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襲殺登州(一)(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吳老九是紅螺灣資歷最老的漁民之一,他祖上三代都依靠打漁爲生,對於登州周遭海況十分了解。

在吳老九看來大海有時候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小孩子,鬧起脾氣來你得順着他哄着他,絕對不能跟他對着來。

漁民開海的時候都會海祭,就是爲了讓大海順心。只有大海順心了,他們纔能有好收穫。

吳老九今年四十整,有一個妻子三個女兒。

一直沒有兒子是吳老九的一個心結。在他看來女孩子畢竟不比男人,出海這等辛苦的活兒不一定能做的來。

可漸漸的,隨着女兒們的長大他的這一看法也隨之改變。

三個女兒都很能幹,不光能幫着他修補漁網,分揀魚蝦,甚至能夠和他一起出海打漁。

吳老九自然是十分歡喜,一身的手藝總算有了傳人。

他也想明白了,將來招上一兩個上門女婿,即便沒兒子日子照樣過!

這年頭吃不飽飯的災民多的是,隨便給口吃的讓他做啥不行?

上門女婿?哼,算便宜他了!

吳老九一邊哼着調子一邊收網。

據他捕魚多年的經驗來看,這一網魚蝦很不少。

賣了魚蝦再給女兒婆娘扯上半匹步做幾件新衣裳!

待網全部收起後,果然沒有讓吳老九失望。漁網之中滿是蹦躂的海魚,間或夾雜着幾隻螃蟹。

嘿嘿這種黑殼螃蟹老幺最喜歡吃。吳老九嘴角一扯,露出一排黃中帶黑的牙齒。

將魚蝦全部裝到木桶之中餵了水,吳老九便急着調頭返航。

從這裡到紅螺灣最少也得兩個多時辰,他得趕在天黑之前回去。

看着波光粼粼的大海,吳老九心情大好,又哼起了漁歌調子。

“一拉金嘞嗨唷!二拉銀嘞嗨唷!三拉珠寶亮晶晶,大海不負抲魚人。撐船哪能怕對頭風,曬鯗哪管太陽紅!要摸珍珠海底鑽,要抲大魚急起篷。”

這漁歌號子是他父親教給他的,他父親則是他爺爺教的。祖祖輩輩的打漁人哼着一樣的調調,揚帆起篷,拋網收網,日出而漁,日落而歸,過着靠海吃海的日子。

雖然平淡卻也幸福。

吳老九很知足,比起河南陝西等地的災民,紅螺灣漁民的日子絕對算的上幸福了。

據說河南陝西赤地千里,糧食顆粒無收。災民們沒的吃,只能偷觀音土果腹。

可觀音土吃了雖然能充飢卻不能排泄。但凡是吃了觀音土的人最後都會腹脹而死。

若僅僅是天災倒也罷了,偏偏還有人禍。

官軍,闖軍,韃子,都圍着陝西、河南轉,老百姓即便沒有被餓死,也會被抓了壯丁填壕。

吳老九聽說陝西、河南的百姓十不存一。

即便是山東也沒少遭兵禍。

崇禎年間韃子破口劫掠京畿,還不盡興遂調轉方向殺向山東。

臨清背靠運河,是多麼繁華的一座大城啊,被韃子劫掠屠戮一番,元氣大傷,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恢復。

也就是遠離內陸的登州,極少受到波及。除了孔有德那次登州之亂,再沒有遭受過兵禍。

即便是那次登州之亂,也就是城中的百姓遭了殃,紅螺灣的漁民根本沒有受到波及。

這麼說來,紅螺灣還真是老祖宗留下的福地吶。

時間過的飛快,不知不覺間吳老九的漁船駛進了灣口。

可他卻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

整個漁村上方都冒起熊熊黑煙,隔着老遠他都能聞到一股燒焦的氣味。

吳老九登時起了幾分警惕,將身子趴的極低,仔細觀察着漁村的動靜。

過了片刻他發現幾個兵丁出現在碼頭上,將一具無頭屍體拋入海中。

嘶!

