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天將雄兵鎮京師(中)

“奶奶、奶奶,爲什麼沒有馬,這輛車子就可以自己走嗎?”

“那是因爲有了發動機。”

“雞?什麼雞?能吃嗎?我吃過一次雞腿可好吃了。它們長什麼樣子?和鳥一樣嗎?嗯,這奶糖也好吃,姐姐你也吃~”

......小昭仁上了大巴之後,左看看右瞧瞧,小屁股在座位上扭來扭去,一把搶到了靠窗的座位,沒過一會兒就被窗外的風景吸引住了。

“原來皇宮外面是長這樣的啊?昭仁還沒出過宮呢~”

“奶奶,奶奶,他們在向我們招手,是在歡迎我們嗎?”

“奶奶,奶奶,爲什麼這些花和樹都長得一般高?”

“奶奶,奶奶......”

昭仁公主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些,雖然聲音壓得很小,但是在封閉的大巴車裡衆人依舊聽得清楚。

周皇后一雙鳳眼飄了過來,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小昭仁頓時就偃旗息鼓了,把自己的小腦袋藏在前面座椅的靠背之後,躲避着周皇后的目光。

“小孩子,總是天真可愛的~她是第一次出宮,而且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肯定什麼都好奇一些。以後,我們兩界肯定是互相交流的,要不,你就讓昭仁在這邊生活一段時間,派些人過來照顧她的起居飲食,這樣你也可以隨時過來散散心。或者讓崇禎帝在這邊定個修養身心的居所,我們來安排。”國母悄悄地對周皇后說道。

周皇后心中也充滿着好奇,但是身爲皇后當有一國之儀,“勞姐姐費心了,此事自有皇上定奪。”

“嗯,那咱們先看看再說不遲~”國母知道此事不可過於急躁,也就沒有再提,反而是耐心地爲周皇后解說起車外的事物起來。

隨着大巴車緩緩發動,昭仁公主的小嘴張得大大的,一副怎麼可能的樣子,我都沒看到雞,這大盒子怎麼就動了?稱呼這大巴車爲大盒子是因爲除了有輪子和馬車一樣之外,大巴車沒有一處和馬車相同,更像一個裝人的大盒子。

小昭仁吃着奶糖,也用力揮動着雙手向大街對面的人們揮手,可惜她並不知道,由於車窗玻璃的緣故,人們是看不到車內具體情形的。

車隊從神武門出發,順時針繞着紫禁城轉了大半圈,往西郊去了。

路過大廣場和紀念碑時,吸引了朱由檢的目光,在趙太師詳細的解說下,朱由檢露出了深深的思索:國家是靠每一位百姓的熱血和聰明發展起來的,而不是單單靠官員和文人,大破碎之後的京師是不是需要來一次大換血,照搬大夏的模式呢?

車隊一路西行,朱由檢看到了無數的高樓,無數的人流,無數相同的在大路上奔行的車輛。眼前的京師沒有所謂的城牆,那就意味着沒有戰爭。乾淨整潔的街道、匆匆忙忙的人流、井然有序的車輛,這座巨大的城市比自己的皇宮都顯得漂亮。彷彿被一張看不見的大網籠罩着,一切都按照特別的規矩在運行。

“不知太師能否爲朕解惑,這大夏的京師到底住着多少人?”朱由檢望着一路到頭數不清的高樓大廈,雖然他不知道爲什麼會修這麼高的樓,這一棟樓能住多少人,但是他猜測絕對不會少。

李太傅同樣坐在一旁,聽到崇禎帝發問,“在冊登記的京師人口是兩千兩百萬,如果算上外地暫住人口,和短時間前來京師辦事的人口,最終這個數字可能在四千萬到四千六百萬之間。”

朱由檢一聽腦袋就麻了,列祖列宗在上,一個京師範圍就能容納如此多的人口,那朕的大明豈不是隻要建好京師和金陵兩處就能容納大明全天下的子民?!按照戶部的記錄,大明不過一千六百萬戶,總數不超過七千萬人,而且多年戰亂之後,大明人口還會下跌,很多民亂的重災區都是渺無人煙了。

建,必須得建,無論如何得把大明京師建起來,成爲天下表率,聚攏人心!想起地奴星君的話,朱由檢的心不由得火熱起來,如果大明京師能像大夏京師一樣,那些南方的臣子文人如何還敢愚弄皇家?!

