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

我是誰?

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也是一個常提常新的問題。

儒道釋三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詮釋。

《中庸》曰:仁者,人也。

儒學士歷代註解此句,大約可以爲歸納爲:人字旁有二,即人之爲人,必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對應的關係。

二人的關係是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等等,就此構建了儒學的三綱五常大倫。

《莊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道德經》曰: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道家中的我,追求的則是全力以赴地探索萬物的本源,世界與我是合則爲一,只有將自己與魚同,才能通魚之樂的豁達。

《大般涅盤經》曰:諸法無我,實非無我,何者是我?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是名爲我。

佛說真我,是自由的我,自己主宰自己的我。

尼古勞茲作爲羅馬使者,曾經在和大明的禮部尚書胡濙坐而論道的時候,談到了阿波羅神廟,阿波羅神廟是泛希臘神話的聖地,德爾斐神諭,影響深遠。

在阿波羅神廟的門柱上刻着德爾斐神諭,左面刻着一句【認識你自己】,右邊刻着一句【凡事勿過度】。

這是神給人的啓示。

縱觀古今中外,對於我是誰這個問題的討論,從未停止過。歷代人類先賢,都孜孜不倦的追尋着這個答案。

我,是一個身份,也是社會的角色,人終其一生,都在完成[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回答着這個問題,在對自己進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

我是誰?是每個人,每一天醒來的全部意義。

當然,此時的夏時正,並不是在問如此深奧的問題,他單純的在詢問,是誰在質疑他。

以什麼身份,有什麼資格來質疑他!

朱祁鈺看了看興安,又看了看盧忠、楊翰等人,笑着說道:“朕是你心心念念要刺王殺駕的皇帝。”

“陛下?!”夏時正騰一下的站了起來,不可思議的看着面前英氣勃發的男子,他完全沒料到會在這種場合下見面。

夏時正突然回過神來,猛地跪在了地上,聲嘶力竭的喊道:“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時,能寬宥他的唯有陛下了。

朱祁鈺看着跪在地上的夏時正,細細打量了一番,這前倨後恭的模樣,實在是讓他有些不太適應。

要知道,在片刻之前,夏時正還在昂着頭,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在大放厥詞,現在就變的如此的恭敬了起來。

朱祁鈺就這麼看着他,看了許久,纔開口說道:“士農工商,皆爲天下子民,朕從無薄待輕賤。”

“你所謂的低賤,不過是自己輕賤自己罷了。”

“查補結束,就送解刳院吧。”

朱祁鈺一甩袖子,轉身離開了大牢,他多少也明白了這些人的想法,確切的來說,冉思娘說得對,冉思娘說他們病了,是外邪入體,得了癲病。

果真癲的不輕。

他們在物資上的確富足,生活也足夠的奢侈,文人墨客爲他們唱着讚歌,即便是死後,也有名士大儒爲其編纂墓誌。

這些外表的光鮮與亮麗,逐漸讓他們迷失了自我。

這些‘外邪’如同粉飾過的墳墓,外貌好看,裡面卻是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充斥着腐朽和糜爛。

“陛下,陛下!饒了我吧,陛下!”夏時正在聲嘶力竭的大聲喊着,他如同瘋了一樣,想要抓住皇帝離開的背影,兩個緹騎按着他,都險些被他掙脫。

“草民一時糊塗啊,草民也是被賤人所矇蔽,還請陛下開恩啊!”

“還請陛下開恩啊!”

