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

楊翰面無表情的收拾着舊院的爛攤子,這個閣樓今天死了十幾個人,而且非富即貴。

楊翰打小就是一個閒不住的主兒,三歲就開始爬樹,五歲就開始掏鳥蛋,六歲開始下套抓兔子,跟着村裡的獵人一起學習做陷阱。

他無法理解, 這幫錢已經足夠養幾輩子的大善人們,爲什麼會陷入這種一看就是圈套的事兒,而且陷的如此的深,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財迷心竅,利慾薰心。

費亦應的套兒是陛下用過的爛招,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但是這羣人就愣是沒發現,藉着驢打滾也要往套裡鑽,最後鬧得傾家蕩產, 家破人亡。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楊翰終於將舊院內閣裡的排隊跳樓的傢伙給處置乾淨,安穩了衆人之後,才走出了舊院的院子。

十里秦淮河畔燈火通明,二十里曲中院人聲鼎沸,曲中院環閣的事兒,絲毫沒影響到這裡的生意,依舊是紙醉迷金,依舊是絲竹盈耳。

曲中院玩的要比要比秦淮河畔的勾欄更加銷金一些。

曲中院每一個院落, 都有自己別緻的名字,它們都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做書寓, 大約是充滿了書香氣的公寓的意思。

松江府定武橋,是一座新修好的石拱橋, 這橋上車水馬龍, 來往賓客無數,黃浦江裡, 皆是花船, 若是想玩點外番的妓館, 可以到萬國城去。

曲中院的娼妓,也不叫娼妓,叫【詞史】,大約就是吹拉彈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在頂格這個圈裡,這【詞史】也不是憑白就可以叫的,每年曲中院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評演,只有半數能得到這【詞史】的稱號。

一旦得了這詞史的名號,那多半就會掛着賣藝不賣身的名頭,開始四處結緣,謀求擺脫賤籍,爲自己贖身。

鼠有鼠道,各有人生。

楊翰今天來環閣主要是怕有人因爲票證價格暴跌鬧事,至於跳樓,他不管。

曲中院聚嘯了這麼些人,就是在評花魁,評詞史。

評花魁那可是需要真金白銀的捧, 至少要十萬銀幣纔有可能入圍,而且一旦成了花魁, 那接不接客,全看這花魁的心意了。

評詞史也至少需要五百銀幣,說一句銷金窟,曲中院名至實歸。

楊翰今天自然不是來嫖的,各花入各眼,他的目光帶着審視着那些無數的打手模樣的壯漢,用陛下的話說:這些個花棍,都是些涉黑涉惡人員,而曲中院的產業就是黑產。

楊翰深吸了口氣,下了定武橋,策馬向着家中而去。

這十幾個人的跳樓就如同小石子扔入了大洋之中,沒有掀起一絲絲的波瀾。

貪財的人跳樓,似乎只是成爲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除了說一句,貪心不足蛇吞象,罵兩句蠢貨之外,再無其他,還如討論曲中院的新花魁的婀娜,來的有趣。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九月份是豐收的季節,松江府城內並沒有開坊門,但是松江城外,都已經開始忙碌的秋收,除了松江府城和新港以外,其餘地方已經全部恢復了往日的繁榮。

票證沸沸揚揚的炒了幾個月,在短短十餘天的時間裡,就直接腰斬,弄的一地雞毛,數個大戶傾家蕩產,貪心的投機者和有大病的賭徒,死了幾十個,但和大多數人無關。

生活還在繼續。

當然,無論是徐承宗還是李賓言,都鬆了口氣,要是鬧得影響到了百姓,甚至影響到了陛下的開海大計,無論砍了誰的腦袋,都無法平息陛下的怒火。

秋高氣爽,夜色已深,月光灑在新港外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海風帶着亙古未變的鹹,吹拂着松江府巡撫衙門。

