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施粥

日子悠悠平靜的過着,很快就進了臘月。下了雪以後,天一直灰濛濛的,氣溫也降了很多,沒事的人都不怎麼出門,整個冬月街上都很冷清。等近了臘月情況又不一樣了,到了備年貨的日子,家家戶戶都出門了,街上又恢復了往日的繁華熱鬧。

珍兒打聽了棘陽縣的習俗,結合了鋪子的情況,覺得臘月初八那天再做最後一天生意,然後就歇業,等到正月十六再開業。

臘月初七珍兒就在門口的牌子上貼了歇業時間,還有就是臘月初八這天會在門口施粥,不管是街坊鄰居,還是路人乞丐,只要願意都可以來鋪子裡喝碗臘八粥。

臘八這天,葉老爺子穿戴一新,牽着虎子的手站在門口的大鍋前,等葉蘇木放了鞭炮,他就跟虎子兩個開始施粥了。一開始來的都是街坊鄰居那些經常在鋪子裡吃飯的熟客,這些人每天來王越就叮囑一遍,這天一早他們果然來的比較早。然後就是路過的人了,看到門口寫的,又見很多人排隊,就都過來了。而珍兒以爲的會來的早來的多的乞丐卻沒來多少。珍兒一打聽才知道,城裡幾個富戶也在這天施粥,乞丐都以爲那些人施的粥肯定比珍兒那個小鋪子的濃稠,就都去粥蓬那兒了,直到上半晌有乞丐來吃了鋪子的粥,消息才傳開,珍兒家的粥筷子裡在裡面都不倒,論粘稠絕對是城裡的頭一份。消息一傳開,鋪子前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排了老長的隊。葉老爺子坐在鋪子門口看着,珍兒、虎子、王越、貫仲幾個人一人拿一隻勺子舀粥。

熱鬧不堪的鋪子前。大冷天的珍兒也熱出了一頭的汗。一邊高聲讓人們排好隊。一邊揮舞着手舀粥,她頭擡也沒擡,自然沒看到街對面停着一輛馬車。

一雙纖細白皙的手伸出來,把簾子掀開了一條縫,裡面的人靜靜的盯着鋪子前的熱鬧看了一會兒,才點點頭,簾子落下,馬車無聲的跑了起來。

夏嬤嬤在門口笑呵呵的幫着遞碗遞小菜。一擡頭看到拐角消失的馬車,沉思了一下還沒想出個所以然就被面前的熱鬧打斷,繼續忙碌了。

堅持了三刻中,珍兒就受不了了。他們四個退下來,葉蘇木、南星、方海、大壯四個接手,繼續施粥。一直忙到巳時一刻,六口大鍋裡的粥都施完了,門口還有二十多個沒有領到粥的乞丐,聽到沒粥了,他們本來還很失望。沒想到珍兒卻讓人搬出了一屜包子,每人發了兩個包子讓他們高高興興的走了。

晌午累的。一羣人都胳膊酸提不起勁,小虎子雖說練過幾個月的功夫,可他太小,珍兒怕他傷着,還一直讓王大娘在旁邊幫他,可這會兒還是累着了,手抖的連筷子都拿不住。

葉白芷看着心疼,沒等人她就拿起碗喂虎子吃飯了。葉白芨也陰鬱着臉在旁邊幫着夾菜,這是葉白芷規定的,她做什麼葉白芨就要跟着做什麼,要是不會就在旁邊打下手,反正是一不能離她八尺遠,二是不能跟葉白芍他們來往,三是要學繡活,最起碼得會繡荷包。

葉白芨現在是被葉白芷捏住了七寸,她要是不聽話,葉白芷一斷她口糧,二把她趕出家門。她一沒爹了,二沒有外家,葉白芷把她趕出來她就只有死路一條。至於葉白芷的話,她是一點兒也不敢懷疑的。葉白芷是誰呀,她就是一個潑婦,連她爹她都敢拿着棒子打,她還整天跟那個敢拿斧子砍人的齊珍兒在一塊兒,誰知道她們倆有什麼事情不敢做的。

至於葉石斜、葉石燕兄弟,齊老爺子也一直沒有放棄過,各方打聽他們兄弟倆的消息,可是除了他們被抓,案子因爲牽連太廣交由刑部審理以後,他們兄弟是生是死的消息就一點兒也沒傳來了。

過了這麼些天,經歷了喪孫之痛,葉老爺子早已經接受了葉石斜兄弟倆凶多吉少的結果了。他們犯了這樣的事兒,怎麼可能還活着?

施粥這個事,珍兒本來就想過,她在佛祖面前許過願,只要虎子能平平安安的,她每年多要做善事。這施粥還是有一回方海喝粥的時候說起他們當乞丐時吃不飽穿不暖,很多人熬不過冬天她才起了心思的。一開始她只是想盡盡心,畢竟她沒什麼家底,怎麼也做不到今天這個規模。

那是後來葉老爺子知道她的打算以後,就說他也想施粥,想爲葉蘇祁祈福。他連銀子都準備好了,看來也是早有打算。

鄉下的習俗是沒滿十二歲的孩子夭折了不能掩埋,只能扔在流動的河流裡,最好是扔在上游,這樣還能爲家裡帶來福運。當然也不能刻牌位。可以說走了就沒留下痕跡了。只有特別疼孩子的纔會偷偷掩埋,有事沒事去燒些紙錢,讓孩子在下面過的好些。

葉蘇祁走了連什麼都沒留下,家裡的衣裳也在他們去縣城的時候帶走的乾乾淨淨的,葉老爺子就是想念他了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寄託哀思。珍兒知道他在嵩山寺爲葉蘇祁點了長明燈,看他拿銀子的樣子,這些銀子他肯定是早就準備好了,要爲葉蘇祁祈福的。

