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

對於戚繼光研究如何高效的殺人,朱翊鈞的態度非常明確,恨未壯,不能同行。

大明京營首戰告捷,這不是結束,這次出塞作戰,並非古勒寨那樣,打掉敵人一個營寨就是結束,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這次的勝利看似十分的輕鬆,甚至打出了碾壓的姿勢來,這的確是理所當然的。

戚繼光非常不喜歡軍事冒險,任何的軍事冒險在戚繼光看來,都是對自己、對將士、對國朝、對敕命或者說朝廷賦予的使命的不負責任,他的一生,所有的勝仗,全都是謀而後定,精心謀劃,認真籌備,最終取得勝利。

他就是這樣的人,他也是這樣的打法,一個能夠支撐起大明一片天的柱石。

一個帥才。

大明軍行營,來到了營州衛舊地,洪武年間建的城牆早已倒塌,這裡早就成爲了一個北虜左翼的聚集地,四面地勢較高,北風吹不到的地方,臨近就有隨緣,確實十分適合紮營。

京營摸出了數十輛車來,丈量步車,需要測量出營州衛這個簸箕的具體長度,而後建了一個營堡,一點點的將戰爭發生的地方從大明移動到北虜的地界,由防守方轉爲攻擊方。

攻守易形,將戰線推到敵人的陣線中,就是這次京營出塞作戰的主要目的。

這裡是大明的出塞的第一個營堡,戚繼光的戰爭任務是建立從喜峰口到大寧衛、從大寧衛到廣寧衛的二十四個營堡,減少在東北方向的被動。

“陣斬一千七百餘人,李如鬆追擊而去,再斬兩百,剩餘百餘人逃脫,我部傷亡…”楊文看着戰報眉頭緊蹙的說道:“我部傷亡爲零,只有三營二部三司四局六車有一名佛郎機手,因爲開花彈炸膛,受了點傷。”

四輛戰車爲一局,一局主將爲百總;四局爲一司,一司主將爲把總;四司爲一部,一部主將爲千總;兩部爲一營,一營的主將爲參將;

一輛車20人,正兵10人,奇兵10人。

大明的傷亡實在是太少了,少到如此戰報稟報,怕是言官們又要說將帥欺瞞戰損了。

這不是什麼稀奇事,畢竟大明從南衙運抵京師的漕糧,總是莫名其妙的失火沉船,所以這麼幹的朝官們總是認爲戚繼光也在瞞報損傷。

“就這麼報吧。”戚繼光在戰報上書押下印,沒死人就是沒死人,每個軍兵有父有母,死亡是無法欺瞞的,御史恨不得拿千里鏡在京營的身上找麻煩,戚繼光還不畏懼這個麻煩。

是什麼就是什麼,贏了就是贏了,輸了就是輸了,戚繼光纔不會粉飾太平,至於朝中言官,風力輿論,那不是軍卒的戰場,交給陛下、元輔去處置就好。

楊文鋪開了一張堪輿圖說道:“土蠻汗圖們有五個萬戶,分別是察哈爾萬戶腦毛大、喀爾喀萬戶的速把亥、右翼鄂爾多斯萬戶的切盡黃臺吉、永謝布萬戶的赤把都兒、土默特萬戶的扯力克,每個萬戶手中至少一萬騎卒可供差遣。”

“而我們剛剛擊破的營州衛屬於察哈爾萬戶的腦毛大,如果圖們收到了我們進兵的消息,將五個萬戶集結,以優勢兵力,攻擊我任何一路,恐有危險。”

“下雪了,他們的互相馳援守備,或許困難,但還是要小心提防。”

“畢竟我們只有一萬人。”

楊文對此次進攻並不樂觀,因爲敵人的實力仍然極其強悍,圖們手中至少有六萬人,而京營只有一萬。

戚繼光點頭說道:“你的擔心很對,草原人的作戰方式跟大明完全不同,大明的進兵,是帶着足夠的輜重糧草,步步爲營,而草原的人作戰,講究的就是來去如風,雖然天時不在北虜,但是他們仍然有集結優勢兵力的可能。”

