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

萬曆維新,其實走到這一步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大明足夠強大了,可以停下來稍微緩和一下,等一等大明百姓。

連張居正都覺得可以稍微休息一下,萬曆十年開啓的普查丁口、廢除賤籍、還田法,都在有序的展開,大明一切都如此的有條不紊,比張居正設想的最好局面,還要好數倍。

張居正在全楚會館喝茶,這是宮裡賞賜的密雲龍貢茶,來自福建武夷山,一斤茶餅值二兩銀子,算是大紅袍的一種,張居正對茶真的沒什麼研究,他覺得北宋神宗搞出來的貢茶,不值這個價錢,二兩銀子能在京師買四石糧食了。

宮裡賞賜,張居正也沒有推脫。

他好以整暇的整理了下衣服,拿起了桌上的逍遙逸聞。

林輔成去了趟天津衛,觀禮閱艦式後,開始大力鼓吹,從造船廠的工匠,到大明官廠團造法,再到工部上下,最後是王崇古,挨個吹了個遍,吹得工部尚書汪道昆都羞愧了起來,王崇古都不好意思跟人說起逍遙逸聞上的吹捧。

大明文化還是很含蓄的,林輔成那天花亂墜的吹捧,王次輔也受不了。

最新一期的逍遙逸聞隨着咧咧寒風,送到了張居正的面前。

張居正翻開了逍遙逸聞,一看標題就站了起來,這個林輔成,又又又開始繼續寫他前往保定的遊記了!

但凡是寫到遊記,那都是不好聽的話,這個林輔成的存在,令人如鯁在喉,面前的這本《逍遙逸聞》如同在嘲弄着張居正,新政推行了十年有個屁用!大明該爛的地方,還是糜爛。

張居正深吸了口氣,反覆安慰自己,矛盾相繼釋萬理、大明在循環上升之中、有好自然有壞、事情要一點點的做、要勇於接受他人的批評等等,做好了心理建設後,張居正坐下打開了逍遙逸聞。

看了兩行,就是兩眼一黑。

除了朕有惑這三個字外,張居正現在最不能看到的就是逍遙逸聞這四個字。

“這個林輔成!”張居正一拍桌子,嘆了口氣。

遊七已經看完了這一期的逍遙逸聞,低聲說道:“先生,要不要找個人,把他套麻袋裡打一頓好了。”

如同海瑞那樣的好人不會死,如同王崇古那樣見風使舵的壞人不會死,唯獨愚蠢的人會死,這大抵就是天擇人澤的核心主張,林輔成就是那種有點愚蠢的人,大家都在歌功頌德,稱讚萬曆維新的偉大,林輔成也在吹,但林輔成卻在反覆的刺破鮮花錦簇的場面。

“不必了,人都是這樣,世俗、圓滑、苟且、怯懦、隨波逐流,人們總是在選擇有利於自己的活法,這沒有錯,但我從來不指責別人的勇敢,一如當初我不敢用海瑞,但我從來不認爲海瑞做得不對。”張居正擺了擺手,制止了遊七套麻袋的想法。

大明也的確需要有人指出大明的弊病所在,否則隱患會越積累越深,在表露的時候,反應到朝堂時,大勢已去,再也沒有挽回的可能了。

保定府一共三州十二縣,林輔成去了五個縣,這次是在完州。

完州腰山有個王氏,是塞外商賈之一,常年行走於塞外,不是晉商,王氏貿易的主要去向是遼東的東夷,不過隨着李成樑在遼東的開拓,東夷被不斷的編民齊戶,一些個見不得光的買賣,終究是無法做了。

王氏家中王篤行從遼東回到了完州。

保定府在萬曆四年就完成了清丈,有部分的田畝,因爲地籍不清,而且荒廢日久,變成了官田。

這是當初俺答汗入寇鬧得亂子,京畿人心動盪,在隆慶二年,整個北直隸九府二州,所有丁口不過七十二萬之數,真正的地廣人稀,從燕山到黃河,偌大的華北平原,只有七十二萬人生活。

那時候,遷徙的人很多很多,都是向南方逃難,一部分的地契散佚,這部分土地都成了官田。

保定府大約有七千頃這樣的田畝,也就是七十萬畝的官田。

王篤行從遼東回到了完州的時候,是以功成名就的身份回去的,在腰山營建了大宅,成爲了當之無愧的勢要豪右,而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即便是不做買賣的王篤行,依舊保持着優渥的生活,而且家產在不斷的擴大。

