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插着大明軍旗的地方便是大明

鄭成功對東江鎮三個字當然不陌生。

事實上他十分推崇當年首開東江鎮的毛文龍。

天啓年間遼東正面戰場上東虜屢佔優勢,明軍節節敗退。

正當所有人都一籌莫展時毛文龍站了出來。

他以皮島等島嶼爲根基,遷移沿海漁民到島上居住,把他們發展成了抗虜士兵。

朝廷對東江鎮的補給不是很上心,加之運糧難度很大隻能走海運,運到東江鎮的糧食根本不夠吃。

無奈之下毛文龍只能自己想辦法。

毛文龍的辦法就是從韃子那裡搶奪。

你不是喜歡攻城略地嗎?那我便在你攻城略地的時候襲擾你的後方。

東江鎮全盛之時甲兵十餘萬,勢力覆蓋整個遼東沿海。

每次東虜主動出擊的時候毛文龍都會率部乘船登陸,殺韃子一個始料未及。

韃子即便再能打也分身乏術,不可能同時應對兩個勁敵。

加之毛文龍時機挑的很準,每次都是韃子傾巢而出時候殺出。

譬如奇襲薩爾滸,把韃子老巢一鍋端,一時振奮了明軍士氣。

韃子被毛文龍的游擊戰術攪的心情煩躁,恨不得將毛文龍食肉剝皮。

可毛文龍打完就跑根本不給韃子復仇的機會。

韃子雖然騎兵無敵,可海戰卻不在行。

毛文龍率部退回了島上他們只能望洋興嘆。

可他們又不甘心止於此,便想出了離間計。

他們知道當時的薊遼總督袁崇煥看毛文龍不順眼,便想方設法制造矛盾,甚至放出了毛文龍和後金暗中接洽的謠言。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個謠言極爲荒謬。

毛文龍拼命搞事情找後金的麻煩,怎麼可能暗中和他們接洽?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偏偏袁崇煥就信了。

他還約見毛文龍假傳聖旨用尚方寶劍斬了這位東江鎮的總兵。

一時間朝野譁然。

連崇禎皇帝都驚呆了。

毛文龍再怎麼說也是一鎮總兵,袁崇煥雖然是總督也不應該直接動用尚方寶劍斬了他。

而且這口黑鍋還要崇禎皇帝來背。

崇禎皇帝當時恨不得將袁崇煥逮拿進京痛罵他一頓。

但考慮到當時遼東的局勢,他只能隱忍不發。

但此時崇禎皇帝已經不再相信袁崇煥五年平遼的鬼話。連手下大將都能擅殺,如此暴戾寡恩有誰會替你賣命?

可惜東江鎮一片大好形勢毀於一旦。

毛文龍死後他的部下、義子爭權奪位內訌不斷。沒有一個一錘定音的人站出來讓所有人停住爭鬥。

內訌愈演愈烈,最終降金的降金,孤守的孤守。

東江鎮一盤散沙,再難對東虜構成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東虜以及皇太極再無顧忌,可以肆無忌憚的衝擊遼鎮諸城,肆無忌憚的破口劫掠。

而袁崇煥的關寧鐵騎除了躲在城裡看戲什麼也不敢做。

毛文龍死後大明的優勢蕩然無存。可以說至此明軍最後一個法寶也失去了,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八旗軍想怎麼打從哪裡打什麼時候打都可以,明軍完全無可奈何。

要想完成絕地翻盤崇禎皇帝只能寄希望於袁崇煥突然開竅。可是事實上卻是袁崇煥到死都沒有開竅,不過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鼠輩罷了。

之後的事就不用說了,崇禎無力解決內憂外患最終自殺殉國。

表面上看崇禎皇帝是因李自成而死,但實際上卻是因爲韃子。

正是因爲在與韃子的交鋒中屢屢處於下風,長年徵遼餉導致農民起義不斷。

如果毛文龍沒有死,東江鎮就不會分崩離析。

如果東江鎮不分崩離析,大明的形式就不會那麼壞,崇禎皇帝或許就不會死。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

鄭成功也只能慨嘆一番了。

現在重要的不是那些歷史,而是東江鎮的未來。

天子要復設東江鎮,那麼東江鎮的範圍怎麼劃定?兵力怎麼佈置?誰來做這個總兵?

