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淮山九

“少帥,大帥昨日就已經見了南邊來人!”大帥府門口,幾人侍從跑過來說着。

“什麼!父帥糊塗啊!”宋德一聽,大驚失色,連連往大帥府而去。

作爲宋啓之長子,前幾日,奉命去巡營,因此,不在淮州,只是這剛回來,便發覺城內已經流傳有淮州軍將聯合定南候舉義,南下夾攻孫文徵軍。

或有人言,大帥將稱天子,建年號,反燕自立,幾日前,使大公子巡營各軍,準備北上攻打武陽。

宋德剛回來,一聽到這傳言,便心知不妙,肯定是有人栽贓陷害,果不其然,這就聽到了父帥面見定南候使者之事。

趕忙衝進府邸之內。

剛進去,來不及通報,卻見宋啓同諸多親信大將文武已經都在大堂等候了。

“父帥,城內外流言蜚語皆言父帥要反,必須有所作爲啊!”不等宋啓說話,宋德直接開口說道。

聞言,宋啓也是嘆息着:“我兒且坐着,爲父也是措手不及啊!”

看着宋德一臉憤怒之色,一旁的謀士魏才熙說道:“大公子莫急,一切之事說來,其實也是我等大意!”

“當日,那定南候的確派了人過來,言與大帥共分天下,不過,大帥英明,自然不會上當,爲了穩妥起見,將這人安排着住下,等着後邊滅口,只是不知如何,被誰透露了風聲,皆言大帥暗通定南候,準備造反,就今天,淮州太守甚至派人來請大帥,諮詢此事!”

魏才熙說着,面色也是不好看。

“說是諮詢,其實就是有試探之意,好在淮州太守此人還算有幾分大局觀,因此,一直無事!”

這時候,宋啓開口說道:“等到淮州太守喚我商議,本帥才反應過來自己上當了!當日那廝派人送禮只是其一,爲了逼反本帥,又使人暗中散發謠言本帥要謀反!”

冷笑着,宋啓說着:“本帥豈能不知其意何在!”

最關鍵的是,他也不覺得真的造反了,能有幾成勝算,當今天子一意削藩,可不是心血來潮之事,早就有了準備,這編練禁軍就是一個因素,手頭有了大軍,可以直接威懾京師附近幾個藩鎮,別說他了,就是距離京師最近,也是藩鎮裡最囂張跋扈的齊鎮都不敢造次嗎?

若非各方制衡,恐怕後果難知。

宋德聽了,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父帥,當前之事,一定要向朝廷上書,申明被陷害之事,絕不可承認所謂謀反,這等子虛烏有之事,另外,父帥,請立刻殺了定南候使者!”

這時,一旁老將文謙說道:“大公子放心,那廝已經被末將派人處理了!”

說着,又是看向宋啓,說道:“大帥,大公子乃老成持重之言,可以一用。”

這時,一邊的謀士魏才熙反駁道:“大帥,不可!朝廷本就忌憚我等藩鎮,如今,出了這檔子事,誰還會信我等藩鎮,屬下請求大帥,一定要謹慎爲之,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大謠言,使各個藩鎮人人自危,這纔是最好的辦法!”

此言一出,衆人眼睛都是一亮,便是宋啓都開始考慮了。

只不過,文謙還是反對,說道:“魏先生之言,固然有理,可如此一來勢必得罪各家藩鎮大帥,以朝廷之能,自然是看的出問題的。雖然屆時會因爲擔心各鎮串聯,不會動手,但若做了,藩鎮和朝廷處,大帥恐怕將步步皆敵!”

說到這裡,幾人也明白了,畢竟,這事做了容易,的確可以引起朝廷忌憚,不會動手,但若是真的做了,你也不要指望大家都是傻子,藩鎮之中也有高人,雖然到時候肯定會中計,但絕對會把宋鎮上下恨之入骨。

朝廷也會明白此事重大,雖然不會動手,但宋鎮也將直接面對朝廷。

這是明謀,就是利用當今天子不滿藩鎮,要削藩,所以將此謠言擴大,到時候,朝廷要削藩可以,但那個時候,面對的就不是一個宋鎮,而是所有藩鎮。

縱然是朝廷,也要考慮動了宋鎮之後,會不會引起所有藩鎮動亂。

哪裡知道,魏才熙聽了卻是不屑道:“大帥,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以屬下看,當今天下,已然大亂,正如當年嘉帝朝時一般,不論未來是否有改朝換代之事,我等藩鎮亦將壯大!尤其是朝廷發兵討伐江南成候和定南候,再者,中原反賊作亂,冀州官賊對峙,都是大難題!”

