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

之前,但凡是鬧一鬧,大明就會遣使過來詢問,發生了甚麼事,而後報告給朝廷建州衛的各種訴求,大明酌情滿足後,建州衛就不鬧騰了。

自從景泰年間後,大明朝就再沒遣使問過了。

不僅僅是因爲大明皇帝朱祁鈺自己的決定,是因爲瓦剌人進攻大明京師,給了大明從朝堂到百姓極大的不安全感,這瓦剌從和林都能打到京師來,這遼東這麼近,攻破撫順到山海關前,就是一馬平川,這要是建奴逞兇,遼東、京師豈不是危在旦夕?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尤其是經歷了土木堡天變之後,大明就更沒有遷都的政治環境了。

那麼建州衛在土木堡天變後是怎麼做的?

襲擾撫順,襲擾大明遼東廠,劫掠大明百姓,這越看,這建奴就越像是瓦剌,這不給他滅乾淨了,那種不安全感,只會越來越重。

所以,大明皇帝一聲令下,五十萬大軍順利開拔,朝堂內外都不覺得動武有什麼問題,朝中有大把的朝臣覺得皇帝軟糯,建奴屢次挑釁邊關,大明皇帝都只是擊退,直到這次旗幟鮮明的豎起了反旗,大明皇帝一拳打過去,這部分的臣工才覺得陛下又英明神武了起來。

現在壓力來到了建奴這一邊,大明軍正在用出了自己的全力。

李滿住絕對是一個有軍事天賦之人,他在蘇子河、渾河的上游築壩蓄水,以圖以水代兵,水淹大明軍,在景泰十三年冬十二月的天氣,李滿住完成了這一壯舉,就等待着大明沿着冰面渡河的時候,開閘放水。

“我以爲派遣一股精銳,至清原、竈突山,將其水壩炸燬後,再行進軍。”石彪在十分精準的堪輿圖上,點了兩個位置。

對於大部分的大明朝臣而言,不過是一羣蠻夷在窮途末路之下的哀嚎。

第二陣,大明再勝,靜,不動如山,動,侵略如火。

李滿住將自己的主力共計1.5萬人集中在界藩山,在大明中路軍接近建州右衛的時候,終於受不了這種步步爲營的恐怖感,步步爲營就是極限施壓,就是一個勇敢者遊戲,誰先勇敢誰死無葬身之地。

三省之地也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商討,之前有翰林認爲以部族和水系,分爲遼東九省,分爲遼寧、安東、遼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龍江、嫩江、興安。

最後納哈朗被任了一個韃官,被送到了天津衛,賜了李姓,三世降襲,算是勉強苟活了下來。

第一次交鋒以大明軍慎重獲勝。

所以趁着郡縣東北之事,商輅要補足這方面的短板,履任地方便是。

朱祁鈺又下了一道聖旨說道:“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辮,三個月後,但凡是發現了留辮子,格殺勿論,此留辮之人的家產,皆歸擊殺此建奴的漢民所有,翰林院有人叨叨,就把人送到三省爲官,朕倒是要看看,他們有什麼良方。”

納哈朗的爺爺是猛哥帖木兒,猛哥帖木兒是大明冊封的都指揮,納哈朗拿着太宗文皇帝的賜下的詔書,大喊自己是大明忠臣,受到了李滿住的脅迫不得不反明,大明王師一到,率衆投降。

如果兩年無果,那就十年輪戰,打出一個無人區,日拱一卒的將整個撫順之外,打成一片赤地,也要消滅韃靼、兀良哈、瓦剌、建州女直、海西女直、野人女直的死硬分子,頑固勢力。

大明皇帝給這次平叛的時間爲兩年,這是戶部和計省能夠在不影響大明國事的基礎下,能夠提供最大保證的時限。

這石亨和于謙發現這個納哈朗就是建州三衛裡的老六。

至於命名法,大明禮部掏出了唐朝的地理志書直接一頓照抄,就完成了對遼東三省的改名。

大明墩臺遠侯甚至找不到納哈朗冒犯大明的言論。

李滿住收到消息後,十二月的寒風都止不住他的冷汗,向來天下無敵驕縱無比的大明軍,什時候這麼慎重了?他們建州女真,哪來的實力,讓大明如此的慎重!

