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

萬曆元年,來自西班牙費利佩指派的大帆船抵達了大明的月港,大帆船請求‘朝貢’貿易,當然這是大明月港市舶司都餉館館主、海防同知羅拱辰奏聞朝廷時這麼說的,在船長安東尼奧的眼裡,就是一次遠洋的商貿。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所有人的命運都發生了鉅變。

朱翊鈞爲了平息朝堂上科道言官的伏闕,將海瑞從家鄉尋了回來。

那一次的貿易,其實非常不順利。

因爲大明是大明朝沒有針對泰西商舶抽分的政策,在律法上,這些船隻是非法的,所以大帆船是不能過關的,那時候的大帆船連船引都沒有,甚至不被允許停靠月港,安東尼奧用出了“砸錢”技能,賄賂都餉館的羅拱辰。

羅拱辰在隆慶六年入京活動,希望可以對洋舶抽分,主要是針對葡萄牙的洋船,大洋的洋,他失敗了,雖然張居正收了對洋舶抽分的奏疏,但張居正也沒能說服其他廷臣,那時候,朝堂的主旋律還是狗鬥。

張居正和高拱之間正在決戰,高拱倒下後,晉黨仍然盤大根深,甚至在僭越皇權。

去海南接海瑞回京的兩個宦官,張誠和張進,貪圖大帆船上的白銀,國帑內帑那時候真的很窮,爲了銀子,這兩個天使,強令月港市舶司對大帆船進行了抽分,若非海瑞回京後以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爲理由,爲二人說了些好話,恐怕兩個宦官又要被朝臣們攻訐一輪。

當時的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弗朗西斯科·桑德,對大明非常的不屑,用他的話說,只需要兩千人,就可以滅掉大明瞭,因爲大明所有人都在反對皇帝。

後來,弗朗西斯科被國姓爺殷正茂,用一力降十會破開了城堡的水門,廣東客兵和林阿鳳的海寇衝進了城堡之內,將這個大言不慚的總督給俘虜了,至今還被關押在馬尼拉。

弗朗西斯科還活着,起初是爲了當做人質,後來是打算問費利佩換點贖金,本意是用這個貴族,交換到西班牙對大明佔領呂宋的認可,讓西班牙嚥下這口氣,畢竟還要做生意,有些事兒,說清楚的好。

但費利佩連一釐銀都不願意掏,甚至在國書裡都不提到這個人,不提的原因也很簡單,我現在沒辦法,呂宋太遠了,但我不會和安東尼奧放棄馬六甲海峽一樣,放棄對呂宋的主張,這就是大明和西班牙之間的關係,在競爭中合作。

比如,費利佩在萬曆三年,在造船廠購買了五十條五桅過洋船,分爲五年交貨。

當大帆船到港的時候,大明清楚的意識到了兩個事實,大明沒有可以征服海洋的船隻,也沒有遠洋的技術,永樂年間讓大明引以爲豪的牽星過洋術,甚至因爲天文學禁令的緣故,已經沒有人能夠掌握了。

這意味着大明失去了造船業的商品優勢,同樣也意味着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那就是落後,在遠洋航海技術上的落後。

大明自詡是天朝上國,天朝上國是什麼?就是全面領先於世界,站在一個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番夷們只能仰望,沒有任何一個方面是是落後於人,那纔是天朝上國。

造船技術的缺失、遠洋技術的落後、甚至泰西有了日不落的成就,大明和泰西接觸後,瞭解到大明正在失去天朝上國的地位。

朱載堉被一個精密六分儀誘拐到了京師,雖然和大明大宗有種種矛盾,雖然朱載堉不肯承認自己是鄭王世子,不肯接受鄭王的世襲,雖然朱載堉在宮門前苦捱了十五年,就是在無聲控訴朝廷、皇帝的不公。

但面對精密六分儀的時候,朱載堉只能入京了,沒辦法,朱載堉無法拒絕這個邀請,探索人類認知世界邊界這件偉大的浪漫,他朱載堉絕對不能缺席。

現在,十年了,大明終於在緊趕慢趕的發展中,完成了全球航行上了餐桌成爲了食客,又完成了全球航行貿易,成爲了最壯的那個食客。

費利佩和安東尼奧都沒有全球貿易的能力,因爲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而且爲了爭搶殖民地發生了無數的衝突,所以費利佩選擇了大西洋-太平洋航線來到了大明,而葡萄牙選擇大西洋-印度洋來到大明。

