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的決斷(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南京城中這幾日氣氛很不尋常。

自打朱慈烺下旨命黃德功率部追剿劉澤清、劉良佐後,朝野上下一片譁然。

劉澤清、劉良佐竟然反了!

大明相較於滿清和李自成本就沒有什麼優勢,二劉的反叛更是讓明廷的處境雪上加霜。

最可怕的是,如果劉澤清、劉良佐率部在山東一番劫掠後投了東虜,山東門戶洞開,東虜隨時可順勢南下,直接威懾到南直隸!

若真是如此,那大明朝廷真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所以一定不能讓劉澤清、劉良佐從山東北上投虜,即便圍追堵截也要把二人絞殺在山東轄境內。

讓滿朝公卿有些憂心的是,黃德功部兵強馬壯,此番北上追剿二劉猶如猛虎出山。若是黃德功也生出反心,那可該如何是好?

畢竟人心隔肚皮,黃德功心中究竟是怎麼想的誰也不知道。

可聖天子卻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十分信任黃德功,頗有幾分引以爲臂膀的意思。

既然天子都這麼表態了,作爲臣子自然沒啥好說的,只能期盼黃德功能和高傑成爲本朝的嶽武穆、韓世忠,而不是賣主求榮的奸佞小人。

朱慈烺把一切安排妥當後便穩坐紫禁城中等待着前線傳回消息。

他不是沒有想過御駕親征,但現在的形勢不准許。

若是他親征山東,山東明軍勢必要分出一大部分來護駕,與劉澤清、劉良佐部作戰的人數就會減少許多,這是朱慈烺不願意看到的。

再說南京城中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洶涌。

不少居心叵測的宵小都蠢蠢欲動。朱慈烺若在南京還壓得住他們。若是朱慈烺離開南京親征山東,難保這些人不會圖謀不軌。

若是後院起火,南都動亂,對朝廷將會是嚴重的打擊。

將來若是時機成熟,朱慈烺還是很想御駕親征到前線激勵士氣的,但現在顯然還不是時候。

唯一讓朱慈烺感到欣慰的是,秦良玉的到來給滿朝文武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似乎老人家往那一站,就能起到安撫人心的作用。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還真是有道理。

造船方面的進展也可喜可賀。自打第一艘小號福船下水以來,龍江船廠又相繼造出了五艘海船。如今朝廷手中已經擁有整整六艘戰船。

雖然這個數量距離組建水師的目標還很遙遠,但卻是個好兆頭。

朱慈烺相信最多半年,水師便能成型,到了那時皇明對於鄭芝龍的依賴便能減少許多。

韓贊周在被朱慈烺嚴厲責斥了一番後痛定思痛,在內廠上下發動了大整改,軍情司的情報彙集機制也做了相應的改變。

作爲一名宮中的老人,韓贊周明白天子不會有多少耐心。若是他不能夠勝任內廠廠公的位置,有無數人爭着搶着想要頂替。

現在韓贊周之所以可以和劉傳宗分庭抗禮,就是因爲他兼着內廠提督太監的頭銜。

若是僅僅靠御馬監掌印太監的名頭,是無論如何不能與司禮監秉筆兼東廠提督相提並論的。

韓贊周不比劉傳宗,不是東宮系的老人,自然更需要小心翼翼。對他來說失去權柄就意味着萬劫不復,只有牢牢抱住皇帝陛下的粗腿才能人前風光。

這次劉良佐、劉澤清叛變突然,內廠沒有做出任何的示警,讓天子大失所望。

韓贊周也是怒不可遏。這幫兔崽子真是不像話,東虜的細作都潛入鳳陽府了,竟然一點察覺也沒有,難怪陛下如此震怒。

韓贊周當即裁撤了負責鳳陽府情報蒐集的檔頭,另外任命了一人。

不過他也明白僅僅這樣是不夠的,內廠軍情司的運行模式需要大改,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效率。

他的初步構想是引入競爭機制,即同一地區的情報蒐集工作交給兩撥不同的人。

這兩撥人互不統屬,互不聯繫,完全獨立工作。

他們定期把蒐集到的情報通過內廠軍情司特有的渠道輸送回南京本部,交由其彙總分析,評判出勝出的一方。

勝賞敗罰,唯有如此才能刺激到這些在地方潛伏做事的軍情司番子,才能讓內廠軍情司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韓贊周對自己的定位很明確,既然要做天子的鷹犬,就一定要做最兇惡的那隻,一定要把東廠和錦衣衛死死的壓在身下。

天子讓他去咬誰他便去咬誰,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因爲他明白所有他得來的一切都源自於天子的恩賞。

天子可以賞賜他這些,自然能夠輕而易舉的剝奪。

對一個太監來說,忠君並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自保的最佳方式。

......