所以,當李滿住率領主力進攻石彪先鋒軍的時候,石彪的火炮陣、火銃陣,剛剛轟鳴了不到一刻鐘的時候,趙輔帶着另外一隊先鋒已然馳援。

而納哈朗,投降了。

李滿住的戰略自然是極好的,也是唯一的一條路,可是他碰到的是鼎盛時期的大明。

先鋒大將的意見很快就傳遞到了中軍大帳之中,而後兩支五百人隊,消失在風雪之中,十日後,李滿住修的水壩轟然爆炸,因爲沒有河道,形成了一片冰凍的灘塗,而後三路先鋒在稍微調整,開始渡河。

納哈朗本身就沒什麼抵抗意志,一看李滿住死了,一翻自己的犯罪記錄爲零,直接納頭就拜。

至此,李滿住清楚的明悟了大明的戰法,步步爲營,明悟之後,李滿住絕望了。

石彪停下了自己前進的步伐,和不遠處“聲息相聞,脈絡相通”的另外一隻東路軍的將領趙輔匯合在了一處。

陛下都說了不急,他還冒進,那是違抗陛下的意志。

“這個萬全、趙守義送解刳院,朕當年就該把他們都族誅的!”朱祁鈺看到萬全這個名字就是一頓來氣,做出的第一道指示,就是把這個傢伙送進解刳院裡,萬全的爹山東佈政萬觀是李賓言抓的,這個萬全還是被李賓言所在的西路軍給擒獲的。

在一個李滿住認爲是時機到了的時候,他發動了對石彪先鋒軍的突襲。

在獲得了軍事勝利的前提下,大明開始對整個遼東展開了郡縣化,分爲了三個省份,黑龍江、吉林、遼寧,遼寧主要以遼東都司爲前身,而黑龍江省,則是黑龍江流域,夾在中間的則爲吉林,這個名字是漢名,永樂年間,曾經在吉林設立吉林造船廠。

在天明節後,兵部也上奏了此番作戰的戰功冊,楊俊按制承襲了父親的爵位穎國公,範廣因公封爲寧陽侯,而趙輔因公封爵爲武靖伯,而此戰忠國公石亨、晉國公于謙,除了奇功牌、財帛恩賞之外,並無再多的恩賞。

大明西路軍過渾河駐紮在界凡寨,負責壓陣,一旦主攻軍隊發生了意外,壓陣的西路軍就會立刻上陣,而大明中路軍過河至薩爾滸,負責主攻,大明西路軍出鴉鶻關,負責安保,防止主戰場出現不該出現的援軍。

大明在摧毀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的共同認知,而後遷民,在遼東三省注入了大明的共同認知,那便是遷民,只是相對於洪武年間、永樂年間的遷民,景泰年間的遷民,這是朝廷一個無奈之舉。

而五軍都督府的參謀們,無論如何都無法想象,這一仗需要兩年的時間,最保守的參將們也給出了最保守的時間是六個月,春暖花開,大明軍就打進了建州衛。

這涉及到了韃靼、兀良哈王化,涉及到了大明海陸並舉的大戰略,不容有失。

大明沒地方養那麼多人了,要麼率獸食人,對內極致朘剝,將百姓維持在一個土地能承受的範圍之內,要麼對外擴張,對外殖民。

對於石亨和于謙而言,他們並不需要再進一步,異姓王這種東西,在漢代就已經證實過了,死人才能拿得穩。

最讓朱祁鈺意外的是,商輅主動請命,留任遼東任巡撫,主持遼東三省郡縣化諸事。

所以,沒人催促前線。

不是封無可封,石亨和于謙表示,這一戰打的太快,敵人太過弱小,雖然收穫極多,闢土廣衆,可敵人就是太弱了,如果爵位有經驗值的話,建奴這點怪,壓根就沒刷多少經驗出來。

大明不缺少當官的文人,也不缺少想要種地的百姓,打東北就是爲了安置大明日益增長的人口。

大明軍,不走了。

董山和李滿住趁着大明孱弱劫掠大明的時候,納哈朗忙着屯耕,從不擾邊,但是大明勢弱,納哈朗的確是“被迫”投敵,現在大明王師來了,納哈朗立刻倒戈,這也不能怪納哈朗不講義氣,李滿住的主力崩潰的實在是太快了,一個接戰被合圍,最後被手下殺死。