夏時正的聲音極大,在牢裡傳了很遠很遠,一衆臣工都置若罔聞,跟隨陛下離開了大牢。

送入解刳院,會被灌上一碗迷魂湯,當然太醫院和解刳院將其稱之爲麻沸散,是用渠家倒騰的潞麻所炮製。

民間都把迷魂湯叫做孟婆湯。

一碗孟婆湯下肚,前世今生皆煙消雲算,便是徹底的失去了我的概念,從此之後,渾渾噩噩。

我是誰?大約就是人生每天醒來的意義,而渾渾噩噩,不知所在的解刳院案犯,大約就被剝奪了這等權力,即便是短暫清醒,大約也是悔恨無比。

朱祁鈺站定,看着天邊的夕陽,愣愣的說道:“論語·學而篇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的確如此。”

朱祁鈺對孔聖人本人並沒有太多的意見,可是儒學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走進了崇古、三代之上的死衚衕裡,崇古帶來了必然落後和必然迂腐,而這種落後和迂腐,給中原王朝的前行,帶上了沉重的枷鎖。

“把燈打的亮一些。”朱祁鈺回到了駐蹕別苑的御書房,對着興安說道。

興安將燈打亮了些說道:“陛下,今日京師送來的奏疏都批完了。”

興安在提醒他的皇帝,現在是休假時間,沒有那麼多的案牘勞形。

是人都會累的,興安希望陛下能勞逸結合。

朱祁鈺提筆,終究又放下,看着面前的高麗貢紙,愣愣的出神。

興安一看這模樣,也不再勸了,而是讓小黃門去尋了冉貴人過來。

冉思娘帶着一陣香風飄進了御書房,便看到了陛下在紙上寫寫畫畫。

“夫君,這是在畫什麼?”冉思娘看着旁邊的廢稿,滿是疑惑的問道。

“四格小畫。”朱祁鈺言簡意賅的說道。

在這個四格小畫上,一羣小蜜蜂在辛勤的勞作着,蜂箱裡有十斤蜂蜜,但是一雙手出現,拿走了九斤。

這羣小蜜蜂更加努力的勞作,都餓瘦了,蜂箱裡有了五十斤的蜂蜜,但是一雙手,又出現了,拿走了四十九斤。

在標頭的地方,朱祁鈺寫了標題:採蜜,旁邊註解了一句短詩: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

這副四格小畫,比之過往的直接諷刺,要隱晦一些。

它表達的含義是:留給蜜蜂一斤蜂蜜,就可以延續它們的種羣,又何必留給它們兩斤呢?

這就是僱傭勞動制下的勞動力再生產。

既然給最底層的百姓們留一斤的留供資財,就足以保證他們活下去,那爲何要留兩斤?

而這首詩是唐朝詩人羅隱所寫的《蜂》,借物喻人,將蜂比作了勞動者。

“這畫,朕怕百姓們看不明白,比較隱晦。”朱祁鈺略微有些頭疼的說道。

冉思娘只看了一眼,就知道陛下在表達的什麼意思,她搖頭說道:“百姓又不傻…”

這話配這幅詩,還有什麼不好明白的嗎?

“朕這副畫,仍然沒有力量。”朱祁鈺對自己的四格小畫,第一次不滿了起來。

之前,他都是畫給是仕林們看,這次他要畫給百姓們看,這種陰陽怪氣的畫風,顯然不適合百姓。

確切的來說,朱祁鈺覺得有些陰柔,缺少了力量,不夠直接,欠缺了情緒。

朱祁鈺再次站起身來,從書箱裡找到了一幅畫,這幅畫是他在松江府駐蹕的二十多天的時間裡,登高望遠所畫的《三泖九峰百工圖》。

這副圖中,遠處,無數的百姓在棉田裡辛勤的勞作;工坊裡的鐵匠們輪着大錘敲擊着鐵氈;街上摩肩擦踵兩側的販夫走卒在奮力的吆喝;碼頭上的力夫,正在裝卸着貨物,駐足看着漸行漸遠的貨船;織造局的姑娘們踩着紡車,竊竊私語;造船廠的船工們正在拖拽着巨艟下海……

