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

“禮樂征伐、慶賞威罰,此恩威之大端,不可下移之義,二柄在君,失之則天下無道。”

“爲政以德忠信爲本。”

“在君,言行由衷,言必行,行必果;在臣,言實不符,亦是不信;言行不由衷,匿端誣能,更是不忠,不忠不信是爲不臣。”

“君不君、臣不臣則大非無道。”朱翊鈞合上了書本,將今天講的內容做了總結,也是對戚繼光進京之事,做了個總結。

大明眼下仍然是國不富,兵不強,但好在還有點錢,戚繼光回了京,也算是有了強兵,所以就可以將禮樂征伐、賞行罰威,試探着向晉黨的地盤推行了。

張居正俯首說道:“在君,則洞察下情,明辨是非,而後以慶賞威罰行之;爲臣,則時時警醒,兢兢業業,而後以守職避嫌行之。如此,君臣當各安其位,各行其道,君臣如一體,和衷共濟,克度時艱,則君臣之道皆安,天下向治哉!”

朱翊鈞站起身來,微微欠身回禮道:“賴元輔先生輔國、教書育理。”

“陛下謬讚,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於陛下之職分也。”張居正再次俯首回禮說道:“臣告退。”

張居正退到了文華殿之外,才站直了身子,轉身離去,他端着手,向着文淵閣而去,這越琢磨越覺得不對勁兒,但是似乎沒有哪裡不對勁兒,陛下所言,都是他教的。

他走到了文淵閣前,才意識到了哪裡不對勁兒。

禮樂征伐,是國之大端,國家大事,在祀在戎。但是這論着論着,是什麼時候,論到了慶賞罰威之上,那麼威福之柄,除了禮樂征伐,似乎多了慶賞威罰的定義。

關鍵是這個定義,還是他爲了回答陛下,地方爲何做大,自己說出來的!

慶賞罰威出自哪裡?

出自《韓非子·二柄篇》,論恩威賞罰不可授之以人,曰: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

但是似乎又沒有什麼不對勁兒的地方,按照儒家的說法,恩威在祀在戎,也就是禮樂是教化、儀禮,而征伐是戎事、是征戰;在法家的恩威之中,則是慶賞威罰,畏誅罰而利慶賞。

只靠教化,又無法解決當下族黨橫行,宣府、大同實質性藩鎮的問題,這麼解釋威福之柄,似乎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張居正爲何要讀《韓非子》?

他是個循吏,他懂變通,有用他都讀,他不僅讀《韓非子》,還讀《墨子》。

張居正不再深究,開始處置國事,在一本本的奏疏上貼上浮票,他其實自己都沒發覺,離經叛道這種事,已經變得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小皇帝在習武的時候,兵科給事中李樂到吏部領了閱視侍郎的印信,而後到會同館驛配驛,打算次日就出發,順着驛路前往大同巡檢邊方,閱視長城鼎建。

李樂剛辦完了事,回到家中的時候,在門前,看到一個等候多時的人,這人是全晉會館跑堂的,手裡拿着一封請帖,看到了李樂回家,笑着說道:“李事中,我家先生有請。”

“你家先生是?”李樂眉頭緊蹙的拿過了請帖,面色劇變。

而那個跑腿的只是作了個揖,沒有回答,轉身離去,來自全晉會館的跑堂,他家的先生自然是全晉會館的主人,張四維。

全晉會館的主人還是楊博,但是楊博已經將傢俬收拾停當,等待京師考成法運行得當後,就離去,所以全晉會館已經實質性的換了主人。

李樂之所以面色鉅變,是因爲在這個請帖中,似乎是有意無意的夾着兩小撮兒頭髮,一撮銀白,一撮柔順,威脅的意味已經非常濃厚了。

李樂回到家中,檢查了兒子總角上新斷了些頭髮,已經清楚的知道,請帖那撮柔順的頭髮,是他在京師孩子的頭髮。

而那撮銀白,就應該是是他老家母親的頭髮了。

李樂的夫人劉氏疑惑的問道:“官人,怎麼了?”

“今天你帶着孩子去了哪裡?”李樂面色嚴肅,攥着拳頭問道。

“一直在家中,並未去任何地方,家中也無閒人進入啊。”劉氏頗爲肯定的說道。

李樂來到了兒子側廂房的窗欄之前,看着窗欄上一個淺淺的腳印,知道兒子這縷頭髮,是昨天晚上有歹人闖入,剪下來的。

這次剪的是頭髮,下次要剪什麼?

李樂是朝廷科道言官,晉黨不敢拿他怎麼樣,但是他的家人,可不是朝廷命官,這是實打實的威脅。

“我去趟全…”李樂正準備前往全楚會館找張居正,檢舉有人拿他的家人威脅,但是他話還沒說完,就意識到了對方根本不怕,張居正能護他的家人一時,能護他的家人一世嗎?