這些都是問題。

而在鄭成功看來最首要的問題便是如今韃子控制了北直隸以及全部遼東土地。這其中便包括了曾經的東江鎮諸島。

要想把兵員輸送到故地復鎮談何容易。

雖說原先的東江鎮也受登萊方面節制,但畢竟是兩個軍鎮,要是從登萊浮海前往東江,補給絕對是個大問題。

見鄭成功一臉茫然,傳旨之人笑道:“陛下說了具體的方案要鄭將軍來想,不過陛下覺得東江鎮沒必要選在故址。哪裡插着大明的軍旗哪裡就可以設爲東江。”

聽聞此言鄭成功不由得眼前一亮。

“多謝欽使賜教。”

鄭成功抱拳道。

如果聖上不苛求在故地復鎮那事情就好辦許多了。

眼下韃子的重心在關內不是關外,把東江鎮設到山海關之外有什麼意義?

如果把東江鎮設在靠近北直隸海域不是更有針對性嗎?

恍然間鄭成功已經有了思路。

其實有時往往就是一個念頭的事情。

把問題想明白了就什麼都通了。

怕就怕想不明白還在那裡較勁,那就真的陷入死循環了。

“陛下可說要臣何時做出計劃?”

“陛下說不着急,要鄭將軍安心做事。”

“臣領旨!”

此時此刻鄭成功十分激動,他覺得自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鄭成功對於海事十分熟悉,他可以充分的利用此點來做文章。

而聖天子給了他充足的時間。

他一定要想出一個完美的計劃完美的方案來報答聖天子的知遇之恩。

...

...

近日南京城迎來了一件大事。

桂王朱由榔被押解入城。

作爲一名謀反逆犯,朱由榔當然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桂王,而是一個階下囚。

他站在囚車之中入城時所有的百姓都在向他投擲爛菜葉。

因爲他們對當今天子太愛戴了。

正是當今天子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讓他們吃飽穿暖。

而這個桂王竟然想要造天子的反,這不是等於砸衆人的飯碗嗎?

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此時此刻南京城中所有百姓都對朱由榔恨之入骨。

朱由榔神情有些木然,任由爛菜葉砸在他的臉上也不去躲閃。

...

...

第二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的心病(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全民防疫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外呼應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六章 搜海(第一更!)第五百三十章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八十八章 上書天子第六十三章 鄭芝龍動心第四章 血戰第七十五章 兩虎相爭,坐收其利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疫第二百二十八章 封侯(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四十八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四更,爲盟主桐棠加更,加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縮頭烏龜祖可法(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之死(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戮與死亡(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六章 兵無常勢第三百四十一章 空城計(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鄭鴻逵出逃求求你,我只想好好寫書!第九十八章 嚴懲不貸第四百四十六章 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三百六十五章 心理博弈(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佟養和的應變(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八章 密旨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榔率部入安南第五百一十三章 何以安遼東第四百零三章 土豆在四川第四百五十二章 火燒糧倉第五百三十三章 禍不單行第五十二章 滇馬第四百八十三章 欲聯安南第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五十五章 左順門哭諫(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七章 吳三桂統兵章推好書第十四章 新軍與軍校第一百六十九章 巡撫張肯堂(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二章 阿濟格的援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鄭氏內訌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抗(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內廠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兵回援(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三章 強勢的文安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章 皇后誕子第二百三十章 長沙府的急報 (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二十七章 龍江船廠第二十四章 天子一怒第九十八章 嚴懲不貸第一百四十二章 八大晉商(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五十八章 桂王舉兵第二百零一章 關門打狗(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零七章 抗虜人人有責第三百九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二十五章 晴天霹靂(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龍江船廠第四百零三章 土豆在四川第四百一十五章 陛下聖明第三百零五章 沙定洲叛亂(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疫第十三章 方略第四百零九章 朱由榔的野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文安之發兵第五十七章 德州血戰(三)第二十章 新軍訓練(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五百二十一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百三十三章 “萬人敵”(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三章 文安之抵京第二百零七章 斷腕(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一十章 活着(第二更!)第八十七章 操縱糧價第一百二十章 濟寧州(第九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六章 張獻忠之死(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鄖陽告急第五百一十一章 後院起火第七十八章 敲打鄭家第一百零七章 斥候第二十二章 鄭家有子曰成功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封戒嚴(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零八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四百九十二章 細作第二百一十九章 凌遲祖可法(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榔率部入安南第五百零四章 熱氣球的小變故第二十六章 欲謀擁立第二百一十三章 朝廷利益高於一切(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九章 分而治之第十章 赴宴第二十章 新軍訓練(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三十八章 噩耗第三百二十七章 搶佔先機(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二劉來犯(第八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六章 插着大明軍旗的地方便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