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番外 忘川

(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事)

雍正三年

接過內侍擬好的上諭, 我的手有些微顫抖,輕輕閉上眼努力抑制住內心的恐懼。

“會是最好的皇帝……”她微笑着對我說的話,不自覺地浮現心頭。

我定了定神, 提起筆, 寫上“素病弱”, “若不愈”一.幾個字。紅色的硃批有些刺眼。我停了筆。想不到, 最終由我宣判她和她的家族的命運。爲她, 爲亮工所作的一切努力都失敗了,我不得不艱難的承認。

要實現皇父將帝國推向鼎盛的遺願,我註定孤獨一生。

“胤禛……”窗外飄落無聲的雪, 遠處隱隱傳來的鐘鼓聲。從今以後,再無人這樣喚我。

“皇上, 皇貴妃轟了。”蘇培盛進殿來報, 小心翼翼的擡眼看了看我面無表情的臉。

“知道了。”我的聲音不帶一絲感情, 埋頭批寫奏摺,眼睛卻已模糊。緩緩取下眼鏡, 淚已流下,原來,我還會哭泣。淡淡的抹去那滴渾濁的淚,繼續日常處理朝政的活動。

她最後一面,我是不去見的。周圍人會說我是怎樣一個寡情薄倖的人啊。

“他們只是不知道……”她定會這樣笑着說, 然後滿是柔情的看着我, 只有她懂。

我拿起隨身攜帶的香囊, 輕撫其上分明的針線紋路, 那裡面她泛着光芒的發, 滿載她濃重得化不開的情分。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我低喃着自語道。可惜現在沒有雨打梧桐的蕭瑟, 有的,只是京城慣有的寒冬。

明明約定的相守,她怎麼可以食言?我的心緊緊揪在一起,涌出一股悲憤的情緒。

我是否該像漢孝武那樣,尋個方士追尋她飄散的芳魂?還是沉入夢幻中找到縹緲的仙山,才能再見她的面容?

罷了罷了,一輩子都不放手,又何苦到了這個時候,還緊握不放!

我貴爲天下之主,卻什麼都不能做,唯一給她的,是她根本不希罕的封號和虛幻的榮華。

“皇上,原陝川總督、撫遠大將軍,現杭州將軍年羹堯論罪當大辟,親屬緣坐。”朝臣們垂首低聲說道。

我冷哼一聲,“親屬緣坐”?他們難道要連我也誅了麼?

“不要忘記……”那天她這樣跟我說。我不會忘記答應過她的事,她唯一求我的事。

“謀逆雖然屬實,但並未發生,念其青海之功,特不加極刑,令年羹堯獄中自裁。二.”我淡淡開口,阻止了朝臣們最後瘋狂的報復。

他們卻要反駁,我冷冷的注視。當不滿、不甘、憤恨最終消失在臉上的時候,他們終於低下了倔強的頭。

“我未食言呢。”我撫着香囊無聲說道。擡頭對上老八的眼。我冷冷的看着他,淡淡的含着笑,他知道接下來便是他了。他總是那麼聰明,但他這輩子最大的錯誤正在於他的聰明。

“臉上戾氣很重。”如果她在,定會如此說,然後用她冰涼的手撫平我緊皺的眉。

如果他們能罷手,我想放過這些至親兄弟的。只是這個情況永遠不會發生。我握緊了香囊,內心不復有絲毫動搖。

靜靜的夜裡只有我一個人。在這諾大的養心殿,我試圖用忙碌來忘記來自四周的攻擊,內心深處的痛。

“六十阿哥,容奴才爲您通傳。”殿外侍候的太監刺耳的聲音響起。

我緩緩擡起眼,看見身着月白色素服的福惠徑直跑了進來,一陣恍惚,那相似的面容,我竟錯以爲是她!