李賓言正在府衙內處理着松江府事,瘟病之事已經結束,但是李賓言遲遲不肯開坊門、開港,他在等,等太醫院的欣可敬到了,再開不遲。

前幾年解刳院諸多太醫們推斷瘟病,應當是有一種名叫【戾氣】的東西在作怪。

根據太醫院的描述,這種戾氣:【無形可求,無象可見,況無聲復無臭,何能得睹得聞】

看不見、摸不着、聞不到,卻是真實存在,這種描述其實很容易讓人聯繫到一種東西,那就是鬼,還有另外一種東西,天上的星星。

子不語怪力亂神,可太醫院卻非常的確認,這種名爲戾氣的東西,真實存在於大疫之中,並且歸納出【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邪從口鼻而入】,即這戾氣邪從口入、邪從鼻入、感邪(與病人接觸傳染)。

事實上這幾年的大疫出現的現象,符合太醫院的推論。

當下的醫學依舊是以經驗醫學爲主,既然是對的,刨根問底之餘,先救死扶傷防疫爲主。

夜色已經深了,李賓言剛打算擰滅石灰噴燈去休息的時候,一個司務匆匆的跑了進來,將一個火漆封好的信遞給了李賓言。

信封上有一個硃紅色的鴿子,這是京師送來的陛下的敕諭。

前幾日,李賓言將魏國公徐承宗、費亦應搞出的股災稟報了聖上。

李賓言看完之後,放在了一個錦盒之中,眉頭緊蹙,陛下在敕諭之中,否決了李賓言的提議。

在李賓言看來,這次的拆股認籌鬧出的事兒,主要是朝廷無法監管,就像是私印的寶鈔、民信局的鹽引一般,大明應該對拆股認籌之事進行管理,但是陛下在信中洋洋灑灑近萬言,否決了設立官署管理票證之事。

陛下的理由很充分,李賓言找不到能夠上諫的基礎。

李賓言擰滅了石灰噴燈,亮白色的燈火變成了昏黃,隨後消失不見,月光透過窗欄,灑在了地上,松江巡撫靠在軟篾藤椅上一動不動,思索着陛下說的話。

在坊間,陛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在坊間,陛下是一個暴君。

十幾年臥薪嚐膽,恭順有加,活脫脫的一個:郕王謙恭未篡時。

陛下登基的路,是一片屍山血海,白骨皚皚,廢太上皇帝號、廢太子、殺皇帝、三親王、誅殺一窩張滿門、會昌伯滿門,陛下的手上沾滿了鮮血,奉天殿的寶座由白骨堆砌,毫無親親之誼可言。

京師之戰、宣府之戰、集寧之戰、河套之戰、親征平叛、舟山海戰,短短數年就是數次大戰,窮兵黷武,莫過如是。

而解刳院更有人間地獄之稱,而解刳院裡的院判,幾乎等同於地府判官,甚至連孟婆湯都有!

陛下乃是當之無愧獨斷專橫的暴君。

可是李賓言實在是無法把陛下和獨斷專橫這兩個詞,聯繫在一起,他請旨設立官署監察票證之事,陛下爲了說服他,寫了近萬言。

在信中陛下詳細的闡述了自己的理由,總體來說,不是不設,而是時候未到。

在建好長江經濟帶之前,大明不會專設拆股認籌、票證交易的官署,並且還會嚴格限制這種行爲,比如費亦應搞得三年認籌,就會被沒收查處。

大明正在從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蛻變,僱用自由勞工進行大規模生產,正在伴隨着長江經濟帶而諸部完善,這個蛻變過程中自然會有陣痛,而松江府作爲資本主義的橋頭堡,在商品經濟逐漸成熟之後,自然會誕生部分的金融經濟。

警惕金融經濟的出現,是朱祁鈺對李賓言的要求。

金融經濟的擴張,不再由勞動價值決定,而是依賴貨幣增發、信用、債務的擴張來決定。

擴張一旦不再由勞動價值決定,不再受生產力影響,那麼大明的勞保局就等同虛設。

因爲勢家們,對百姓的朘剝在金融經濟之下,完全只是興趣,對百姓的肆意朘剝,對他們資財的擴張完全是九百萬牛一毛。

因爲勞動者唯一議價的籌碼就是勞動能力和勞動成果,當失去了這唯一的議價籌碼之後,勞動者又如何和勢家們抗衡?勞保局還有存在的意義?

