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

朱祁鈺其實很喜歡石璞這樣的人,話不多,悶頭幹,爲了建設新大明,整日裡忙忙碌碌的奔波着。

他希望石璞這樣的人,能夠有幾句怨言,可惜,石璞爲代表的大明工匠團體,似乎很少願意發聲,陛下給多少,就拿多少。

其實朱祁鈺這裡就是想錯了,沒有怨言的主要原因是,大明皇帝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朕記得崖山有石刻,曰: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

“文明不是不可能消亡的,就如同今日之羅馬,昔日之唐宋,今日都作古,胡元入主中原。”朱祁鈺開口說起了往事,讓聚賢閣內的羣臣陷入了沉默之中。

崖山海戰,宋丞相陸秀夫揹着幼帝跳海自殺,十數萬人共赴難。

自此宋朝斷滅,胡元入中國百年而竊據神器。

即便是朱元璋捏着鼻子認了胡元的正朔,可是在大明,華夷之辯依舊是主流,元的國號是大元,但是很多時候,大明的奏疏和文牘之中,都是以胡元相稱。

朱祁鈺接着開口說道:“彼時宋亡,中國百姓,家裡切菜,都得去這些胡人家中切菜,因爲家中沒有菜刀,如此苦難之下,我們大明應運而生。”

“宋亡的歷史教訓我們沒有吸取充分,現如今,傳承千年的羅馬也畫上了句號,如同陽春白雪一樣消融。”

“總有人說咱老朱家是暴發戶,這不假,朕不否認。但是中國呢?大明呢?也是暴發戶嗎?”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砥礪前行,就算是爲了大明。”

在這個千年君臣之禮的國都裡,這話看起來很奇怪,但是這句暴發戶可是孔府散播出去的,多少人打心眼裡認同。

“謹遵聖誨。”諸多臣子嚇了一哆嗦,最近也沒人跟皇帝對着幹,陛下這話說的,實在是太見外了!

止投獻,是一股從明初到明末,都悍然存在的風氣。

多少人忌憚於這種社會風氣,在朝中做事的時候,畏首畏尾,比如時人皆譏諷胡濙諂媚,就連胡濙的兒子胡長祥在太醫院做事,都沒有人知道,胡長祥是胡濙唯一的兒子。

胡長祥覺得談起《我的禮部尚書父親》,是臉面無光的一件事。

朱祁鈺現在給了所有人一個臺階,他換了一種話術,既然爲了陛下這句口號喊不出來,那麼爲了大明,總不會跌份了吧?

大明難道也是暴發戶?給大明當臣子,難不成也丟人?

“開始今天的鹽鐵會議吧。”朱祁鈺停下了關於羅馬消亡的思辨,而是繼續討論大明的財經事務。

夏衡,太僕寺卿,主管馬政。

他坐直了身子說道:“陛下,朝中現在良駒十一萬四千匹,雖然和永樂年間的六十萬匹馬,不能相提並論,但是大明馬政正在逐漸恢復。”

“這十一萬匹的都是中上等馬匹,即便是在胡人之中,也是充當戰馬使用,主要提供給京營用度。”

夏衡說的是大明的馬政的恢復,並非是對洪武、永樂年間的養馬令的恢復。

當時的大明人丁較少,很多土地都可以當做牧場,但是隨着人口的繁衍和增加,在四百毫米降水線內,大明朝已經沒有牧場可以放牧了。

適合放牧的地方,現在都種的莊稼。

四百毫米降水線外,不適合種地,但是適合放牧,所以宣府的貢市,在很大程度上,成爲了大明馬匹最關鍵的來源。

當然大明的軍馬場也有,一處在奉聖川軍馬場,一處在陝西行都司,這兩個軍馬場的規模,都在十萬匹的數量。

沒有馬匹,就無法發動進攻。

大明現在的馬政一塌糊塗,就是二十四年興文匽武的重要成果之一。

駑馬、驛馬,不在朝廷的統計範疇之內。

倒是寶馬,在統計範疇。

驛馬跑五年,如果還活着,會被供養在驛站之內,被稱之爲寶馬,而這些寶馬,同樣計數。

胡濙左右看了看說道:“陛下,韃靼部的可汗,脫脫不花最近上奏,想要入大明朝貢,並且商議一下這貢市之事。”

“陛下,契機到了。”

胡濙說的是一件看似和夏衡馬政不相關的事,其實這兩件事緊密的聯合在一起。

胡濙所言的契機,是大明在草原近乎於殘忍的財經事務政策。

大明在草原放錢,銀幣、景泰通寶,如同海嘯一樣涌入了整個草原,草原上的韃靼王們,把牛羊換成了這些精美的貨幣,而不是茶鐵鹽等生活所必須的用品。

脫脫不花作爲韃靼人的可汗,終於撐不住了,想進大明朝貢。

當初脫脫不花可是要大明皇帝到北古口外商量會盟之事。

當時大明正值多事之秋,朱祁鈺不想惹麻煩,韃靼人的大軍就在城外,朱祁鈺下旨讓楊洪放脫脫不花撤軍,楊洪和楊俊帶着人前往清風店,阻擊向紫荊關逃亡的瓦剌人。

現如今,脫脫不花主動入朝朝貢。

朱祁鈺想了想問道:“再晾三年,再同意他的入關朝貢的請求。”

你想入貢,就讓你入貢?