林輔成到達完州後,開始瞭解這個王氏,可是當地所有人都對王篤行的發家史忌諱莫深,連談論都不談論,而林輔成在仁和得罪夏氏,也是扒了夏氏家裡海寇的經歷,才被針對,林輔成那是一點記性又不長,到了完州地界,又要扒王氏的發家史,非要弄個究竟。

還真給林輔成給搞明白了,王篤行以十五文(飛錢)每畝的價格,從保定萬州衙門租了四千頃的田,轉手以每年四錢銀每畝租賃出去,四錢銀大約有八百文,這一份租約長達三十年,三十年,兩代人了。

“保定地方是真的想升轉啊,林輔成人生地不熟,他怎麼知道這個租賃的價格,還知道三十年這個詳情的?完州地面,沒一個人願意談及此事,他林輔成又是怎麼知道的?”

“這都是前任留下來的宿弊,之前的完州知州安嘉善,現在在浙江金華做知府,安嘉善是山西忻州人,和晉黨的嫡系範應期同期,朝中可是有王次輔爲倚仗,保定地方不敢擅動。”

張居正分析着這份逍遙逸聞,別人就看個樂子,張居正看的是局勢,他可太明白官場這點套路了,保定地方官員,都十分有默契的把一些常人難以知曉的東西,告訴了林輔成。

林輔成就像是闖進了狼羣裡的羊一樣,很多過去地方不方便點的雷,都交給林輔成去蹚,炸了也是炸死林輔成!如果沒炸,林輔成就只賺點名聲,可保定地方的官員,全都能升轉。

林輔成走到哪裡都被人利用,不是託庇於大將軍府黃公子,恐怕早就被人給套麻袋了。

張居正當然知道,大將軍府沒有黃公子,只有一個大明皇帝冒名行走罷了,被人利用是好事,總比毫無價值要強得多。

王篤行從上一任知州安嘉善處,搞到了四十萬畝三十年的租期,成本幾乎忽略不計,而每年可以獲得至少十六萬銀的收入,這對保定地方而言,就真的太難受了。

張居正細讀了林輔成的逍遙逸聞,發現的確是這樣,這四十萬畝田,可不都在完州,而是在保定三州十二縣的各個地方,在完州,只有不到兩萬畝的田被這樣租賃了,分爲多處租賃,減少風險。

這十六萬銀,都落到了王篤行的手裡嗎?

顯然不是,大頭絕對不是王篤行能吃的下的,大部分都給了晉黨,這裡面有安嘉善、劉自化、韓楫,有範應期,一個非常典型的窩案,晉黨上上下下都在偷吃。

在談完了完州之事後,林輔成綜論了大明官田的流逝的種種,這樣的事兒,不僅僅發生在完州,發生在保定,而是發生在大明的大江南北。

“範應期怎麼回事?”張居正眉頭擰成了疙瘩,這裡面居然還有範應期!

張居正對範應期的觀感還是極好的,但這幾年,範應期似乎在向深淵滑落,這貪腐貪到了王崇古都看不下去,無法容忍的地步。

“範應期生病了。”遊七簡單的說了說自己打聽到的情況,範應期的牙痛,時好時壞。

“嘖嘖,有趣。”張居正合上了逍遙逸聞,這一期的逍遙逸聞,從頭到尾透露着一些古怪。

林輔成的光德書坊是託庇於陛下,也託庇於王謙,陛下日理萬機,自然沒空理會光德書坊的經營,大部分時候都是王謙在負責,王謙作爲晉黨黨魁的兒子,非但不捂窟窿,反而讓這篇遊記,堂而皇之的出現,甚至還要賣的到處都是。

晉黨想幹什麼?毫無疑問,晉黨在清汰,在內部新陳代謝。

要知道,當初隆慶二年天下百官大計,高拱爲首輔,未曾罷免清汰任何一個山西籍貫的官員,甚至是託庇于山西籍官員的陝西、河南等地的官員,也都沒有清汰,也正是那一次的大計,讓晉黨徹底成爲了朝中最大的一股力量。

而現在,王崇古帶着的晉黨,主動內部新陳代謝,而且沒有任何外因的情況下,刀刃向內。

上一次王崇古對內清黨,是因爲大明在討伐板升,收復河套,那是頂天的大事,王崇古怕引火燒身,刀刃向內還可以理解,現在,這次晉黨的內部清汰,處處透漏着不尋常。

“王崇古真的對晉黨不在乎了,所以才如此的狠厲。”張居正的手指在桌上敲動了幾下,將逍遙逸聞批註了一些,皇帝喜歡看《民報》、《格物報》、《逍遙逸聞》這件事,從來不瞞着太傅帝師,張居正是怕皇帝看不明白其中的貓膩,所以親自批註了下。

林輔成可以當工具,但陛下絕對不能成爲工具。

張居正覺得範應期有古怪,算不上骨鯁正臣,也是循吏,這怎麼好端端的就成了這個樣子?那個收銀子不辦事的範應期去哪裡了?