......

濟寧州的形勢越來越不妙。

劉澤清、劉良佐兩個叛賊已經將成百上千具屍體丟入了通往水門的小河中。

勇武營的營總沈復除了命麾下士兵向這些搬運屍體的叛軍射箭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小河中的屍體越來越多,有的地方甚至已經堆積的齊人高。

更可怕的是屍體已經開始腐爛,陣陣惡臭飄來直是讓人作嘔。

從小河取水是肯定不用想了。

沈復命人嚴閉水門,無論如何都不能從這處水源取水。

沒了補給,城中的飲水便變得緊張。

沈復一方面命人開鑿深井,一方面命人用水缸蒐集雨水,至於原本水窖中的存水更要省着些用。

可惜老天爺似乎有意跟勇武營的將士開玩笑,一連幾日只下了一場小雨,開鑿的深井更是隻見黃泥湯子不見清水。

沈復不得已削減限制了普通百姓每日的飲水量,牲口更是渴的奄奄一息。

就連勇武營將士的飲水量也被削減,將士們不得不將尿液用碗接下二次飲用。

而這距離劉澤清、劉良佐向河中拋屍不過過去了五日。

沈復初步估算了一下,城中存水最多還夠用五日。五日後若再鑿不出冒清水的深井,他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乾渴比飢餓更容易讓人發狂,若是徹底斷水,軍隊發生譁變乃至營嘯都是有可能的。到了那時,局勢就不是沈復能夠控制的住的了。

......

......

第三百四十九章 我沐天波,回來了!(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助我也(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子大婚(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寧波水寨,大戰在即第八十三章 剃髮圈地第三百三十三章 種土豆,不納糧!(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及時雨魏得功(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七章 火器司第一百九十八章 寧晉泊外韓王寨(第三更,月票兩百票加更!)第一百零五章 家國第一百五十四章 爭功(第三更,爲盟主荷塘V聽雨加更,加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關中危矣(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九章 陛下神武!(第一更!)第一百零八章 睢州許定國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五十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一百九十六章 獻俘闋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后有喜(第一更,跪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九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成棟諫言(第七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良佐的如意算盤(第十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三章 滅閹黨,清君側(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零三章 土豆在四川第三百八十一章 權力的滋味第三百四十四章 生死存亡一線間(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范文程獻策第四百四十七章 交手第四百八十一章 多爾袞動搖第二百一十章 來自尚可喜的伏擊(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二章 前有盧建鬥,後有高英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五十六章 廷杖(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城風雨第三百一十章 活着(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再相見,已是物是人非(第一更!)第四百零四章 揚我大明天威第三百八十二章 再相見,已是物是人非(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七章 匈奴不滅,何以家爲!(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二章 縮頭烏龜祖可法(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三章 滅閹黨,清君側(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九章 跳幫作戰(第二更!)第十八章 神策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荊州第六十二章 范文程獻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爭功(第三更,爲盟主荷塘V聽雨加更,加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你死我活第三百六十三章 虛虛實實(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關中光復,姜壤反正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闖南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六章 德州血戰(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一十章 文藝兵第五百三十五章 三路出擊第二百零二章 九宮山(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榔率部入安南第四百四十七章 交手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桂英的選擇(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六十三章 朕要在山東挖戰壕第三十四章 分營編制第一百九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五十章 生死(第四更,爲盟主一袖乾坤後援會加更,加第二更!)第二百八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百六十四章 螻蟻小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捷第五百二十七章 試探性進攻第一百六十九章 巡撫張肯堂(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智取之第一百四十二章 八大晉商(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三章 佟養和的應變(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五十章 生死(第四更,爲盟主一袖乾坤後援會加更,加第二更!)第二百三十九章 張獻忠暴怒(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三章 文安之發兵第三百零八章 渾水摸魚(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沙定洲叛亂(第一更!)第一百四十章 襲殺登州(二)(第三更,爲盟主搖搖搖頭加更,加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試探性進攻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省藩地的誘惑(月票七百票加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左賊,吃我一箭!(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六十章 張可望遁走魏城(第二更!)第二百五十四章 君臣矛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外呼應第一百三十章 大勝叛軍(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九章 偵騎第一百五十一章 倒卷珠簾(第五更,爲盟主一袖乾坤後援會加更,加第三更)第二章 劉家莊第四百五十二章 火燒糧倉第三百三十八章 獵物(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龍江船廠第二十七章 龍江船廠第八十九章 一夜惡名揚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家縣令,滅門知府(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章 先取山西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助我也(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鄭成功面聖(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欲謀擁立第四百章 皇后誕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后有喜(第一更,跪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三十六章 活鑄銅像(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