還沒有打下建州右衛,建州主力被大明軍包圍,並且以一種炮火洗地的方式,被消滅的一乾二淨。

“不過如此。”石亨放下了千里鏡,嗤笑了一聲。

李滿住的戰略失效了,他以少量兵力協防,主攻一路的戰略,在主攻一路沒有取得成功的時候,三路皆破,李滿住主力被大明火炮和火銃兵團團圍住。

中軍趕到的時候,負責安保的西路軍還沒有投入戰場,建州的精銳已經被打到嚇破了膽,李滿住的人頭被建奴割下,獻到了大明軍陣之中。

造反造到這個份上,也算是獨一份了。

大軍在景泰十四年二月開始準備班師回朝,而大明遷民之事,也將會在兩年之內完成,第一批爲五十萬,第二批爲八十萬,第三批爲一百萬,至此,大明的人口壓力得到了很大的紓困。

趙輔點頭說道:“我已經奏聞中帳大營,東路軍和西路軍的先鋒也停下了腳步,需要墩臺遠侯密切配合我軍精銳部隊的突襲,突襲不成就強攻,清理水壩之後,再次行軍。”

最後經過研討,還是分爲了三省便於打理。

而讓李滿住更加恐懼的是,大明軍的三路大軍有着明確的任務部署,主攻、安保、和壓陣。

石彪嚴格遵守石亨軍令,聲息相聞,脈絡相通,並沒有任何冒進之舉,也沒有因爲破壞了敵人的陰謀而有任何的懈怠或者狷狂,因爲他知道,這要是打輸了,石亨真的會大義滅親,把他這個親侄子砍了以正軍法。

遼東戰事之順,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而後大明勢如破竹,將建州三衛在十日內攻下,而後開始向北一路攻伐,追殺逃亡的董山,在大明景泰十四年天明節之前,在野人女真的部落,大明的獵犬找到了董山的味道,將董山殘部消滅,將董山的人頭,送往了京師。

步步爲營,是真的一步一步的走,一步一步的平定叛亂,將所過之地,不放過任何一個叛亂之人,再繼續前進。

朱祁鈺將董山、李滿住的腦袋掛在了德勝門上,掛了十天,餵了野狗。

興安不知道爲何陛下下達如此殘忍的命令,但他還是將聖旨送到了文淵閣,文淵閣諸學士大吃一驚,開始很皇帝討價還價,消滅女真的共同認知,自然是王化的一部分,易服移風,本就是王化的核心內容,但是這三個月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

商輅和李賓言是對手,商輅清楚知道自己的劣勢在哪裡,他缺少地方履職經驗,這一點他完全不能和李賓言相提並論,如果日後於少保真的不再主持政務,商輅知道自己的劣勢太大了。

亡國之君又下達了一道在後世看來極爲狠厲的聖旨,而這道聖旨,就是徹底斷絕女真的文化共同認知,爲大明全面郡縣化遼東三省夯實基礎。

一道政令應該是切實可行的政令,皇帝的詔命,送到剛剛建立的三省之地後,執行下去,最少要一年的時間,所以文淵閣大學士們據理力爭,最後將剃辮令,改爲了一年爲期。

而黑龍江的範圍包括了整個外鮮卑山(外大興安嶺)和格布特島,格布特島最早居住民是唐朝的靺羯人,所以這個羣島也被叫做靺羯島,面積是舟山羣島的兩倍,但是因爲結冰期太長,導致水師難以駐軍。

一年的時間真的不短了,還不肯剃辮,那就不能怪大明無情了。

而向來以激進著稱,曾經在大明皇帝南下親征平叛的時候,在揚州唯一打出了敗績的石彪,散出了斥候發現了李滿住的計謀,而通過墩臺遠侯,確定了這一消息的準確性。

他明白大明準備碾死他了。

東北是適合種地的,因爲這裡有黑土地。

景泰十四年二月,坐在奉天殿上的朱祁鈺並沒有在朝議,而是在監考,這是景泰十四年的殿試,他手裡拿着新任松江巡撫陳宗卿的奏疏,這本奏疏詳細的彙報了大明在西洋和大西洋的活動。

讓朱祁鈺格外意外的是,在眼下,西非居然存在着一個綿延了1100多年的帝制王朝,桑海帝國。

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推薦幾本書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