北元朝廷被大明將軍藍玉在捕魚兒海擊潰,而後北元朝廷變成了北元汗廷,隨着時間的推移,北虜一分爲三,分爲了瓦剌、韃靼、兀良哈三個大的部族。

在土木堡擊潰了並且俘虜了明英宗朱祁鎮的也先,就是瓦剌的太師,而當時草原的可汗是脫脫不花,脫脫不花死後,脫脫不花的三弟滿都魯繼承可汗位。

滿都魯死後,沒有了繼承人,孛兒只斤·巴圖孟克繼承了可汗的位置,自稱大元可汗,大明將其稱爲達延汗或者小王子。

小王子逐漸統一了漠南蒙古諸部,成爲了實至名歸的可汗。

小王子將漠南蒙古分爲了6個萬戶,分左、右兩翼,分封諸子,作爲大汗藩屏。

左翼爲:察哈爾萬戶、兀良哈萬戶、喀爾喀萬戶;右翼爲:鄂爾多斯萬戶、土默特萬戶、永謝布萬戶。

小王子死後,土默特部俺答汗強勢崛起,左翼開始東逃,兀良哈諸部被兼併,最終形成了左右兩翼的對峙局面。

土蠻汗孛兒只斤·圖們,一直將俺答汗視爲叛徒,但是實力不如人,所以只能忍氣吞聲,和俺答汗互相盜馬仇殺。

土蠻汗圖們,以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黃金血統爲傲,手下控弦六萬有餘。

和大明軍的作戰方式完全不同,大明的進軍方式是一步一個腳印,前鋒、中軍、輜重,攻打一處,佔領一處,繼續前進,而草原人根本不會計較一地的得失,對於逃跑完全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他們的作戰方式是來去如風。

兩百里的距離,大明軍隊可能需要五六天的時間,才能趕到,但是草原部落集結可能連一天都用不到。

即便是天時不在土蠻汗,因爲下雪地面結冰,草原的集結速度會大大降低,但是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戚繼光對大軍做出了佈置,在營州衛休息一夜之後,開始繼續向大寧衛挺進。

而此時的孛兒只斤·圖們,蒙古的宗主大汗,也收到了大明進兵的消息,因爲自營州衛而來的潰兵已經證明了此次出塞作戰,大明軍的實力強悍。

而且圖們也很快的搞清楚了是誰在進攻,戚繼光。

戚繼光的牙旗很好分辨,潰兵們雖然草木皆兵,但還是知道誰殺了他們。

腦毛大驚駭無比的說道:“我們是不是應該立刻撤退?那可是戚繼光啊。”

戚繼光的名字,就像是一個夢魘一樣,圖們多次想要復刻俺答汗的經驗,從喜峰口、北古口擊敗薊州的大明軍,劫掠京畿,逼迫大明朝臣封貢。

可是圖們經過了無數次的進攻和試探,損兵折將,始終無果。

打不過就是打不過,戚繼光的名字就像是一個無物可陷的堅盾一樣樹立在大明的京畿,讓圖們吃盡了苦頭。

受害者董狐狸,索賞被全殲、侄子被俘的董狐狸聽聞戚繼光打了過來,認真的思索了一番,得到了一個他認爲正確的答案。

“戚繼光的這次進攻,應該只是想要做到和李成樑在遼東攻克古勒寨一樣的戰績,大雪的時候,突然出塞作戰,而後殲滅一個部族,向朝廷索要恩賞。”董狐狸信誓旦旦的說道。

“何以見得?”圖們看向了董狐狸,董狐狸其實也是萬戶,是兀良哈部的萬戶,但是兀良哈三部已經被東逃的蒙古左翼所吞併,所以董狐狸沒有實質性的萬戶封號,爲數不多的本部兵馬,也被戚繼光給完全殲滅了。

董狐狸十分肯定的說道:“中原人喜歡內訌,遼東的李成樑出塞取得了戰果,而在京師練兵三年的戚繼光,卻沒有什麼作爲,戚繼光必須要證明自己存在,所以纔出塞作戰。”

圖們看着董狐狸略微斟酌了一番問道:“中原人喜歡內訌,就像我們草原人一樣是嗎?我們爲什麼在這裡?還不是俺答汗把我們趕到了這裡?”

