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

唐興在風平浪靜的赤道無風帶上航行,總覺得自己航行在世界之外,沒有疾病、食物、飲水的困擾,讓船上的生活,有些索然無味,就連那些倭人也只會恭敬的跪在地上,虔誠的讚美大明皇帝、番都指揮和大明水師的慷慨。

在這個過程中,唐興思考了幾個問題,並且在和範德行進行溝通之後,得到了一些答案。

三百餘艘三桅大船,是在大明密州市舶司建立之前,大明海商們所擁有的海船的數量。

在陛下率領大軍南下平叛的時候,有無數的船隻前往密州市舶司登記,這裡面的三桅大船隻有一百三十多艘,當時,整個大明絕對不超過四百艘三桅大船。

受船隻限制,在正統十四年的時間裡,大明海商每年只能輸出價值不到七十四萬兩銀子的貨物,這意味着,在正統年間,每年最多隻能輸入七十四萬銀兩入明。

而正統十四年每年僅僅南衙折銀,就超過了一百一十萬兩銀子,這代表着大明朝廷折銀需要向豬圈裡的銀子發起攻勢,這是極其困難的。

三百餘艘的數量,並不是大明的巔峰數字,甚至還不如永樂年間的零頭。

也就是說,自從永樂十九年起,大明官船官貿的活躍期結束,大明海商的三桅大船們並沒有填補大明官船官貿的空白,大明海商三桅大船的數量從三千餘降低到了三百艘。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中國海貿的衰落呢?

什麼原因,造成大明海商們在沒有官船官貿的壟斷之後,仍然無法填補海貿的空白呢?

答案是,沒有武裝商舶,更加確切的說,缺少海上武裝力量。

這個世界真的太大了大明水師即便是能夠保護南洋海商利益,那麼西洋、大西洋、東洋和大東洋呢,所以武裝商舶成爲了一個不太完美的答案。

“東經45°北緯8°,距離大明京師一萬四千二百三十里,距離松江府一萬兩千一百六十里,此處屬於赤道的邊緣,有信風,南馳道滄溟流穩定。”範德行計算着自己的位置,這是舟師每日的工作,他將每一天的記錄都寫在了紙上,而且都會塞入一個密封的桃心木匣之內。

“珊瑚宮海(大堡礁的珊瑚海)。”唐興稍微斟酌了下,看着水面下的珊瑚,確定了這裡的名字,這裡的風景極美,而唐興最迫切的想要知道的是這片消亡地帶的背後,有沒有新的大陸。

範德行眉飛色舞的說道:“唐指揮要學嗎?這個非常簡單的,只是一個簡單的球面幾何的問題,只需要知道經緯度,就可以準確的計算距離,只需要將球面幾何展開…”

一旦大明從食物鏈的頂端,向下滑落到了低谷,商品優勢不復存在,只能依託土地和勞動密集型產品進行原始積累的那一天,大明上下要承受怎麼樣的屈辱和苦難?

屈辱和苦難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不知道何時才能爬出谷底,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能不能爬上谷底。

大明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生產力,擁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商品優勢,而這種優勢不能轉化爲勝勢,甚至不能轉化爲利益,是大明朝廷的失職,是大明朝廷的失道。

這是一種循環。

“起風了?”一個百無聊賴的哨兵,看着風速儀開始轉動,立刻架上了千里鏡,看向了天邊,面色劇變。

由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向土地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向下蛻變,即便是生產出了高附加值的商品,也無法行銷全世界,航路因爲武裝力量的缺位,被掌控在他人手中,商品的利潤大頭,會被強行朘剝。

而這個利益同盟,需要大明朝廷去主持。

“這就需要唐指揮命名了。”範德行也是第一次見識到這樣的奇景。

範德行將珊瑚宮海的位置標在了地球儀上,笑着說道:“快到家了,按照之前的航行速度而言,我們只需要走四個月就能到呂宋,再走兩個月就可以到松江府了。”

大明海貿衰亡的後果是造成倭寇橫行,因爲海貿的衰弱,會造成了大量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以及僱傭勞動者失業,而這種廣泛的失業,無以爲繼的,只能落草爲寇,成爲倭寇的一部分,四處燒殺搶掠,進一步的加劇了海貿的衰亡。

武裝了商舶,擁有了利益同盟,商賈們豈不是要聯合起來,橫行海上,成爲倭寇,侵擾大明海疆了嗎?

