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

朱瞻墡坐直了身子,認真的思慮了一番開始介紹這兩個大明的敵人。

“在王化韃靼的過程中,自然有不服大明王化之人,而其中爲首的便是孛來,孛來是喀喇沁部的臺吉,他的態度也代表了一部分韃靼人的態度。”朱瞻墡頗爲鄭重。

“永樂年間,大明北伐主要征討的便是阿魯臺,阿魯臺是阿蘇特部的臺吉,這阿蘇特部和喀喇沁部同源,他們的都是當年蒙古西征後,由西域而來的阿速人和欽察人,再加上乞顏部本部組成,在胡元建立之後,被編爲了怯薛親軍,組成了阿速衛和欽察衛。”

“胡元敗北草原,阿蘇衛和欽察衛扈從元順帝北上,最終成爲了今日的阿蘇特部和喀喇沁部,這兩部可並列視之。”

“永樂年間阿魯臺不敵大明文皇帝,遠遁母納山苟延殘喘,直到宣德九年,阿魯臺被也先的父親脫歡襲殺,阿魯臺死後,阿蘇特部和喀喇沁部陷入了短暫的混亂之後,這孛來和麻兒可兒便脫穎而出,成爲了臺吉,現在反明,也不奇怪。”

“賀總憲迎可汗脫脫不花入明的時候,阿蘇特部和喀喇沁部就反對,並且組織過了襲殺,賀總憲的胳膊,便是他們做的。”

朱瞻墡將這個孛來的來歷做了介紹,其實這兩個部族由來已久,並不是憑空在草原上就出現了,他們代表的是一種聲音,反對大明王化的聲音,他們團結的就是那一批反對大明王化,不願臣服之人。

在大明看來,阿魯臺被擊敗後,伯顏帖木兒作爲左翼諸鄂拓克,成爲了阿蘇特部和喀喇沁部的臺吉,這是大明對草原瞭解甚少導致,其實,阿蘇特部和喀喇沁部雖然名義上歸伯顏帖木兒約束,但其實一直有自己的臺吉,聽從脫脫不花的調遣,而不是盡數歸附了瓦剌人。

所以,孛來和麻兒可兒是作爲韃靼人出現,成爲了大明的敵人,而不是以瓦剌人的身份出現。

若是論血統的話,阿蘇特部和喀喇沁部的血脈可比瓦剌人這些塞外的奴僕更加高貴,乃是阿蘇衛和欽察衛,乃是正經的怯薛出身,班直戍衛。

奈何這草原上靠的是拳頭,不是血脈。北元滅亡,北元汗廷慢慢被瓦剌人所架空,汗廷名存實亡,北元汗廷慢慢的變爲了元裔,脫脫不花那可是正經的黃金家族血脈,不照樣被也先架空,受盡了屈辱嗎?

“沒有爭取的可能了?”朱祁鈺斟酌了一番問道。

朱祁鈺在詢問這兩位還有沒有統戰價值,如果仍然有一定的價值,自然值得大明朝廷下點力氣,將孛來和麻兒可兒拉攏到大明的陣營,這次北伐伐的是阿剌知院,把草原人盡數變成敵人,不符合朱祁鈺的本意。

景泰朝的北伐方略基本延續了永樂朝的北伐方略,拉一批、打一批、消滅一批。

朱瞻墡搖頭說道:“沒有可能拉攏了,當初武清侯在大寧衛剿匪,臣在大寧衛也多次和這兩位斡旋,希望可以通過對話,化干戈爲玉帛,但是孛來和麻兒可兒上位的根基就是反明,他們不可能自斷手腳,後來武清侯便多次剿匪,可是這草原廣袤,幾萬人散在草原之上,哪裡那麼容易剿。”

要是那麼容易剿滅,哪裡還需要現在勞師動衆的北伐?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知道了,那便無須留手了,應剿盡剿,不留後患。”

昌平侯楊俊送來塘報,一來是彙報中路軍的進兵,二來則是詢問這些韃靼人的處置方案,打還是不打,打又用到幾分的力氣?之前一切的斡旋,在皇帝金口玉言說出無須留手之後,便不會再有斡旋。

孛來和麻兒可兒率領的阿蘇特部和喀喇沁部便成爲了大明的敵人。

無論之後如何王化,如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要打過之後再談,王化從來不是請客吃飯,是要消滅敵人的反對力量後,才能消滅敵人的抵抗意志,迫使對方臣服大明的意志之下。