顯然不能。

李樂深吸了口氣說道:“我換身衣服,去趟全楚會館。”

李樂夫人劉氏,是知道李樂拜了張居正爲座師,這巡檢邊方、閱視鼎建,是元輔先生給李樂討來的差事,這臨行前,前往拜別也是應有之義。

劉氏也沒多想,幫李樂換好了衣服,將李樂送出了門。

李樂來到了全晉會館的側門,敲了門,將請帖遞了上去,左右看了半天,發現沒人跟着,門房請李樂進了全晉會館。

李樂站在門前猶豫了下,擡腳步入了全晉會館之內,全晉會館側門,緩緩關上。

李樂來到了戲樓,戲樓里正在唱戲,王崇古和張四維二人坐在戲樓之內,至於楊博,並不在場,楊博在吏部當值,最近考成法引出了不少的亂子。

比如管理通州京師一千庫庫房,火災查驗,本身只需要一個無字即可,但是有些人戶部左侍郎偏不,非要寫全。

戶部甲字庫第一百零七號房,並無火情,甲字庫大使趙承德申時三刻查驗,這樣寫才行,一天四驗,甲字庫的大使一共管着兩百房,一房寫四遍,一句話一天就要寫八百遍。

這就是加倍執行,倍之的具體應用,讓人在看似重要的事上,做些不重要的事兒,疲於奔命。

考成法不是要提高效率嗎?加倍執行,看似是做了更加明確的要求,卻是更加浪費時間。

而楊博的應對之法,是刻了一堆的印綬,大使只需要書押,就是簽名之後下印即可,比之前還快。

楊博真的在認真的推行考成法,而且是極爲負責的、事無鉅細的想要考成法落成,他希望尋找到一條既能維護晉黨利益,又能革故鼎新,讓大明恢復元氣的辦法。

可世間哪得兩全法呢?

全晉會館的傭奴們也都知道老黨魁已經老得管不了事了,這私宅,便不再是私宅了,成了晉黨的聚集之地,而王崇古和外甥張四維在看戲。

這場戲唱的便是岳飛在風波亭大理寺拉肋而死的戲。

扮演岳飛的武老生,得知了皇帝下了聖旨要他五更死,看着北方眼神中盡是苦痛的唱道:“指望出樊籠,紓國恥,不肯死前休!我一息尚存,還望中原,卻怪壯心難收!”

“何憂?便終教名遂功成,少什麼藏弓烹狗!怎教我,便等不到哪當烹時候!”

戲外一聲讚歎:“好個嶽爺爺,你看他到這樣田地,還只想着盡忠報國償聖恩也!”

兩個鼻子之上、眉毛之下塗着白色粉塊的醜生,他們扮演的是大理寺的衙役,負責送岳飛上路之人,兩個醜生彎着腰快要匍匐在地上,用力擡着頭看着岳飛,唸白道:“嶽爺爺,如今已是三更天,非是我催逼急,只是秦丞相的性兒,你是曉得的。”

武老生眼睛一瞪,怒目而視,厲聲說道:“勿多言!待我拜辭二帝與主上便了[liǎo]!”

醜生再半唸白半唱道:“那樣東西,就不辭他也罷了[liǎo]!”

醜生將繩索套在了岳飛的身上,岳飛閉目片刻而後眼睛猛地睜開,悲慼的唱道:“主上嚇,終是陸沉神州;奸掣肘,忍見他國破君危?死也不如速朽,看胥濤,忠魂滾滾同赴江流!”

醜生開始用力拉着套在岳飛胸口的繩索,一聲悲鳴之後,岳飛軟軟的倒在了地上。

拉肋而死,就是繩索拉斷肋骨刺穿心肺。

“好,賞!”王崇古王少保看到這裡,一拍桌子,大聲的喊道。

岳飛臨死前的官職檢校少保,大家都叫他嶽少保,于謙臨死前的官職是少保,大家都叫于謙是於少保。

王崇古這個少保是太子少保,正二品,是隆慶議和時候,爲慶賞王崇古在議和之時的功績,才特意加封。

王崇古的這個少保,和另外兩個退賊殺敵的少保,不是一個少保。

李樂只想笑,也不知道王崇古是怎麼共情岳飛的,連李樂這個讀書人,都覺得王崇古實在是有些太不要臉了!

僅僅在嘉靖二十九年之後,大明朝戲樓裡關於岳飛改變的戲劇就多達十六種,這一折,李樂還真的聽過。

李樂是怎麼來到全晉會館的?!

他領了朝廷的差事,還沒出行,就被送了請帖,裡面有兩縷頭髮!

“李事中,坐坐坐。”張四維一臉和氣的將李樂請到了座位上,滿是感慨的說道:“我這個人說話喜歡直來直去,開門見山的說,今天請李事中來,就是爲了巡檢邊方,閱視鼎建。”

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