“戚繼光有必要證明自己存在嗎?他還不夠耀眼嗎?我們三番五次的在他手裡損兵折將,只要他在北方一天,我們就不能突破喜峰口,得償夙願。”

圖們說話一點都不客氣,對於萬曆元年董狐狸的戰敗,圖們雖然沒有懲戒,但是對於董狐狸的話,圖們持有天然懷疑的態度。

董狐狸說戚繼光出賽作戰,甚至攻佔營州衛,是爲了找存在感。

問題是,戚繼光這樣的人,需要找存在感嗎?戚繼光的存在,就讓某些人如鯁在喉。

所以,圖們判斷,戚繼光這次出塞作戰的目標,絕對不是爲了練兵或者找存在感,得勝後立刻回到長城之內,戚繼光一定會繼續進攻。

圖們和戚繼光打了整整八年,雖然後來這三年是跟戚繼光的部將陳大成交鋒,但是圖們自問對戚繼光還算了解。

戚繼光絕對不會甘心好不容易排除萬難,能夠出塞作戰,就爲了拿回了一個營州衛。

“報!報!可汗,富民驛、寬河城被大明軍攻破!牙旗陳大成,薊州軍兵!”一個傳令官風風火火的跑了進來,圖們猛地站了起來。

果然如同他預想的那樣,大明軍的進攻絕對不是之前平定古勒寨那般,而是帶着強力的目的性,這個目的自然是圖們腚下的這片土地,大寧衛。

“大汗,這可如何是好!”腦毛大用力的揪了揪頭上不多的頭髮,焦急萬分。

大明軍來勢洶洶,而且來人還是戚繼光。

圖們西北風猛吹天寒地凍的時候,背後也是升起了一層的冷汗,但是他不能慌,作爲可汗他要是慌了,麻煩就大了,不同於朝裡一些拎不清的朝臣,圖們太清楚戚繼光這三個字的可怕了。

“不要慌!”圖們大手一揮,強作鎮定的說道:“讓我想想。”

圖們在寒風中,還真的想到了個辦法,那就是攻敵必救,這也是長期作戰形成的路徑依賴,大明進攻,草原諸部就突襲大明必須要救援的地方,大明必然撤軍。

那麼攻敵必救的那個必救的地方,圖們思前想後,想到了遼東都司,遼陽。

“讓喀爾喀萬戶的速把亥帶領本部兵馬,立刻緊逼遼東,召集其他諸部萬戶,立刻帶兵前來!”圖們在情勢緊急的情況下,做出了一個決策。

土蠻部或者說察哈爾部,和喀爾喀五部的關係並不是很融洽,喀爾喀五部號稱五大營,手中有兩萬人馬,兵強馬壯,土蠻汗圖們,對這個實力強勁的喀爾喀五部也是無可奈何。

此時讓喀爾喀萬戶速把亥帶領本部奇襲遼東,而後聚集本部兵馬,或者阻攔,或者逃跑。

這個決策雖然稱不上英明,但絕對不算有錯。

圖們看向了董狐狸說道:“董狐狸你帶本部,前往富庶,阻攔戚繼光進兵,務必拖住其一日時間,爲我部爭取時間。”

“我?”董狐狸呆愣的問道:“我能攔得住嗎?”