隨着車隊出了阜成門,朱由檢認出了這個京師九門之一,他作爲信王的時候到過這裡。笑道,“大明那邊到此就算出京了。不知道大夏的京師在這裡算是何處?可是三環路?比之五環路還有多遠?”朱由檢牢記王承恩說的仙人規劃的三界交融之地,特別發問。

趙太師答道,“阜成門這邊算是北二環,比南二環小一些。大夏的二環路都是在明清朝代的外城基礎上建設的。紫禁城到阜成門的距離,放大三倍,就是二環到五環的距離。”

朱由檢聽到了清字,知道皇太極上位後自稱皇帝,建國號爲“清”,只可惜大明的清廷已被仙人摧毀,就連仿造的皇家宮廷都被仙人擒拿,笑道,“我那大明幸得仙人之助,半月前滅了建虜盛京,將福臨小兒的僞皇宮都攝來放置在京師北門外作爲警示。”嘴上一邊說,心裡卻在想,那豈不是整個現有的大明京師都會被交融之地包圍?

朱由檢這邊在這麼想,趙太師等人也聽得心驚?將盛京故宮搬到大明京師北門外?!不知道究竟是何模樣?!仙人之威實在難測啊,想那東面卓韋國在一掌之下,化爲六份,簡直是移山填海之能。

太子朱慈烺問道,“幾位伯伯,不知這大夏京師五環路有多大範圍?”

武太尉笑道,“總長99公里,呈四方形,每邊大致相同,按照大明的算法乃是176到177裡之間。因爲大明的營造精度,一里爲560米,而大夏一里爲500米,兩裡就是一公里,十倍進制,很好計算。”

朱由檢聽到這裡,點點頭,“三界融合,大明想要發展,看來工部的很多算法必須要向大夏的靠近了,不然極爲不便。”

周司徒說道,“太子是不是想知道這五環範圍比那大明京師大了多少?老頭子可以告訴你,大了八倍。在原有大明京師的面積上大了八倍。”

朱由檢的三個兒子聽得連嘴巴都合不攏,想不到區區道路擴大之後,面積竟然增加這麼多,不過也不怪他們,畢竟沒有專門學過數學。

朱由檢一驚,心想,“八倍於京師面積,如果都按大夏京師這樣,那每日來往豈不恐怖?”想到如水一般涌入大明的人流,朱由檢就頭皮發麻。

七名大夏長老也是沉默了,範圍太大,如果放任三界人物任意通行,不知道會出多大的亂子。

趙太師開口說道,“此事有星君支持,不能拖沓,但是需要嚴加控制,如何掌握,還要三界好好商議才行。”

朱由檢吐了一口氣,大明想要恢復帝國榮光,離不開其他兩家兩界,至少大夏是絕對離不開的,確實要好好商議一番,這纔是這次他親自出訪的理由。不同文化和時空的交流,開拓眼界,不再被深藏宮中,瞭解天下大事,民生疾苦,這些都將改變大明的格局。

車隊行到大夏西城的一處桃源之地,趙太師解釋道,“這裡本是京師西郊著名的園林之一,因金章宗皇帝在此築臺垂釣而得名。”

朱由檢恍然大悟,“原來是太祖太上皇的別院~想不到這裡竟然被修得如此漂亮。”

車隊過了牌坊,往深處前行,速度漸漸放緩,眼見着終點就要到了。

趙太師突然開口說道,“崇禎帝可願意在大夏京師建所別院?閒來無事,可來此交流。老夫退休之後,若是得閒也好叨擾。”

朱由檢一愣,聽這太師的意思,是讓自己在大夏弄一處散心的場所,頓時一愣,開口說道,“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此句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意思是“只是我不敢請求罷了,這本來就是我的願望。”可算是極爲謙遜的話了。

在場所有人的都是飽讀經書之士,就算是三個孩子也是熟讀《孟子》,自然知道這句話的出處。

頓時所有人都開懷大笑,這華夏人和華夏人溝通起來就是舒服,說話都撓在心尖上,讓人不得不佩服。

趙太師拍了拍朱由檢的手背,“這事,我們大夏來安排~”