朱祁鈺的聚賢閣御書房,可是放着一塊靈牌,那是土木堡喪亂,大明爲此陣亡軍士的令牌,也是朱祁鈺內心一條無法撫平的溝壑。

他時刻銘記着當初的圍城之恥辱,他看着大明的新兵蛋子,在百姓高歌紅巾歌的歌聲中,出城作戰,他看着于謙、石亨等人,親自帶兵衝鋒,下馬死戰。

他如同一個烏龜一樣待在大明軍卒和臣子組成的龜殼之中,最終在稽戾王當攻城先鋒的時候,終於忍不住,親自帶人搶了稽戾王的龍旗大纛。

他記得當初的恥辱,所以他要再等一等。

“三年?”金濂瞪大了眼睛,驚訝至極的問道。

草原的財經制度已經全面崩潰,百姓困苦不堪,邊人猶憐。

一個韃靼的女子,甚至半袋米就可以娶到,假如肯加半袋鹽,那就會死心塌地。

用牛皮袋煮白肉,就是現在草原真實的寫照。

陛下實在是太狠了。

再等三年,這樣的慘劇還要再發生三年。

人間煉獄。

于謙左右看了看,立刻開口說道:“臣以爲可以再等等也無妨,三年不算多,五年不算少,哪怕是就這麼繼續等下去,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未嘗不可。”

“眼下的有很多從韃靼逃難的百姓,入了大明集寧、河套地區的農莊法,如果眼下就結束夜不收在草原放火,和停止貢市的銀幣放水,就得安撫這些人。”

“其次,熬鷹摔打的還不夠,今日大明強盛,彼之恭順,他日大明衰亡,彼之盜寇,現在答應脫脫不花入朝朝貢,日後必有大禍。”

“爲兩族長久之大計,再無刀兵相向之時,更應該等一等。”

于謙是文官執掌牛耳者,是武功勳臣的文安侯,也是大明勳官的代言人。

他的態度,就是京營的態度。

一向勸陛下仁恕之道的于謙依舊是走的大仁的路。

如果此時大明心軟,等到韃靼人恢復了體力,大明走入秋冬之序,就會再起波瀾。

天底下最大的危害,不是天災,而是兵禍,鐵蹄南下,生靈塗炭,百姓顛沛流離,客死他鄉,凍死路旁,禮崩樂壞之時,羣寇並起,民生凋零。

爲了防止再起刀兵,再等一等,再讓韃靼人長長記性,防止兵禍,就是大仁。

如何防止兵禍?敵人虛弱到走不動的時候,就可以防止兵禍了。

“那就再等一等吧。”胡濙想了想,認同了于謙的話。

他本來的打算是鴻臚寺和韃靼王脫脫不花談判,給官恩封,大明在韃靼的草場建立無數個性質和官廠一樣,直屬於朝廷的官營牧場。

這些官營牧場,就是大明埋在韃靼諸部的釘子。

于謙和陛下都認爲可以等一等,胡濙也沒有反對,現在開始談判,陛下能留下一個仁義之名,陛下既然不肯要這個善名,他纔不會在這個無用的方向努力。

胡濙拿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笑着說道:“陛下一視同仁,大明用銀幣,韃靼部也用銀幣;大明用景泰通寶,韃靼部也用景泰通寶;陛下作爲聖天子,四海一統之大君,這是陛下的寬仁。”

陛下是寬仁的,陛下是慈愛的,陛下不會有錯。

李賓言等人看着胡濙目瞪口呆,大家都是大明白,大明在草原的經濟政策,把草原折騰成什麼樣了,這也是一視同仁的寬仁嗎?

但是,胡尚書說的好有道理,無法反駁。

跟禮部尚書討論禮法,是自取屈辱。

度支部郎中王祜看了一眼自己的主管上司張鳳,才無奈的說道:“勞保局覈算了去年的所有賬目,已經送到泰安宮,就去年而言,勞保局共協調賠償了百姓近七十二萬銀幣。”

“這其中調停的有兩萬起,責令整改的有三千二百四十起,涉及保障安全方向的案件有七萬餘起。”

勞保局是勞動保護的簡稱。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朱祁鈺一直想要談起,卻從沒有總論過的財經事務專題,分配。

分配方式決定了社會制度,社會制度由分配方式決定。

朱祁鈺一直沒有在這方面過多的討論,不是沒有機會,是時機不成熟,但是既然今天王祜說到了這件事,朱祁鈺就打算好好的說道說道。

他認真的想了想開口說道:“王莽,當初要搞井田制,古者三百步爲裡,名曰井田。”

“井田制,並非方孝孺說的那種,土地天下公有,而是私有。《穀梁傳》曰:井田九百畝,公田居一。”

“井田的貢、助、徹,皆歸領主所有,具有典型的的按資分配的特徵。”

按資分配的資,是生產資料的資的含義。

“除了按資分配,當下的大明還有按勞分配,按勞動的多寡,計算工分,然後對勞動產生的勞動成果,進行分配。”

“按勞分配其實也不公平。”朱祁鈺放出了一個暴論,按勞分配是不公平的。

翰林院掌院事吳敬滿是疑惑的問道:“按勞分配也不公平?!”

