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羣臣逼婚(第二更!)

朱慈烺這幾日頗爲心煩。

也不知怎麼的,一衆朝臣紛紛上疏請求天子選立皇后以固社稷。

天子大婚當然不是一般的小事,整個流程十分繁複。

一套流程走下來沒個兩三個月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這件事上朱慈烺原本是想能拖就拖。

可現在看來繼續拖下去是不太可能了。

光是御案上擺着的奏疏就有一百來份。

若是將這一百來份奏疏全部留中不發,朝野上下一定會炸開鍋。

況且這一次朝臣們是佔據了大義。

天家無小事,尤其是天子大婚冊立皇后。

這關係到大明的國本,國本固則江山固。

其實從朱慈烺的角度看,這個年紀不結婚實在不算啥,但在朝臣眼中卻是完全不同。

十六七歲已經不算少年,理當承擔起爲皇明續嗣的責任。

總之朱慈烺是辯不過朝臣們的。

你跟他們擺事實講道理,他們給你講孝道講德行。你跟他們講人情,他們給你擺道理。你跟他們講德行,他們乾脆就耍流氓。

何況這件事上朱慈烺本就理虧...

罷了,不就是大婚冊後嗎,朕怕什麼!

朱慈烺苦笑一聲搖了搖頭,此刻他真真切切體會到被羣臣逼婚的尷尬無奈。

其實他之所以不想這麼早大婚倒不是因爲有什麼隱疾,而是害怕成婚之後後宮方面牽扯他太多的精力。

但現在想想其實是他多慮了。首先朱慈烺是一個很自律的人,即便大婚也不會沉迷於女色。要不然,宮中這麼多宮婢,朱慈烺還能保持處男之身?

畢竟從嚴格意義上講宮中的女人都是屬於皇帝的,差的只是一個名分罷了。

只要保持嚴格的剋制,即便有了皇后也不會太影響日常工作。

而且有了一個枕邊人相伴還可以說兩句藏在心底的話,不至於所有事情都憋在心裡。

至於皇嗣問題嘛確實是個比較令人頭疼的事情。

以這個時代的眼光來看,一個男人尤其是皇帝十六七歲是該有孩子了。

不管朱慈烺如何抗爭也改變不了這一局面,那倒不如順勢而爲。

其實朱慈烺是有些小孩恐懼症的。

在前世的時候他就有着這一矛盾心理。

一方面他覺得有些乖寶寶很可愛,另一方面他又覺得熊孩子很可憎。

天知道他生出來的是乖寶寶還是熊孩子。所以...

不過在這一世當皇帝的好處就可以提現出來了。

皇帝可以生很多孩子,美其名曰爲皇明開枝散葉。

他生的不可能都是熊孩子吧?

總之這種事情還是得走一步看一步,提前想太多也沒有用。

好在現在也算是個比較合適的時間點。

明軍剛剛在山東戰勝清軍,短時間內清軍應該不會再入寇。

朱慈烺的個人威望也因爲御駕親征達到了頂峰。這個時間大婚絕對是適合的。

思定之後朱慈烺也不再糾結,下旨命禮部全權操辦此事。

皇帝大婚可不是民間百姓拜堂成親,有一整套流程要走。

從選秀到遴選淘汰,最後呈遞幾人名單供皇帝欽點,必須一步不差的完成。

將這件事吩咐下去後朱慈烺便將精力集中到了水師的組建訓練上。

登萊水師組建已經有一段時間,可效果卻不如預期。

原本朱慈烺是想讓登萊水師在山東之戰中表現一番的,但因爲各種原因最終只能作罷。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有水戰經驗的將領太少。

大明水師將領自然不可能全是佛郎機僱傭兵,還是得是自己人。

從鄭家挖人肯定是不行的。

朱慈烺決定水師去鄭化,除了鄭成功一個鄭家的人也不用。

張煌言倒是不錯,張名振也可以,但基層將領還是缺乏。

要不要去廣東挖些人來?

兩廣總督沈猶龍是個能臣,據說訓練了一隻實力強悍的水師。

若是朱慈烺直接去要人會不會有挖牆腳的嫌疑?