一副國泰民安的盛世長卷。

“這畫真好。”冉思娘忍不住的讚歎道。

這幅畫是在她的研墨下,陛下一筆一劃勾勒而成,她已經無數次感慨這幅畫卷的美好,以及這副畫卷之中,描繪的國泰民安。

她喜歡這幅畫,更希望這幅畫裡的種種,不僅僅在松江府出現,而是在大明四方之地,皆是如此。

她也希望有一天,她的家鄉雲貴川黔這些偏遠之地,一如畫中模樣。

陛下不住皇宮,而是住在泰安宮裡,泰安泰安,國泰民安。

這副畫上仍有大片的留白。

朱祁鈺再次着墨,畫風陡變。

在棉田的隴上,出現了一個坐着轎攆、大腹便便的地主,背後的侍女爲這地主舉着傘,一個侍女在剝着葡萄,四個轎伕被壓彎了腰,而地主面色兇狠,耀武揚威的指着田中農夫,大聲訓斥着。

在寧靜的小村寨之中,一羣皁吏跟着一羣凶神惡煞的惡賊,正在用力的踹着院門,院落之中,一個民婦抱着稚童,瑟瑟發抖,稚童在嚎啕大哭,民夫的眼神驚恐,一隻手在稚童的背後順氣。

在城門口,一個老翁,面色黝黑,滿臉的灰塵,兩鬢蒼蒼,十根指頭盡是墨色,坐在一架排子車前,車上是煤炭,這老翁抱着五城兵馬司一個校尉的腿,這校尉手裡拿着文書,作勢要將排子車拉走。

在城中民舍之中,一家四口,正在被驅趕出自己的院落,身邊都是零散的包裹,一個五大三粗的女人,站在院落門口,叉着腰,伸着手,正在破口大罵,被罵的一家四口,只能默默的收拾着行囊。

舊院書寓裡的娼妓們,滿身傷痕,跪在地上,似乎在祈求,衣服上還有些血跡,臉上都是淚痕,眼中皆是絕望,一個滿臉橫肉的嬤嬤面無表情,而書寓的門外,是兩個躍躍欲試的客人。

松江府衙門裡,松江府尹背後是明鏡高懸,堂中站着男子,綾羅綢緞,還跟着一個一個小廝,爲男子鞍前馬後,而堂外,是一個短衫的斗升小民,在被衙役摁在椅子上,顯然是要杖刑。

冉思娘看着這畫風陡變的畫卷,歌舞昇平逢盛世,豐衣足食享太平的畫,添加了這些個場景之後,立刻變得家家流血如泉沸,處處冤聲聲動地的壓抑。

冉思娘終於拉住了陛下的手說道:“夫君。”

“這城門口賣炭的老翁,是去年十一月在京城的事,那五城兵馬司的校尉,是爲了讓老翁去煤市口賣煤炭,並沒有強取豪奪之意。”

去年十一月,一清流言官就看到了畫中這一幕,引《賣炭翁》上奏彈劾五城兵馬司強取豪奪,陛下盛怒,派緹騎去調查之後,才知道了前因後果。

冉思娘知道此事,還是這個校尉被嚇出了病,校尉的妻兒到太醫院尋診。

一車炭一千多斤,就是下了大雪的天氣裡,一車炭也不過六千文飛錢,摺合成銀幣不過三枚。

一個五城兵馬司的校尉,日給三釐,一年是十二枚銀幣,每年過冬,京軍還給一銀幣的襖銀用來過年。

這校尉失心瘋了,才強取豪奪千斤炭?

這件事陛下反應並不過分,京軍是大明的壓艙石,若是京軍都糜爛了,大明這艘船還如何前行?