“你可以。”圖們頗爲確信的點了點頭說道。

矛盾無處不在,所以鬥爭無處不在,董狐狸和喀爾喀五部的關係極爲密切,這個時候,自然派董狐狸去填線,或者說送死。

董狐狸呆滯的離開了大寧衛的可汗金頂大帳,站在雪地裡,一時間有些迷茫,去富庶阻攔戚繼光是送死,他深切的知道戚繼光的可怕,畢竟他的侄子卜哈出現在還在大明軍的手中。

但是不去富庶,他立刻會死,圖們一定會殺了他。

董狐狸出發了,從營州衛到大寧衛,中間有一座關隘,就是富庶(今天建平縣)。

等到董狐狸趕富庶這個地方時,卻鬆了口氣,也不用爲難了,戚繼光的前鋒,已經佔領了這個地方,董狐狸也不用在這裡守備了。

兵貴神速,大明軍的行軍速度,比圖們認知還要快的多的多。

董狐狸當然要嘗試奪回這個關隘,這裡六分山三分水一分田,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如果能奪回,那自然可以守備一二。

董狐狸讓兩個百戶帶領了兩百人嘗試進攻了一下,戰鬥的結果就是,若非董狐狸跑得快,怕是被李如鬆直接斬下馬去。

讓兩個百戶試探一下,已經對得起土蠻汗的黃金血脈了。

董狐狸也沒多少猶豫,立刻開始向北而去,他不能回大寧衛,否則土蠻汗一定殺了他祭旗,他索性直接北上和喀爾喀萬戶速把亥合兵一處,進攻遼陽,攻敵必救,這樣哪怕是土蠻汗也不能拿他怎麼樣。

戚繼光的中軍趕到了富庶,這裡在遼時,屬於遼國大定府,金承遼制,仍稱呼爲大定府富庶縣,元時,改名大寧路,洪武年間,富庶縣屬大寧衛管轄。

近兩百年過去了,當年的土石城牆已經被刻意破壞,因爲水草不夠豐茂,這裡日益破敗了,只有一些殘垣斷壁,還在靜靜的訴說着過去的輝煌。

李如鬆再次開始進兵,既然已經暴露,李如鬆的前鋒就沒有遮掩,帶着大量的正廂車,直撲大寧衛,直到距離大寧衛二十里,開始紮營,而後斥候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腦毛大率領五千人出大寧衛,進攻李如鬆先鋒軍。

李如鬆的目的是爲了建立前進的據點,佔據了有利地形,將所攜帶的二百五十架正廂車依次排開,充當火炮陣地,對腦毛大進行了炮轟,開花彈下,腦毛大留下了二百多個屍首來不及拖走,逃回城內。

武狀元的李如鬆在野外的弓箭有效殺傷是六十步,再遠,他就射不到了,也射不準了。

而火炮的射程爲八十步之外,也就是說哪怕北虜人人都要強過李如鬆,那也得吃上一輪炮轟才能進入射程,而六十步的距離是大明火銃的開火距離,而且射擊更爲精準的平夷銃,也是北虜的噩夢,長得稍微壯碩些的北虜,都會被平夷銃一一點名。

平夷銃用四錢火藥,彈丸三錢,專門負責狙殺六十步範圍內披甲軍卒。

腦毛大吃了個大敗之後,回到城內,來到了金頂大帳內請罪,而圖們聽聞了腦毛大的稟報之後,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這一支大明軍,居然是以火器爲主的軍隊,火炮和火銃的使用,爐火純青。

“伱起來吧,不是你的錯,是你的對手太過於強大了。”蒙古宗主大汗土蠻汗無力的擺了擺手說道:“不是你的錯。”

土蠻汗圖們,沒有火器,他們賴以爲生的弓箭,根本無法對對手造成任何傷害。

天變了,這是土蠻汗圖們和大明軍接戰以來最大的感受,火器的運用和強悍的威力,讓土蠻汗圖們產生了一種他們落後的作戰方式,必然會被淘汰的感覺。

而且圖們非常確信,這不是錯覺。

戚繼光的打法,其實就是當初西北總督翁萬達的打法,火炮轟完火銃轟,使用火器,對敵人造成大規模的殺傷。

北虜的軍紀並不嚴明,或者說沒有軍紀,損失稍大,超過了一成就會潰敗,而火炮造成的心理威懾更讓人膽寒。

“大汗,該怎麼辦?”腦毛大從地上站了起來,他的腿還在打擺子,連站都不站不穩,開花彈炸出的一朵朵血蓮,讓腦毛大仍然心有餘悸,驚魂未定。

和如此多的火器作戰,實在是讓腦毛大有些頭大,不知如何作戰。

“已經來不及等速把亥的消息了,立刻收攏兵力準備走吧!”圖們在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打算戰略轉進。

