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陳實功陳太醫,常年和大明的妖孽們打交道,打的交道多了,自然就變成了妖孽了。

當然陳太醫也會自我紓解:陛下說了,全都是爲了大明的醫學!

人要擅長和自己妥協。

朱翊鈞本來還想看看陳實功的解刳之術,尤其是這個年代的闌尾炎醫治手術,這的確是稀奇,如何麻醉,如何刨心挖肺,如何縫合,如何消毒,如何清創換藥,大明在萬曆年間就能做到這種事兒,朱翊鈞自然很好奇,陳實功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但是朱翊鈞看到張居正已經噴火的眼神,便果斷選擇了回宮習武去了。

小皇帝再看下去,張居正怕是要表演五拜三叩首,直言上諫了,多大點事兒,至於磕頭磕的砰砰響,搞得苦大仇深,一副天下將亡的樣子。

不就是看看如何解刳嗎?

朱翊鈞不是怕張居正念叨,是這解刳院剛剛起步,要是因爲皇帝非要親自看解刳,解刳院被解散了,朱翊鈞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回宮後,馮保選擇性的將宮外的事兒,彙報了一番,小皇帝的話,他選擇性的隱去了。

皇帝陛下給他的旨意是不要讓太后擔心,作爲大璫,首先要做的就是精準體會上意,抓得住重點,這老祖宗才能做的長久。

那麼陽光開朗小皇帝的形象,需要馮保在奏稟中,一點點的去維護,那麼一些該省去的內容,就必須要省去,該春秋筆法就遮掩一二,一些該重點描述的東西,就應該着重描述。

馮保恭敬的說道:“待到那案犯嚇得渾身打哆嗦的時候,陛下對着陳實功陳太醫說道:使四海八方,均沾岐聖昭德;際天極地,共沐大醫膏澤。納斯民於壽康,召和氣於穹壤!”

“太后千歲,這可是陛下德澤萬民的宏願!”

“張元輔面色當場就變得複雜了起來,看着陛下,多了幾分期盼,羣臣們交頭接耳,多在議論此句,內外文臣武將皆期盼明主,再振朝綱。”

“陳太醫跪下接旨,承聖命繼岐聖門庭,想來日後,必然有一番作爲。”

馮保並不想在皇帝心目中印象更差,他之前有不恭順的表現,若是印象再差些,怕不是被送到解刳院?那還不如死了算了。

今天陛下就跟個小閻王一樣,用最開朗的笑容,說着最狠的話。

“嗯,這王章龍着實可惡,草菅人命惡賊也,斬首示衆,確實便宜了他,送解刳院卻也合適。”李太后是宮女出身,知道百姓疾苦,若是有點辦法,哪家爹孃肯狠心把孩子送到宮裡去。

一如宮門似海深,從此高牆絕紅塵。

王章龍在老家殺陳氏一家三口,在山東爲響馬,入京盜竊還嗜賭成性,送入解刳院,立刻讓人可以接受了。

李太后不想孩子見血,但孩子去了解刳院,到底是讓朝臣們見到了皇帝的品性,皇帝不是怯懦之人。

刺王殺駕又如何?皇帝還是有膽略親自前往解刳院,皇帝還不是親自見了那刺殺之人?

那亂臣賊子王章龍,起初還嘴硬,還不是被皇帝三言兩語說的語無倫次,只有求饒的份兒?

皇威不振,皇威就是在這一點一滴中,積累而來。

“那句四海八方,際天極地,納斯民於壽康,召和氣於穹壤,出自何處?”李太后有些奇怪的問道,十歲皇兒,能說出這等話來?

“出自永樂至景泰年間的禮部尚書胡濙所著《衛生與簡易方》,

太醫院院判因解刳院事上奏疏,曾經引用過這句話,陛下今日在文華殿聽政,看到了這份奏疏,想來是覺得適用,才記下了。”馮保趕忙說道。

回宮之後,馮保也奇怪,這話說的極有章法,這是十歲孩子能說出來的?

他讓司禮監的小黃門翻查,查找出處,才發現太醫院的奏疏裡有這句話,而這封奏疏就在今天的御案之上。

“幹清宮宮女出宮採買,曾經聽聞坊間傳聞,十歲皇帝、讀六月書,只翻不看、目不識丁。”

“哼,大抵是那些個講筵大臣們,到了家裡和下人胡說八道才傳了出去,他們教的不好,怪皇兒天資不敏,到底是教的差,還是皇兒讀的不好?”李太后說起這個就來氣。

幹清宮外出採買宮女回宮,小聲討論這句讖言,被李太后給聽了去。

李太后也不好問個明白,畢竟皇帝讀書確實不是很好,問了反而自取其辱,不問是越想越氣。

現在這口氣終於順了。

馮保立刻怒氣衝衝的說道:“什麼話!陛下有天慧,指斥乘輿,是大不敬之罪!待臣查明白,非撕爛他們的嘴巴不可!”

李太后則滿是笑意擺手說道:“完全不必,是非公道,由人論說,現在丟臉的,是那些個大臣。”

現在好了,陛下句句字字都有章法,那之前講筵學士教不會,張居正一教就會了?

到底是誰的問題,不言而喻。

籠罩在李太后心中的陰霾,終於慢慢消散,現在只剩下了一片烏雲,她的皇兒在習武,多少顯得有些不務正業。

朱翊鈞在十分認真的習武,他需要保護好自己,後世他六歲的侄兒都知道一句話。

活着纔有輸出!

