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

朱祁鈺看着長長的行軍奏疏,明確了一件事,他那個哥哥,真的不是個省油的燈。

英國公張輔在朱祁鎮籌謀親征的時候,就強烈反對,甚至給出了「秋暑未退,旱氣未回,青草不豐,水泉猶塞,兵兇戰危」的具體理由,告訴朱祁鎮,此戰凶多吉少。

塞外作戰,天氣尤其是秋季凍雨的危害,張輔這個老將一清二楚。

跟蒙兀打了八十多年的大明也是一清二楚。

戶部尚書王佐在奉天殿高聲疾呼,絕對不能去!

因爲只准備了一個月左右,士兵就帶着炒麥三鬥,如何能戰?餓都餓死了,哪來的力氣打仗?

但是朱祁鎮執意要戰,戶部尚書王佐無奈,只好調配順天府、山西布政司、保定等七府的夏糧至大同宣府交納。

一切都像張輔和王佐預料的那樣,秋季凍雨加糧食不足,朱祁鎮行至陽和時,連日風雨,人情甚洶洶,兵士已乏糧,殭屍滿路。

在陽和這個地方,大明軍卒凍死餓死在路邊,被野狼撕咬的面目全非,軍心渙散到了極致。

兵部尚書鄺埜,以六十四歲高齡,跪在朱祁鎮的大帳外的草窩子裡,整整一夜,勸朱祁鎮退兵。

但是朱祁鎮依舊執意從宣府至大同,繼續親征。

當朱祁鎮覺得不能打了準備從大同跑回京師的時候,大明的朝臣們一致同意,並且規劃好了路線和行軍路線。

幾個以英國公張輔爲首的將領,以王佐、鄺埜爲首的文官,甚至提出了皇上先走,他們斷後的決定。

當時也先再次南下大同,兵情兇險,朝臣們準備把朱祁鎮先送回來,但是朱祁鎮執意要大軍隨行。

而到最後的土木堡的駐軍命令,更是由朱祁鎮親自下達,理由是這裡適合決戰。

駐蹕意決戰,是于謙在奏疏中,最隱忍的表達了駐紮在土木堡,是朱祁鎮的軍事冒險。

事實上,此時兵部尚書鄺埜依舊在勸諫朱祁鎮,行至居庸關再言決戰,但是被斥責“腐儒安知兵事,再妄言必死”,而鄺埜則奏對曰:“我爲社稷生靈,何得以死懼我!”

但是呢,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攔這場悲劇的發生了。

這些將官們真的是忠勇至極,在土木堡驚變的時候,文官武官全部戰死殉國,只有少數幾個逃脫了戰場。

朱祁鈺合上了幾本奏疏,當然所有的罪責,都落到了王振的頭上,這麼大的一口鍋,也只能扣在王振的身上。

爲尊者諱,這種自古以來的話術,朱祁鈺能明白于謙看到土木堡驚變之後,大明京營全軍覆滅時的痛楚。

“呼。”朱祁鈺合上了奏疏,他看了一眼《帝範》,內心深處已經確定了,要效仿李世民之舉。

朱叫門這個傢伙,是戰犯,不殺他,天理難容!

于謙整理這些兵部文書的時候,整個人都恍恍惚惚,行筆之時,極爲認真,生怕把王振寫成朱祁鎮,鬧出笑話來。

“殿下,眼下有一件事需要辦。”于謙低聲說道:“臣以爲皇上北狩,必有奸人冒充皇上詐取太行關隘,眼下應該向宣府、大同各鎮通傳,不得開關。”

冒充,是于謙能夠想到的給朱祁鎮體面的唯一法子了。

但是無論大同府的劉安還是宣府楊洪,都等着朝中的命令,皇帝在敲門,到底開不開門?

于謙的答案當然是不開門,甚至通傳全軍,乃是奸人假扮,爲朱祁鎮留下了最後一絲的顏面,也給大家一個臺階下。

“那就這麼辦吧。”朱祁鈺點了點頭。

“臣告退。”于謙又看了一眼那本《帝範》,書是好書,只是寫書的人是李世民。

他走出了郕王府時,只覺得有點冷,快走了幾步,沒入了月色之中。

朱祁鈺對着興安揮了揮手說道:“今天孤在宮裡轉了一圈,郕王府上下百無禁忌,此時宮裡宮人人心惶惶,你應當做什麼,可知道嗎?”

