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

“陛下,周立春是有錢支付勞動報酬的,他只是故意拖着而已,即便是冬序之下,棉紗廠依舊是供不應求,並無什麼經營不利。”

“就是單純的藉着冬序說事,不想給錢。”盧忠看陛下陷入了沉思,補充了一個案件細節。

根據盧忠的走訪,大康號棉紗廠可謂是日夜不歇,而且周立春富得流油,銀庫裡銀兩堆積如山。

沒錢?

只不過是想朘剝罷了。

朱祁鈺嘴角勾出了一抹的殘忍的笑容,他本來還覺得大明律過於嚴苛,連坐家人,還連坐妻家。

周立春死的一點都不冤枉。

朱祁鈺看着張齊等一衆工匠的身影,開口問道:“張把頭,以爲咱這個處理如何?可有失公允之地?”

張齊立刻猛地搖頭說道:“陛下,陛下真是青天大老爺!”

張齊說不出文人墨客那種噁心人的馬屁話來,朱祁鈺卻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出去把工匠們帶回去,該上工上工,過幾日到松江府衙門找計省太監把工酬都領回去。”

“謝陛下,謝陛下!”張齊跪在地上,真的是千恩萬謝,磕了一個又一個,盧忠上前將張齊扶了出去。

朱祁鈺看着朝堂上的衆人,纔開口說道:“朕打算組建個工會,這個工會旨在爲工匠們主張權益。”

“皇叔說得好啊,咱們大明要麼是世襲,要麼是官選官,卻沒有民選官,認爲民選官,對這些勢要豪右們太過於有利。”

“朕也是這麼覺得。”

“但是這工會可以搞民選嘛,朕以爲很合適嘛。”

這個工會負責爲大明的工匠們主張權益,比如勞保、比如勞動報酬、比如工傷、比如招工、比如工作時長,比如工作環境等等。

朱祁鈺繼續說道:“這個工匠裡的頭頭腦腦必須全都是工匠,不能是咱們這些個官老爺們,兩個口一張就欽定了,每一個府都適合弄一個,每一個省選出一個工匠來,做工總。”

“士農工商,士林裡有百官,農民裡有縉紳豪強,商賈裡有商總,那咱們這工匠裡,有個工總不算過分吧。”

朱祁鈺終於邁出了這一步,指望着大明的百姓自發的搞出工會來,爲自己伸張權益,還不如盼望着太陽打西邊出來。

大明的百姓過於隱忍,能在苦難中嚼出甜味來。

朱祁鈺作爲大明百姓的君父,不給大明百姓們做主,他還做什麼君父呢?

大明已經有了匠爵,再加上這工會,纔算是有了點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蛻變的雛形。

“陛下所倡議之事,是不是可以細細商量一下?”李賓言還是那個性格,有一說一,在這松江府衙裡,在陛下氣頭上,依舊是直言不諱。

儒學士們,總是將秩序和穩定作爲最高價值。

朱祁鈺的眼神看了李賓言一眼,頗爲狠厲的說道:“李巡撫的意思是,非要百姓們自己鬧出大動靜來,咱們再做處理?”

“朕就是打算弄個工會,讓工會的工總們和這些商賈們談談條件,連談談也不行嗎?”

“就今天這個事兒,非要鬧到這兩千多好工匠們攻破了咱們松江府衙,朝廷顏面盡失,這些工匠們也落不到好才行?”

李賓言趕忙俯首說道:“陛下容稟,臣的意思是這工會按行業還是按地域組織?還是按官辦、民辦廠組織?這工會所耗又從哪裡出?是不是可以在松江府小規模試一試?”

“效果好,就推行,效果不好,就還是原先的按下葫蘆浮起瓢來。”

“臣這裡有本奏疏,還請陛下過目。”

李賓言呈上了一本捲了邊的奏疏,顯然是蓄謀已久。

朱祁鈺打開看了看,這奏疏顯然不是一天寫成的,在履任松江府之後,李賓言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讓工匠階級擁有自己的聲音。

機緣巧合之下,李賓言終於能把自己珍藏四年的奏疏拿了出來。

這奏疏的封皮都快盤出包漿來了。

“啊,李愛卿這字寫得越來越好了,顏筋柳骨,筆走龍蛇,當真是一手好字,很好。”朱祁鈺看了一小段,先誇了誇李賓言的字。

濃眉大眼的李賓言,並不是要阻止陛下阻止工會,而是拿出了一個具體的章程來,來了個快進。

直接跳過了討論是否組建、如何組建的問題,直接拿出了一整套的方案來,大大的加快了工會的建設。

朱祁鈺合上了奏疏,笑着說道:“很好,李愛卿這奏疏寫的很好,既然思慮如此周全,那就按着李愛卿的奏疏來。”

李賓言不敢自己居功,趕忙俯首說道:“臣也曾請教於少保,於少保爲臣指點迷津,方有所悟。”

于謙擅長國家之制,李賓言搞出這個匠城也這麼久了,自然是多次請教於謙,最後纔拿出了具體的方案來。

朱祁鈺敲着桌子說道:“這個工會,既然是民選官,既然代表了工匠,但凡不是個工匠,就是沒有資格的做工總的,這一點,是朕的補充。”

“陛下英明。”于謙對這一點頗爲認同。

至德親王襄王殿下曾經指出,民選官就是誰佔據了更多的社會資源,誰就會掌控權力,在掌控權力之後,會累計更多的社會資源。

民選官非但不能抑制豪強兼併生產資料,還加劇了生產資料的集中。

把佔據了分配階級的肉食者,放到了工總的位置上,那這個工會還有什麼意義呢?