而大明成爲唯一一個可以通過三大洋進行貿易的食客,那其他人就都是菜單上的菜。

落後的少,所以追趕的快,如果是再過三百年,那就不是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開海,能解決的問題了。

自永樂之後的禁海政策之後,世界的科技中心、文化中心正在向着泰西轉移,而且速度正在加快,因爲西學東漸、或者說西學東來已經開始。

西學東來就是傳教士將泰西的學術思想和知識,向東方傳播。

萬曆十年,利瑪竇來華就是西學東漸的一個代表性的事件。

利瑪竇到底來到大明既是傳教,也是西學東來,利瑪竇將泰西的裝演圖書七千部,全都翻譯成中文,而這個翻譯的圖書是有選擇性的,這七千卷,絕大部分,都是宗教神學書籍。

利瑪竇是個傳教士,他來到大明的主要目的是傳教,而他的書籍也是主要來源於教廷。

此時的泰西正在經歷文藝復興,科學已經萌芽,在萬曆元年時,泰西的算學是領先大明的。

在泰西,想要在貴族、上層知識分子之間傳教,就必須要提供部分的書籍,爲了維護教廷的權威,羅馬教廷設立了許多的活字印刷的手工作坊,而後將教廷內珍藏的各種書籍,刊印成冊。

傳教士往往利用書籍作爲敲門磚,敲開貴族和上層知識分子的大門,再利用貴族和上層知識分子的影響力,進而傳教。

這在泰西叫圖書館護教運動,和大旅行行動並列,被後世稱之爲文藝復興的血脈。

科學是敲門磚,神學纔是教會真正想要推廣的學說,所以利瑪竇這七千卷書裡,並沒有足夠多的、分量足夠重的科學著作,全都是神學書籍。

這個手段在泰西無往不利,到了大明也非常好用,李之藻、徐光啓等都是因爲算學,纔跟泰西的傳教士往來密切。

而現在世界的科技中心、文化中心、貿易中心、經濟中心,或者說世界中心,再次回到了東方!

大明就是那個天下最特殊的、最獨一無二的天朝上國。

“陛下,圓是點的集合,哪個點呢?到圓心距離相等的點的集合。”朱載堉站在皇帝面前,用圓規畫了一個圓,對着陛下講解着。

朱翊鈞點頭說道:“你說的朕可以理解,請繼續。”

“下面就讓李開芳來講解吧。”朱載堉本來就要開口說了,忽然把恭敬的站在一旁的李開芳拉到了跟前,並且很確信的說道:“本來就是你發現的。”

李開芳得罪過皇帝,他仗着自己是個天才,仗着自己會試算學考了滿分,仗着陛下愛惜人才,跑到了午門伏闕,爲自己的弟弟求情。

皇帝的確愛惜人才。

他的成果都是由皇叔朱載堉來進行陳述,避免和皇帝接觸,朱載堉則不覺得應該逃避,他以前還是個狂夫呢!論得罪大宗這件事,他在鄭王府外的草廬住了十五年,就是狠狠的給大宗大嘴巴子,陛下不也沒怪罪嗎?

既然入了格物院,成了五經博士,那就斬斷了塵世間的因果,不在五行之中,那有成果就要大聲的告訴陛下,榨乾自己所有的天分,爲大明格物之學鋪設康莊大道,纔是應該最大的恭順!

“陛下知道勾股定理嗎?”李開芳有些抖。

朱載堉一捂臉,真的想掩面而走,他就已經很不擅長人情世故了,結果在這方面,李開芳比他還要笨拙,陛下可是數學天才,若不是因爲庶務耽誤了,陛下一定是格物院頂尖的格物博士。

勾股定理這種簡單的算理,陛下怎麼可能不懂?