“天下以利爲來往,豈在個人因緣得失之間!”

此言一出,一邊另外一人就坐不住了,此人也是宋啓麾下謀士,一向替宋啓處理軍需內務,一般很少主動發言,但每每出聲,必然能直指問題核心。

卻聽此人說道:“大帥,屬下反對!”

宋啓一聽,尋聲看去,卻是韓效此人,一邊,宋德見了,卻是不妙,他早就知道,韓效和魏才熙二人,在觀念上有所不同,以往,二人還能忍耐,但如今,這生死攸關的大事上,恐怕決然不會妥協。

果然。

“什麼叫利?魏生此言休矣,聖人以德義爲天下長,賢人倡忠信而天下安,何來利?惟能用之,故能順之,大帥本就無此事,只需要上書朝廷,便可解釋清楚,此爲朝廷言義。再者,力請天子,發宋鎮之兵南下,此爲朝廷表忠!忠義明明於天下,請諸老臣爲大帥言,行堂堂正正之教,足以清白,何必行此小人之計!”

說到這裡,直接對魏才熙怒目相向。

魏才熙聽了,也是不能忍,這時,宋德說道:“父帥,二位先生所言皆有理,父帥,爲公平起見,可皆一用,既向朝廷表明忠心,亦可暗中散發傳言,則亦有同等效果!”

宋德不得不出來,他是宋啓長子,未來必然的宋鎮新帥,不論爲誰,都要保證內部安定,雖然他清楚,二人所言都是爲了宋鎮,但這關係上可不能弄僵硬了。

這話說着,他自己也在反思,別說,將二人的計謀用在一起,貌似更好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突然襲擊第三百七十二章裁定第三十一章軍中事第一百七十八章餘事第一百四十五章解決殭屍第三百七十章準備第一百八十七章新年快樂第一百二十三章幽冥通傳第二百一十一章大業十九第二百八十一章北伐六第二百五十九章淮山十第一百一十章安排二第三百四十五章向秀第二百九十六章北伐二十一第九十三章惡意襲來三第八十三章修行第三百零十三章成敗既分,天命已定八第二百五十一章淮山二第一百八十七章新年快樂第八十七章變故第六章話鬼神二第一百一十九章檔案難調第三百零八章成敗既分,天命已定三第二百零一章大業九第四十章軍法二第一百一十三章道人好謀劃第三百六十一章逃跑第二百六十八章劫數九第一百八十七章新年快樂第二百六十四劫數五第一百七十一章平定十第一章崩亂第一百八十章行動第二百九十七章北伐二十二第一百二十九章稱候上第四十九章演技第三百六十八章天下走向第九十六章又見神祠第二百零一章大業九第二百六十八章劫數九第三百一十六章爲難第三百七十二章裁定第十八章城隍亦忌憚第二百三十章回歸一第二十八章瑣事第二百七十六章北伐一第一百五十三章動手第一百八十章行動第三百三十三章鹽河各部第二百五十三章淮山四第一百一十四章所得第三百七十一章說書第四十章軍法二第五十一章試探第十三章出發第三百二十七章客來第二百一十三章大業二十一第二百五十章淮山一第一百四十二章亂第四十章軍法二第二百零八章大業十六第一百二十八章預備第一百六十一章搞定第七十四章突襲第二百二十章大業二十八第二百七十五章劫數十六第六十三章宋世問第三百二十九章衆家態度第二百七十四章劫數十五第八十七章變故第五十五章憂慮之心第九十四章惡意襲來四第三百五十一章諱敗爲勝第一百零八章靈明子傳法第三百三十二章巫及大汗第二百六十四劫數五第一百六十章決死三第七十七章入寨第二百二十四章大業三十二第五十五章憂慮之心第三百七十三章裁定二第二百零六章大業十四第三百零一章北伐二十六第二百五十二章淮山三第十章焚教第六十四章突襲第二百二十六章大業三十四第三百一十六章救人第三百二十七章客來第一百一十一章道法推演第三十九章軍法一第一百九十一章動手三第一百一十章安排二第一百八十九章動手一第三百一十六章救人第三十九章軍法一第六十九章投降第三百零四章北伐二十九第五十八章陳氏第八十八章幕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