他不能代表工匠,甚至還背叛了工匠,做了工賊,那不就成了大明笑話了嗎?

朱祁鈺站起身來,無奈的說道:“朕把這周立春給砍了,諸公且看吧,朕又要被罵了,罵就罵了,朕被罵的多了,也不是很在乎。”

“是朕想砍他嗎?”

“他自己不和大把頭好好溝通,不肯支付勞動報酬,也就是咱大明的工匠脾氣好,沒把他直接吊死。”

“工匠們真的把他給吊死了,朕能怎麼辦?”

“法不責衆啊。”

于謙、徐承宗等人憋着笑,不好笑出來,他們是很專業的,一般是不會笑的。

在陛下這裡有法不責衆的說法嗎?

陛下牽連廣衆,那基本上是全天下共識。

雞籠島上,那麼多的人伐木墾荒,就是陛下法可責衆的鐵證。

朱祁鈺一遍走一遍說道:“朕呢,給他們找了個緩衝的媒介,這工會組建起來,工會找他們談,他們不肯談,就讓勞保局找他們談,如果還不肯談,那就沒得談了。”

“朕也是爲了他們好啊,這第一次談條件肯定是最好的,第二次談,那就稍微差了些。”

第三次?

沒有第三次了。

朱祁鈺的臉色頗爲輕鬆,還帶着幾分調侃的氣息,他是個俗人,解決了一個欺壓百姓的劣紳,解決了百姓熱切關心的問題,他就是開心。

俗不可耐。

緹騎在前方引路,打開了松江府衙的大門,朱祁鈺邁上了臺階,腳步一頓,極爲嚴肅的站直了身子。

于謙有些奇怪,看向了府門之外。

緹騎們依舊保持着原來的模樣,大楯放在面前,火銃填藥、弩拉上了弦對準了天空,保持着警戒的姿勢,防備着松江府衙外的工匠們衝擊府衙。

在松江府衙門前上,烏泱泱的跪着一大片的工匠。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喝如同海浪一樣撲面而來,震天的喊聲直衝雲霄。

朱祁鈺當了九年的皇帝,見了太多太多的山呼海喝,但現在聽聞這等呼喝之聲,仍然如遭雷擊一樣站定,頭皮發麻。

他緊握着手中的通政議政的牌子,再一次深切的意識到了,這是他能在無數謾罵聲中,還能坐穩皇位,最重要的助力。

這股力量叫民心,這股力量叫萬夫一力,天下無敵。

這股力量叫公德,這股力量叫人人相善,其羣者利。

他向前邁了一步,盧忠趕忙開口說道:“陛下…”

工匠們到松江府衙來討個說法,可不是赤手空拳,都是帶着吃飯的傢伙什,這要是那個工匠別有用心,或者說工匠裡面有壞人,陛下就太危險了。

朱祁鈺伸手示意無事,笑着說道:“讓緹騎們把路打開。”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

“這…”盧忠是陛下手裡最鋒利的那把刀,他負責保護陛下的安全,但是他不能左右陛下的決定。

緹騎很快散開。

興安已經急的滿腦門都是汗,他有些責怪自己,明知道陛下來看熱鬧,爲什麼不給陛下套上一副明光甲呢?

興安和盧忠只好亦步亦趨的跟着陛下,走向了工匠。

“起來,起來,不用跪了。”朱祁鈺走到了張齊的面前,將張齊扶了起來,大聲的喊道:“不用跪了。”

朱祁鈺走進了人海之中,耳邊都是百姓的呼喝之聲。

“你今年多大了?十五歲嗎?真壯實,好孩子。”

“好好,慢點慢點,婚配了嗎?還沒有,沒事,等朝廷給你們發一個。”

“勞保局的衙門在松江府文誠街十四號,就是松江府衙往東四十步。”

“有事就找松江府尹陳青天,陳青天辦不了就找巡撫李賓言,這倆人都是好官,都是青天大老爺。”

“看到那個高高的男子了嗎?那就是李賓言,找他。”

“不是那個,那個壯實的是唐興,是三皇子他外公咧,不是李賓言,那個瘦瘦的纔是,還帶着把金黃色的劍。”

“官廠一直在招人啊,就是得考校,有些一技之長的都能入官廠的,安心。”

“真的!怎麼不是真的,李巡撫弄了個官舍,就是給工匠們的家眷院。”

……

朱祁鈺在人羣中走動着,直到日暮時分,在錦衣衛的梳理之下,百姓們才緩緩褪去。

朱祁鈺站在街尾,看着人羣離去的背影,低聲說道:“百姓們,要的真的好少啊,天公地道的事兒,他們居然如此感恩。”

幹了活就該給勞動報酬,是不是天經地義天公地道?

