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

天子緹騎羅成信,本名羅老四,本是山東一農戶,正統十四年八月,羅成信時年十六歲,響馬劫了他的村寨,只有羅成信和他的兩個兄弟倖免於難。

羅成信和兩兄弟,無以爲生,村落已經被完全燒燬,而他們家無餘財,也借不到種耕田,去投奔富戶做佃農,這富戶一聽說是被響馬洗劫倖存,怕招惹災禍不敢收納。

聽聞皇帝兵敗土木堡,郕王下令備操軍入京,羅成信和兩個兄弟起了分歧,羅成信從了軍,兩個兄弟落草爲寇。

羅成信在京師之戰以悍勇立軍功,在德勝門決戰時,阻攔瓦剌大石也先的怯薛軍,羅成信斬首三級,而後羅成信奔赴宣府,成爲了大明第一批夜不收哨的墩臺遠侯,他參與了景泰年間所有戰事,五年時間成爲了瞭山,隨後遴選成爲了緹騎,最後因功成爲天子緹騎。

羅成信是當初跟着唐興到交趾的緹騎之一,也跟着袁彬抓拿過安南國王黎宜民。

羅成信在功成名就後,曾經尋找過自己的兩個兄弟,人找到了,不過找到的是死訊,兩個兄弟落草爲寇後,死在了響馬火併之中,羅成信很清楚,他的兩個兄弟,即便是不死在響馬火併,也會死在大明軍手中。

大明軍始終都在剿匪。

賽因不花第一眼就看出了王復是墩臺遠侯,因爲墩臺遠侯的眼神,那個堅定的眼神裡,充斥着堅定的忠誠,這份忠誠是對大明的忠誠,同樣也是對陛下的忠誠。

羅成信也有這種忠誠,幾近狂熱的忠誠。

他所遭受的不幸,他無法改變,他經歷的苦難,他無能爲力,曾經的他,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死在響馬的屠刀之下,曾經他,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兄弟走上不歸路。

“是與不是?”

這些‘山匪’,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岐山縣的魏景陽,以景泰王爲號,其馳騁關中地區肆意劫掠,岐山、華陰二縣官衙,早已名存實亡,岐山縣知縣事賈鉞當街被殺,已經三年之久,可是這個知縣死去這三年,往來公文從無斷絕,似乎這個知縣還活着一般。

石亨終於按捺不住,上前一把揪住了劉靖的衣領,面色猙獰的看着劉靖,最後只是惡狠狠的說道:“不肖子孫!”

明英宗在殺了于謙之後,廢掉了弟弟明代宗的皇帝號,降爲了郕王,諡號戾,而後明英宗又想將明代宗定義爲僞帝,而不是廢帝。

大明唸的是真武大帝的《真武經》,不是沙利亞。

“罪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劉靖跪在地上,顫顫巍巍的說道。

明憲宗命令袁彬寫成了《北征事蹟》補錄到了《明英宗實錄》中,自己親爹在迤北給北虜彈琴引得陣陣喝彩這些醜事,一併收錄,照單全收。

朱祁鈺拿起了第二本卷宗,開口問道:“景泰十年五月,景泰王帶一百五十五賊寇,劫掠岐山縣三鄉八村,刀下亡魂一千二百四十六口,是與不是?”

羅成信並不需要求助廣寧伯劉安,緹騎雖然只有八百人,但是用來剿匪,已經綽綽有餘。

此時陝西地面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全部被緝捕,政、法、軍,罕見的出現了權力真空,大明朝廷在陝西屬於羣龍無首,封鎖關隘,就是怕出大事,而羅成信和他帶領的八百騎,就是這權力交接之際的定海神針。

而大明緹騎這十五日剿匪之事,僅僅損失三人,負傷十二人。

劉靖的父親,是石亨以前在大同做總兵官時的參將,石亨因罪入獄,劉靖的父親被一同坐罪入獄,石亨被于謙舉薦爲京師總兵官,劉靖的父親也一道出獄,還是石亨的參將,在安定門負責德勝門的右翼,爲國死難。

朱祁鈺拉過來了胡凳,直勾勾的看着劉靖說道:“正統十四年十月,你和你父親領兵兩千鎮守安定門,你父親馳援德勝門戰死,而後父死子繼,你接過了父親的差遣,領兵繼續馳援,死不旋踵。”

“你若說身不由己,你若說被人威逼利誘,你回京述職之時,跟朕說明,朕能不幫你?你又不是不能見到朕,可是你沒說。”