王崇古連範應期都不在乎了,他正在拋棄晉黨,成爲工黨黨魁。

要知道大明官廠團造,尤其是沿海地區的官廠團造,皆仰賴船引置換的田畝作爲供給,官廠工匠的待遇好,需要這些田畝產出的糧食供養,船引置換了三百萬畝田,這三百萬畝就是工黨的命根子。

所以,寧肯斬殺範應期,王崇古不會允許,官田被人這樣以忽略不計的成本租賃,轉手租賃給別人。

張居正的判斷沒有一點錯,王崇古的冷酷比大明的寒冬都要冷厲幾分。

逍遙逸聞連拍了好幾期的馬屁,所有人都知道游龍號的設計真的很巧妙,裝的很多,跑的很快,從天津衛跑到爪哇,只需要兩個月的時間,這可是萬里之外,無人不振奮,但逍遙逸聞筆鋒一轉,再次寫起了遊記,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尤其是都察院的反應格外的激烈,海瑞已經開始組織人手,前往了保定,專門查清此事。

範應期惶恐不安,他着急忙慌的跑到了全晉會館,希望晉黨黨魁庇佑一二,王崇古將其拒之門外整整三次,第四次的時候,王崇古從全晉會館走了出來,而不是讓範應期進去。

這很無情,當初高啓愚搞出了應天鄉試的事兒來,張居正都讓高啓愚進門了。

“王次輔救我!”範應期一見王崇古,沒有任何猶豫的就趕忙求救。

“我害得你,你讓我救你?京師人人都知道,我兒子給林輔成站臺,都說我王家父子是陛下的狗,林輔成是王謙的狗,你不知道嗎?”王崇古話挑明瞭說,十分的冰冷,比寒冬臘月的冰還要冷。

範應期也罵過,罵王崇古是陛下的狗。

範應期呆滯了片刻說道:“王次輔明察啊,我真沒拿多少錢。”王崇古深深的嘆了口氣:“是拿多拿少的問題嗎?你和王家屏都是葛公的門生,若非這段情分在,我今天不會出來見你,你和王家屏主持會試,收了銀子不辦事,大明京堂都知道,沒人說你們什麼,看看王家屏現在在幹什麼,伱又在幹什麼?”

“當初四川巡撫羅瑤清丈不利,言官彈劾,羅瑤被調離,我從張居正手裡把四川巡撫搶了過來,給了你,你呢,還沒去四川就覺得那地方貧瘠,百般不願,到了四川履任只有兩月時間,就求告調回京師。”

人都是會變的,當初晉黨的兩個嫡系門生,範應期和王家屏,兩個人是哼哈二將,不算什麼骨鯁正臣,但還有底線,王家屏在廣州做巡撫數年如一日,殷正茂、凌雲翼打下的基礎,在王家屏手裡發揚光大,廣州市舶司、廣州遠洋商行,甚至能和松江市舶司松江遠洋商行相提並論。

範應期在幹什麼?在受賄,在庇佑奸猾。

“王次輔,弟子願意將多年所得,全都奉於次輔門下,還請次輔救我啊!”範應期額頭的冷汗都冒了出來,在範應期看來,他拿了錢,沒給王崇古,所以王崇古才如此狠心。

範應期是葛守禮門生,而當初晉黨黨魁之爭鬧過之後,範應期就一直不怎麼認可王崇古這個黨魁,現在出了事,求告到門上來了。

當真是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

王崇古一甩袖子,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你到現在都不知道錯在了哪裡!你當真以爲,林輔成不去保定,這件事就不會暴露嗎?我姑息你,庇佑你,你就沒事了嗎?你脖子上頂着那麼大的腦袋,裡面是漿糊還是水?”