有了冤屈,朝廷爲他們主持公義,是不是天公地道?

這都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卻讓百姓們如此感激涕零。

大明的百姓的性情,總是隱忍的,稍微有些公道,就能嚼出甜頭來,他們勤勞,他們默不作聲,不代表他們矇昧無知,不知道對錯是非。

那他們爲什麼忍氣吞聲?

寧做盛世犬,不做亂世人,世道亂了,誰都好不了。

朱祁鈺站在街角,他和一衆朝臣們的背影被拉的很長很長。

今天這一幕,深深的留在了所有人的心底。

三日後,朱祁鈺收到了來自楊翰的飛鴿傳書,通過鴿路,朱祁鈺知道了九江府的具體情況。

朱祁鈺猜對了,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縉紳士林們從來沒讓人失望過。

朝士半江西的二百三十八所書院,是整個江西縉紳們的合力。

于謙在南衙廣泛推廣了農莊法,江西這地方是個老大難,江西把持了大半數良田的書院山長們,立刻馬上將手中的土地低租給佃戶們種。

以民意挾持州府,自古都不是什麼罕見的事兒。

姚龍鬥不過他們,甚至連明面上和對方鬥一鬥都不敢。

姚龍如同歷代方伯一樣,姚龍侵佔了青山鎮的良田,又悄悄的給了這二十三戶百姓路引,送他們去了南衙敲登聞鼓。

朱祁鈺非常的慶幸,姚龍沒有做孤膽英雄,而是在力有未逮的時候,動了腦筋,請了皇帝這個外援。

英雄在權勢面前,是拗不過的。

山東左佈政裴綸,在正統四年任會試主考官,面對客場舞弊盛行的情況下,裴綸大聲說不,裴綸算不算英雄?

當然算!

結果如何?

裴綸罷官回鄉,生活所迫修縣誌去了。

姚龍通過正經途徑上奏到朝廷,朝中那些從江西書院裡走出來的士子們,彈劾的奏疏,怕是能把二人給淹了。

朱祁鈺拿起了硃筆開始批覆,批覆之後,交給了興安說道:“伱讓於少保看看,他若是有什麼意見,就寫上便是。”

興安找到了于謙,于謙伏案看完了陛下的奏疏,沉默了片刻說道:“臣沒什麼要補充的了。”

狠,還是陛下狠。

陛下批覆的這封奏疏,總體來說就是拉攏一批、打壓一批、分化一批,個個擊破。

最重要的還有陛下諄諄不倦的教誨。

陛下專門給二百三十八所書院下了一道聖旨,告訴他們爲何要推行農莊法,推行農莊法之後的好處,承諾的補償條件等等。

這也是分化的招數之一。

朱祁鈺第一次和江西的大地主們談了條件,這個條件格外的優厚,和桐廬姚氏的補償條件大致相同。

作爲皇帝,不能不教而誅。

對於各大書院而言,朱祁鈺的農莊法最大的好處就是各大書院可以收更多的束脩,可以收更多的弟子。

百姓有了吃喝才能養孩子,能養得起孩子,纔會思考送孩子去好點的學堂上學不是?

想上學,不就得交束脩嗎?

農莊法不也給書院擴大生源嗎?

大明宗親是皇帝養的豬,這個豬不好養,但是勤勞能幹的大明百姓,事少吃苦耐勞還不鬧騰,這不是世界最好養的豬?

能把全世界最好養的豬,養的不想生育了,養到棄嬰、摔嬰,這也算是天下奇聞了。

陛下的聖旨裡言詞懇切,將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的道理講的明明白白。

陛下還用水魚的關係,來形容百姓和書院的關係,有水纔有魚,水越大,魚越壯。

講道理有用嗎?

于謙笑了笑,陛下寫這封聖旨講了這番道理,真真切切的想勸這些書院的山長和他們背後的縉紳們,迷途知返。

可有些人,有些事,非要撞了南牆才知道拐。

陛下對此顯然也是知之甚詳,在下旨勸諭的同時,駐紮在南衙的三萬京軍已經開始向江西開拔。

這表明了陛下的決心,如果解決不了這二百三十六所書院,那就解決書院和書院背後的人。

所以于謙才說陛下更狠,因爲陛下料敵從寬的性子,是隨時隨地打算掀桌子的。

于謙看着窗外,滿是感慨的說道:“真的希望他們不要不自量力,螳臂當車。”

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十二章 吊!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898章 火併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688章 康國公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