朱祁鈺繼續向前走,來到了這次大案的始作俑者,陝西布政司左佈政孫毓的監舍之前。

當朱祁鈺把魏景陽的罪名數清楚之後,魏景陽已經被嚇得屎尿齊流,癱在地上,不斷的求饒。

整個案子的案犯裡,這孫毓是最乾淨的那個,看似事事都跟他無關,但是卻是最骯髒的那個,因爲事事跟他有關。

朱祁鈺並沒有離開北鎮撫司的天牢,而是走到了另外一間,站在了劉靖的面前,劉靖不同魏景陽,劉靖是見過朱祁鈺的,每三年回京述職,劉靖面聖過三次。

而金州石香爐等地又有陳克己等衆多山匪響應魏景陽,舉景泰王大旗,甚至轉戰山西垣曲、河南濟源等地。

朱祁鈺拿起了另外一本卷宗,開始繼續數着魏景陽的罪名,每數一個罪名,朱祁鈺都會給魏景陽加量。

“是。”魏景陽的聲音不由自主的有些弱,他知道自己殺了很多人,但是這樣一本一本的給他數,還是讓他有些口乾舌燥,他疑惑的問道:“你計數作甚?”

明憲宗什麼態度?

“你,什麼東西?也配景泰二字?”朱祁鈺嗤笑了一聲,極爲輕蔑。

朱祁鈺看着魏景陽溫和的笑了笑說道:“凌遲處死你時候的刀數,解刳院的老師父們手藝精湛,一刀都不會少,保證你死不了,若是實在無法繼續,可以養好傷,繼續凌遲,你且安心,解刳院的老師父們,會讓你非常清晰的感受到每一刀的疼痛。”

“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過懦夫耳。”朱祁鈺緊了緊大氅,站起身來。

“千二百四十六刀。”朱祁鈺平靜的說完,又拿起了一本卷宗,開口問道:“景泰十年七月,景泰王帶五十二賊寇,官道劫掠商行,鏢師、商賈、壯丁三十二人,皆亡於爾等刀下,是與不是?”

在成化三年成書的《明英宗實錄》中,明代宗的稱呼是景泰帝。

十五天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再開關時,陝西地面的‘山匪’們,已經被清繳一空,魏景陽這個景泰王被械送回京,其餘叛逆者、附逆者皆被斬首示衆,還有十數家支持景泰王的遮奢豪戶被抄了家,第二批人犯也被押送歸京。

朱祁鈺連連搖頭的說道:“你這全身上下,估計就這張嘴最硬,這是北鎮撫司的天牢,你可是堂堂二品大員,封疆大吏,沒有證據,怎麼可能把你抓進來,你看看這是什麼?”

而這些山匪大多數都是附籍歸化的西域人。

“興安,你記下,四百三十五刀。”朱祁鈺對着恭候在一側的興安平靜的說道。

當初,他有多恨,現在,他就有多忠誠,因爲他的主公,正在一點一點的解決這些人間悲劇。

朱祁鈺拍着手裡的案卷,冷漠無比的說道:“清威王陳懋在陝西鎮守多年,所有經營,都被你毀的一乾二淨。”

天順不順,八年的時間,明英宗朱祁鎮三番五次、五次三番的要把朱祁鈺定義爲僞帝,抹掉景泰這個年號存在的痕跡,拆廟毀碑之類的事,數不勝數,甚至爲也先立碑都在所不惜,認賊作父也要讓自己顯得正統。

具體做法是將景泰年號廢除,沿用正統年號。

在成化三年時,明憲宗朱見深尚未爲叔叔恢復皇帝號,明代宗在當時政治上的正式名號有且只有“郕戾王”,可是這《明英宗實錄》中,赫然用景泰帝爲書法,而不是郕戾王。

孫毓大驚失色,跪在地上,大聲的爭辯道:“罪臣只是受人矇蔽,有失察之罪,但是臣從未爲非作歹,還請陛下明察。”

卷宗裡的案子,其實並不完整的記錄了魏景陽的罪行,很多案子已經是陳年舊賬,連魏景陽這個當事人都記不得了,僅僅是這些案卷,魏景陽就要被剮一萬兩千三百餘刀。

羅成信站起身來,以一種冷酷的口吻說道:“陛下的劍指向哪裡,那裡,就是我們的埋骨之地。”

“是。”興安掏出了備忘錄認真的記下四百三十五的字樣。

但是在此之前,羅成信仍需要上奏通稟,天明節後,羅成信通過鴿路收到了大明皇帝的親筆敕書:朕不在西北,三司空位,便宜見機行事,力有未逮,可求助甘肅都司都指揮廣寧伯劉安。

魏景陽梗着脖子大聲的說道:“是!就是老子做的!”

朱祁鈺翻動着面前的案卷,拿起了一卷說道:“景泰十年春三月,景泰王帶着三十賊寇劫掠了八女井村,全村四百三十五口皆死於爾等刀下?”