關了鋪子,珍兒只留了貫仲在鋪子裡照看着。一間屋子,只要有幾天沒人住,就會缺少人氣,衰敗的就快了。再說鋪子裡也還有些被褥、鍋碗一類的,要是被老鼠給咬了那可就損失大了。

臨到臘月了,醉雲樓的生意也異常火爆起來,很多商人在酒樓裡請客。於是,鋪子雖然關了,珍兒卻也沒有歇息。

就連曹葉氏本來很抗拒回村子的,一聽說珍兒他們那麼忙,也不好顧着自個那點兒小別扭,跟着回了村子。

爲了保持肉味的鮮美,珍兒都是隔兩天送一次貨的。臨到年關,何獵戶家也要用牛車,好在葉路遠也放了假,他就被委任爲給趕牛車去縣城送貨的車伕。

忙忙碌碌,一直到臘月二十,珍兒他們又往城裡送了一車活的獵物,才總算是真正的歇下來。

這邊還沒歇兩天,就到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要祭竈神了。

珍兒家的竈王龕設在竈房的北面,中間供着竈王爺的神像。竈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是用來表明竈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這是乞求竈神保佑全家老小平安的。

正所謂,‘二十三,糖瓜粘‘。戌時正,珍兒、虎子帶着方海、南星他們到了竈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竈壁神龕中的竈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麪做成的糖瓜等。還要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說好事,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用飴糖供奉竈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這是用糖塞住竈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

晚上在院子裡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竈君像請出神龕,用稻草爲竈神扎一草馬,爲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然後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着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竈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珍兒還聽說過,送竈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竈君歌,跳送竈君舞,名爲‘送竈神‘,以此換取食物。

鋪子裡曹葉氏跟貫仲兩人也在祭竈,不過她顧忌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怎麼也不跪拜,貫仲勸了半晌她也不轉心意,怕誤了及時,貫仲只好自己祭拜。不過他沒祭過竈神,就按曹葉氏指點的一步一步來。

珍兒讓曹葉氏回城裡也是爲了這個,她就怕貫仲一個人搞不過來。

祭了竈神就到了掃塵的日子了。貫仲把竹葉綁在長長的竹竿上,做成掃把的樣子,跟曹葉氏兩個在鋪子裡灑掃庭除,清洗碗筷。後院的庖下里長年煙熏火燎的,早已屋頂早已燻黑了,還結了好多蜘蛛網。貫仲跟曹葉氏兩個人忙活了一整天才把屋頂都掃乾淨了,碗筷什麼的也重新洗乾淨了。

珍兒他們在村裡也是一樣的忙碌着。茅草屋雖說蓋了不久,竟然也結了不少蜘蛛網。還有碗筷,她平時沒管,也要重新洗一遍。更重要的是錢大娘他們每天都在院子裡清洗野味,院子一角很大的味道,珍兒他們聞習慣了還感覺不到什麼,其他人可就受不了了。

珍兒就把那一塊兒交給方海跟南星了,他倆一整天都不知道提了幾桶水清洗那一塊兒,才讓味道消散了些。

到了臘月二十五,就得開始準備過年要用的東西了。一大早起來,曹葉氏就趕回村子裡,給珍兒幫忙庖下里的事。

炸饃饃、包包子、煮肉、摘菜、洗菜、一路忙碌着,直到大年三十這一天,村子裡都還飄散着濃郁的肉味跟濃濃的喜氣。(未完待續。。)

第156章 話粗理不粗第314章 委屈第75章 掙大錢第511章 大結局 不論生死,都是!第258章 賣方子第298章 壓災第50章 借錢第304章 禮物第446章 探病第172章 暴風雨來臨前(一)第180章 開祠堂第310章 不露相第163章 用心良苦第155章 不走第3章 真相第365章 要幸福第182章 欺軟怕硬第381章 地痞上門第164章 大義滅親第220章 習武第374章 自作多情第173章 暴風雨來臨前(二)第14章 野外露宿第102章 買牛第176章 處置第195章 封鋪抓人第463章 好消息第310章 不露相第510章 一波三折第152章 着火第462章 上門第391章 新知縣是他第391章 新知縣是他第317章 將心比心第377章 逝第336章 熟人第77章 找買家第72章 沉睡第405章 順者昌第224章 誰同去第141章 世事無常第41章 不借第303章 約法三章第323章 甘蔗第19章 納妾第231章 抓人第317章 將心比心第392章 相遇不相識第62章 釋懷第496章 多走動第135章 採藥去第474章 貪心不足第54章 賞錢第509章 溫暖第176章 處置第328章 辭舊歲第252章 閒磕牙第462章 上門第23章 爭搶丫鬟第270章 出嫁第454章 要成親第142章 賞銀第239章 孃家第18章 葉白芍第486章 死纏爛打第281章 薑是老的辣第495章 風起第352章 禮物第145章 忙碌着第59章 睜眼瞎第99章 買地(一)第488章 弄巧成拙第271章 送行第435章 勸說第144章 銀子的來路第51章 拆穿騙局第319章 忙第302章 半邊城第156章 話粗理不粗第266章 蓬蓽生輝第284章 瑣事第446章 探病第164章 大義滅親第425章 信陽行第386章 說漏了第112章 中秋節(上)第342章 出事第491章 睡書房第197章 兵來將擋第92章 聰明的姐妹倆第319章 忙第205章 荒地變肥地第363章 觀望第244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329章 逛燈會第170章 動了胎氣第285章 九月第47章 天下之大第56章 幫忙第251章 明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