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

“陛下消消氣兒。”興安看着那千字文,爲翰林院那幫書生感慨,他們最擅長的招數,都被陛下給看透了,這日後再詭辯,哪怕是落不下好來。

最主要的是陛下真的罰,不是說說而已。

違背陛下聖旨的結果,都察院的三名御史已經用人頭爲後人趟出了路來。

陛下的信譽,那是連外逃縉紳都要豎起大拇指的。

朱祁鈺手裡還有一份令人作嘔的奏疏,奏疏中是廣州府樑陳潘盧的奢糜之風,這是鐵一般的罪證。

朱祁鈺握着手中的奏疏冷靜的說道:“盧忠,務必把這些人送入解刳院中,至於這些卷宗,記錄在案,留用修史。”

把這些人送入解刳院,真的是大明皇帝暴戾嗎?

賺錢也就罷了,還這麼作踐人,真的不怕被扔進鍋裡煮了做福祿宴嗎?

朱祁鈺的生活奢靡嗎?

很奢靡,他光廚子就有三十多個,這些庖廚分工明確,有人專門處置香料,有人專門蒸、有人專門煮,有人專門負責刀工。

以刀工爲例,比如前日的午膳,庖廚們就把最普通的鱖魚、蝦仁做出了一道名叫老蚌懷珠的菜來。

鱖魚敲暈去魚鰭鱗,掏出魚鰓之後,以軟刀從口入取內臟,到了這一步反而到了考驗刀工庖廚的時候,這刀再入魚口輕輕兩下,隨後將魚骨完整取出,用香料醃製。

大蝦去頭剝殼去蝦線,而後將蝦仁在豬皮上剁碎做成蝦滑,捲成一個個指頭大小的圓球,塞到醃製好的魚腹之中,隨後上鍋蒸煮。

這吃的時候,一筷子下去,蝦球從魚腹中,一顆顆的擠了出來,確實讓見多識廣的朱祁鈺,都愣了一下。

食材就是再普通,在隨行的這些庖廚手中,都能做出花兒來。

奢靡歸奢靡,但是廣州府四大家的奢靡,顯然是已經突破了做人的界限。

作爲大明新任的吏部尚書兼任反腐抓貪廳反貪郎中的王翱,繼官僚家眷不得營商之後,終於將反貪廳的條條落實到位了,稽查的細則和規定都已經有成文。

條條,直屬朝廷的反貪清吏司落地了。

和都察院的巡察御史辦事風格不同,巡察御史們辦案講究個四平八穩,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查聞有官員貪腐事,一般會先報到朝廷,最後由三法司監管。

但是反貪郎中們辦案,則是以不留情面爲原則。

比如說某位四川提學官,剛剛主持了大明的鄉試,正在鹿鳴宴上,享受新晉舉人的謝師禮之時,反貪郎中們就直接把人當着所有學子的面兒給帶走了。

殺雞儆猴了屬於是。

而反貪郎中的章程持續落地的時候,有些讀書人,對這種酷吏辦案非常反感,遂稱反貪郎中執行的家規,而都察院的御史們,纔是行的國法。

地方各省三司府臺衙門的清吏司郎中都是四品京官,這些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腰帶爲爲帛丹黃色,乃是陛下御賜。

所以在大明朝臣們看來,反腐抓貪廳和下轄的清吏司,不過是南北鎮撫司提刑千戶們的延伸,反貪郎中的待遇也大抵等同於提刑千戶,他們行的都是陛下的家規。

朱祁鈺看着手中的奏疏,笑着說道:“三山街,緹騎狠,驟飛來,似鷹隼。罵起人來,還是得看幫文官們這張嘴啊。”

三山街位於南京貫城,也就是三法司和南鎮撫司衙門所在之地。

在三山街的緹騎們十分的狠辣,抓人就跟鷹隼一樣突然飛過來。

朝中反對的聲音也有,叫嚷着酷烈至極的也有,陰陽怪氣的諷刺的亦有,但是並沒有人旗幟鮮明站出來搖旗吶喊,陛下受奸人矇蔽,如此云云。

說兩句,陛下不會怎樣,但是要真的做,緹騎真的會似鷹隼,驟飛來。

王翱的奏疏彙報着反腐抓貪的成果,而刑部則彙報着打擊各百萬城池之中,類似於坐寇、水夫幫的奏疏,有了陛下的成例在前,刑部動起手來,便沒有了那麼多的顧忌。

反腐抓貪和掃黑除惡,是大明皇帝吏治的兩把刀,時至今日,依舊行之有效的發揮着它的作用。

俞士悅就當下大明朝衙蠹橫行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形制,要嚴格限制衙役、書吏的數量,衙役書吏等不得在戶籍三百里範圍內任職,以避免衙門裡這些事務官們事實上架空朝廷命官,坐寇倚仗事務官爲非作歹,利益攤分。