太子朱慈烺和兩個弟弟也很高興,他們對這大夏興趣多多,好多想要知道的東西,而且這裡並沒有太多的規矩,說話又好聽,東西也新奇,父皇在大夏有了此處別院,自己以後可以央求父皇經常來此,總算有了個散心又好玩的去處。

既然是國賓館,自然是美景處處。明代著名文人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一書中這樣描繪過這裡的景觀:“堤柳四垂,水四面,一渚中央,渚置一榭,水置一舟,沙汀鳥閒,曲房入邃,藤花一架,水紫一方。”可見其景色優美。

下車之後,朱由檢一行被安排在了十八號樓,這是一棟仿明建築,位於國賓館中央位置,在中心湖北側,內有總統套房、豪華套房以及標準房共25間,明代的裝飾和內設,更有許多高科技產品隱藏其中,完全能夠住下朱由檢一行數十人。趙太師告之晚上會有宴會,希望崇禎帝能好好休息,就離開了。

且不說朱由檢這邊如何適應現代化的各種科技,因爲有衆多的服務人員專門守候在套房之外隨時等候詢問。

而下午纔是紫禁城御花園內的重頭戲,嘉慶要過來了,人不多,加上侍衛、大臣、太監一共二十人,可是,大夏王朝依舊還是封路了,並且在那段時間內禁止神武門外行人通行,並且取消了王朝臺的直播,怕忽然出現緊急問題,無法收場。

街上爲之一空,就是怕出事,因爲清朝留給大家的記憶實在是不太美好。

嘉慶身着便服,一出光幕就感到有點熱,頓時鬆了鬆衣領的口子,大夏京師的冬天比大清嘉慶年間要暖和一些。

趙太師見到光幕出來一人,頭戴皮帽,上面用紅線結頂,頂上有明珠一顆。身上內穿明黃服飾,外罩石青色圓領對襟棉袍,上有團形暗紋,衣領、衣袖處都是黑狐皮翻毛裝飾。袍間束着衣帶,上面束銅鑲珠呈水波紋路,腳穿青緞涼裡皁靴。面闊而臉方、細眉大眼、鼻膽懸垂、中正無邪、體態豐盈,好一副正經模樣,知道正主來了,緩緩走過去。

“趙某添爲大夏太師,歡迎嘉慶帝來訪。”

“大清皇帝愛新覺羅·顒琰,突然到此,打擾了。”嘉慶帝拱了拱手算是見禮了,卻是有些生硬。

趙太師老成謀國,並不在乎這些,“遠來是客,還請先到國賓館休息。大明崇禎帝一行,早上已經達到,晚上七點,我們三方有個晚宴,到時候可以相互認識一番。”

嘉慶帝寡語,趙太師貴爲大夏太師,也不會上去自討沒趣,嘉慶帝帶着一票老頭過來,一看就是朝廷大員,安排車輛起行之後,車內一片安靜。

不同於上午的繞行,車輛同樣自神武門出,直接奔向西面。

“果然是大國景緻,想不到兩百年之後,京師竟然如此景象~”一位老者,花白鬍須,望着窗外點頭。

“董大學士心動了?”另一老者笑道。

“紀兄何必取笑於我。此界處處透着新奇,你看着這窗外高樓林立,雖不知其所值,但董某細下想來,必費不少銀兩,數百萬乃至千萬銀兩也可,卻想不到這大夏京師之中如此許多,當真算得上是遍地黃金。”

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前面路邊的一棟高樓約有六七十層,從頂層拋下了一副巨大的白卷,上面歪七扭八地寫着四個大字“反清復明”直直地對着大街,正在行進中的車隊一眼就看到了。

頓時車中諸位大臣的臉色一下就難堪起來,漢臣還好,滿臣氣得臉都紅了。其中一位一下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向着陪行人員大聲呵斥,“這就是你們大夏的待客之道?”

