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

大明在財稅這塊實在是廢物中的廢物。

如果說是社會總是螺旋上升的,生產力在不斷的提高,兩宋搞的天怒人怨,從宋真宗開始,兩宋歲入六千多萬貫,大明一年正賦折銀後不足兩千萬兩白銀。

社會螺旋上升,而大明的財政收入斷崖式下跌。

而韃清朝末年因爲諸多原因,比如清查關稅、對內劇烈朘剝、搞土藥經濟等等,從光緒十一年到宣統三年,財政收入從八千萬兩飆升到了兩億九千萬兩,將近三億兩白銀。

這就是韃清在最後幾年的恐怖稅收能力,在頂着鉅額助軍旅之費的戰爭賠款中,進行了洋務運動、興建了北洋水師,還給老妖婆修了個院子。

韃清用最後的時光,體現了甚麼叫封建帝制的落後和對百姓的殘酷朘剝。

韃清滅亡,直接原因是小站練兵把自己直接練沒了,袁世凱舉着刀讓清廷遜位,而溥儀成爲了最後一位遜帝。

而根本原因很多,朱祁鈺認爲其中絕對有一個原因是先天絕症——無法彌合的旗人與漢人之間的矛盾。

因爲天平天國運動,漢人的軍事實力和財政能力得到了巨幅提升,引起了旗貴人的高度警惕。

旗貴人在太平天國之後,設立了財政局,收回了各省的財權,禁止地方借外債和任何外資在地方的投資,而旗貴人自己在外大量發行國債,出售礦山鐵路資產、出售洋務運動官辦廠股份等等。

而後旗貴人以建立新軍爲由,大規模解散了各地不符合新標的漢人綠營,比如平定了太平天國的淮軍,從近二十萬人銳減到了一百零五營,五萬人。

說是要君主立憲,旗貴人搞了一個全旗人內閣,漢臣比例,比之之前歷代韃清的軍機處還要低,乾隆看了都要直呼亡國。

在韃清朝崩解的那一天,遍地都是軍閥,是因爲旗貴人在不當人這件事上,確實不是人了。

相比較之下,大明弄錢的辦法就顯得有些寒酸了,既要面子又要裡子。

最典型的就是嘉靖皇帝用嚴嵩,最後就搞成了想要銀子就要用嚴嵩,但是用嚴嵩就是貪腐橫行、吏治敗壞、毀壞根基,最終的結果就是錢也沒撈到,吏治也徹底敗壞。

這就是大明財稅的困境,大約可以簡稱爲: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

大明是沒辦法經營好官辦專賣壟斷的,襄王殿下將柴米油鹽加入官辦,而不是專賣,目的是爲了推行供銷官鋪。

于謙其實還有第三個擔憂,對大明的國家之制,他有着極其深入的思考。

有很多問題于謙都有辦法解決,比如集體的盥洗房和入廁;比如大明朝過去發餉困境,就可以用提前發餉事後追償;比如大明軍備配給,每人一枚白水蛋。

在景泰元年以前,大明的軍備配給,每名士兵每日一個雞蛋配額,從炒雞蛋、蛋花湯,變成了一顆白水蛋,就是水煮蛋。

因爲白水蛋可以量化,而炒雞蛋和蛋花湯不可以。

在大明軍備配給改革中,類似的灰色地帶,都在於謙手中被一一祛除,也就是說柳溥哪怕當年回到了京師,他也沒辦法再通過類似夾襖弄幾十萬兩銀子。

同樣柳溥無法滲透到陛下的身邊,因爲在他剛開始滲透的時候,大明皇帝就把他砍了。

時至今日,朱祁鈺仍然沒能找到一個膽敢觸碰【想要知道皇帝吃幾碗飯】的忤逆臣子祭刀,也是大皇帝的一大遺憾了。

釣魚老是釣不到的苦惱,又有幾人能懂?