俞士悅這個法子,不能說完全有效,總比沒有要強得多。

朱祁鈺硃批了這份奏疏,拿起了徐有貞的奏疏。

徐有貞已經開始疏浚長江水道了,進度符合預期,因爲楊翰作爲南京鎮撫司鎮撫使,督辦的私設關卡的案子,有序進行,也讓徐有貞的疏浚事如虎添翼。

隻手遮天的賀章掌控了都察院後,都察院的風氣終於在這個狠人的手中,諸步走向了正軌,這一次賀章左手歪歪斜斜的字體裡,彈劾了四品的僉都御史吉安人胡煉。

僉都御史胡煉,被彈劾受姻戚賄,欺取官物,誣陷人罪,包庇要犯等數個罪名,人證、書證、物證皆在,鐵證如山。

人證是胡煉的侄子,在京爲胡煉做經紀買辦代持,而書證是大量的行受賄的賬本以及銀庫若干,誣陷、包庇也都是有案卷人證等。

涉案金額高達五十萬兩白銀,絕對稱得上貪腐鉅萬四個字了。

而賀章給出的處置結果是籍家、流胡煉與其家眷至永寧寺。

而兵部尚書江淵、雲貴巡撫姚夔、四川總兵官方瑛、督理軍務都御史白圭、湖廣總兵官李貴進、參將劉玉、鎮守太監阮讓等人奏捷報,東苗賊首幹把豬已被生擒,歷時三年戡亂,大明軍共克六百餘寨,俘斬四萬餘,邊方悉定。

這場自正統十二年以來的東苗之亂,終於在幹把豬被俘中落下了帷幕。

說起東苗之亂,這真的是從小沒娘,說來話長。

正統九年起,因爲無法忍受各種丁銀差役、苛捐雜稅,湖廣等地有逃入山林民衆愈三十餘萬落草爲寇,這個雷,連南衙僭朝都不敢點,生怕炸死自己。

隨着這幾年的農莊法推動,下山的百姓越來越多,這些當年進山百姓,在雲貴川黔的十萬大山中,安營紮寨的兩千多個山寨,隨着最頑固的抵抗勢力東苗幹把豬被俘,終於結束。

自景泰元年起,朱祁鈺終於以較小的代價,消化了這個心腹大患,雲貴川黔,終於能稱得上邊方悉定了。

正統年間的舊債,歷經十年有餘,出清了大半,但仍然留下了許多舊債,需要一筆一筆的去出清。

朱祁鈺批覆了這些奏疏,給此次帥、將、總督軍務、參贊軍事發奇功牌和頭功牌,論功行賞。

他完成了一天的批奏之後,才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愣愣的出神,已經月上柳梢頭。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高婕妤有喜了!”興安和小黃門耳語了兩聲之後,面色狂喜的說道。

朱祁鈺一愣說道:“好事,好事,賞,賜嬪妃號。”

他站起身來,剛要去看看,就看到一個小黃門又匆匆的跑了進來,小黃門跑的急了,腳在門檻上絆了一下,在地上滾了一圈,跪在地上,大聲的說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冉寧妃誕下麒麟兒,六斤七兩,母子平安!”

朱祁鈺終於露出了一些喜色說道:“先去冉寧妃那邊看看,再去高婕妤那邊看看。”

朱祁鈺走出了御書房走出了很遠,忽然開口問道:“這小黃門是故意的吧,每次都摔個跟頭在地上滾一圈,表示他很急,所以纔沒注意腳下?”