一如當初明太宗朱棣把建文年號廢除,沿用洪武年號。

“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孫毓看到了皇帝駕到,立刻跪在地上行了三拜五叩的大禮。

到了修史的時候,明代宗朱祁鈺在史書中的稱呼,也不是郕戾王。

這魏景陽剛開始還強撐着,頗有十八年後,還是好漢的剛硬,那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朱祁鈺略顯痛苦的揉了揉眉心,對整個案子裡,朱祁鈺最想不通的就是劉靖這個人,他的父親死於戰陣,他沒有任何猶豫上了戰場,爲了守衛大明,連命都不顧的人,爲何變成了現在這個模樣。

“查案需要證據,平叛不需要,我等爲陛下鷹犬,膽敢襲擾,即爲謀大逆。”

魏景陽真的不配。

但郕戾王朱祁鈺,哪怕是篡位,那也是皇帝。

奪門之變後,明英宗重新坐上了龍椅,就把于謙給殺了,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這不代表着朝中無人質疑,相反質疑之人如過江之鯽,痛罵者比比皆是。

朱祁鈺面帶疑惑的問道:“你最對不起的就是當年的你,朕很好奇,瓦剌人打不斷你的脊樑,是什麼讓你跪下去的?面對種種惡行,隱而不報,甚至同流合污。”

景泰王能夠在陝西地面成事,離不開這些遮奢豪戶們的支持。

跟着朱祁鈺的還有于謙、石亨、張懋、朱儀、盧忠、俞士悅、賀章等一衆法司朝臣。

他設想過這個答案,劉靖,肯定了他的猜測。

朱祁鈺站起身來,示意石亨放手,走到監舍門口的時候,朱祁鈺纔回過頭來對劉靖說道:“你縱容魏景陽這等凶逆,知情不報,罪不可赦,斬首示衆後,你的家眷,朕可以答應你,流放雞籠,而不是送去爪哇。”

“謝陛下聖恩!”劉靖長跪不起,用力的磕了個頭,拜謝皇帝憐憫。

一世一元,是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寫道皇明祖訓裡的,不封禪、不受尊號、不受祥瑞,一代君主只能使用一個年號。

羅成信之所以反覆強調,膽敢抵抗格殺勿論,是因爲羅成信嗅到了一些不一樣的味道,在查案的過程中,羅成信發現了陝西三司瞞報的衆多民亂,少則三五十聚嘯山林,多則千餘糾衆流劫漢中諸地,而這些民亂全都被三司含糊其辭爲山匪作亂。

“朕不懂,當年那個死戰不退的劉靖,哪裡去了?”

附籍歸化,就是附入本地戶籍的外地人,這些歸化人,大多數是從西域至大明,逢大赦天下,詔曰良人沒爲奴婢者:並宜放免,所在附籍,一同民伍。這些歸化人,就會搖身一變成爲大明人。

滿臉橫肉的魏景陽大笑三聲,打量下朱祁鈺頗爲狷囂的說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爺爺就是魏景陽,景泰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何必聒噪?”

而羅成信要確保陝西地界念《真武經》,這是作爲天子緹騎的使命。

“是!”魏景陽面色變了變,仍然大聲的回答,可是底氣已然有些不足。

“哼,還以爲多大的膽子,連解刳院都沒看到,這就嚇成了這樣?”

“罪臣…罪臣迷上了福祿三寶。”劉靖沉默了許久,回答了陛下的問題。

“你是景泰王?”朱祁鈺披着大氅來到了北鎮撫司,這幾日京師鬧了倒春寒,二月天倒春寒,京師鬧了一波風寒,朱祁鈺都沒躲過,這頤養了三五日,纔算是好利索,他病好了,這景泰王已經被械送回了京,當然要見見這個傢伙。

大明骨頭最硬的人,是墩臺遠侯,那種剛硬,是賽因不花看到都膽戰心驚的剛硬。

劉靖痛哭流涕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唸叨着:“罪臣愧對陛下聖恩,罪臣罪該萬死。”

這魏景陽什麼東西,敢跟陛下用相同的景泰二字?

景泰這個年號,對大明而言,並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即便是明英宗復辟,百般抹滅的情況下,景泰二字,對大明而言,依舊是重若泰山。

“想來,既不是身不由己,也不是威逼利誘,那便只能自甘墮落了。”

明英宗迫切的希望能夠沿用正統年號,可就是徐有貞都做不到,最後只能定下了天順二字,大明朝只有明英宗朱祁鎮這個罕見,罕見的擁有兩個年號。

“你和伯顏帖木兒往來的所有書信,你還要狡辯嗎?”

孫毓擡起頭來,看着興安展開的兩張書信,大驚失色,他自問做的天衣無縫,所以入了這天牢也有些有恃無恐,但是萬萬沒料到,陛下居然真的有證據!

朱祁鈺對着盧忠說道:“再給他加一條欺君,他反正蝨子多了不愁,但是這罪名要全,日後寫史的時候,讓他遺臭萬年。”

“讓解刳院解刳下,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狼心狗肺。”

孫毓這官當的清清白白,乾乾淨淨,若不是鐵證如山,連盧忠都不好拿人,這鐵證還是王復從康定飛鴿傳書送回大明的,有了鐵證,再打開突破口,進行查補,就簡單的多了,藏得再深,緹騎們都能順藤摸瓜的揪了出來。

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