福惠身後一大羣跪在地上的宮女,太監小心翼翼的打量我不發一言的錯愕神情,揣測我此刻的想法,生氣抑或喜悅。我不耐煩的擺了擺手,他們才如釋重負的退了出去。

將福惠招至懷中,我開口責備道:“在宮中要有規矩。”

“是,皇阿瑪。惠兒想快些兒見到您,便心急跑進來了。”他側着頭,天真的望着我,“您還沒有用晚膳麼?惠兒肚子餓了。”

“惠兒肚子餓了麼?”我撫了撫他的臉,流露出與她一模一樣的表情。她幼時,是否也這樣問她的阿瑪?我的心糾結在一起,本以爲淡忘了的傷又加重了一分。

“傳膳。”我冷着臉將福惠放下來,他有些奇怪的看着我,側着頭想了想,最終被一大桌食物吸引過去。

福惠拿起她最愛吃的糕點津津有味的吃起來,一旁的寧貴人紅鸞拼命勸着,忠心不二的看顧她在世間最後的擔憂。

可我,竟想打掉福惠的開心。“難道你不知道你的額娘已經不在了麼?!”我想大聲質問,“你難道不知曉傷心麼?!”

我,竟然憎恨起自己的兒子!

“皇阿瑪,您不舒服麼?”我回過神來,看着福惠臉上的擔心,連說話也與她一樣。“不舒服麼?”她總是這樣關切的詢問。

我淡淡搖了搖頭,平復心裡忽然不平靜的波瀾。

“多吃東西就不會不舒服了,額娘說…………”福惠小心看了我一眼,我別過臉,裝作沒有聽見。心,卻因爲他說的“額娘”二字難受起來。

麻木的往嘴裡送膳食,卻嘗不出什麼滋味,眼中的酸澀淡淡傳遞到口裡,獨自品味屬於自己的那陣苦澀。

用畢晚膳,我命了寧貴人將福惠帶回阿哥所。

“皇阿瑪,不要太勞累,要保重身體,不然惠兒會擔心的。”臨走,他認真的對我說。

“知道了。”我淡淡的笑了笑,看着她的身影與福惠重疊,亦離我遠去。

我繼續我漫長的夜……

雍正四年

我終於擺脫了老八那陰柔的笑。這便是我的兄弟,他們妄圖從我手中奪過權利!

憤怒過後,心裡卻懷念起在府邸的日子。那時,不懂得憎恨。

“可曾後悔?”彷彿聽到她在身邊輕聲問我。

不,不會後悔。如果做皇帝的是他們中的任何一人,我的下場亦與他們一樣。這是皇權遊戲必然的規則,無人可以改變,龍椅只有一把。

我撫着冰冷的龍椅,堅定的直視着養心殿外的明媚。

雍正六年

握着福惠逐漸變冷的小手,流不出一滴淚。我還是負了她。

“這樣也好,”我喃喃自語,“ 惠兒陪你去了,你便不會孤單了。”

看到她哀傷的眼睛含淚看着我,看着已然失去生命的福惠。還有最後一件事要做,我還要堅持下去。

在所有人皆已逝去之後,我,開始安排自己的後事。

“敦肅皇貴妃隨葬泰陵。”我想象那羣老腐儒因爲我的旨意而出現的震驚表情,嘴角扯出一抹冷笑。

這便是他們的皇帝,朕就是這樣的人!我要整個帝國按照我的意志運轉,就算如此會耗盡我的生命。

望着東方升起的紅日,我自傲的說道:“朕是最好的皇帝。”

她笑着在朝霞中點頭。見到她的身影,合着透明的薄霧,緩緩升騰於日益明亮的天地間。

可是,對於生死,我無法干預。

我還是找來了方士,這些丹藥可否讓她再活過來,我覺得有些可笑,卻仍癡迷其中那微妙的可能。

她的梓宮還未入葬,我固執的要她等待我的死亡,與我同葬。

漫長的十年等待,她是否已經渡過忘川?還是如她承諾的那樣長伴我的身旁?我一時竟有些不忍這樣絆着她的靈魂了,可我還是不肯放手……

我陷入了黑暗,期盼下一世的輪迴。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時,世宗憲皇帝愛新覺羅胤禛轟於圓明園九州清晏。

