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

李燧特別想回到自己的老家,那個鎮雄府的老家,那裡是窮山惡水,那裡還有一羣的刁民,白水江安撫司,還有天蓬峒這樣的地方。

苗民和漢民之間的矛盾,從明初一直持續到了明末。

李燧的老家是山西洪洞,在洪武年間,遷民到了四川鎮雄府。

窮山惡水出刁民,這些當初因爲田畝、水源、山林和遷民鬥了無數年的刁民,現如今其實都是大明人了。

雖然還會因爲這些再吵起來,打起來,但是李燧中舉,在鎮雄府做師爺的時候,完全沒有如此的窘迫過和迷茫過。

這南衙,花招實在是太多了。

這些人的嘴臉,比窮山惡水裡的刁民,面目可惡的多,若是有的選,他希望自己可以和柯潛換一換身份,他去陝西行都司抓姦細去。。

李燧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那個溫婉的女子,居然並非和他偶遇,所有一切的一切,全都是設計好的。

就是爲了接近他這個主管畸零女戶大案的給事中。

官吏,天壤之別。

大明的活蘇武,被帖木兒王國囚禁了十三年,輾轉回到大明,最後的職位還是給事中,因爲傅安的出身是吏員。

李燧是官,陛下賜下的應天府推官、掛都察院江蘇監察給事中,正七品的大明官員。

李燧的腦海裡閃過了許許多多的畫面。

三日後,天朗氣清。

“李推官,趙小姐來了。”李燧的長隨從外面匆匆走了進來,低聲說道。

“李推官,有句話我得跟你說,既然兩位巡撫已經知道了趙小姐的事兒,還是不見的好,避嫌。”

長隨,是大明官府僱用的僕役,專門給官員配的秘書,受吏部的管轄,但其僱用之後,支付勞動報酬,都是由官員負責,所以這些長隨,是這些官員的人。

長隨的耳目衆多,大家消息傳來傳去,互通有無。

李燧猛地坐直了身子說道:“請吧,讓錦衣衛的緹騎來拿人便是。”

“是。”長隨本來還要勸,聽到讓緹騎拿人,嚇得猛地一哆嗦,他這位官老爺,可真是的是狠心。

鎮江趙氏,是趙郡望族,人脈極廣。

李燧已經完全想明白了,他只是這張關係網之中的一個環節罷了,緹騎要辦的事,沒人能攔得住。

因爲緹騎的背後,是陛下剛剛從京師調派到南衙的三萬京軍,還有一名佩戴了永樂劍的天子緹騎。

“李郎,你救救我。”趙氏女一入門,就已經哭的梨花帶雨,她提的要求不是他們家,而是她自己。

李燧看着這哭的眼睛紅腫的女子,面色發苦的說道:“我自己尚且自身難保,如何能救得了你?”

“你當真此事,我能逃得了干係?”

李燧看着面前的女子,他現在已經被牽連了,即便是不死,他這次也要脫層皮。

朝裡多少人眼巴巴等着他犯錯,然後新賬舊賬一起算?

他敲響的那個登聞鼓,直接把四川監察御史給送進了詔獄之中。

隨着四川戥頭案的推進,朝中可是接連三個正四品的大員,鋃鐺入獄。

四川巡撫、四川總兵官方瑛都被緹騎裡裡外外查了個遍。

南衙叛亂的時候,方瑛帶領四川狼兵趕至荊州和楊俊會師南下,平定了湖廣、貴州等地的殘餘勢力。

方瑛被緹騎們裡裡外外的查了個底朝天。

這就是李燧敲響登聞鼓後的影響,但是李燧從來沒後悔過敲響登聞鼓。

他清楚的知道,若非他敲響了登聞鼓,遍佈整個四川的民亂,就會如同草原上的大火一樣蔓延到整個四川。

他得罪了很多人。

他現在出了這檔子事,彈劾他的奏疏,怕是已經呈到了陛下的案前。

李燧突然露出一絲笑容,他看着這個趙氏女說道:“我從窮鄉僻壤而來,到了京中,陛下一力保我,我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李燧有弱點。

他完全沒有料到書中那些才子佳人的佳話,其實背後藏着這麼多的齷齪。

“李郎…”趙氏女還要說話,可是緹騎已經進門。

李燧萬萬沒想到天子緹騎,居然帶着永樂劍來了。

“李郎,救救我。”趙氏女被帶走的時候,還在希望李燧能夠救救她。

李燧往前走了兩步,若說有情,他肯見這趙氏女最後一面,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李推官,我有幾句話要問你。”天子緹騎攔住了李燧,甕聲甕氣的說道。

天子緹騎很少和外臣說話,時至今日,天子緹騎外出辦事,都是帶着面甲。

李燧一甩袖子,振聲說道:“我乃天子門生,朝廷命官,要問,就把我拿到詔獄問便是!”

