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

朱祁鈺看着于謙的模樣,一時有點語塞。

他這番話,完全是下意識說出來的,並就是塞外多風多沙塵,容易加劇他的病情,只是一句叮囑罷了。

他忽然發現,于謙可能和福建那羣揭竿而起的百姓一樣…他們要的可能真的不多。

“陛下,大明新獲大勝,北鎮撫司衙門裡還關着不少的人,那些囤貨居奇的商賈,以及…當殿擊殺前錦衣衛指揮使的一干人等。”盧忠提到了他牢底的一羣犯人。

尤其是當殿擊殺指揮使馬順的人。

盤踞在朝陽門外囤貨的商賈,鳳陽詩社搖旗吶喊的筆正,當庭擊殺視規則於無物的朝臣。

這些人現在依舊沒有定下章程。

“徐御史!”朱祁鈺坐直了身子,看着徐有貞問道:“這些人該怎麼辦?”

徐有貞渾身打了個激靈,慢慢走出來,顫顫巍巍的說道:“陛下臣以爲囤貨居奇者不過逐利,多有發生,若是今日皆斬,天下商賈人人自危,貨物無法流通,與大明無利。”

“至於當殿擊殺馬順等人,那也是…爲國爲民啊,臣以爲流放最爲恰當。”

“商賈人人自危?”朱祁鈺嗤笑了一聲,站起身來。

他轉過頭對盧忠憤怒的說道:“盧指揮,在你那裡被捕的糧食投機者們,我們要立刻把他們全部斬首示衆!並且通傳天下!”

“要告訴那些商賈們,任何敢於人爲製造饑荒的投機者!都將是大明的敵人!都將是朕的敵人!要立刻斬首!”

“這羣傢伙,不是罪人,是蟲豸!連人都不是。”

朱祁鈺對商賈是沒有任何的偏見的,甚至他認爲商賈的存在有利於大明的貨物流通。

事實也是如此,商賈的存在有很多正面的、積極的作用,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但是在戰爭之時,在災年、在缺糧之時,大肆投機,低買高賣,囤貨居奇,以謀求土地、普通百姓家眷之人,都應當立刻被消滅。

物理意義上的消滅,抹除掉他們的存在的痕跡!

他們已經被金錢矇蔽了雙眼,已經被金錢所奴役,那麼這些人最後的下場,就只有死亡。

不殺一批祭旗,天下商賈,豈不是要照着模樣學了去?

“臣領旨。”盧忠俯首說道。

大明皇帝的旨意,這羣人不僅要死,而且要遺臭萬年!

朱祁鈺的怒氣未消散,繼續說道:“當殿擊殺錦衣衛指揮使,殺人者死,一道斬首示衆便是。”

“臣領旨!”盧忠再次高聲說道!

錦衣衛是什麼?

是天子親衛,即便是馬順等三人,是朱祁鎮的死黨,但是清理馬順等人,只能皇帝來做。

都察院和給事中的手,伸的未免也太長了!

于謙出列高聲說道:“陛下不以好惡定是非,定行止!臣爲陛下賀,爲天下賀!大明有此英主,何愁不興。”

他站出來支持了陛下的決議。

“議國事,惟論是非,不徇好惡。衆人言未必得,一人言未必非,則公論日明,士氣可振,國事可期。”于謙再次俯首說道。

議論國事,只看大是大非,不看個人好惡。

衆人都在說的,未必一定會有收穫;一個人說的,未必都是錯的,只要大家都來討論,這道理,自然是越辯越明白,提振國朝士氣,國家大事,自然便可以期許了。

于謙旗幟鮮明的支持了皇帝的處理決定,並講出了自己的根據。

倒買倒賣不稀奇,但是在戰時囤貨居奇,乃是禍國殃民,通敵之罪,該死。

當殿擊殺錦衣衛指揮使,是在挑戰皇權,戰時一度激化了矛盾,本就闕員三分之一的朝堂,差點都散了架子,這也是禍國殃民。

于謙當時的反對,只是爲了維持國朝的基本穩定,現在,瓦剌人已經退了。陛下要殺,自然無可厚非。

徐有貞悻悻歸班,他居然覺得自己還是趕緊去治水爲妙!再這麼待下去,怕是小命不保啊!

盧忠俯首歸班,他站在最後面,是在廷文武裡最小的官,但是沒人會看輕他。

他是跟着陛下征戰的那十三騎之一,而那剩餘的十二騎,皆爲錦衣衛裡的千戶。

現在整個錦衣衛只聽陛下一人調令了,一個肯爲軍士殿後的皇帝,他們還有不效忠的理由嗎?

“盧指揮且慢,朕記得鳳陽詩社還有十四個人關在天牢裡,對吧,一併斬了去。”朱祁鈺忽然開口說道。

盧忠俯首說道:“臣領旨。”

鳳陽詩社那片《布仁行惠議》朱祁鈺可記得,他們不是求死嗎?求死後任人凌辱,說什麼願以身爲草荐,任人寢處其上,溲溺其上,而無怨言!

那就一併斬了去。

充分發揮慈父精神,滿足他們的一切願望,這不是仁慈的父親,是什麼?

朝臣們左右看了看,卻是無一人站出來反對。

這種事誰都怕粘上。

這次的朝議用了很久,朱祁鈺一直在努力的忍着自己的脾氣,朝中大臣的意見各不相同,但是總歸是有些脈絡可尋。

讓朱祁鈺意外的是,于謙提出的匠爵之事,卻沒有遭到任何的阻力。

他本來以爲禮部會反對,畢竟士人才登的大雅之堂。

但是禮部尚書胡濙沒有任何反對,反而是準備積極推動此事。

“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醫者有四秩,謂之曰神聖工巧,今工匠亦有四絕,天下之大幸事也。”禮部尚書胡濙態度很明確,堅定的站在了于謙一方。

這讓朱祁鈺頗爲意外,匠爵這條他以爲很難推進的新政,居然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在朝議中,過關了。

這次的朝議,朱祁鈺敏銳的發現了自己這個庶皇帝的皇權,愈加穩固了。

一名御史出班俯首說道:“陛下,臣有本啓奏!”

“臣彈劾于謙,公私不分賞罰不明,功勞簿更憑自己好惡,俞士悅俞尚書戰守德勝門,從未卸甲,卻未有寸功,此爲…”

俞士悅整個人一機靈,整個人都麻了!

這是爲自己請功嗎?

這是要自己的命啊!

他把妻兒老小送到南方的事兒,陛下可是一清二楚啊!

好死不死的,提自己幹嘛!

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730章 無題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