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祖制真的很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朱慈烺召見文安之後不久,便收到內廠軍情司送來的加急情報。

這份情報是從山東方面送來的,屬於最緊急的那一類。

朱慈烺不敢耽擱,當即啓開來看。

情報內容是關於劉良佐、劉澤清所部叛軍近期動向的。讓朱慈烺感到驚訝的是,叛軍並沒有繼續北上,而是撲向了登州。

登州位於膠東半島,有良港無數。

劉良佐、劉澤清殺向登州目的已經昭然若揭,那就是通過浮海出逃。

朱慈烺當即命人將這份情報謄寫在兵部塘報上,派人加急送往山東,命神策軍與黃德功部立刻前往登州,務必要趕在二劉叛軍浮海出逃前將其攔截斬殺。

讓朱慈烺稍感欣慰的是,奏報中說明登州知府袁惟泰已經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組織人手焚燬登州一代的漁船。沒了這些漁船,劉澤清劉良佐便只能望洋興嘆,等着被黃德功部、神策軍合圍。

照理說劉澤清、劉良佐所部都是烏合之衆,戰鬥力十分有限。他們即便投降滿清也不會給其實力增添太多,可朱慈烺不能允許劉良佐、劉澤清開這個壞頭。

遭到軍將背叛怎麼不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劉良佐、劉澤清的叛亂讓神策軍有了實戰的機會。

眼下神策軍硬剛八旗主力還是有些吃力的,但與劉良佐、劉澤清所部交戰,朱慈烺認爲甚至會稍稍佔到上風。

何況還有黃德功部配合夾擊,朱慈烺認爲此次圍剿定是萬無一失。

不過這件事也給朱慈烺提了個醒,那就是一定要擁有一隻屬於自己的水師。

既然朱慈烺決定將戰線推到山東而不是退守江淮,那就沒必要興建長江水師,而是可以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登州有天然良港,又有水城,在此復建水師再合適不過。

從登州出發,水師可以輻射到天津乃至遼東的大片區域,對於滿清的戰略牽制意義很大。

如今龍江船廠已經漸入佳境,造船速度越來越快。

朱慈烺估計如果傾盡全力造制海船,最多三個月便能湊出組建水師的海船。

當然,最快捷的辦法是去福建、廣東買。

那裡的造船產業十分成熟,不論是廣船還是福船都可以買到。唯一的問題是價格昂貴,若是讓那些奸商知道是朝廷採買,勢必會狠狠宰上一筆。

再說,從別處購買也不是長久之計。

朱慈烺的靈魂來自於後世,明白掌握核心競爭力才能生存下去的道理。

一個朝廷如果沒有自己的造船技術,是極爲可悲的。

所以朱慈烺決定全部由龍江船廠來造制海船,大不了就是多等一兩個月。這個時間他還是等得起的。

這段時間朱慈烺很關心南京的物價,前不久朝廷懲治奸商平抑糧價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不過這些日子糧價又有所上漲,雖然算在合理的區間內,卻仍然讓朱慈烺有些憂心。

湖廣的問題一日不解決,南直隸的糧價便一日不能真的降下來。

而只要左良玉一日不死,湖廣的問題就會一直懸在那裡......

這是一個死結。

派刺客行刺這種事情實在是太過冒險,一旦不成功將會徹底逼反左良玉。

朱慈烺已經在湖廣暗中佈局,拉攏金聲桓、馬進忠等大將,完全沒有必要在這個關頭兵行險着。

他只期盼老天爺早些收了左良玉,細算一算,這廝的陽壽也快盡了吧?