大明的文官和緹騎之間的矛盾,比東洋還要廣闊。

李賓言在山東的時候,居然和緹騎們混到了一起辦案,而且李賓言和緹騎們的關係一向很好,這簡直是異類中的異類,聞所未聞。

李燧對緹騎這個態度,很符合讀書人的身份。

別說天子緹騎一個陛下的鷹犬,就是面對陛下,若是無錯,李燧這脊樑骨也是硬的。

“李推官,陛下敕諭。”天子緹騎帶着面甲,看不出喜怒哀樂,而是拿出了一封敕諭給了李燧。

李燧立刻變得恭敬了起來,三拜五叩,雙手接過了敕諭看了許久,再起身時,卻已經是兩行熱淚。

如同上次,李燧要前往陝西行都司擔任檢閱邊方給事中一般,陛下又保了他一次。

朝中彈劾李燧的奏疏很多,都被陛下留中不發,陛下在敕諭中,多是些申飭的話,當然也有勸勉,讓他好好幹,不要耽誤正事。

“李推官,現在我來問你幾句話。”天子緹騎將李燧扶了起來。

這名天子緹騎,不在乎李燧不待見他,他也沒有喜怒哀樂,他是爲陛下辦差。

“第一,在你和趙氏女來往期間,可曾和她談起過畸零女戶案?”天子緹騎拿出了一張狀紙,開口問道。

李燧十分確信的說道:“未曾說過一句。”

若是這趙氏女問畸零女戶的案子,李燧當然會警惕,可是趙氏女,從來沒問過一句。

這纔是讓李燧放鬆警惕的地方,他一個窮書生,除了官身一無所有,既然不爲他的權責,他自然沒有多想。

“第二,趙氏女有沒有要問你尋求便利,要過船證、路引?你給過她這些東西嗎?這很重要。”

李燧搖頭說道:“我是朝廷命官,船證路引,非我分內之事,她也未曾要過。”

“第三,在你與趙氏女來往期間,可曾收受其贈物?比如錢貨、金銀、田畝、莊園等物?如實回答,即便是代持,我們也能夠查得到。”緹騎繼續詢問,奮筆疾書。

“未曾。”李燧愣了愣神,將一方絲巾拿了出來,放到了桌上說道:“有信物方帕,這個算嗎?”

“算。”緹騎將方帕放進了盒子裡繼續詢問着。

這些問題林林總總有十多個,這顯然是陛下想知道的事兒,要查清楚這些不難。

李燧有長隨,這趙氏女也有丫鬟,他們之間的來往也沒瞞着人,想要知道李燧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只需要盤問一番便是。

