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

“臣帶來了父親的手書,還請陛下過目。”脫古將手中的書信,遞給了侍在一旁的興安。

脫古是個懂規矩的人,他的外祖父沙不丹曾經多次朝貢大明。

而且兀良哈首領沙不丹,多次還帶着脫古的母親,希望與大明達成姻親之實。

但是大明這邊反應平平,最後脫古的母親,只好嫁給了脫脫不花。

朱祁鈺接過了書信,打開之後,有些茫然的說道:“這是蒙文嗎?”

“父親寫的是漢字…”脫古爲之一愣。

他隨即反應過來,他父親的字實在是太醜了,他看習慣了,不覺得有什麼。

朱祁鈺看着書信,這字能寫的這麼差勁兒,看起來的確是脫脫不花的手書了……

這絕對沒人能模仿的出來。

于謙接過了書信,瞅了半天,纔開口唸道:

“統一四海的大皇帝陛下,獵鷹向陛下帶去了長生天的問候,願陛下如同天上的日月,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又如同山嶽,連綿巍峨而頤養萬物…”

朱祁鈺覺得這個馬屁實在是太過於生硬了些。

大明的文人比較含蓄,他們利用文言文的說話方式把馬屁拍的不是這麼露骨。

當然也有可能是于謙在潤色,畢竟脫脫不花字都寫成那樣了,內容也不會優美到哪裡去。

脫脫不花的這封書信,主要內容有四點。

第一:希望在也先退出關外之後,大明皇帝能夠抽個時間到北古口外一趟,他準備了傳國玉璽,獻給大明皇帝。

第二:請印信封爵,希望大明皇帝能冊封一個王爵給他,得到大明的支持。

第三:則是希望和大明互市,以方便商貿交通的來往,每年三千匹未曾閹煽的後山馬爲禮物,朝貢大明皇帝。

第四:則是希望大明軍隊不要對元裔撤出關內發動進攻,他們也將主動歸還擄掠馬匹、百姓、戰俘等,來表達誠意。

朱祁鈺看着脫古,又看了看于謙,于謙一言不發,而脫古則是一臉的坦然。

脫古是脫脫不花的誠意,他將自己最出息的兒子,送到了大明京師,並且會作爲質子留在大明京師。

朱祁鈺拿着手中的書信,笑着說道:“天色已晚,興安,你領着摩倫臺吉去四夷館住下。”

他沒有馬上回應,而是先讓脫古住下,商議後,再通知脫脫不花。

于謙知道皇帝有事問他,自然沒有離開,等待着朱祁鈺的詢問。

“石總兵、廣寧伯、範指揮使,孫都督,都出發了嗎?”朱祁鈺先問了下軍事,按照預期,石亨、劉安、範廣、孫鏜都會在夜裡出發,向着預定戰場而去。

于謙俯首說道:“都已經出發了,只是…”

“只是石總兵走之前,看着瓦剌大營兵荒馬亂,就又去襲擾了一番,將子母炮置於瓦剌營帳之外,連續炮轟了數次。”

“直到瓦剌人整兵備戰,石總兵,纔回營整備,南下去了清風店。”

于謙的臉色頗爲無奈,石亨這人,走就走把,拔營之前,先去夜襲一番,才離開,可謂是便宜佔盡。

“可惜了。”朱祁鈺再道一聲可惜。

他頗爲無奈的說道:“瓦剌陣腳大亂,若是我大明精銳尚在,可一戰滅敵!安能讓瓦剌在京師門前逞兇!”

朱祁鈺恨的咬牙切齒啊,大明朝啥時候受過這種委屈!

倘若大明京師三大營尚在,這羣瓦剌人一個都跑不掉!

只是大明軍隊眼下都是訓練月餘的預備役,防守有餘,進攻乏力至極。

若是圍攻,反而可能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脫脫不花可是真心投誠?”朱祁鈺拿起了脫脫不花的那封書信,滿是疑惑的問道。

于謙十分認真的說道:“陛下,他真心與否,又如何呢?”