吳老九倒吸了一口涼氣,心道這好好的怎麼會出現這麼多兵。

他急欲探個究竟,又不敢繼續行船前往,索性身子一翻跳入海中。

紅螺灣的漁民個個都是水性極好的,吳老九自然也不例外。

這個距離他甚至可以不換氣直接游過去。

越靠近碼頭海水越渾濁,吳老九儘量將身子沉得低些避免引起碼頭上那些兵卒的注意。

過了半盞茶的工夫,吳老九游到了碼頭邊上,見那幾名兵卒有說有笑的走遠了這纔敢浮出水面。

腦袋浮出水面的那一刻吳老九大口喘吸着。

方纔那口氣他憋的太久,差點就撐不住了。

吳老九一邊調整着呼吸一邊雙手扶着木板往前挪動。

他的動作不敢太大,故而速度很慢,兩百步的棧板花了兩盞茶的時間才挪到了頭。

到了棧板盡頭,吳老九可以更清晰的看到漁村裡的景象。

只見狹小的漁村裡擠滿了兵卒,他們肆意的衝進屋舍中,將女人拖拽而出,就地姦淫。

吳老九隻覺得怒火中燒,恨不得當即就跳上岸去和這些兵痞拼了。

可他細細一想自己手中沒有傢伙,怕是傷不到這些兵痞。與其白白送死倒不如弄清楚這些人是什麼來頭再做計較。

崇禎朝後期天下大亂,官兵不像官兵,土匪不像土匪。

別看這些兵痞披着明軍制式的大紅胖襖,可卻未必是什麼正規軍,沒準是招降的哪個山大王的雜牌軍。

距離紅螺灣最近的城池便是登州城。

這裡發生了這麼大的動靜,登州城方面難道毫無察覺?

思前想後吳老九還是覺得應該前去登州府送個信。

僅僅靠他自己是不足以阻止這些兵痞惡行的,必須藉助官府的力量。

吳老九要賭一次,他要賭登州城的官軍和和這些兵痞不是一夥的。

...

...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登州城清河坊內,衙役趙虎正在巡街,突然看到遠處冒出了一處光亮。

漸漸的他聽到了馬蹄聲。

一人手持火把策馬疾馳而來。

他不由吃驚得張大了嘴巴。

登州城是實行宵禁的啊,這深更半夜的怎麼敢有人在城中跑馬。

趙虎剛想上前責斥,待看清來人是往衙門去的,立馬往後縮去。

怪不得這人敢無視宵禁,原來是有官府背景啊,說不準還是大老爺的親戚!

這種時候還是不要瞎出頭的好!

...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戲劇效果第四百六十七章 豪格多爾袞決裂第四百二十章 范文程起復第二百零八章 揣摩聖意(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五章 哄擡米價第三百九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五百零八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四百四十六章 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三百六十七章 博洛的小心思(第一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三百八十一章 權力的滋味第三百九十四章 馮雙禮在建昌第三十二章 最終考校第一百五十一章 倒卷珠簾(第五更,爲盟主一袖乾坤後援會加更,加第三更)第四百九十七章 北伐還是南征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二章 官紳勾結,無法無天(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章 血戰第四百零七章 抗虜人人有責第五百一十章 朝廷需有威信在第五百一十四章 押解桂王進京第三百零四章 收穫土豆,收穫希望(第二更!)第二五十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八十八章 陳順才的自救(第四更,白銀盟主加更!)第九十九章 偵騎第二百七十七章 朕爲將軍擂鼓助威!(第二更!)第一百二十章 濟寧州(第九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二章 局中局第八十七章 操縱糧價第三百零七章 秦良玉入川(第一更!)第三百零六章 騎牆的鄭芝龍(第二更!)章推好書第十七章 欲取山東第四百二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零七章 一樁買賣第三百三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五十六章 德州血戰(二)第六十章 姜瓖第五十二章 滇馬第四百三十七章 造孽第四十五章 忠烈祠與軍歌第二百五十七章 做皇帝不能甩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八章 大抄家(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一更!)第二百零四章 順軍襲營(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五十六章 德州血戰(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文安之發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張可望上位(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七章 設鎮安置第二十六章 欲謀擁立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戮與死亡(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詐降獻關(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一十章 活着(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洪承疇的殺手鐗(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安之點將第二百九十二章 勒克德渾之死(第一更!)第二十章 新軍訓練(二)第九十一章 問罪第二百二十章 湖廣山東,國運之爭(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七章 朕爲將軍擂鼓助威!(第二更!)第二百四十六章 備戰伐明(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五章 巡按御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二章 前有盧建鬥,後有高英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零五章 大明之衛青、霍去病第五百二十一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十五章 忠烈祠與軍歌第三百一十九章 敦倫之禮第四百六十三章 陳順纔出逃第三百四十章 事有蹊蹺(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內廠第三百三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二百七十六章 殺殺殺!(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湖廣亂局(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三章 及時雨魏得功(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皇明不偏安(第三更,爲盟主荷塘V聽雨加更,加第三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好像一條狗(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也配稱國使?(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章 川東明軍的改變(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二章 叔侄重逢第三百六十一章 來晚一步(第一更!)第二百三十章 長沙府的急報 (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一百零二章 聯名上疏第二百四十四章 好像一條狗(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三十章 長沙府的急報 (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一十八章 替罪羊(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安之點將第六十九章 分而治之第二百六十五章 海寇的作用第四百七十一章 鄭鴻逵出逃第八十四章 民心可用第三百零八章 渾水摸魚(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內廠第二百四十四章 好像一條狗(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月島海寇(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八十二章 叛軍潰敗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良玉必須死!(第三更,月票五百票加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六十四章 螻蟻小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