看似如此,但是現實世界的邏輯是,永樂年間,放眼望去,連西洋都沒有多少海盜,大明的海商忠心不二,大食國、倭國的海商們搖尾乞憐,連室町幕府的將軍,都要接受大明皇帝的冊封,才能坐得安穩。

大東洋別名太平洋,因爲這裡過於風平浪靜,絲毫不像是在海上,不過這平靜的背後,就是掀起了的風浪,連見多識廣的範德行都嚇壞了。

天生的航海家產生了一絲後怕,上一次產生這樣的情緒,還是他架着單桅船衝進了大霧之中,徹底找不到方向那一次。

商賈逐的是利,不是爲了送命。

唐興心有餘悸的上了香,這次真的是李賓言的太師椅幫了一手。

大明海商在很多時候根本無法保護自己在海外的利益,哪怕是委曲求全,只能遭受更多的羞辱罷了,所以,大明的海商們需要一個主心骨,需要一個利益同盟,來維護大明海商的利益。

這便是唐興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思考的又一個重要問題,缺少海洋武裝力量,大明在世界的生產體系中,商品優勢會一直存在嗎?

除了武裝商舶之外,大明海商出海並沒有完整的利益同盟,用陛下的話說,大明的勢要豪右只想躺着收租,自己不賺錢也要打垮對手,這種做法真的賺得到錢嗎?顯而易見,很賺錢,但是前期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範德行頗爲遺憾的說道:“只是一個簡單的球面展開,還有勾股弦,頂多再有些開平方,這都很簡單的…”

即便是哪天沉了船,只要船舶被打撈起來的那一天,他的航海日誌也會保留下來。

景泰二年,唐興和李賓言至密州組建密州市舶司,李賓言武裝商舶時,僅限制入港不得張弓填藥,收斂刀兵,便可以入港,自此之後成爲了定例。

許多礁體在低潮時纔會顯露,有的形成沙洲,有的環繞島嶼或鑲附大陸岸邊,透過清澈的海水,能看到海底潔白的沙灘,隨着水流不停的變化着形狀,巨蛤、海星、對蝦、扇貝、海龜、海豚、鯨魚,見過的沒見過的海洋生物在色彩斑斕的珊瑚中,不停的遊弋着。

“這是海龍王發飆啊!”

“吧嗒。”豆大的雨滴滴落在了甲板之上,甚至還有一條海魚,從空中猛地砸落,那是被水吸龍捲到天上的海鮮。

單槍匹馬、赤手空拳的大明海商,面對強大的仗劍經商的大食、葡萄牙、西班牙商人,真的能夠搏出一條生路來嗎?

而即將完成環球航行的唐興,深刻的意識到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大明水師,鞭長莫及。

而大明商品經濟的蛻變,也會從高附加值的絲綢、茶葉、棉布、筆墨紙硯、鐵鍋等等,逐漸走向低端。

唐興立刻站起身來,將自己的題本塞到了木桶之中,看向了天邊。

毫無疑問,大明海商在海外經營貿易時缺乏有效的保護,甚至沒有自保手段,是大明海貿在永樂年後快速萎縮的根本原因。

大明水師的戰座艦眼中,武裝商舶,和印加王國那些不穿衣服的自然之子駕駛的小船,沒什麼本質區別。

“起風了,三級,十三級!”哨兵大聲喊着,從桅杆頂部的哨塔猛地跳下,踩着桅杆向下滑動,哨兵身後的滑索,拽着他平穩的降落來了船上。

宣德九年之後,大明停罷開海事,一直到景泰二年,密州市舶司建立再次開海,大明開海事僅僅停罷了十七年的時間,大明的倭寇就又開始氾濫了起來,大明海貿衰亡的速度,遠超唐興的想象。

爲了擺脫這個巨大的氣旋,大明遠洋水師已經用最快的速度轉向,即便是在邊緣地帶,海浪依舊有兩丈多高,船隻被海浪高高拋起,又猛地落下砸在了海面上,幾近要沉下去。

而大明水師的恢復速度並不緩慢,但是依舊無法爲海商聽提供充足的保護。

“打住,打住!你會就行了。”唐興立刻擺手,算學這玩意兒,他嘗試過,真的不會。

所以,大明在海貿事上,要堅持不斷的振興水師、要武裝大明商舶、要組建利益同盟,要將商品優勢轉化爲利益,進而轉化爲勝勢。

當唐興思考清楚了關於海貿衰亡和海貿衰亡後惡劣後果之後,唐興思考更進一步,那便是生產關係。

唐興能理解現象,但是讓他在秩序的層面去論述此事,他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不完整的秩序比沒有秩序更可怕,大明之前的海貿事兒,就是典型的管了,但只管了一點點。