于謙從袖子裡拿出了一本奏疏,遞給了興安,俯首說道:“陛下,臣最後一個擔憂。”

朱祁鈺打開了奏疏,鄭重的看了起來,他面色沉重的合上了奏疏說道:“於少保費心了。”

爲了大明殫精竭慮的於少保,再次耗費了大量的心力,送到了陛下面前一份極其沉重的奏疏。

對於于謙而言,任何能夠通過行政手段化解的問題,對他而言,都是輕鬆的,不需要耗費心力的,只有無法通過行政手段化解的問題,纔會面呈陛下。

www •ttκд n •¢ 〇

這份厚重的奏疏中,是大明銀莊的一份清單,共計三百七十八人,在大明銀莊的儲蓄超過了三百零七十萬兩白銀。

而大明銀莊的總儲蓄量不過三千七百萬銀幣。

這份奏疏的內容決計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其比例,在大明銀莊儲蓄的商賈大約有四萬人。

也就是說,根據大明銀莊的儲蓄,可以管中窺豹,僅在大明銀莊的樣本而言,大明1%的人掌握了大明超過10%的財富,2%的人掌控了大明超過58%的財富。

這纔是于謙這份奏疏的沉重之處,因爲大明銀莊寶源局的納儲主要集中在商賈和遮奢戶上,如果放眼整個大明,再加上掌控的優質生產資料也就是優質資產而言,貧富差距的比例會更加恐怖。

于謙面色沉重的說道:“陛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而且很可能,日後,貧者越貧,富者越富,指望富者的良心,顯而易見,是靠不住的。”

修文遠以來之道,是孔夫子基於不患寡而患不均得到的一個政治思想,均並非單純指均分,而是各得其分,安謂曰上下而安。

來都來了,這個俗語,也是基於如此邏輯。

即便是已經腐朽的儒學士,臭老九,也知道分配不均的結果是天下不安。

朱祁鈺沉默了許久了片刻說道:“我們暫且把勞保局撐下去,讓農夫、工匠勞有所得,纔是眼下該做的事兒,至於其他的,朕也只能寄希望於大同世界了。”

“一個生產力極高的世界裡,物質資源高度充沛,那就沒必要分配了。”

朱祁鈺第一次對於謙描述了他想象的大同世界,和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的大道之世相同,文化昌盛人人有德,人人敬老愛幼,物質資源豐富到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翰林院的翰林們,總是在不停的造夢,創造着他們心中的大同世界和理想國,甚至可以說是地上神國。

而大明的主事的事務官,比如於謙、江淵、俞士悅等大明師爺們,包括大明皇帝,都很少做夢,而是活在現實裡,解決一個又一個的現實的問題。

只是偶爾擡起頭的時候,看着似乎近在咫尺的理想國,感慨一聲,道阻且長,繼續埋頭苦幹。

大明就是如此。

在邏輯上,陛下所言的社會物資極大豐富,人們具有相當高度的道德品質,進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國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在現實裡,于謙和朱祁鈺卻清楚的知道,那是無法抵達的山頂,水中撈月,鏡花水月而已。

于謙和朱祁鈺罕見的在奏對中沉默了下來,雖然陛下給出了答案,但是這個答案,在於謙看來,卻是難以實現的。

朱祁鈺笑了笑,雙手一合用力擊掌的說道:“於少保,你着相了。”

“我們一直在做,比如堅定不移的開海,可以部分實現社會物資極大豐富!”

“你看,棕油這種食用油,就出現在了我們的鹽鐵會議之中,還有來自忽魯謨斯和爪哇的黑油,解決了部分大明照明的問題。”

“所以,不要憂慮,向前便是。”

朱祁鈺其實有些擔心,于謙在這種事兒耗費太多的心力,繼而影響健康,這是朱祁鈺絕對不想看到的。

在景泰年間,于謙必須善終。

于謙略微有些釋然,他的確是着想了,他俯首說道:“謹遵陛下教誨。”

“明日,陪朕去瞧個熱鬧去。”朱祁鈺神秘兮兮的說道。

于謙一愣,滿是笑容的說道:“又瞧熱鬧?”

“就是單純的熱鬧罷了,看看咱們大明這羣遮奢豪戶們,又整出了什麼新花樣而已,不是什麼要緊事兒。”朱祁鈺笑着解釋道。

的確不是什麼要緊的事兒,明天的熱鬧,朱祁鈺還會帶上有了身孕的冉思娘一起去。

次日的清晨,朱祁鈺換上了拽撒常服,紆青佩紫,搖身一變成爲了山東豪商黃老爺,而冉思娘也是略微打扮了一下,並未施加粉黛,但也是媚意天成。

于謙完全不知道要看什麼熱鬧,魏國公徐承宗去接上了于謙,一起去了棋盤園。

棋盤園在壽庚巷,壽庚巷緊鄰三十二間巷,這都是當初雲麓仙居所在,即便是被鄧茂七燒的乾乾淨淨,這十餘年之後,此地再次成爲了豪奢之所。

而今天朱祁鈺參加的就是當地知名的相親大會,入門是要驗貴富的地方,貴,最少要有功名,富,則是資財不少於十萬兩金花銀或者有大明銀莊的儲蓄票證。

朱祁鈺作爲大明第一富,他的內帑裡的銀子數以千萬計,連兵仗局加班加點都壓印不完的銀子,多到每年盤庫都要數月有餘。

在中原王朝,也是要相親,的比如杜甫年輕時候,正值大唐最強盛之事,就寫過一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在南宋時候,已經發展到了男家擇日備酒禮詣女家,或借園圃,或湖舫內,兩親相見,謂之相親,若是相不中,這酒禮便贈予女方,算是結下了善緣。

