驅動着渠岸邊的石墨也在轉動,劉榮當即興致勃勃的一揮手。
不多時,便有一袋未脫粒的冬小麥糧粒被取來,由匠人一把把緩慢放入石墨中心的凹槽。
“不脫粒,直接磨粉?”
略有些疑惑地想着,正要開口發問,劉榮便看見一粒粒晶瑩剔透的暗白色糧粒,自石墨邊沿掉落而下,再被匠人用竹製小刷掃攏到一起。
如此片刻,劉榮也就看明白了。
——經過這幾年的摸索,少府研磨麥粉的工序,也已經愈發趨於成熟。
石磨,也已經根據不同的精細程度,分成了三種。
最粗的一種,用於脫粒;
中等精細和度初步研磨,讓糧粒儘可能更碎;
最細的一種,用用來將已經被碾碎的糧粒,徹底研磨成粉。
想明白其中關鍵,劉榮腦海中,當即便涌現出一條完整的流水線。
——三個水車先後排列於水渠之上,三種不同精細度的石磨分別位於岸邊,通過繩索、牛皮帶兩兩接連在一起。
每個石磨前,都只有一個負責添加、收取的工人。
經過這三道研磨步驟,宿麥就可以完成脫粒研磨,成爲可以加工食用的麪粉。
而這套由水車、石磨,以及傳動裝置所組成的水力研磨系統的造價,將直接影響到麥粉面食這一新生主糧的食用率。
“具體如何將水車鋪遍關中,少府可有成算了?”
看過宿麥糧粒的整個研磨步驟,劉榮下意識便開口發了問;
話說出口,劉榮很自然的側過頭,卻見老石奮片刻之間,已經是額頭直冒冷汗。
見老石奮一副戰戰兢兢,就差沒直接跪地叩首,請求劉榮治罪的模樣,劉榮也不禁莞爾。
石奮是個什麼樣的人,劉榮實在是太清楚不過。
如果劉榮猜的沒錯的話,石奮此刻最想做的,必定是讓時間停滯流動;
然後找前任少府岑邁,以及少府上下,每一個參與到水車項目的人,把所有的一切都問清楚!
讓石奮做復讀機,那故障率幾乎不可能比機械更高。
但讓石奮從主觀視角發表看法,那就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就好比後世的人工智能;
你可以讓他畫圖,可以讓他算數,唯獨無法讓他進行藝術創作。
石奮就是這樣一個類人工智能——一個非常優秀的機器配件,總是能很認真的完成既定程序,卻沒有哪怕一丁半點的主觀能動性。
“楊監令?”
看出石奮面色愈發蒼白,劉榮便順其自然的將身子再轉過來了些,望向石奮身後的少府監令。
說來,劉榮同這位楊監令,也算是個老相識了。
早在劉榮着手少府瓷器項目的時候,當時的少府令岑邁,便是派出這位楊監令,與一位秦姓老匠與劉榮接洽。
時至今日,劉榮已經位即九五,君臨天下;
那秦老匠更是熬出了頭,成了少府絕無僅有的首席大匠,光是秩祿,便已是比二千石!
至於這位楊監令,雖然依舊在監令的位置沒挪窩,卻也已經成了少府卿備選。
如果不出其他意外,這位楊監令便會在未來幾年,尋求一次外放領兵的機會。
補全個人履歷中的唯一短板:軍方背景,這位楊監令,便很有可能成爲繼石奮,或是下一任少府卿之後的漢少府。
早就認識,又一直往來密切,對於劉榮在少府的項目,楊監令自然是瞭若指掌。
此刻,又有機會在頂頭上司:少府令面前表現一下自我,自是當即便站出了身。
“御史大夫任少府之時,曾與臣等商議:究竟是要將水車直接賣給地方郡縣,還是應該借用,並按年收取一定的費用。”
“——若是賣,地方郡縣能不能買得起不說,就算買得起,也很可能變本加厲的從後續,水力研磨麥粉之上搜刮民脂民膏。”
“可若是借用,少府便很可能要承擔起關中各地水車的免費維修、保養。”
“和維修、保養所消耗的路途盤纏,人力物力相比起來,那些許租金,卻又多少有些杯水車薪了……”
楊監令話音落下,劉榮也不由得微笑着發出一聲輕嘆。
——和熟人說話,就是輕鬆!
少府的疑慮,劉榮自然已經知道了。
若是做一錘子買賣,把水車賣給地方郡縣,更甚是私人,那高價買走水車的郡縣官府和豪門富戶,必定會成倍的從農人手裡賺回買水車的錢。
劉榮做水車,自然是爲了方便農人、讓利於民,而不是爲了給權貴提供搜刮百姓的工具。
如此一來,賣,就是不可取的;
可若是租,那就涉及到維修、維護的問題。
水車租出去,萬一壞了,人家肯定是要讓少府來修——別人也不懂該怎麼修;
少府若不給修,那人家自然就退租了——反正用不了。
若給修,人家卻又大概率不會給錢——要錢沒有,要水車有一臺,拿走拿走,我不租了……
“郡縣官府,無論是購買還是租賃,都不大行。”
短暫的思慮之後,劉榮終於還是給出了自己的論斷。
——自劉榮推出麥粉面食至今,短短不過三年的時間;
這三年裡,漢家的地方官員——尤其是縣道官吏,藉由宿麥磨粉一事收斂的財富,怕是比漢家一年的賦稅收入都只多不少!
這也給了劉榮一個不大不小的教訓。
財權、人事權、行政權,最好還是分開的好。
人家手裡本來就有行政權力,你再給人家一個賺錢的路子,錢權結合,那純純就是在養怪物。
“官府不行,那剩下的,便只有商賈了。”
“但今我漢家,仍以商賈爲粗鄙賤業——朕祖高皇帝更曾明言:賈人不得衣絲乘車。”
“商人,恐怕也不適合摻和進水車的事情裡面去……”
再一番話,將商人羣體的水車購買、租賃資質也給否定,劉榮便似笑非笑的看向那正值壯年的楊監令。
“少府上下,還是在好生商議一下吧。”
“——水車,當用於利民,而非與民爭利。”
“都好好想想;”
“朕相信碩大的一個少府,必定有人能想到好辦法。”
···
“走吧;”
“朕再去看看鍛鋼錘。”
“——早就該來看看的,實在是忙的抽不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