大明軍的火力太強悍了,圖們不確信,他強行讓手下的軍兵衝鋒陷陣,這些草原漢子手中彎刀,到底是會砍向大明軍,還是砍向他這個可汗。

“戚繼光那麼厲害,他不去西北打俺答汗,過來打我們幹什麼!”圖們極爲憤怒的說道。

腦毛大低聲說道:“隆慶元年,咱們攻破了喜峰口,進入了永平,劫掠了灤河地區,戚繼光隆慶二年,由南到北,不就是爲了防備我們嗎?他駐守薊州、永平、山海關,打的就是我們啊。”

事實也是如此,戚繼光從南到北,就是爲了守住京師的北大門,薊州。

圖們聽聞,一口氣兒沒倒騰過來,氣的直咳嗽,指着腦毛大,憤怒無比的說道:“你什麼意思,是我該打是吧!”

“不是,大汗,我沒有那個意思。”腦毛大立刻連連擺手,腦袋搖的跟個撥浪鼓似的趕忙說道。

圖們重重的嘆了口氣,搖頭說道:“大寧衛讓給他們了。”

草原人作戰就是這樣,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勢,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你強我就蟄伏,你弱我就欺辱。

次日陳大成帶領的薊州軍兵,趕到了大寧衛城下,這一路行來,佔據了火器優勢的陳大成,比戚繼光的京營晚了兩天。

陳大成爲西路軍負責策應,戚繼光爲中路軍負責進攻,而李成樑爲東路軍負責截斷援軍。

土蠻汗的應對是收縮兵力,將西路軍沿線的兵力完全收縮,而後派出董狐狸阻擊中路戚繼光,派喀爾喀五部襲擾遼陽。

這個應對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錯就錯在嚴重低估了大明軍的實力,大明軍侵略如火,進軍的速度實在是太快,錯就錯在土蠻部崩潰的速度實在是太快。

對峙持續了兩天時間,當陳大成的後勤輜重抵達的時候,戚繼光派出了兩個車營進行了試探攻城。

所有人都看向了大寧衛城池方向,戚繼光用千里鏡觀察着戰場。

敵軍的士氣非常低迷,戚繼光看到的北虜軍兵沒有任何的鬥志,畢竟前兩天的接觸戰,大明的火器恐怖的威力,已經嚇破了一些人的膽子,敵軍的軍備也不精良,披甲率極低,一百人裡有一兩個有鐵甲,有十多個有皮甲,最重要的是沒有火器。

大雪天,北虜失去了他們最重要的機動能力,而北虜倚靠城牆守備佔據了一定的地利,但是低矮的土城牆,在大明近千門的火炮的面前,變得微不足道,而最重要的人和,敵軍的抵抗意志並不算頑強。

天時地利人和,敵軍一樣都不佔,戰場上,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總攻開始了,大明軍的火炮開始轟鳴,在炮火的掩護下,大明軍的車營推着帶着大楯的正廂和偏廂車接近了城牆。

敵人的阻擊力道比想象中的更加孱弱,城牆上的敵人在炮火的壓制下,根本擡不起頭,更別提射箭、滾木之類的守城了,城門是被炸燬的,大明軍安置了火藥,炸燬了城門。

這一招是學大明呂宋總督、兵部尚書、泗水伯殷正茂的手段,傳統的攻城車實在是太慢了,棺材裡放上火藥,將棺材車推到城門前,點燃藥捻,等待着火藥爆炸,城門在強大的爆炸聲中洞開。