一次兩次還是意外,三次五次,那就是故意爲之了。

興安聽聞也趕忙說道:“陛下聖明。”

陛下都看出來了,再說不是,就是欺君了。

朱祁鈺也多少理清楚了其中的邏輯,前輩都摔了,他們不摔,豈不是不夠緊急?爲了表示慌張,自然而然就摔了,他搖頭說道:“啊,沒事,看賞便是,朕起初以爲他辦事毛毛躁躁,不是便好,摔的挺好的,下次不要摔了。”

“臣遵旨。”興安鬆了口氣,還以爲陛下看出了這等把戲,要打板子,結果也是輕輕放下而已。

無論如何,興安都無法把陛下和朝臣們口中那個喜怒無常、暴戾無度、心狠手辣的形象匹配起來。

上次那個喊叼毛的娼妓,陛下不準追究之後,這娼妓依舊不知道她罵的是大明皇帝。

朱祁鈺來到了冉思孃的花萼樓,母子平安,穩婆們都已經離開,只有兩個奶孃,生怕六皇子餓了,一直恭候在側。

其實在朱祁鈺看來,完全不用請奶孃,冉思孃的大小他心裡有數。

“躺好,躺好,何必虛禮。”朱祁鈺伸手示意冉思娘不必行禮,老夫老妻,又在花萼樓之內,自然不必起身。

冉思孃的臉上都是汗,臉色有些蒼白,她略顯虛弱的說道:“孩子一切都好,夫君不必擔心。”

“你呢?怎麼樣?”朱祁鈺抓着冉思孃的手,她的手有些冰涼。

冉思娘擠出一個笑容,生孩子是個體力活,她有些虛弱無力說道:“還好,就是有些累了。”

“累了,就多休息。”朱祁鈺將冉思孃的手放入了薄被之中,站起身來看了看孩子。

他說的就像是渴了多喝水的廢話,但是作爲日理萬機的皇帝,此時的陪伴,纔是冉思娘要的,說什麼,其實不重要,冉思娘當然不會認爲陛下不解風情。

新出生的孩子,大抵是有些醜,臉上有些褶皺,兩眼深黑無神,絕說不出什麼好看。

朱祁鈺逗了逗孩子,和冉思娘說着話,說着說着,孩子先睡了,而後冉思娘也安心的睡着了。

“照顧好冉寧妃和六皇子。”朱祁鈺站起身來,向着高婕妤的花萼樓而去。

“陛下,是不是再納個良人入宮?”興安見縫插針的說道。

朱祁鈺想了想還是搖頭說道:“不必了吧,冉思娘坐完了月子,也就可以侍寢了,不用擾民了。”

“臣…遵旨。”興安還是有些不甘心,他可是花鳥使,他辜負了朝臣們和宗親們的殷切期盼,沒能讓陛下的主要精力放在女人身上,是他失職。

禮部早就擬定了許多個名字,男女都有,朱祁鈺最後選定了沛,取意盛大旺盛。

這是喜事,連已經趕至鎮南關的大明諸將領,也在於謙的率領下,寫了賀表。

除了賀表以外,還有一份觸目驚心的塘報。

大明的墩臺遠侯已經開始再次滲透,偵查敵情,這是慣例,要在接戰前,再次進行一次滲透偵查。

塘報之所以觸目驚心,是因爲墩臺遠侯深入百里,未聞人聲,白骨累累。

爲了防止安南丁口出逃大明,黎宜民在鎮南關外製造了一條闊百里的無人區,安南百姓踏入就會被射殺,有騎卒等在此巡弋。

而一旦大明軍從陸上踏出鎮南關,黎宜民就會仿照大明在集寧一帶的燒荒一樣,燒出一條沒有任何補給的百里荒原。

“這黎宜民,還真的是…天怒人怨,人神共棄。”朱祁鈺已經儘量用低道德去想象黎宜民的施政,但是他還是高估了黎宜民的道德底線。

黎思誠用我只要足夠爛你就沒法王化我,威脅大明不得出兵,但黎思誠沒那麼做。

黎宜民沒那麼說,但實實在在的做了。

“大明軍何時入安南?”朱祁鈺放下塘報問道。

興安抽出了當初的決議說道:“八月末。”

一個小黃門舉着一份塘報大聲的說道:“報!陛下,安南聚兵千餘,立柵挑塹,攻廣西憑祥地方!”

朱祁鈺看着手中的塘報說道:“黎宜民非但不投降,還敢進攻!”

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十三章 拿去!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十三章 拿去!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