“林輔成一個筆桿子,他能知道什麼?這是保定地方官員的不滿,當真你乾的那些事兒,保定地方可以無動於衷嗎?張居正門下王廷瞻,是怎麼彈劾同樣是楚黨,而且是嫡系羅瑤的?”

“羅瑤可是湖廣人,是張居正的門下!”

“愚蠢!”

王崇古對範應期是有些期許的,這件事說大,可以比天大,其實說小,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個貪腐窩案,範應期要是迷途知返,王崇古也是可以到陛下那裡求求情,不過是現在革罷官身功名,等風頭過了,再起復就是。

但範應期的表現,讓王崇古極其的失望,他不知道錯在了哪兒,甚至不認爲自己有錯,只是認爲自己錢沒給夠,才讓王崇古厭惡。

“王次輔不肯的話,那我只能去找元輔了。”範應期咬着牙說道。

王崇古直接被氣笑了,笑着笑着就面色古怪的說道:“你去,儘管去。”

張居正的楚黨、張黨又不是什麼垃圾回收站,什麼垃圾都要,就範應期現在這樣,張居正看他一眼,都算他王崇古輸了,張居正要是這麼好對付,他王崇古早把張居正趕出朝堂了!

高啓愚舍了命去了泰西,張居正都不肯原諒他,皇帝要給高啓愚升官,張居正最後硬頂着給了個鴻臚寺少卿。

但凡是犯錯的人,在張居正那裡,下場會更加悽慘。

王崇古說完就直接揹着手離開了,全晉會館的大門緩緩關上,門內王崇古站在庭院裡,愣了許久,才搖了搖頭,當初陛下看晉黨哪哪兒都不順眼,動輒以鄉黨、族黨形容,說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用舍予奪,無綱無紀。

王崇古當時對這句話非常憤怒,但現在再看,這十六個字,居然全中。

人會變,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爹,天寒。”王謙拿着件大氅,給王崇古披上,王謙的確是個逆子,但涉及到晉黨嫡系範應期的時候,王謙還是跟父親好好商量過的。

“還給範應期爭取機會嗎?”王謙好奇的問道。

王崇古猶豫了三天,猶豫的是要不要給範應期一個機會,把範應期放到綏遠去,好好做幾年事,也未嘗沒有救,逍遙逸聞的刊行,其實是把這件事用一種溫和的手段揭發,否則真的讓科道言官鬧起來,範應期不死都得脫層皮。

王崇古本來的打算是,晾他三天,讓他知道那種擔驚受怕的滋味兒,然後將他放到綏遠去,踏踏實實做事。

王崇古緊了緊身上的大氅說道:“我能救得了誰?我連自己都救不了,全靠聖眷託庇,他自己都不救自己,我能如何呢,人一老,就會優柔寡斷,就會念舊,我念葛守禮的舊情,對範應期也有迴護之意。”

“奈何,奈何。”

不是隻有張居正是個有血有肉的座師,願意庇佑門下,有事真的出面保護,王崇古年紀越來越大,開始有些念舊,所以本來是打算給範應期一個機會的,哪怕是範應期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王崇古要是沒打算給範應期機會,也不會出門見他。

這件事終究是鬧到了皇帝面前,因爲海瑞沒費什麼勁兒,就把整件事給查的明明白白,保定地方都把材料準備齊全,連腰山王氏家裡有幾棵樹都奏聞一清二楚。

“也就是說這個王篤行是販賣鋼鐵火羽起家的嗎?”朱翊鈞召見了王崇古,詢問詳情,王崇古可是刑部尚書。

鋼鐵火羽,鋼是甲冑,鐵是箭簇,火是火器,羽是帶羽的箭桿,塞外的箭桿多無羽,這些都是重物,禁止出關,倒騰這些東西,自然是絕對的暴利。

鐵鍋、鹽巴、茶葉等物,就是輕物,可以交易,要是倒騰這些,朱翊鈞是不會親自過問的。

“回陛下,的確如此。”王崇古無奈的說道:“說起來也是隆慶年間的事兒了,李成樑蕩平古勒寨後,收緊了關隘,生意做不成才回來的。”

那年頭,走私這些都很普遍,還有人往塞外走私火炮,那個羣魔亂舞的年代,發生什麼都不稀奇。

“可是這個王篤行從遼東回到了保定後,還是一個樣子,嘖嘖。”朱翊鈞將手中的奏疏放下,看着王崇古問道:“範應期,他這六年,拿了五十萬銀,王次輔打算如何處置?”