旁邊一人拉住此人衣袖,“章佳大人何必生怒,此間不同於大清,歷史之爭自然不可算數,息怒息怒。”

“劉大人,看在您的面上,那彥成忍了。”那滿臣這才坐下,將腦袋一瞥,不再向外看去。

幾名漢臣微微一嘆,這次訪問,頗爲艱難啊。

前面的車輛也看見這條幅,嘉慶帝眉頭一挑,沒說話,就當沒看見。不管怎樣,嘉慶帝也算是國賓,出了這檔子事,大夏總歸面子上過不去,立刻就有人去查怎麼回事了。

本書不定時更新,中間如果間隔時間太長,還請各位書友見諒。感謝書友20170303094406165的愛心打賞,謝謝你!

第31章 化解矛盾第9章 弒敵,仙令(下)第18章 失蹤的妻女(中)第13章 元兇現身第14章 白狐出逃第40章 今生?金身!(7)第7章 縱有微瀾也無妨(下2)第15章 前行路,血海喚驚雷(5)第22章 百死百生地壯星(下)第53章 開個玩笑第16章 前行路,血海喚驚雷(6)第7章 縱有微瀾也無妨(上1)第20章 鍊金、雪漫第42章 驚聞辛秘起遠行(下)第17章 背有靠山虎狼卻(下)第21章 香軍不怕遠征難(上)第33章 宵小四起暗箭飛(下)第2章 老司機來到新地方第10章 星輪、太一(上)第20章 無辜的孩子(上)第12章 重塑身軀(上)第17章 背有靠山虎狼卻(上)第8章 道法神通各有源(上2)第31章 勉強地離開(上)第3章 恐怖肉團第5章 華幕落下又開啓(上1)第2章 迴歸和相遇(下)第45章 高鴻之死第47章 神與成神第8章 揚威入龍蛇(下2)第37章 龍吼大軍第12章 前行路,血海喚驚雷(2)第24章 大師,蒼穹第32章 那日的奇蹟(中)第26章 失落的故事(下)第14章 前路漫漫且徐行(下3)第43章 汴梁行,一力破萬軍(9)第10章 世事有常何相似第76章 方塊和求賞第15章 高野山中尋幽處(下1)第9章 自絕其路第4章 隨心所欲是貪狼(中2)第23章 赤發變身第2章 迴歸和相遇(中)第5章 看守生活有分級第24章 林中有小屋(中)第8章 心生歹念第41章 今生?金身!(8)第10章 欲掌佛門尋名師(中)第11章 論民族,歌聲傳天下(5)第17章 前行路,血海喚驚雷 7第16章 二聖相見鬼神驚(下1)第4章 天津衛,鬧市有奇人(4)第17章 男爵和希裡(下)第13章 前行路,血海喚驚雷(3)第7章 進小村,買酒遇蹊蹺(上)第21章 時光破空大世來(下)第59章 樹妖來襲第10章 星輪、太一(下)第4章 隨心所欲是貪狼(下1)第14章 入門,星君(上)第19章 羣魔畢現身心摧(上)第44章 明皇清帝來觀摩(下)第25章 遇名人,西華獻戲法(上)第8章 揚武入龍蛇(中)第3章 初臨貴門人眼雜第19章 霜晨月下有客來(下)第11章 世事如棋局(上)第12章 一路西行爲哪般(下1)第29章 回山林,野趣悟真意(2)第7章 收徒與神系(中)第47章 去而復返第2章 你們他媽都去死(下終)第66章 天縱滅妖(上)第24章 早行去,亂世流離路(9)第71章 枉死城中第45章 三朝文武首相會(下)第72章 離奇身墜第34章 各界提問忙(中)第19章 無辜的孩子(中)第14章 前路漫漫且徐行(上)第30章 最終的了結(下2)第10章 羣龍會星君(下1)第22章 猛虎守義第11章 世事如棋局(中)第11章 論民族,歌聲傳天下(5)第46章 今生?金身!(13)第22章 九州生氣恃風雷(下)第2章 雷骨雷紋第31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下)第17章 羅剎、秘藏第22章 九州生氣恃風雷(上)第42章 驚聞辛秘起遠行(下1)第1章 希望和出路(上)第6章 時不待我新世開(中2)第20章 世事難逢開口笑(下)第5章 華幕落下又拉開(中1)第20章 世事難逢開口笑(中)第73章 一地雞毛(下)第19章 霜晨月下有客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