朱翊鈞點頭說道:“朕知道,勾方+股方=弦方。”

直角三角形裡,勾就是短的直角邊,股就是長的直角邊,弦就是斜邊,勾股定理,初中生都耳熟能詳的東西。

(李開芳的圖)

李開芳以圓心爲原點,構建了一個直角座標系,然後在圓上取了一點,標出了勾股弦,開口說道:“我們發現,圓也可以用代數式來表示,不僅僅是一次,二次,圓,橢圓都可以用代數式去表示。”

朱翊鈞在李開芳剛剛以圓上某個點畫出直角座標系的一瞬間,就立刻明白了,是圓的標準方程。

李開芳到這裡沒有結束,而是將其展開,並且開始推導,每推導一步,就等待着陛下的理解,爲了照顧陛下,他講的非常詳細,而朱翊鈞不住的點頭,偶爾會進行詢問。

“這有什麼用嗎?”馮保低聲詢問着張宏,馮保其實沒聽懂,陛下看起來是聽懂了,因爲陛下也偶爾會詢問。

這些人彷彿在異世界討論一樣。

“我也不知道,我也沒聽懂啊。”張宏嘆了口氣搖頭說道:“我還是看點陛下的農學書吧,我會種地。”

馮保一陣頭皮發麻的說道:“我連地都不怎會種。”

“不會也沒關係。”朱翊鈞看着馮保說道:“他搞得這些看起來沒什麼用,是極其純粹的算學,在大多數人眼裡,就跟鬼畫符沒什麼區別,你說它有用吧,它沒什麼用,你說它沒用吧,他提供給了我們另外一個視角去看待問題,從算學的角度。”

李開芳搗鼓出來的東西,其實就叫解析幾何。

不是什麼技術突破,都跟液壓原理、應用、展望那樣可以立刻得到應用。

有時候新的突破,不見得能更簡單地解決存在的、迫在眉睫的問題,這種新的突破,其的最大價值在於,提供一種全新的思考問題的角度。

比如物理裡面的曲線運動,比如瞬時速度、比如軍事中的拋物線拋物線運動,比如天文學裡,行星的軌道等等,航海、天文、力學、經濟、軍事、生產等等各領域,沒有數形結合,沒有解析幾何,不能說寸步難行,只能說是進展緩慢。

李開芳其實將算學變成了數學,因爲他將變量、將數形結合引入了算學之中,讓算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期。

變量數學的時代,悄然來臨。

朱翊鈞充分肯定了李開芳的成果,並且做出了額外的恩賞,結束了今日的奏對,他到皇家格物院是爲了看液壓衝牀的實踐,當然,結果不怎麼好,液壓衝牀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無往不利,理論到工程實踐,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

大明皇帝從皇家格物院後門離開,走了五分鐘的路,就走到了通和宮的御書房,這裡都屬於禁苑的範圍。在十分勤勞的大明皇帝,忙碌着大明庶務的時候,大明遠洋商隊從琉球首裡那霸港剛剛出發,開始返回松江府。

從萬曆十年三月從松江府出發後,到萬曆十一年五月初三,離開大明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大明遠洋商隊終於回家了,比預計要早了一個月的時間,是因爲從泰西到蒙兀兒國的旅途十分順利,大明收復了馬六甲海峽,對西洋有了很強的影響力。

沿途的總督府和港口,都不敢太爲難大明的船隊,生怕大明的船艦突然出現在他們的港口。

“回家了。”劉吉站在了船首,迎着海風,看着遼闊的海面,心情前所未有的喜悅,同樣還有一些惶恐,近鄉情怯。

舟師陳天瑞是上一次前往環球航行的舟師,這一次仍然由他負責引領,這一次環球航行,極大的豐富了星圖,而且還帶出了四個同樣有遠洋能力的舟師,這四個舟師,和陳天瑞一樣,都屬於大明水師。

“即便是前往琉球,也必須要大船,大明要是有個地中海那樣的澡盆就好了。”陳天瑞看向了南方,那裡是一條大黑溝,從月港出發,要先到寧波雙嶼,才能抵達琉球,繞道前往雞籠島淡水鎮,大黑溝就是一道海上的天塹,阻攔着大明對大洋的開拓。

大黑溝的水不深,但水文信風多變,得在澎湖巡檢司,等待風向變化才能前往雞籠島的興隆莊。

有一個澡盆,就代表着航海技術可以穩步發展,一點點的邁向遠洋,邁向深藍。

其實大明之前就做到了,在重重天然不利的環境下,永樂年間七下西洋,就是遠洋。

陳天瑞和劉吉沒有過多的執着於過去,批評過去士大夫對開海的阻攔,或許那時候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必須要去解決,但是萬曆維新,萬曆開海後,大明決不能再次失去海洋!