農莊法採用的就是按勞分配,計算工分,是度數旁通的成果之一,即便是如此,也不公平嗎?

朱祁鈺點頭說道:“吳掌院,當初朕問過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學識、技術,算一個人的固定資財、流動資財,還是留供資財,你還記得你的答案嗎?”

吳敬點頭說道:“記得,一個人的學識和技術,是一個人的固定資財,在私塾、官學、社學就讀,也是對自己的投資,是個人固定資財的增長。”

朱祁鈺看着吳敬說道:“然也。”

吳敬眉頭緊蹙,隨後思考了良久,才眉頭舒展開來。

按勞分配的前提是分工,只要有分工,就必然產生工種之間的差異,那麼技術崗、管理崗的分配就會比窮民苦力要強許多。

技術崗和管理崗,自然是因爲自己本身的固定資財。

所以按勞分配本質上,是一種按照自身固定資財分配的方式在運行。

吳敬明白了陛下爲何說按勞分配是相對公平。

朱祁鈺記着問道:“王尚書,你說這天下,若是沒有科層制,這官場何等的模樣?”

“那不是直接亂套了?”王直立刻回答道。

科層制的官吏制度,幾乎是中原王朝自古以來的傳統,王直雖然不知道爲何陛下有此一問,但還是立刻回答了這個問題。

沒有科層制的大明,王直都沒法想象,那怕不是亡國了。

朱祁鈺問的時候,就是做的設問,他心裡早有答案。

“所以,按勞分配也一定會出現層層管理的現象,那麼官場和工坊等集體團體,科層制必然應運而生,那麼按勞分配的制度,本質上就存在朘剝。”

“所以按勞分配並不絕對公平。”

朱祁鈺的話讓羣臣們議論紛紛,只要是存在科層制,那麼必然存在自上而下的朘剝,這是毫無爭議的。

匠爵一共四品十六級,每一級的基礎勞動報酬都不一樣,出現科層制,就必然出現朘剝。

“李巡撫,朕再問你,你在江南和李賢辦了畸零女戶的案子,這些畸零女戶有的才五六歲,他們沒什麼生產能力,畸零女戶出現的社會根本原因是什麼?”朱祁鈺看向了李賓言,談到了畸零女戶大案。

時至今日,這個案子依舊在辦,那幾個送到京師已經氣絕的女子的慘狀,觸目驚心。

“因爲她們沒有做工的地方,沒有勞動,自然沒有勞動成果。”李賓言認真的思考了一番,纔回答了這個問題。

畸零女戶,到底因爲何種原因存在?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朱祁鈺滿是無奈的說道:“如果按勞分配的話,這些失去了勞動力的人,還沒有勞動力的人,豈不是要餓死了?”

“就朕所知,很多京營的老兵在戰場負傷,他們爲大明拋頭顱、灑熱血、不計生死、奮不顧身。結果卻失去了勞動能力,那麼他們也需要按勞分配嗎?”

“朕做不到冷血無情,因爲他們是爲朕而斃,所以朕養着這些受傷的老兵,過年前,朕還專門到大興去了一趟。”

大興縣是夜不收家人內遷的聚集地,朱祁鈺每年都會到那邊去看看,慰問夜不收的家屬,那裡的遺孀極多,朱祁鈺每次去,都會停留很久,聽聽他們的故事。 ωwш⊙ttk an⊙℃o

之前陳鎰從張秋治水回京,還陪同大興縣令去了一次。

江淵目露思索,沉思了片刻才說道:“臣聽聞,羅馬的士兵征戰沙場,回家之後,不僅自己的家換了主人,假若僥倖不死,負傷回家,也有餓死的。”

“所以他們的軍隊,在攻城略地之後,就會對當地展開劫掠,能賺一點是一點。”

“自此,羅馬人失去了參軍的意圖,甚至在每次打仗的時候,都會逃亡,而且因爲糟糕的軍紀,和隨意的劫掠,讓羅馬和蠻族的矛盾,越積越深。”

“羅馬人失去了保護他們的盾與劍,羅馬也失去了忠誠於它的子民。”

朱祁鈺想到了明末,李自成造反十幾年,一直是流寇,被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打的抱頭鼠竄,一直不成氣候。

崇禎九年,陝甘寧地區發生大旱,大明朝廷自萬曆年間,就一直欠餉,這再加上大旱,這讓三邊的底層軍官,加入了起義軍的陣營。

李自成的實力如同坐了火箭一樣,直上青天。

糧餉給夠,神仙幹碎。

金濂滿是困惑的問道:“那陛下,什麼分配製度才公平呢?什麼分配製度才合理呢?”

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898章 火併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