通常選在了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三月初三的上巳節和七月初七的七夕節。

而三月初三的上巳節,相傳這天是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到了這天這是春天最好的時節,踏青是一種集體活動,也是相親最好的時機。

而這次,朱祁鈺參加的這個相親大會,則是極爲有趣,首先男方要驗貴驗資,還要付錢,大抵就是價格決定了位置好壞的雅間。

而女方的要求是黃花大閨女,再有就是隻看容貌身段,並不再收費了。

這顯然不是娶妻的相親大會,而是納妾。

“這是仙女下凡嗎?”冉思娘第一次見到中原這等相親大會,在開場的時候,就被驚訝到了。

一條條彩練自空中拋灑,而後一個個女子順着那彩練如同仙女下凡一樣,伴隨着無數的鮮花飄飄而下,衣袂飄飄翩翩隨風而動,胭脂水粉的香氣,伴隨着花香,蔓延開來。

這些女子,慢慢的落在了舞臺中央。

朱祁鈺闊綽,自然是選擇了最好的雅間,這裡寬敞無比,還能看到全貌。

“奢侈啊!”朱祁鈺由衷的說道,說實話,這花活兒,他真的沒見過。

興安有些不服氣,看着這奢靡場景,只能感慨。

作爲大明皇帝陛下當然可以有這樣的奢靡,只要陛下要,興安就可以鞍前馬後把這些都處置的極好,並且不動用國帑,只動用內帑便可。

興安這個名不副實的花鳥使,就等着陛下下旨選秀女入宮,論花活兒,興安自信可以整的更好。

奈何陛下不給他這個機會。

內帑的定位,在陛下手中,更像是國家應急風險準備金的存在,而不是皇帝私庫。

一旦朝廷出現了大規模的財政赤字,朱祁鈺的內帑就會立刻以極低的利息或者無息拆借給朝廷,而後等朝廷有錢了再還。

往往朝廷借錢的時候,內帑太監林繡就會掏出自己的《氣人書》,好生揶揄一番戶部的諸多官吏,那話說的要多難聽有多難聽,戶部郎中王祜每次都想跟林繡打一架,但是又打不過,只能作罷。

陛下幾乎從來沒有動用過內帑裡的錢用於自己享樂,連尼古勞茲都知道陛下尚節儉,甚至用陛下的禮服(冕服)洗了再穿,去戳胡濙的肺管子。

這天底下,哪有貴族穿洗過的禮服的?

朱祁鈺樂呵呵的看着眼前這一幕,舞臺上,諸多舞女隨着音樂起舞,如同一個個蝴蝶在花叢中穿梭那般靈動。

“好看嗎?”冉思娘皮笑肉不笑的問道,臺上的女子太年輕了,年輕到冉思娘都產生了危機感。

夫君是世界上最尊貴的男人,冉思娘從未想過掌控夫君,只是看到了,難免有些醋意。

“好看不好看,跟朕無關,咱今天帶冉娘子來,不就是爲了讓娘子這醋罈子擋住這些鶯鶯燕燕嗎?”朱祁鈺看着冉思娘吃味的模樣,忍俊不禁,笑了出來。

冉思娘是個聰明人,雖說一孕傻三年,但夫君作爲天子,還解釋了一句,足以說明陛下是在意她的。

若非這裡人多眼雜,冉思娘險些軟到了朱祁鈺的懷裡。

大明的女子是很好哄的,只要一句話,立刻陰轉大雨。至少對朱祁鈺而言,是這樣的。

“夫君…”冉思娘軟軟糯糯的說道。

她有些氣惱,爲什麼有了身子,否則能陪夫君些日子,也不用讓那高婕妤鑽了空子。

“開始了啊。”朱祁鈺看向了舞臺中央,眼神變得凌厲和肅殺。

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898章 火併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688章 康國公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