五城兵馬司是京軍,軍紀嚴明是戰鬥力的第一保障。

保證京軍戰鬥力和軍紀,是大明皇帝的應盡的義務。

當然那個胡言亂語、拋開事實不談、惡意牽強附會的清流言官,也被朱祁鈺送到了遼東煤鐵官廠去了。

“京師沒有,不代表別的地方沒有,李賢所言的南衙店塌房事,不就是南衙五城兵馬司爲虎作倀,卡主了磚石入城,才讓這店塌房變成了買賣?讓商賈們竭盡朘剝百姓?”朱祁鈺搖頭說道。

他畫這個場景,雖然不在松江府,但的確是大明的普遍現象,五城兵馬司的校尉卡吃拿要,百姓進城賣個棗兒,都要被抓兩把。

冉思娘眉頭緊蹙的說道:“舊院書寓已經被李巡撫給拆了,現在是個漕運碼頭,那些書寓裡的姑娘,現在都在織造局,大多都能餬口,自力更生。”

朱祁鈺再次搖了搖頭說道:“那大明兩京十六樓、神樂仙都、兩條衚衕裡依舊如此,這人間悲劇,仍在處處上演。”

冉思娘抓着朱祁鈺的手,正色的說道:“松江府衙門並沒有這麼辦案,松江府尹陳宗卿,是個持正守節的好官,妾身督辦制皁廠事,也打聽過,陳宗卿被百姓們交口稱讚的,緹騎向來也風聞言事稟報過。”

朱祁鈺停筆,點頭說道:“是,陳宗卿作爲三品府尹,的確是被人交口稱讚,他還有個諢號,叫陳青天。”

名字可能有取錯的,但是外號,一般不會有錯。

朱祁鈺當初對南衙諸府一分爲四,松江府知府改爲了松江府尹,是正三品的京官,不再是地方的四品知府事,等同於應天府尹和順天府尹。

而順天府尹因爲是京畿知府事,往往由六部尚書的明公兼任。

之前朱祁鈺的確是想過讓李賓言泛舟出海縛蒼龍,環遊世界,這個陳宗卿在李賓言走後,就是新的松江巡撫。

李賓言離開了松江府前往了琉球主持王化事,就是陳宗卿在負責松江府大小事。

朱祁鈺放下了畫筆,拿起了一杆熊毫筆,沾着墨說道:“朕畫的不是松江府尹,這是之前的杭州府衙、仁和縣衙辦的事,朕想到了,就畫到了畫上。”

仁和夏氏夏時正與仁和縣衙、杭州府衙勾結,百姓伸冤,先挨一頓板子。

他準備提字,這杆熊毫,是武清侯石亨在韃靼剿匪時,獵熊之後,精心製作。

在給皇帝送禮這件事上,武清侯格外的用心。

和熊毫筆一起送來的還有四個熊掌醃製極佳,幾條大火腿,切開之後,香氣四溢,肉質鮮嫩無比。

熊毫筆、熊掌、熊肉火腿,都是武清侯親手製作。

朱祁鈺提筆寫了八個大字:“豺狼虎豹,吃盡血肉!”

冉思娘看朱祁鈺終於放下了筆,鑽進了夫君的懷裡,用力的抱住了夫君的腰,擡着頭看着夫君的眼睛,極爲認真、一字一句的說道:“陛下已經做的很好了,真的很好很好了。”

“還不夠好。”朱祁鈺滿是笑容的將冉思孃的頭髮,順到了耳後說道:“朕知道,這畫流傳下去,不僅無法炫耀朕的功績,甚至還會成爲朕是亡國之君的鐵證。”

“一些人會說:看,那個大昏君,什麼都知道,但是依舊昏聵無比。”

“不過是些許浮名,朕不在乎,這幅畫,但凡是讓眼下的大明好一些,朕就心滿意足了。”

“民以食爲天,君以民爲天啊。”

朱祁鈺略微有些感慨的看着這副長卷,對着門外的興安大聲的說道:“明天把桌上這幅畫雕版,送到邸報去刊印,送到各大州府縣事,讓他們刻成石刻,就放在城門口去。”

興安取了畫,這一看就嚇了一大跳,拿着畫,不知如何是好。

其他都還好說,都是實情。

唯獨這個辦案的松江府尹陳宗卿,怕是要被罵的狗血淋頭了。

興安眼珠子一轉,就想到了兩全的辦法。

正所謂:肉食者外邪入體渾渾噩噩;大昏君作畫題詞自毀英明。

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