注:

一.諭禮部:

“貴妃年氏,秉性柔嘉。朕在藩邸時,事朕克盡敬誠,在皇后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朕即位後,貴妃於皇考,皇妣大事悉皆盡心力疾盡禮,實能贊襄內政。

妃素病弱,三年以來朕辦理機務,宵旰不遑,未及留心商確診治,凡方藥之事悉付醫家,以致耽延日久。目今漸次沉重,朕心深爲軫念。貴妃着封爲皇貴妃,倘事出,一切禮儀俱照皇貴妃行。特諭。”

二.(《清實錄》年羹堯)……凡九十二款,當大辟,親屬緣坐。上諭曰:“羹堯謀逆雖實,而事蹟未著,朕念青海之功,不忍加極刑。”……

56.其五十三 不惑62.其五十九 耕織(下)23.其二十二 數珠97.其九十二 朋黨92.其八十七 集結39.其三十七 溽暑49.其四十六 紅雨映雪20.其一十九 盼君歸31.其三十 夢魘61.其五十八 耕織(上)52.其四十九 黃臺瓜辭13.其一十二 不白之冤89.其八十五 憶舊24.其二十三 密函26.其二十五 八爺8.其八 省親(下)61.其五十八 耕織(上)82.其七十八 變亂14.其一十三 月夜之秋菊滿徑96.其九十一 未明98.其九十三 家宴9.番外 桃夭56.其五十三 不惑46.其四十三 淇奧45.其四十二 秋空長川之獮29.其二十八 奪財(下)63.其六十 盛京12.其一十一 出遊88.其八十四 建儲28.其二十七 奪財(中)74.其七十 風雲際變之遺詔25.其二十四 長生殿68.番外 大夢30.其二十九 小園筵宴65.其六十二 蒙古各部82.其七十八 變亂4.其四 入府93.其八十八 西寧星空下20.其一十九 盼君歸14.其一十三 月夜之秋菊滿徑40.其三十八 訛銀82.其七十八 變亂69.其六十五 牡丹臺57.其五十四 大將軍王11.其十 驚變19.其一十八 春寒料峭95.其九十 平定青海28.其二十七 奪財(中)45.其四十二 秋空長川之獮57.其五十四 大將軍王29.其二十八 奪財(下)97.其九十二 朋黨86.其八十二 雨沛52.其四十九 黃臺瓜辭94.其八十九 進剿27.其二十六 奪財(上)16.其一十五 薨逝97.其九十二 朋黨93.其八十八 西寧星空下27.其二十六 奪財(上)60.其五十七 秋日鳴蟬71.其六十七 風雲際變之不豫55.其五十二 傷逝74.其七十 風雲際變之遺詔104.其九十七 幸園34.其三十三 舞風(下)27.其二十六 奪財(上)31.其三十 夢魘66.其六十三 陛辭104.其九十七 幸園21.其二十 巧計4.其四 入府42.其四十 約指75.其七十一 毒4.其四 入府107.番外 忘川1.其一 離別69.其六十五 牡丹臺92.其八十七 集結104.其九十七 幸園91.其八十六 西海亂事5.其五 八貝勒福金49.其四十六 紅雨映雪106.其九十九 雲隱77.其七十三 登極大典90.番外 落花蔽月之蘭鬱心語58.其五十五 用晦而明85.其八十一 兩生花37.其三十六 白娘子(下)1.其一 離別28.其二十七 奪財(中)29.其二十八 奪財(下)41.其三十九 雨荷87.其八十三 仁壽27.其二十六 奪財(上)37.其三十六 白娘子(下)12.其一十一 出遊89.其八十五 憶舊29.其二十八 奪財(下)80.其七十六 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