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獻俘闋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至於堵胤錫和袁繼鹹怎麼安排,朱慈烺頗是費了一番心思。

堵胤錫善於處理內政,袁繼鹹善於練兵,尤其是水師。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根據他們的特點因才施用。

何騰蛟、左良玉伏誅後湖廣缺少一個主事的人。

黃德功、金聲桓、馬進忠都是武將,顯然不能承擔這個角色。加之三人誰都不服誰,朱慈烺要是任命其中一人統領其餘兩人,非得炸開鍋。

是以朱慈烺決定任命堵胤錫爲湖廣巡撫,等於是讓他接替了何騰蛟的位置。

而袁繼鹹除了繼續擔任“四省總督”外,還兼任了提督操江一職,負責從荊州到長江口的全部江防事宜。

這等於朱慈烺變相授予了袁繼鹹全面編練水師的權力。

至於原先的提督操江侯恂則調回都察院聽堪。

對朱慈烺來說,眼下的形勢已經十分危急。

湖廣和山東都必須守,只要一處沒守住,都難免重蹈歷史上南明的覆轍。

當然,比原本歷史好的地方是,他已經基本掃除了左良玉、劉良佐、劉澤清等勢力,大明內部相對來說比較團結穩定。

現在大明最需要的就是接連獲得勝利,通過勝利給將士、百姓信心。

唯有如此,才能在與滿清的漫長對決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

......

......

崇禎十七年十一月十日一早,南京紫禁城午門外舉行了盛大的獻俘儀式。

朱慈烺身着大紅色十二章袞服,乘輿一路從內宮來到午門。

在內侍、大漢將軍的簇擁下朱慈烺登上午門城樓,俯瞰着午門下的芸芸衆生。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如上朝一般莊肅。

只是與以往不同,有數百名叛軍俘虜被大漢將軍押解到午門外跪倒。

兵部尚書路振飛朗聲道:“獻俘!”

之後協律郎執麾引樂工就位,司樂跪請奏凱樂。協律郎舉麾,鼓吹振作,編奏樂曲。

一時金鼓齊鳴,樂聲震天。

樂止,兵部尚書路振飛接道:“奉旨平定何騰蛟、左良玉叛亂,所獲俘囚,謹獻闕下,合赴市曹行刑,請旨。”

路振飛這句話說完,接下來就該朱慈烺發聲了。

他有兩個選擇,一是將戰俘恩赦釋放以彰顯皇恩浩蕩,二是下旨命把戰俘拿去交由刑部依照律法處斬。

朱慈烺知道這些俘虜都是左良玉軍中的大將,有些頗有一些實力。但謀反就是謀反,叛亂就是叛亂,若是不對這些人明正典刑,那以後誰還會敬畏大明律法?

便是爲了殺雞儆猴,這些人也必須死。

“拿去!”

朱慈烺一聲令下,即宣判了數百名左軍判將的下場。

朱慈烺朗聲之後,他身邊的兩名大漢將軍便高喊:“拿去!”

再之後,二變爲四,四變爲八,八變十六,直至三百六十名大漢將軍齊聲高喊。

有明一代錦衣衛除了充當特務外,最重要的一項職責就是作爲皇帝的儀仗隊。

故而他們除了身材魁梧,聲音也很洪亮,以備隨時唱誦。

三百六十人齊聲喊道“拿去”,直是聲如震雷。

“臣遵旨!”

這時候該刑部尚書馬士英站出來了。

他領旨之後衝左右吩咐道:“全部押走,驗明正身,赴市曹行刑!”

獻俘闕下只是個儀式,真正處刑卻不是在此。

明代處決人犯是在西市,這些叛軍將領都被天子欽判了斬立決,只待驗明正身就會押赴刑場明正典刑。

......

......

南京西市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熱鬧過了。

聽說幾百名叛軍將領要被處斬,南京城中的百姓紛紛趕來看熱鬧,把西市擠了個水泄不通。

由於要被處決的人犯人數太多,故而只能分批行刑。

不過這讓南京百姓們更爲興奮,這意味着他們可以看更長時間了。

第一批人犯被押上法場,引至砧臺前跪好。

監斬官看了看天色,見時辰已到便將紅色的籤子擲了出去。

劊子手紛紛拔掉人犯脖子後插着的木牌,揮刀斬下。

二十顆人頭紛紛滾落,無頭屍體隨之軟倒在地。

照理說處斬完一批人犯後劊子手都會在刑臺上潑水清洗鮮血,可因爲今天要處斬的人犯太多,就沒有這個必要了。不然潑水清洗完後又得處斬一批,等於白費工夫。

人頭斬落時圍觀的百姓發出一聲聲驚呼,隨之是一陣狂喜。

“殺的好!”

“殺光這些叛將!”