“拉一批,打一批,讓人都聽你的話,就是和大多數人站一起,你去辦吧。”

“還有那個金英是吧,找個地兒埋了吧。”

朱祁鈺讓興安去宮裡當老祖宗,不先裡裡外外打掃乾淨,窗明几淨,他這個郕王當了皇帝之後,也逃不過落水、刺殺、宮中水食有毒等等路數。

歷史上的明代宗的孩子,剛被立爲皇太子,立刻就夭折了,而後壯年的朱祁鈺也病了,這病就稀奇古怪的很。

“一定要打掃乾淨。”朱祁鈺對興安叮囑着,這件事很重要。

“臣領命。”

興安回想起了在慈寧宮外,朱祁鈺別有深意的看他那一眼,點頭應是,帶着自己的腰牌和幾個宮人,向着皇宮匆匆而去。

朱祁鈺的手無意識的敲着桌子,他看着那本帝範,于謙沒有答應他的條件。

他的條件很簡單,登基可以,他必殺朱祁鎮。

但是于謙顯然很猶豫,尤其是最後的時候,所謂的奸人假冒的折中之法,就是于謙權衡後的決定。

朱祁鎮該死嗎?

他將大明曆經三代的三大營精銳全都凍死、餓死在了山外九州的宣府和大同,他不該死嗎?

他是戰犯,導致大明超過二十萬精銳,五十萬民夫慘死於沙場,是慘死而非戰死,他不死如何告慰那些冤魂?

如果不殺朱祁鎮,到時候,一個大明,兩個皇帝!

朝堂之上圍繞着兩個皇帝爭名奪利,鬥爭立刻出現,黨爭立刻席捲整個朝堂。

不殺朱祁鎮,難道等着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奪回皇位,毀掉自己妻兒的陵寢,屍骨無存?

最後,再給自己扣一個戾的諡號?

不殺朱祁鎮,難道等着朱祁鎮,殺掉力挽狂瀾的于謙和範廣等人,把他們的妻女家眷送給瓦剌人凌辱嗎?

他有一萬個理由要殺掉朱祁鎮,唯一不能殺的理由,就是像李世民那樣,殺兄之名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罷了。

朱祁鈺纔不怕被人嚼舌頭根兒,更不在乎什麼歷史污名。

後人應該可以理解「皇權更替、血雨腥風」的道理。

應該吧。

即便是不理解,就不做了嗎?

他看着窗外的一輪明月,一覺醒來,明月還是那個明月。

但是他一個普通的老師,就這麼突然而然的成爲了大明的郕王,即將登基的皇帝,他內心深處百感交集。

但是沒有人給他任何一點的反應時間,他就坐到了奉天殿的寶座旁,他就得處理國政,他就得萬事小心翼翼的試探。

稍微閒暇的時候,他略微有些遺憾的是,自己訂購的那個刻晴霆霓快雨主題鍵盤,還沒有發貨。

父母有哥哥照料應該無礙,自己也沒什麼女朋友之類的可以擔憂。

既來之則安之,既然穿越了,自己也算是天命之人。

朱祁鈺如是想到。

于謙已經五十多歲了,已是知天命之年,他騎着馬來到了大明門外的西江米巷北側的錦衣衛衙門口,翻身下馬。

他裹了裹衣物,走進了錦衣衛,錦衣衛的指揮馬順被當殿擊斃,現在錦衣衛的左都督是盧忠。

于謙小心的交待了抓捕陰結虜人的名單,順便告訴盧忠不得錯殺一個好人,但是決不可放過一個壞人。

他叮囑了許久,盧忠點了幾個北鎮撫司的都尉,開始佈置于謙派下來的任務。

當然若不是有郕王的印章,盧忠也不敢胡亂調動錦衣衛。

“剛纔郕王殿下的大伴興安,要取走提舉宮門的腰牌,末將不知道他要做什麼,也沒有郕王府的印信,我沒給他。”盧忠此刻並不知曉大明要變天了,他有些忐忑的問道。

“興安說用幾天就還回來。”

興安想幹什麼?效仿王振不成?

于謙面色冷如寒霜的問道:“可有郕王殿下的印綬文書爲證?”

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898章 火併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發新書了!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