“臣本來想讓他去綏遠歷練歷練的。”王崇古實話實說,他和陛下相處了這麼久,說實話是生存之法。

朱翊鈞笑着說道:“昨天,範應期從王次輔門前離開後,去找先生託庇,遊七不知輕重,讓人將範應期打跑了。”

“啊?”王崇古一愣,隨即有些釋懷的笑了,他還以爲範應期在逼他就範,結果範應期還真的去了。

站在全楚會館的立場上,這跟罵張居正的全楚會館是個藏污納垢的賊窩,張居正就是個賊頭兒,有啥區別?人家遊七把他打跑,還算是客氣的。

“去不得綏遠了,不是朕不給次輔面子,是他自己不長臉。”朱翊鈞拿出了卷宗說道:“他還有事兒,不是光保定一件,當然這幾個案子裡,不排除地方在出清舊賬,把賬都扣在範應期的頭上,但裡面九成的事兒,的確是他指使的。”

監察百官是都察院的事兒,海瑞沒有告訴王崇古太多的細節。

不僅僅是保定,而是陝西、山西、北直隸、河南部分,都有類似的事情發生,的確有地方聽說後,立刻把過去的舊賬扣在範應期的頭上,但大部分的確是範應期搞出來的。

王崇古看完了卷宗連連搖頭說道:“臣實在是愧疚,他真的是連收錢都收不明白,捅了這麼大個簍子,居然就收了七十萬銀,還不如陳經邦搞得錢多。”

奸臣一般都很能幹,因爲沒點本事,爬不到奸臣這麼高的位置,顯然範應期還夠不上奸臣,收錢都沒收明白,實在是拉低了奸臣的平均素養。

收錢要收明白,是一件很繁瑣的事兒,王崇古很有經驗。

王崇古眉頭緊蹙的說道:“臣不懂,陛下,範應期以前,不這樣的,臣對他還是寄予厚望的,他不願意在四川,臣還把他保舉回朝了。”

“王次輔沒察覺出他的異常嗎?”朱翊鈞反問了一句。

王崇古回憶了一番,疑惑的說道:“他的確和過去不一樣,瘦了很多,而且精神有點亢奮,那種怪異的亢奮,兩腮無肉,眼眶深陷,和當年那個風流倜儻俏書生,完全不同。”

“是啊,他變了,他在吸食阿片,起初是因爲牙痛。”朱翊鈞將解刳院大醫官的診斷記錄遞給了王崇古,嘆了口氣說道:“俞帥、譚司馬,臨到終了,痛不欲生,都不肯服用此物鎮痛,就是知道此物之危害,哪怕是臨了,也不肯沾染一點。”

牙疼不是病,可疼起來要人命,海瑞查案發現了範應期的異常,請了大醫官診斷,確定了範應期在吸食阿片鎮痛,是智齒導致的開口障礙,智齒長得歪了,埋在肉裡,疼的要命,範應期才尋了阿片鎮痛。

解刳院說阿片是生理性的破壞,在範應期身上應驗了,範應期真的去找,可以找得到,價格昂貴,兩千銀一個阿片球,對範應期而言,其實不算昂貴。

朱翊鈞還是低估了開海對大明方方面面的影響,呂宋、元緒羣島都大量種植阿片、淡八菰,開海帶來的不僅僅是大量的白銀,也不都是正面的影響,矛盾當真是無處不在。

範應期好好一個人,就這樣被毀了。

歷史上的萬曆皇帝躲在後宮抽阿片,不理朝政三十年,天下百官缺員一半,這就是阿片的可怕危害。

“臣沒有什麼疑問了,以律法辦,送解刳院,先試着戒一下吧。”王崇古頹然的說道。

www⊙ ttκд n⊙ co

範應期算是徹底被毀了。

範應期是嘉靖四十四年的狀元,晉黨對範應期的期望遠比王家屏要高,結果因爲牙痛鎮痛,染上了這樣的惡習,王崇古又能如何呢?

“這玩意兒還是得禁絕,即便是惠民藥局開藥,也要慎重再慎重,用了多少,什麼時候用的,都要有明確的限定,絕不可以打着看病的旗號,就可以合法買賣。”王崇古對陛下的禁絕令更加認同。

同時要對阿片這類鎮痛、致幻類的藥物,進行等同於軍械一樣的嚴格管理。

“已經在做了。”朱翊鈞看着案卷,確信的說道。

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請假條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