城門並沒有土木填埋,證明敵軍根本就沒打算頑抗到底。

探馬很快回報,圖們帶領本部已經從北側城門逃竄,擁有大量馬匹的圖們逃跑的速度極快,關鍵是還有其他的萬戶接應,戚繼光沒有下令追擊,而是將大寧衛完全攻佔。

進攻大寧衛的京營和薊州軍兵,滿打滿算就三萬人,這三萬人是無法完成圍城的,所以圖們仍然可以逃…戰略轉進。

大寧衛裡有兩千北虜,由腦毛大率領負責殿後,圖們能夠逃跑,但是腦毛大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在城中一個糞坑裡被擒獲,腦毛大寄希望於大明軍不會發現他,再趁着大寧衛守備鬆懈之時逃脫。

攻陷了大寧衛之後,戚繼光率領京營短暫修整,並不打算停下腳步,而是會在修整之後,再次揮師北上,繼續向全寧衛進攻而去,以攻代守,逼迫喀爾喀王五部從遼陽方向撤軍。

站在大寧衛舊城城牆之上,滿目瘡痍,當年輝煌一時的寧王府已經完全坍塌,被金頂大帳所取代,圖們走的匆忙,連這個大帳都沒有帶走。

大寧衛有寧王府一座,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太祖高皇帝冊封朱權爲寧王,寧王就藩,興建寧王府。

寧王府完全仿照南京皇城縮小規模建造,府第規模宏偉,雕樑畫棟。

時光荏苒,隨着大寧衛、寧王府內遷,現在僅剩下僅頭門尚存,頭門兩壁還嵌屏翰二個大字,高八尺,寬六尺,用青石刻成,沒有毀在北虜手中。

戚繼光站在寧王府門頭之前,久久駐足。

他可以理解當年文皇帝放棄大寧衛的決策,戚繼光擁有卓越的軍事天賦,他可以理解成祖文皇帝的戰略思想。

“鄭曉的《皇明四夷考》、嚴從簡《殊域周咨錄》都說,當年文皇帝棄置大寧衛的原因是酬勞兀良哈三衛,也就是朵顏三衛幫助文皇帝靖難,文皇帝以大寧衛九十城酬謝兀良哈三衛,戚帥以爲呢?”副總兵馬芳也站在寧王府的門頭前,感慨萬千的說道。

戚繼光嗤笑了一聲搖頭說道:“一派胡言,文皇帝靖難還用兀良哈三衛幫忙?”

“景泰年間,兀良哈三衛上奏景泰帝,請命入大寧衛駐牧,被景泰帝嚴厲申斥,不得入大寧衛活動,怎麼就是文皇帝棄地酬謝朵顏三衛呢?”

“不讀國史,隨意編排,這些個儒生,真的讓人一言難盡。”

馬芳疑惑的問道:“那戚帥以爲文皇帝棄地是對的嗎?”

戚繼光頗爲鄭重的點頭說道:“嗯,大寧衛的棄置,在當時看,是極爲合理的。”

“主要是昂貴,大寧衛,一年就要消耗百萬石糧餉,卻無產出,只有軍,沒有民,如何自給自足?棄置實屬無奈之舉,文皇帝的思路其實很簡單,用進攻代替防守,征戰的消耗遠低於戍邊的消耗。”

“文皇帝怎麼會想到,永樂之後,興文匽武愈演愈烈。”

大寧衛的棄置在戚繼光看來是極爲合理的,就是貴,沒有民,只有軍,屯耕的糧食根本不夠消耗。

御邊?永樂年間,根本沒有北疆之說,文皇帝五次北伐,大明軍打到哪裡,哪裡就是邊界。

用進攻取代防守,就是永樂年間的思維方式,就像現在戚繼光做的這樣。

進攻比防守要便宜,防守的代價是極爲昂貴的,當初做出了棄置大寧衛的永樂皇帝,無論如何都沒想到,永樂之後,大明軍居然喪失了進攻的能力。令人唏噓。

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363章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