“我們要的也不是他的忠心,而是要他牽扯瓦剌人的兵力,待大明國力恢復,無論忠心與否,真誠與否,都不值一提。”

朱祁鈺思索了片刻,說道:“馬匹的數量有點少啊,後山馬三千匹未曾閹割,太少了些,最少也得萬匹以上,我大明養馬,三千匹連填滿御馬監都不夠。”

于謙頷首言道:“臣去談就是了,這些價碼都會談好的。”

“但是臣以爲陛下至塞外這件事,極爲不妥,其他倒是都可以談。”

“陛下的戰馬就是後山馬,雖然稍矮,但是耐力十足,向來都是怯薛軍專用,臣以爲戰馬之中的良馬,可以算是脫脫不花的誠意了。”

朱祁鈺兩世爲人,但都對馬匹這種事,瞭解不深,郕王別看是個親王,可是他那一年三千石的俸祿,也就正好養住郕王府的人罷了。

大白馬和戰馬都是御馬監的馬匹,這還是監國之後纔有的待遇。

于謙主持兵事多年,怯薛軍是蒙兀軍隊中,精銳的精銳,數量不多,卻又半數以上皆是重騎,三千匹真的不算少了。

整個肯特後山,都不知道有沒有十萬匹,能充當戰馬的則少之又少。

“好。”朱祁鈺放下了脫脫不花的書信,拿起了于謙匠爵的奏疏,有些奇怪的說道:“於尚書平日裡公務纏身,案牘勞形,爲何要費這麼多力氣寫這本匠爵奏疏呢?”

“條條陳陳皆鞭辟入裡,是早有這個想法嗎?”

于謙看着朱祁鈺滿臉的疑惑,滿是感慨的說道:“陛下,其實臣這個問題想了很久了,此大明之病入骨髓之疾,卻無良藥,是陛下以匠爵二字點醒了臣。”

“臣才連夜想明白了,之前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的事,自然要連夜寫下這奏疏,臣怕死在了城外,這奏疏就永無天日了。”

“陛下,所謂四民,士農工商,乃是自古以來的國之柱石。”

“但是陛下,士子讀書識字明理,卻終身爲仕途奔波,大明進士一科進士不足三百人,庶吉士只有三十餘人,即便是算上舉人,不足千數。”

其實在進士及第之後,除了前三甲,也就是狀元、探花、榜眼之外,其餘的進士還要考一輪,被錄取之後,才能成爲翰林院庶吉士。

這一輪考試決定了他們的仕途,考上了庶吉士,就可以在京任六部主事、御史,考不上庶吉士,進士及第,也不過是出京任各地縣令。

一輩子不見得能進京爲官。

大明讀書人的內卷也是離譜中的離譜,卷的厲害。

于謙繼續說道:“可是大明讀書人又有多少?不下百萬。”

“雖然大明律,中舉可爲官,可多數都是縣丞,終身輾轉無法升遷。”

“這麼多讀書人,讀到垂垂老矣,還不見得能考得上舉人,臣是在爲他們尋摸了個出路。”

朱祁鈺終於理解了于謙的目的,無心之語,卻是給於謙指明瞭一條道路。

士農工商,皆爲國之柱石,雖然明面上沒有高低貴賤,但實際上,卻是分的非常清楚。

士,其實都是學者和官員兩種身份的結合體。

這麼些讀書人爲了試圖奔波一輩子,卻連入仕的門檻考上舉人,都摸不到。

讀了一輩子書,手無縛雞之力,打仗又打不了,匠爵,似乎可以成爲另外一個選擇。

“臣擔心,他們不樂意啊,依舊在這小池塘裡折騰,又能濺起多少水花呢。”于謙再次搖了搖頭。

他只是想到了這種可能,但是讀書人願不願意走這條路,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朱祁鈺放下了匠爵的奏疏,頗爲肯定的說道:“樂不樂意,那就由不得他們了。”

“陛下…”于謙趕忙俯首準備勸諫,可是皇帝沒說具體怎麼做,讓于謙也不知道怎麼反駁。

朱祁鈺笑着說道:“於尚書安心,朕知道輕重。”

太史公說得好,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讀書人爲啥在考不上舉人,死讀書,考不上舉人的怪圈裡轉悠?

說到底,不過是名利二字罷了。

這羣讀書人,他們要是體面。

至於怎麼體面,朱祁鈺暫時沒啥功夫去思考,暫且放一放,專心應對戰事爲好。

朱祁鈺目露興奮的說道:“於尚書,緹騎可曾安排出戰之事?”

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