而且錦衣衛的五毒之刑,天下聞名。

當初李賢寧願一頭撞死,也不願意被孫繼宗給抓到南鎮撫司去,就知道這些刑罰的可怕了。

“這不是審訊,只是問詢,李推官莫要擔心,若是李推官真有問題,此時就應該在詔獄之中了。”緹騎將供狀遞給了李燧,讓他確認之後,簽字畫押。

隨後緹騎將狀紙放進了一個信札之內,將火漆熔化滴落封口,趁着火漆未曾凝固的時候,緹騎拿出了一枚印信按在了火漆之上。

“走。”天子緹騎帶着一羣人離開了李燧的家,向着南衙錦衣衛衙門而去。

等到了錦衣衛的衙門,這天子緹騎忙碌到了月上柳梢頭,才摘掉了面甲準備休息。

面甲摘掉之後,面甲之下,是楊翰。

那個在大同府想要救稽戾王出瓦剌大營的楊翰,那個楊洪組建墩臺遠侯的時候,第一個參加了夜不收的楊翰。

他有些疲憊的靠在椅背上,繁忙的一天公務結束了,他看着窗外的明月。

李燧這樣的被腐化的官員並不罕見,甚至非常的常見,李燧這還是好的了,沒有行方便,沒有給鎮江趙氏走後門,更沒有以權謀私、權力尋租,甚至沒有貪腐。

就這畸零女戶案之中,趙氏通過各種手段腐化的這些官員,兩隻手都數不過來,李燧不是第一個如此被聞訊。

這樣的現象,在大明並非南衙的現象,就連京城也有各種榜下抓婿的行爲,並且形成了風尚。

楊翰也曾經產生過和李賓言、李賢一樣的疑慮,陛下英明,這些人會短暫蟄伏起來,但是這些人、這些事,根本無法根治。

不過楊翰不是李賓言和李賢,他這種思考也是短短一瞬間,隨後就將其拋之腦後。

他作爲天子緹騎,不用想那麼多,陛下指向哪裡,他就打向哪裡便是。

“英雄難過美人關啊,百鍊鋼也給你變成繞指柔。”楊翰感慨了一聲,準備睡覺,明天還有的忙。

讓楊翰頗爲意外的是,經過調查,和李燧接觸的那個大家閨秀的趙氏女,壓根就不是什麼趙家的閨女,而是養女。

養女,自然是遮羞用的稱呼,換句話說,那個趙氏女本身是畸零女戶,被所謂收養之後,專門培養出來的瘦馬。

李燧從頭到尾都是被騙的團團轉的那一個。

貴爲天子的鳳陽朱,在這些大家之前,也不過是暴發戶而已,趙氏怎麼捨得真的把家裡的女兒,嫁給這些窮酸書生呢?

楊翰帶着面甲,帶着五百緹騎,徐承宗帶着一千鳳陽三衛軍,來到了安德坊。

這裡有連綿的七座坊樓,以北斗七星爲格局分佈坊間。

“這裡就是貫樓嗎?”徐承宗翻身下馬,看着巨大的坊樓嘖嘖稱奇的說道:“我作爲魏國公,居然不知道有這麼個地方啊。”

貫樓,就是鎮江趙氏從事畸零女戶買賣的地方,也是趙氏勾連官員的地方。

“那能讓魏國公知道了?魏國公要是知道,還不把他們趕盡殺絕?要知道他們可是搶了不少煙雲樓的生意。”李賢眯着眼看着這七個坊樓說道。

徐承宗立刻惱羞成怒的說道:“煙雲樓又不殺人,更不會把人的手腳都剁了,把人穿在棍子上!”

“再說了煙雲樓自博愛鄉三個字出現之後,就徹底關門了,這都一年了,李巡撫,嘴下留情啊!”

煙雲樓做瘦馬的生意,但是煙雲樓不會自己養瘦馬。

徐家人總是如此,將善名歸己,惡名歸他的宗旨,貫徹到底。

而且自從博愛鄉走入徐承宗的視線之後,徐承宗就把煙雲樓給關了,他有費氏在海上爲他賺錢,煙雲樓賺錢歸賺錢,但是這錢,有命賺,沒命花。

李賢這個嘴,就是得理不饒人。

徐承宗和李賢的關係還不錯,李賢一家三口,現在就住在魏國公府。

但徐承宗心裡清楚,李賢始終把徐承宗視爲一條大魚,等着徐承宗犯錯的時候,把徐承宗送到陛下的魚簍裡去。

徐承宗這魏國公的人頭,怎麼也值一枚奇功牌了。

“咱們進去吧。”徐承宗看着這七星佈局,就是一陣的膽寒,多大膽子,居然敢建這樣格局的樓?

要知道,大明太祖高皇帝,尤其喜歡南鬥和北斗。

皇宮一共十三道城門,就是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鐘山太祖高皇帝的皇陵也是北斗局勢。

紫禁城的含義,就是紫微垣,天帝坐也,天子之所居,意思是以北極星爲中心的紫微垣城。

按照堪輿術的佈局而言,大明的華蓋殿就在紫微垣正中心。

除了紫微垣之外,還有太微垣、天市垣。

總之,把坊樓建成七星佈局,就是典型的竊大明國運,是大逆不道的僭越之舉。

還沒進這貫樓之中,這些人已經是僭越大罪了。

緹騎們已經將整個安德坊團團包圍,只等一聲令下,進去拿人。

此時的搖光樓內,江南名角黃豔娘,正在撫琴,準確唱曲。

這位名角曾經在神樂仙都送走了一批讓陛下嚐嚐厲害的商賈,又送走了做桐園生意的李高全。

黃豔娘以爲自己已經是喪門星了,沒人願意請她唱曲,就去了織造局做織工去了。

可是有些人就是不信這個邪,黃豔娘都去了織造局做織工,還是被請了出來。

黃豔娘撫琴,不知道該唱個什麼好。

“來個《琵琶記》吧。”爲首的趙氏家主,點了個曲目。

琵琶記是落魄書生考中了科舉,負心拋棄髮妻的故事。

這趙氏的家主,也就是想起了那李燧,才點了這麼個曲目。

到了啓動李燧這顆棋子的時候了。

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十二章 吊!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