不過仔細一想即便是挖牆腳,也是挖自家的牆角,似乎也沒啥問題。

思來想去朱慈烺覺得要想短期內提升登萊水師的實力只能靠這個辦法,也就不再猶豫命司禮監擬旨,令兩廣總督沈猶龍調廣東水師中精銳將領前去山東聽堪。

朱慈烺的性格很強勢,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就不會輕易改變。

沈猶龍是領旨也得調人,不領旨也得調人。

不過朱慈烺覺得沈猶龍多半還是會領旨謝恩的。

大明歷史上不乏一些爲了邀名賣直而抗旨的文官。

他們抗旨的理由一般是聖旨沒有經過內閣、六科的程序,是僞命亂旨。

但沈猶龍應該不會。即便他心中的想法和君王不一致,也會領旨執行的。

倒是雲南的情形有些讓朱慈烺憂心啊。

沙定洲之亂比原本歷史早了半年發生,會不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在原本歷史中沙定洲之亂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被大西軍平定。

但這其中肯定有當時南明朝廷名存實亡的原因。

如今的形式要好很多,卻是不知道秦良玉能否提前平定沙定洲之亂。

其實西南三省之所以叛亂頻出歸根到底是因爲土司問題。

土司這種世襲制度導致了朝廷對地方無法統治,近乎於一種失控的狀態。

要想根治這個頑疾最好的辦法就是改土歸流。

不過這也不是隨便說說就行的。

改土歸流相當於削藩,甚至難度比削藩更大。

畢竟擁有親王爵的最多十幾、幾十人,而土司可是成百上千。

真要是一刀切的改土歸流,恐怕那些本來不想反的土司也得反了。

改土歸流勢在必行,但絕不是在現在。最好是等大明解決掉滿清這個麻煩再推行。

不過眼下倒是可以嘗試着推行一些溫和的政策,比如推恩令。

推恩令起始於西漢,意思是把王國土地裂封給諸子嗣。

這樣一來隨着代代相傳一個龐大的王國就會越分越小,從而喪失對朝廷的威脅。

用在土司這裡大概意思也是差不多的。

土司肯定不止一個孩子吧?

那就一起分家產好了。

一代下去可能沒有太顯著的變化,但三五代後一個土司地盤可能也就只有一個村子大了。

...

...

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疫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子的承諾(第三更,白銀盟主加更!)第二百一十章 來自尚可喜的伏擊(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章 路振飛第三百五十九章 博洛的決斷(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搏命(第二更!)第二十五章 錢謙益第一百九十九章 用生命在”演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家縣令,滅門知府(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五十四章 君臣矛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一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五百二十三章 慘烈爭奪第四百六十六章 你死我活第五百零三章 天子的旨意第七十八章 敲打鄭家第三十二章 最終考校第一百零五章 家國第一百八十九章 勒克德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睢州許定國第二十九章 勳臣密謀第五百一十七章 朕想聽聽你的意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襲殺登州(三)(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七章 博洛的小心思(第一更!)第二百七十章 多鐸欲取德州(第三更,月票一百票加更!)第十九章 新軍訓練(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好像一條狗(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七章 造孽第一百章 先取山西第二百四十八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四更,爲盟主桐棠加更,加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血戰懷慶(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五章 被迫回援的勒克德渾(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一更!)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子巡邊(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吳三桂退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關中光復,姜壤反正第五十七章 德州血戰(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朕想聽聽你的意見第三百二十四章 鄭芝龍翻臉(第一更!)第三十二章 最終考校第四百一十三章 抓週第二百零一章 關門打狗(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的心病(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慘烈爭奪第六十五章 神策軍擴軍第四百八十一章 多爾袞動搖第三百一十九章 敦倫之禮第四百七十四章 譁變第三百八十九章 窮途末路(第二更!)第三章 土寇第一百一十一章 戲劇效果第四百三十五章 父子情深第二百三十章 長沙府的急報 (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插着大明軍旗的地方便是大明第九十三章 宮刑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二十六章 全民防疫第一百六十六章 欲行離間(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九章 博洛的決斷(第一更!)第九十九章 偵騎第三十八章 大抄家(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譁變第三百零五章 沙定洲叛亂(第一更!)第一百九十章 一箭定乾坤(第三更,月票六百票加更!)第二百一十八章 替罪羊(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個痛快(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四十四章 好像一條狗(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九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甘再爲奴第二十八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六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八十五章 燧發槍問世(第二更!)第二百七十五章 改造衝車(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六十四章 抉擇第四百零九章 朱由榔的野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心理博弈(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聖旨(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六十三章 朕要在山東挖戰壕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亂起第三百八十三章 恩斷義絕(第二更)第五百一十章 朝廷需有威信在第一百八十二章 縮頭烏龜祖可法(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八十章 連老天都哭了!(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八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二更!)第四百九十四章 抵達升龍第四百八十九章 李定國受降第一百八十二章 縮頭烏龜祖可法(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零七章 抗虜人人有責第五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五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八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智取勝(第二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五百二十一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百二十章 內廠急奏(第一更!)第八十六章 你也配叫人渣?第九十二章 局中局第十三章 方略第二百九十二章 勒克德渾之死(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七章 豪格多爾袞決裂第四百七十三章 疲軍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