唐興是旗艦,是艦羣的領頭羊,一次拋飛中,掌舵的官校被拋了出去,好巧不巧,太師椅卡在了船舵之上,航向纔沒有發生偏轉,否則那樣的風浪下,旗艦一旦撞向了其他艦船,那後果不堪設想。

天空之上數不清的海鳥在飛翔。

秩序、制度設計的不完整,造成大明海上武裝力量衰弱,海上力量的衰弱,進一步導致了大明海貿的衰弱,而衰弱造成了更多的海商和無田佃戶無以爲繼落草爲寇,進一步擴大了倭寇橫行的局面,海上環境進一步惡化,致使海貿進一步的衰亡,造成大明海防體系的進一步瓦解。

大明海貿衰敗的後果是什麼?

是倭寇橫行。

劉永誠曾經在交趾和交趾商賈商談過糧食價格,若是大明海商們有利益同盟,還需要朝廷出面去商談此事?

在天邊,能看到一個巨大的氣旋的邊緣,但是僅僅這個邊緣,唐興就看到了水混合着烏雲在天空捲動翻涌着,一層霧氣在海面不停的升騰,在海風下變幻莫測,風速正在快速攀升,從三級到四級僅僅用了不到一刻鐘,而在這股氣旋的北面,有個銳利的鋒面,似乎要將天劈開一般。

唐興對着李賓言的太師椅頗爲鄭重的鞠了一躬,香爐還點着三根香極其鄭重。

唐興知道,自己回到大明,大明的新時代就會到來。

“李賓言保佑!”

答案是否定的。

三日之後,大明水師才徹底的擺脫了那股毀天滅地的氣旋,十三艘船保存完好。

“莫慌,聽我指揮!”唐興緊了緊自己的腰封,走出了船艙,看着遠處的風暴,眼神中都是興奮,只是他看着天邊的烏雲,稍微退了一步,面色大變,大聲的喊道:“全艦聽令,左滿舵!左滿舵!左滿舵!”

唐興的牽星過洋術極好,他判斷方向和測定經緯的能力還是有的,他還觀測洋流,但是讓他算信風,算距離,還是太難爲他了。

如果將全球比作一個生物鏈的話,大明將會從食物鏈的頂端,一步步的向下滑落。

烏雲密佈,這是一場罕見的風暴。

“指揮!”範德行面無血色的衝到了唐興的身邊,驚駭的說道:“前所未有的風暴!”

好在,景泰二年起,睿哲天成的大明皇帝,不顧一切反對,再次開海,時至今日,十三年時間過去了,隨着大明水師的不斷恢復,武裝力量的不斷補位,大明海事,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新的時代:一個大航海、大發現、大探索、大積累的時代。

武裝商舶衝擊大明水師的戰座艦?

唐興看着範德行頗爲疑惑的問道:“我非常好奇,你到底是怎麼算出距離的,就這麼一掐手指頭就可以嗎?”

“咱們現在這是到哪裡了?”唐興上完了香,這三天就跟過了三個月一樣的長,他有些疑惑的看着面前廣闊的海域,又發現了消亡地帶的典型特徵,無數的島礁。

“快快快!”唐興大喊着,極其驚恐的看着那天邊的氣旋。

倭寇這玩意兒,就跟老婆餅裡沒有老婆,就像是之前安南國的老四黎思誠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面裝。

這裡顯然已經臨近了大陸架,這個發現讓唐興頗爲興奮,凝血丹千好萬好但就是不好吃,實在是太酸了,找到新鮮的水果,就不用整天啃藥丸了,再啃下去,唐興懷疑自己牙都要被酸倒了。

別說倭人了,大明水師的軍士們,有時候看範德行這些舟師,就像是看道士一樣,能掐會算的,着實厲害。

“範德行,我命你帶三條船探索大陸,找到後就回來,我們應該抓緊時間返航了。”唐興對範德行下了命令,大陸一定是要找到的,而且從消亡地帶尋找大陸,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兒。

只要找到就好,找到就立刻返航,這一趟出來,已經四年之久,再不回去,大明還以爲天生的航海家唐興餵魚了!

別說唐興想家了,大明水師誰不想家?只有倭人不想家,他們都是足輕,並沒有家,那些有家的武士已經被唐興沉海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