朱祁鈺在信中做了一個假設,金融經濟並不依託於生產和勞動,那麼在三府瘟病發生之時,普通人就是歷史洪流的代價。

小農經濟中,地主們需要傭戶;商品經濟中,工坊需要工匠;金融經濟中,只需要貨幣增發和債務擴張。

而且大明的情況更加複雜,大明財經事務的底色中,還包括了一系列的權力衍生,所以處理起來更加棘手。

而大明地域發展不平衡會加重金融經濟的危害,在長江經濟帶合力形成之前,朱祁鈺不希望松江府跑步進入金融經濟,這對大明發展非常不利,甚至可能影響到開海大計。

李賓言其實想說,可以在松江府試試,若是能行就繼續,不能行就革罷便是,但是陛下格外慎重,李賓言只能就此作罷。

在信中陛下着重談到了這次的商舶拆股認籌之事,認爲這就是金融經濟的萌芽,而松江府就是金融經濟的搖籃,陛下批示,將金融經濟扼殺在搖籃之中。

這就是陛下,一個做事之前,會把自己爲何做講清楚的君主。

李賓言如何將這樣的陛下和獨斷專橫聯繫在一起?

松江巡撫李賓言,堅決擁護陛下的一切決議。

國家的存在是調解各階級之間的矛盾,不至於直接火併傾覆國家,這是朝廷的本務,而陛下所思所慮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李賓言站了起來,向着自己的住的地方走去,還未進門就聞到了一股子胭脂水粉的味兒,他一扭頭,看到了一個女子款款而來,每一步都是風情。

女子帶着帷帽,本看不清楚相貌,風一吹,露出了女子的鵝蛋臉,細柳眉,身上的絲綢只有薄薄一層,高叉裙襬,露出了白皙的大長腿,聲音頗爲靈動,女子怯怯的遞上了拜帖。

李賓言打開一看,是這屆曲中院的花魁,這曲中院剛評完花魁,就把花魁打包送到了李賓言的府邸。

松江府所有人都得承認,李賓言就是松江府最有權勢之人,無論是船證、鹽引,還是市舶,只需要一句話,金山銀山迎面而來。

李賓言輕扯嘴角似乎是嗤笑,他將手中的拜帖扔在了地上,向着府門走去。

這意思很明確,不收拜帖,也不讓這人進門。

“還請李巡撫憐憫,若是小女子就般回去,怕是明日就沉江了。”這鵝蛋臉女子一看李賓言要走,疾呼一聲,聲音頗爲悽切,惹人憐愛。

李賓言駐足而立,這女子說的是實情。

能把這女人送到他面前,那絕對是上下打點,走了不知多少門路,耗費了許多銀錢,才能讓女子來到他的面前,若是讓這女子這般回去,這女子不死也得脫層皮。

女子一看有戲,臉上露出了幾分雀躍的神情眼神裡皆是希望,她急切的說道:“巡撫官人,我很乾淨,不乾淨也不敢過來。”

在松江府,沒人敢用一個娼妓來威脅李賓言,這就是送上門讓李賓言享用的,不用負任何責任。

李賓言背對着女子,卻露出一個玩味兒的神情。

“進來吧。”李賓言冷冰冰的甩下了一句話,讓門房安排一個客房給這女子住着。

正如民間看陛下是一個暴君一樣,李賓言和陳祖輝的那頓飯,在坊間看來,是浙江巡撫陳祖輝撈過界了,陳祖輝撈到了李賓言的頭上,纔給拿了。

天子緹騎行動秘密,沒人知道是緹騎在動手。

在所有人看來,就如同沒有貓不喜歡小魚乾一樣,沒有官兒不喜歡斂財。

奔波千里做官不爲財,難道是爲了大明繁榮昌盛?!

松江府的瘟病結束,接下來就是賑濟,多少人蠢蠢欲動?冒賑是一個大買賣,千絲萬縷,都是利益。

陝西行都司的冒賑案在風口浪尖上,即便是不敢在這個時候繼續冒着大不韙冒賑,松江府本身的利益,足夠厚重。

只要能夠把鐵面無私的松江巡撫李賓言搞定,那松江府,甚至是整個南衙十四府勢要豪右的好日子,就都來了。

新的一輪垂釣開始了。

在大明,只有陛下釣不到魚,朱瞻墡、于謙、石亨、胡濙,陳懋、李賢、李賓言,就連是唐興和王復這些人,都有魚獲。

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發新書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二十章 登基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十二章 吊!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