泰西主要依靠的是北大西洋的洋流進行航行,而大明近海的洋流過於複雜和分散,這種複雜的洋流,對於開海,都意味着事倍功半。

尾舵、羅盤、多重桅杆、星圖、針圖、螺旋槳等等海洋技術的進步,有部分是考古式科研,從當初鄭和下西洋的舊案文牘中找到的,有部分是學習泰西的文化,雖然傳教士總是喜歡帶宗教書籍,可大明前往泰西的特使,喜歡帶泰西的算學、天文等方面的書籍。

但,大部分的技術進步,都是萬曆維新以來的積極探索和創新。

“誰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貿易;誰控制了世界貿易,即控制了世界的財富,因而控制了世界。”陳天瑞面色凝重的說道:“陛下這句話再次得到了應驗。”

這次海貿,收穫極爲豐厚,其中最豐厚的就是大明又找到了兩種世界性商品,一種叫胡椒,另外一種則是茶。

世界性商品,是萬士和提到的一個概念,世界性商品需要幾個必要的條件,大宗商品;普遍使用;便於保存和運輸。

胡椒是烹飪裡必要的香料,在世界各地,需求量都很大,這是一種熱帶藤蔓植物所結的辛辣果實,在泰西,泰西人將胡椒稱之爲:人人圍着起舞的新娘。

在泰西,在里斯本,陳天瑞和劉吉品嚐了來自法蘭西的黑胡椒牛排,來自於意大利胡椒綿羊奶酪,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胡椒餅幹,客觀來說,大多數大明人並不能習慣那個味道,口味過於濃烈了些。

在里斯本,劉吉曾經見過一個來自紐倫堡的商人,那個商人喝多了,對劉吉開始抱怨,那個商人說:葡萄牙國王,即香料的主人,憑其好惡,爲胡椒定價格。無論是何價錢,無論多麼昂貴,不多久終究會售給所有人。

價格從來不是問題,只要你有胡椒。

在大明,胡椒主要用來入藥,其次才用來調味,這種帶有一些辛辣味道的胡椒,非常適合烹調腥味比較重的食物,對大明而言也是剛需。

大明在南洋擁有超過兩百個種植園,耕地面積已經達到了150萬頃,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加,而南洋這兩百多個種植園,就是將胡椒定性爲世界性商品的最大底氣。

而另外一個茶,茶的主要功效是用來提神,這次送往泰西的茶磚,因爲保存完好,沒有受潮,沒有發黴,在泰西頗受歡迎,只要能順利抵達泰西,茶的利潤超過了1000%!

在泰西,在世界各地,茶都是一種非常昂貴的提神飲品,在英格蘭即便是發黴的茶磚,也會被加入各種佐料用於烹飪,甚至誕生了一種很甜的、加奶的茶,對於大明人而言,那個味道真的是一言難盡。

而整個環球貿易中,大明遠洋船隊發現,世界各地的人,對於提神之物,都極爲追捧。

需求代表着市場,而市場就是白銀。

泰西的大帆船帶到泰西茶磚,大部分都發黴了,但依舊能夠賣到一個極高的價格,而大明因爲對火器的注重,對火藥遠洋保存格外重視,所以大明在密封和防潮技術上,是領先泰西的,帶到泰西的茶磚質量更加上乘。

福建最適合種茶。

福建多山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不爭之地,這地方窮山惡水,八山一水一分田,兵家不爭是因爲沒有搶奪的必要,如果茶磚能夠行銷海外,那麼福建地面的百姓生活也可以變得更好。

棉、胡椒、茶,就是這次遠洋航行中最大的收穫。

萬曆十一年五月初七,大明遠洋商隊的船隻順利抵達了松江府新港,松江府一共有三個港口,而新港是大明朝最大的出海港口,萬國城就設立在新港的附近。

五艘五桅過洋船,五十艘三桅夾板艦,在駁船的接引下,緩緩的停靠在了碼頭之上。

“那是什麼?”劉吉剛準備下船,踏上久違的故土,他剛擡起腳,就看到了海面上遠遠駛來一條大船,只能看到風帆,看不到船身。

陳天瑞對於松江造船廠還是有些瞭解的,遠洋商隊離開前,快速帆船已經開始了製造,他試探性的說道:“游龍號?”