“朝廷威武,聖上威武!”

殺戮帶來的衝擊讓這些平頭百姓們常年積壓的情緒得到了釋放,他們紛紛高舉着拳頭,十分興奮。

又一批叛將被帶了上來,劊子手高效的收割着人命。

百姓們興奮的吶喊着,不知不覺間大多數人的嗓子已經喊啞了。

李國英屬於最後一批被處斬的叛將。

當他被押上斷頭臺時百姓們紛紛朝他丟擲爛菜葉。

李國英被捆綁着雙手無法去把菜葉撥掉,便索性閉上眼睛任由百姓朝他投擲。

他在腦海中飛速回憶着自己這一生。

從一個小兵做起,被左良玉看重,升爲親兵,之後一路立功成爲左良玉的心腹大將。

左良玉起兵‘清君側’時他毫不猶豫的響應支持。

他當然明白所謂的‘清君側’不過就是一個幌子。左良玉起兵的那一刻就意味着造反了。

但他還是會選擇跟從左良玉造反。

因爲他的效忠對象只有左良玉,沒有朝廷。

他的榮華富貴都是左良玉給的,而不是朝廷,所以他和左良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別說左良玉要做的是‘清君側’,便是左良玉想要改朝換代自己做皇帝,李國英也不會有絲毫的猶豫,一定會第一時間勸進。

可惜左良玉敗了,所以他們這些支持左良玉的將領都該死。

若是左良玉勝了,他們不就都是開國功臣了嗎?

至於內亂可能讓清軍趁虛而入,在李國英看來根本就不算什麼。

真要是左良玉奪了江山,大不了割讓幾省之地給滿清,弄一個劃江而治。

可惜現在一切都結束了。

勝者爲王敗者爲寇,敗者沒有資格活在這個世上。

刀起人頭落,李國英的生命終止在了崇禎十七年十一月十日。

......

......

第五百二十七章 試探性進攻第四百一十三章 抓週第一百九十二章 前有盧建鬥,後有高英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九章 高傑第二百八十二章 朕有一個大膽的計劃(第二更!)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隻虎的三個條件(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七十四章 譁變第二百章 誘敵深入(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二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八十四章 來吧,戰個痛快!(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鄭芝龍翻臉(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七章 好奴才啊!(第三更,月票六百票加更!)第二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二十六章 破敵(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荊州第五十七章 德州血戰(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七十八章 炮灰(第三更,月票五百票加更!)第四百四十四章 客軍第十二章 登基第三百二十六章 破敵(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皇明不偏安(第三更,爲盟主荷塘V聽雨加更,加第三更!)第三百四十章 事有蹊蹺(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六章 北山隘口第六十章 姜瓖第三百一十一章 賤如螻蟻(第一更!)第十六章 清廷奏對第八十九章 一夜惡名揚第四百九十二章 細作第三百七十四章 田忌賽馬第七十九章 抱團取暖第五百三十七章 關中光復,姜壤反正第二百三十章 長沙府的急報 (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搜海(第一更!)第一百八十章 跑路將軍左良玉(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招妙棋第五百零四章 熱氣球的小變故第二百一十五章 巡按御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二章 洪承疇督戰(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城血戰(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來晚一步(第一更!)第三十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百四十二章 ”倭寇“在象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汝可識得此陣(第五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二十六章 全民防疫第三十章 馳援山東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亂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殺何騰蛟(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二十章 濟寧州(第九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五十六章 詐降獻關(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零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四百九十八章 但求一見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疫第二百四十九章 順軍內訌(第五更,爲盟主桐棠加更,加第三更!)第十六章 清廷奏對第四百三十五章 父子情深第二百六十五章 海寇的作用第二章 劉家莊第三十二章 最終考校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隻虎的三個條件(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章 關帝廟第四百一十三章 抓週第一百四十一章 襲殺登州(三)(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一十章 活着(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成都第三百零三章 天生的演員(第一更!)第七十三章 文安之抵京第五十三章 填壕第四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四百三十六章 鄖陽危急第三百六十三章 虛虛實實(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三章 朝廷利益高於一切(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改造衝車(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二五十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五十四章 君臣矛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決定(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三章 剃髮圈地第二百三十一章 郝搖旗“借糧”(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九章 對峙第一百五十八章 朕要復設登萊水師(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四百七十一章 鄭鴻逵出逃第六十五章 神策軍擴軍第二百零一章 關門打狗(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八十章 跑路將軍左良玉(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零五章 綠營兵潰敗(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四十六章 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五百三十五章 三路出擊第四十九章 螻蟻草芥第二百五十六章 廷杖(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鐸班師(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三章 鄭芝龍動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三百六十九章 張可望上位(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廣總督沈猶龍(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三章 虛虛實實(第一更!)第八十章 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