朱希孝對朱翊鈞的習武進度非常滿意,其他幾個陪練的小宦官們,都是被迫的,陪皇帝練武這種事,自然要謹慎認真的對待。

而皇帝卻是主動訓練,朱希孝看着小皇帝滿頭是汗,在內心深處,突然生出了一點點的期望來,大明還能再出一個馬上皇帝嗎?

這個奢望一出,朱希孝立刻將其打散,陛下習武,不過是爲了面對刺客之時,有逃脫的能力罷了,天生貴人,何須如此辛勞?過不了多久,太后就得下懿旨,罷了這皇帝習武之事。

朱翊鈞哪裡知道朱希孝那些心思,他是累的滿頭是汗,但是這第三日習武,走路終於不再一瘸一拐。

年輕真好。

他站直了身子,起身見禮,算是結束了今日的課業。

講筵學士講筵,張居正講筵,朱翊鈞都要微微欠身以示尊師重道,武道老師就不是老師了?

朱希孝趕忙回禮,想要誇讚幾句,奈何實在是讀書少,不能出口成章,文臣拍起馬屁都是押韻的章句,而且能說個三天三夜,不帶重樣的,這方面,武勳們的確比不了。

“孃親。”朱翊鈞露出了他的招牌笑容。

陽光開朗小皇帝,這笑容加上微胖的笑臉,很有欺騙性。

“皇兒今天極好,若是這武藝學累了,就停了吧,眼下朝中局勢終於安穩了一些。”李太后有些心疼孩子吃的苦,又勸皇帝放棄武藝。

朱翊鈞則搖頭說道:“《論語·泰伯章》有云: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元輔解曰:弘毅,弘大剛毅,才能勝任重任,走得更遠,篤行至遠。”

“北宋范仲淹曾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心懷天下有大志,叫做弘,心中只有私利,則狹隘。”

“做一件事目標明確而堅持,每一件事必須有始有終,叫做毅,做事無定性則餒弱,事事只做一半,會喪失面對困難的勇氣,變得膽怯。”

李太后聽聞之後,沉默了片刻說道:“元輔大才也,大才也,今日方知弘毅是如此解法。”

她也是第一次知道弘毅這兩個字,原來是這樣解讀的,張居正解的鞭辟入裡,不僅在教聖人訓,還在講做人,而且像是在教皇帝如何分辨忠奸。

“皇兒是如何解的?”李太后頗爲期待的問道。

朱翊鈞笑着說道:“孩兒問元輔:弘而不毅何解?元輔答曰:無規矩而難立,眼高手低,便做不成任何的事兒,若居廟堂之高,則爲高談闊論之徒,清談之輩,誤國也。”

“孩兒再問元輔:毅而不弘何解?元輔答曰:隘陋私無居之,只爲一己之私,若是居於廟堂之高,爲國賊,若治人者,皆滿心私利還能矢志不移,則國大危。”

“孩兒又問元輔:億兆供養朕一人,是否任重?元輔答曰:重若泰山。”

“孩兒再問元輔:大明國勢江河日下,是否道遠?元輔答曰:道長且阻。” WWW▪ т tκa n▪ ℃O

“孩兒解此句:天下億兆黎民供養朕一人,其任重若泰山,當心懷天下;大明邊防不寧兵兇戰危,其道長且阻,當執守堅定。”

“謂曰:億兆供養,任重於山,一息尚存,此志不懈,不弘不毅,餒弱懦夫耳。”

“元輔先生沉默良久,方纔說道:陛下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臣見旭日初昇, 大耀東方,敢不沒身而後已,一息尚存,此志不懈!”

朱翊鈞頗爲確切的說道:“孩兒謹記於心,習武並不是很累,且別有一番樂趣。”

“孩兒不想無始無終,不弘不毅,爲懦夫耳。”

李太后只感覺自己心疼兒子習武辛苦就像是在犯罪,自己不讓他太過勞累,反倒是讓大明的皇帝變成了懦夫似的,這沒由來的便產生了一種負罪感。

“皇兒不嫌累,就學吧,學吧。”李太后打定了主意,日後不再勸了,這搞得自己像是成了禍國殃民的妖婦,耽誤了大明皇帝成大才。

“今天還學了什麼?”李太后繼續考校着功課,朱翊鈞又按經典、張居正註解、他自己的理解和張居正的評價這樣的敘事結構,講解了一遍今日課業。

朱翊鈞越講越覺得奇怪,李太后只是聽,卻很少評價,她到底是在考校功課,還是在學習?

小皇帝也沒有深究其中的差別,權當複習功課,省的月考的時候,沒考過,貽笑大方,不務正業歸不務正業,該過的考試還是得過。

李太后不到而立之年,讀過書但只讀過女戒,她的確在學習,學習如何明辨是非,如何辨別忠奸,至少在小皇帝親政之前,大明不能在她手裡變得稀裡糊塗,千瘡百孔。

這是她身爲母親的責任,也是身爲太后的職責。

李太后聽着孩子侃侃而談,是極其欣慰的,到了用晚膳的時候,李太后特意命幹清宮太監張宏,加了兩道菜。

朱翊鈞夾着了一道菜,面色凝重的問道:“這是何物?”

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363章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363章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