相比較中路軍和東路軍,大明的西路軍則是以防止瓦剌殘部西逃佈置,並沒有太過於明確的敵人,一旦瓦剌殘部有西進的打算,西路軍的作用纔會發揮出來,此時的大明西路軍主要以鞏固大明在西域的影響力爲主,駐守在輪臺城,鞏固城防,維護商路暢通,加大對西域的軍事羈縻。

“奧斯曼的使團已經到達了宣府,說是來踐行當年之約,來送公主的,後日進京,陛下,應當如何處置?”鴻臚寺卿馬歡說到了奧斯曼的使團,這走了這麼久,終於到了京師。

朱祁鈺嗤笑了一聲說道:“什麼送公主的,就是來探聽大明虛實來了,不過是個由頭而已,既然他要探聽虛實,就大大方方的給他看,讓奧斯曼的使者四處走走,也讓奧斯曼的蘇丹想清楚,到底該怎麼跟大明打交道。”

“皇叔。”朱祁鈺說着話便看向了朱瞻墡,面色頗爲平和。

“臣在。”朱瞻墡一聽這送公主就知道,陛下這是打算循慣例,繼續往他府上送了。

“有勞皇叔了。”朱祁鈺滿是笑容的說道:“這幾個公主就送到襄王府便是,朕可是把這幾位公主,送到了朕的嫡皇叔府上,無論是誰都挑不出毛病來。”

“臣遵旨。”朱瞻墡俯首領命,他沒有謝恩,只是領命。

朱瞻墡是喜歡胸前四兩肉的那種類型,並不喜歡麻桿成精的柴火人,自然也不大樂意,這日後青史留名,說他這個嫡皇叔喜歡這口,那朱瞻墡就是渾身是嘴也說不清。

陛下不肯要,他這個皇叔只能受着了。

冉思娘就是當初造反的播州楊氏獻上的,陛下對冉思孃的寵愛連外廷都是知曉的。

可自從這冉思娘後,無論是誰,再想方設法往陛下身邊塞女人,難如登天。

在陛下心裡,即便是四方之地,仍然有所差別,交趾是四方之地,陛下不要交趾的鄭氏女,播州是大明四方之地,陛下就肯要冉思娘。

“大明在交趾的王化順利程度,遠超朕的預期。”朱祁鈺拿出了浚國公陳懋的奏疏,這封奏疏興安已經讓司禮監抄錄,分發到了所有廷臣的手中。

朱祁鈺的面色愈加奇怪的說道:“朕還以爲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動盪,纔會初有成果,但是今日看來,是朕有些料敵從寬太寬了些。”

朱祁鈺對交趾的料敵從寬寬過了頭,也不能怪朱祁鈺,在後世,那交趾是個獨立國家,而且和中國發生了不少的齷齪。

後世交趾的法理,其實是鴉片戰爭後,韃清簽署了《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將交趾的宗主權轉讓給了法蘭西,而後交趾在反殖民的運動中,獲得了獨立。

可是景泰年間的交趾,從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角度而言,都高度依賴大明,大明對交趾王化順利,也不在意料之外了。

陳懋的奏疏裡說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兒,交趾人裡的讀書人本就講漢話習漢文,而大多數的交趾人學漢文漢話,只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順利溝通了。

這代表着大明在交趾有着極其深厚的統治基礎,這也是當初于謙堅決反對皇帝陛下日拱一卒打法的主要原因,交趾在很長時間內都是中原王朝的四方之地,和倭國完全不可混爲一談。

事實證明,于謙的諫言是正確的,大明軍隊在南下消滅了黎宜民政權之後,並沒有朱祁鈺預想的那般三日燃狼煙,五日襲軍民出現,大明在交趾並沒有打成治安戰,而是打下來後,便開始了穩定統治,尤其是陳懋在交趾基本延續了在福建安土牧民的方略,成果顯著。

黎越僭朝在宣德年間能夠成立,和當年大明在交趾的統治天怒人怨有很大的關係。

“嘉王黎思誠也還不錯,並沒有明面上恭順,背地裡卻行那謀叛之事。”禮部尚書姚夔對黎思誠的評價還不錯,至少到了大明後,黎思誠很是老實,並沒有和自己的舊部再生事端。

嘉王黎思誠本就是大明當初封的交趾國王,若是黎思誠打定了主意要反明,大明還要跟黎思誠進行幾番較量,這交趾才能徹底安穩下來。

大明打下了升龍府後,這黎思誠便仿了琉球王尚泰久的先例,移居了天津衛,這幾年,黎思誠更多的是作爲一個和朝廷溝通的渠道,也頗爲老實。

朱祁鈺笑着說道:“他就是想,交趾的老百姓們不跟着他起鬨,沒那個民意基礎,他怎麼能興風作浪?這交趾亂了這麼些年,百姓們顛沛流離,這好不容易纔過上一段安穩日子,這黎思誠不老實也沒地方撒歡。”

“就是這嘉王黎思誠最近沉迷於女色,王府裡養了三百多的藝伎,倭女、高麗姬都有。”禮部尚書姚夔面色略微有些難看的說道。

黎思誠作爲大明冊封的王爵,是正經的王府,大明有禁令在,黎思誠搞不到大明的藝伎,但是弄點大明不禁止的倭女、高麗姬還是很簡單的。

在姚夔看來,王府豢養藝伎這麼多,這實在是有傷風化。

朱祁鈺的面色有些奇怪的說道:“此間樂,不思黎?”