很快船隻降下了風帆,船速開始緩緩下降,駁船開始前往接引,到這個時候,劉吉和陳天瑞纔看清楚,是兩艘船,還有一艘在風帆之後。

的確是游龍號和飛雲號,順利完成了海測的它們,一同回到了母港。

游龍號的海測一切順利,但是飛雲號的海測,並不是非常順利,螺旋槳被海草纏住了,每次清理都異常的麻煩。

工程落地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是在磕磕絆絆中,不斷的去試錯,最終完成設計,這是一種全新的船隻設計理念,需要更長的路要走。

大明現在有耐心,等得起。

新港的碼頭頓時忙碌了起來,力夫們喊着號子,向着大船而來,船上的貨物很多。

主要是棉花,這次途徑蒙兀兒國,船上的大量貨物換成了棉花,甚至劉吉還動用了一部分的白銀去購買了一些棉花,棉花在松江府並不便宜,但是在蒙兀兒國,真的非常非常廉價,只需要一兩白銀的貨物,就可以換到六袋棉花。

一袋棉花一百二十斤,一袋棉花可以織造大布十二匹,織造小布十五匹,而大明一袋棉花的價格是九錢銀,將蒙兀兒國的棉花販運到松江府,一袋毛利就高達0.73銀。

而織造好的大布賣給蒙兀兒國的價格爲一銀每匹,毛利潤也在0.6銀左右。

大明只需要運到蒙兀兒國的港口,蒙兀兒國的阿克巴,他是大明在西洋最大的代理商,而棉布的出口都是十萬匹數量級的大宗商品。

劉吉已經非常剋制了,這次就帶了十萬袋的棉花,如此厚利的買賣,之所以沒有帶更多,是爲了防止大量蒙兀兒國棉花涌入,讓本地棉農遭殃,松江府有超過一半的田地種棉,松江府的氣候其實更適合種水稻,而不是棉花,山東反而更適合種棉花一些。

改變鬆江府種植的農作物,需要時間。

不是朝廷一拍腦袋,下一道政令,讓百姓改棉爲稻,就能順利推行的,都需要一點點的去改變整體環境,讓棉花的價格穩步下降,需要勸農桑的地方官,好生規勸,需要時間去一點點的調整,當無利可圖的時候,松江府遍地的棉田纔會慢慢消失。

除了棉花之外,還有胡椒、魚油、棕櫚油、方糖、蕉麻、橡膠、赤銅等等貨物,這些都是在馬尼拉購買所得,這些貨物更多的是填倉,它們的價格比呂宋貴了大概四成,因爲海貿的不斷興盛,利潤其實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高了。

船隊在里斯本卸貨後,其實一直都是空船,主要是沒有什麼有價值的貨物攜帶,即便是在泰西,也是如此,直到到了蒙兀兒國,棉花和硝石,纔開始加倉,在馬尼拉才徹底加滿了船艙。

沒有值得攜帶的貨物,也是大明永樂開海的困局之一,西洋很大,但值得前往的地方,也就是一個個的港口,值得交換的貨物不夠充足,每次下西洋,規模龐大,卻收穫寥寥,這讓出海的動力越來越弱。

在貨物之後,就是海量的白銀了,這些白銀也要卸貨,因爲遠洋的大帆船需要休整,損壞的風帆、船舷上掛滿了藤壺、部分水密艙被啓用需要修繕、船隻需要進行全面的清理,防止耗子跑上岸傳播瘟疫等等,遠洋商隊的船隻需要維護。

劉吉和陳天瑞等人則將白銀放到了快速帆船游龍號上,快速帆船速度更快的同時,也更加安全。

跟着快速帆船一起出發的,還有一支150艘船的龐大船隊。

這個船隊要執行漕糧海運的任務,四百萬石的漕糧已經裝進了漕糧箱,搬到了450艘漕糧船上,450艘船將分成了三批運送,這是萬曆二年以來,漕糧海運的成果。

船帆遮天蔽日,向着天津衛而去。

大明皇帝朱翊鈞收到了松江府的奏疏。

松江巡撫申時行到碼頭迎接了歸來的大明勇士,並且對貨物進行了清點,貨物的清單已經下章戶部留底。

“這一次居然帶回來了三百餘萬兩白銀。”朱翊鈞看着手中的奏疏,略顯振奮的說道。

考驗大明工匠生產力的時間到了!

五經博士黃子復承諾,今年年底將御製銀幣的產能提升到每年250萬銀。

目前來看,遠遠不夠!

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稅嗎?我們交!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