朱慈烺的煩心事還不僅僅是這些。

近日在南直隸避難的一應藩王似商量好了一樣紛紛上疏,請求就藩。

這些請求乍一聽來合情合理。畢竟這些藩王原先的藩地已經被攻佔,現在算是無家可歸。而依照大明祖制,成年藩王是不能長期在京畿附近逗留的,必須去外地就藩。

可祖制這個東西有時候真的很坑。

朱元璋害怕他的子孫受苦,故而在制定藩王享受的待遇時定的很高。後來朱棣靖難削藩,藩王的軍權被大大削減,但財權卻是沒有怎麼砍。

藩王都有莊田,這些莊田都是免稅的,所產足夠王府使用。

雖說朱元璋規定藩王不能經商,但實際情況卻是藩王紛紛找一個代理人站臺,依靠王府背景把生意做大,甚至是壟斷。

這種情況下藩地的血基本都被藩王吸乾了。

更可怕的是,不僅限於親王郡王,各級宗室都能領取歲祿。

按照大明祖制,親王嫡長子封世子,世襲親王;親王其餘各子降一等封郡王。

郡王嫡長子世襲郡王,其餘各子降一等封鎮國將軍。

鎮國將軍各子降一等封輔國將軍。

輔國將軍各子降一等封奉國將軍。

奉國將軍各子降一等封鎮國中尉。

鎮國中尉各子降一等封輔國中尉。

輔國中尉各子降一等封奉國中尉。

自奉國中尉之後不再遞降,其子孫世世代代皆爲奉國中尉。

明末時宗室數量過於龐大,朝廷、地方財政負擔加大無力賑濟災民,也是導致造反情況屢屢發生的一個原因。

這個問題偏偏是最難解決的。

朱慈烺總不能把這些當豬養的藩王全殺了吧?

雖然他真的很想這麼做......

故而他只能選擇拖,以戰時從權爲由先不允許藩王就藩。省下的這一大筆錢可以用在興建水師上,不比給藩王修王府值得多?

當然這只是權宜之計,最終還是要找到解決辦法的。

朱慈烺有個初步的設想,那就是通過海外擴張,把藩王封到海外去。

美洲、澳洲、東南亞,哪裡都可以。

只要他們不在大明本土吸血,那就不會對大明朝廷的財政造成負擔,也不會變相累積社會矛盾。

不過這麼做的前提是朱慈烺已經徹底光復神州。

至少從目前看,要實現這點還需要不少時間。

封建社會皇室宗室享受特權無可厚非。可問題是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而大明的宗室只享受了權力,卻沒有承擔起義務。

朱慈烺想要做的便是使藩王的權力和義務儘可能的對等。

......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廣總督沈猶龍(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二十四章 鄭芝龍翻臉(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前有盧建鬥,後有高英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七十六章 左軍譁變(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吳三桂退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七章 關中光復,姜壤反正第四百七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一章 關帝廟第四百九十八章 但求一見第二百零四章 順軍襲營(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之死(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神策軍擴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螻蟻小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三章 朝廷利益高於一切(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一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五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一章 招降德州第四百八十七章 設鎮安置第四百四十一章 東南亂起第七十八章 敲打鄭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左軍譁變(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二百六十三章 朕要在山東挖戰壕第五百零三章 天子的旨意第三百六十九章 張可望上位(第一更!)第四百零一章 帝后情深第七十四章 國士無雙第一百三十三章 地道戰(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九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五十八章 桂王舉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天入地第五百二十一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百七十三章 紅衣大炮也有剋星(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鐸班師(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九章 襲殺登州(一)(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網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襲燒營(第一更!)第二百零八章 揣摩聖意(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是真兇第七十七章 顆粒化火藥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屯兵保寧州(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關中危矣(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九章 跳幫作戰(第二更!)第一百零五章 家國第三百八十一章 權力的滋味第一百二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九十六章 獻俘闋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五章 神策軍擴軍第二十七章 龍江船廠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廣總督沈猶龍(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章 川東明軍的改變(第二更!)第五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第四百五十五章 曹鳳年孤膽守鄖陽第二百八十六章 損失慘重的八旗騎兵(第二更!)第三百零二章 這波不虧(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甕中捉鱉(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五十四章 爭功(第三更,爲盟主荷塘V聽雨加更,加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良佐的如意算盤(第十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零一章 關門打狗(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五章 左順門哭諫(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零九章 騎兵對衝(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決定(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智取勝(第二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五百零三章 天子的旨意第三十九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一十一章 入虎穴第五百二十章 北伐第一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子午谷與五丈原第五百零四章 熱氣球的小變故第五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四百五十六章 金鼓齊鳴萬衆吼第四百零五章 大明之衛青、霍去病第一百四十八章 皇明早報(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九章 凌遲祖可法(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八章 以國法殺之第一百三十六章 活鑄銅像(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零五章 綠營兵潰敗(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五章 血戰懷慶(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城風雨第四百六十五章 兄弟相隙第四百六十九章 寧波水寨,大戰在即第一百三十三章 地道戰(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八章 良將第三十四章 分營編制第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九十八章 寧晉泊外韓王寨(第三更,月票兩百票加更!)第四十九章 螻蟻草芥第四百四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九十四章 提督操江第二百三十章 長沙府的急報 (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一百零三章 姜瓖降清第一百一十章 文藝兵第四百五十七章 吳三桂退兵第四百四十章 兩難第一百一十一章 戲劇效果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殺何騰蛟(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