“大約如是。”姚夔一愣,隨即便笑着回答道。

黎思誠的境遇的確有點像被俘的阿斗,無論黎思誠個人秉性如何,黎思誠都得表現出無害的樣子來,那麼豢養藝伎,就是一個表達自己是個胸無大志的好辦法。

若是黎思誠在天津衛整日臥薪嚐膽,表現出一副胸有鴻鵠志的模樣,那是找死,命不久矣。

“不涉大明律法,便由他去吧,黎思誠是個聰明人,他不會讓大明爲難,更不會讓自己爲難的。”朱祁鈺對黎思誠的評價很高,這是個聰明人,知道哪些地方能碰,哪些地方不能涉及。

大明對交趾的郡縣化,其實是大明海陸並舉大戰略的一部分,尤其是開海事,唯有郡縣安南,才能南下西洋,才能將開海事進行到底。

“陛下,琉球巡撫陳鎰病重,上奏請求致仕。”吏部尚書王翱懷着沉痛的心情,將陳鎰的奏疏放在了桌上。

朱祁鈺打開了奏疏,面色越發沉重,這已經不是陳鎰第一次請求致仕,只不過這次,陳鎰的病很重很重,奏疏並非陳鎰自己寫的,而是口述找人代筆,這奏疏是通過鴿路發來的,與其說是奏疏,不如說是遺書。

在奏疏中,陳鎰事無鉅細的交待了琉球、雞籠島的許多問題,並且着重強調了雞籠島這座大島對大明的重要性,雞籠島乃是大明開海之門戶,一旦有失,大明就是龍困淺灘。

“太醫院那邊怎麼說,沒有辦法了嗎?”朱祁鈺看着王翱問道。

王翱搖了搖頭,太醫院的太醫在陳鎰上一次生病就過去看過了,這次真的是大限到了。

朱祁鈺合上了奏疏,閉目片刻,才睜開眼說道:“禮部,準備諡號吧,傳朕旨意賜琉球巡撫陳鎰爲嘉義伯,子陳伸恩蔭錦衣衛鎮撫使。”

陳鎰的嘉義伯大抵和金濂的沐陽伯一樣,乃是流爵,並不是世襲,只是表彰陳鎰一生對大明的功績,給陳鎰的兒子陳伸恩蔭鎮撫使,領俸祿不視事,和胡濙的兒子胡長祥恩蔭官一樣。

對陳鎰,朱祁鈺可謂是備極哀榮。

陳鎰不同於陳循、王直,陳鎰在張秋和河套都有生人祠的,陳鎰和徐有貞在張秋、在河套深一腳淺一腳的治水,那是腳踏實地的爲大明百姓謀福祉之人。

胡濙猶豫了下,纔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爲陳伸恩蔭之事,能不能緩緩?陳伸素有才學,只是礙於父親食君俸,多年未曾科舉,若是再試不中,再議恩蔭?”

胡濙就是把自己兒子的科舉給耽誤了,胡長祥這些年也無意科舉,做了恩蔭官也就罷了,這陳鎰的兒子陳伸也是因爲父親位居高位,不能參加科舉。

“又不衝突。”朱祁鈺眉頭一皺,自己給人恩蔭官位,怎麼聽胡濙這意思,他給陳鎰的兒子恩蔭,反而是耽誤這陳伸的前途一樣。

“陛下。”胡濙笑着說道:“陳伸若是恩蔭了這錦衣衛鎮撫使,自然不便出仕了。”

朱祁鈺看了眼胡濙,再想到胡濙因爲誰在臺上支持誰被賀章彈劾無德,也就明白了,若是他給陳伸恩蔭,陳伸日後真的在科舉一途出仕,並且有所成就,也會被嗤笑爲倖進。

皇帝給陳伸恩蔭官,的確是耽誤陳伸的前途。

朱祁鈺權衡片刻說道:“這鎮撫使朕給他留着,若是考不中進士,就到朕這裡領個鎮撫使的差事做。”

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