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

朱祁鈺讓李賓言去學習狗鬥術的目的,是爲了讓李賓言能夠自保。

主要防備的是陳鎰。

陳鎰一直在找左都御史的接替人選,賀章當然勉強能用,但是陳鎰不想走的時候,給陛下留下一個爛攤子。

李賓言毫無疑問是一個極佳的人選。

要能力有能力,要名望有名望,關鍵深受陛下的信任,又出身僉都御史,晉都御史再合適不過了。

可是李賓言的狗鬥術,第一次運用卻是用到了金濂的身上。

金濂被李賓言的話差點給噎住,剛剛纔說了要謹守臣禮,李賓言就用了這招。

金濂這精心準備的宴席和話術,一拳打在了棉花堆上,是有力也使不出來。

金濂十分認真的說道:“京官的任命,尤其是六部尚書,都察院總憲,文淵閣首輔,都是由陛下一意而定,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陛下會參詳各部尚書的推介。”

“如果你有意如此,我可以給陛下推舉你。”

中原王朝的科層制官吏制度之複雜,就連專門從事的吏部諸多官僚有的時候都犯糊塗。

首先是最頂級的世卿制,王公侯伯的爵位,就是世代爲卿,雖然後世多平庸,但是其祖上有定鼎之功。這也包括世襲的千戶、百戶。

其次是軍功制,西虜、建奴的人頭賞一顆五十銀幣,如果不要錢,就會升武散官。

也會有察舉制,比如現在在宣府的檢閱邊方兵科給事中朱純,就是察舉制度下的例子,他沒有任何舉人、進士的功名在身,但是依舊是正七品的京官印綬。

有貲納,貲爲貲選,納爲捐納。

這一項自秦時就有,比如秦王政四年,蝗災造成了大疫、大饑荒,爲了救急,秦王政只好下令,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

即便是軍功爵授田制,軍功比天大的大秦,也不得不採用貲納來應急。

比如漢文帝時期,有大賈張釋之,以貲爲騎郎;司馬相如以貲爲郎。

唐朝時,是一千石者無官便授解褐官,宋時更是七百石補進義副尉,至四千石可補進武校尉。

大明並無貲納,確切的說,自景泰年間起,纔有生員納粟、納馬人監之例,也在景泰五年廢止。

徵辟制,比如洪武年間有兩次因爲選官不足,不得不徵辟,夏伯啓叔侄的斷指案,就是在徵辟制下發生。

任子制,也就是恩蔭,胡濙的長子胡長寧就世襲了錦衣衛的鎮撫使,不視事,只領俸祿。

吏道,就是由官員訪查賢者,或者幹吏,像朝廷推介,比如當初劉昇被推介給了孫忠,這種吏道更像是九品中正制的變形,也有察舉制的味道。

當然跟察舉制最像的,是科舉制度,察舉制有策試,分爲筆策和射策。

科舉制對大明很重要,這也是大明卷的最厲害的地方,更是大明朝最主要的官員來源。

世卿制、軍功制、察舉制、貲納制、徵辟制、任子制、吏道的混用,並沒有讓大明的官場混亂,因爲有非常明確的科層制,所以,尼古勞茲纔會如此羨慕大明的科層制。

金濂的推薦,對皇帝任命官員,有着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陳汝言就是被舉薦到了兵部尚書的職位,雖然于謙看不上陳汝言的能力,可是楊洪身死,于謙又立戰功,必須要去世侯了。

李賓言對戶部尚書的職位並不是很感興趣,他籌備了那麼久,他真的很想去天邊看看。

“謝金尚書美意,京官,六部掌管茲事體大,不敢妄言。”

李賓言不答應,不代表不同意,而是代表不表態,這是李賓言在胡濙那兒學來的。

金濂頗爲無奈,這胡濙都教了些什麼東西!

連李賓言這樣有些憨直的人,都學會一推四五六了。

李賓言在金濂的府邸逗留到了月上柳梢頭之後,主要聊得內容和戶部掌管的位子沒什麼關係。

聊的是松江、南京寶源局吸儲的問題。

他們聊了許久,就寶源局的立場、作用、承兌、銀根等等問題,交流了下地方和朝堂不同的思考方向,這給李賓言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比如寶源局是不是可以進行借貸業務,就以黃稻錢利息爲準。

酒未足飯已飽,茶水已經上桌。

金濂低聲說道:“唐宋的時候,各州主管公廨錢的捉錢令史,專門負責公廨本科、雜料等買賣關係,每月可交納四千錢者,滿一年可授職太學高第。”

“明承唐律,這個抓錢令吏的制度,是不是可以借鑑一下?”

大明朝的官營買賣投資極好,但是眼下大明的國帑內有將近千萬的存銀,這麼多的錢,需要支付一筆龐大的費用。

按照大明的利率,這千萬的存銀,每年都要付出五十萬有餘的利息和行政費用。

錢很多,壓力也很大,朝廷能不能把這筆錢用好,能不能按時付息,涉及到了寶源局這個制度,能不能持續的、長久的執行下去。

李賓言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不知金尚書是否發現了,其實寶源局的票證,是鈔法的一種變形,雖然他們有本質上的不同,比如票證更像是戶頭,而不是鈔票。”

“但是也是紙錢的一種。”

“王安石的常平新法中的青苗法,青苗錢,在政令制定的時候,是爲了富民強兵,試圖找到一個通過理財的手段,不動搖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實現贈資的想法。”

“毫無疑問,這是錯誤的。”

“所以,寶源局納儲,放錢這件事,我認爲不合適。”

金濂眉頭緊蹙思索着李賓言的這番話。

大明的新貨幣政策和新經濟政策,和唐時的捉錢令吏,宋時的青苗法並不相似,更像是漢武帝在元狩四年,搞出的算緡告緡令。

只不過漢武帝是每兩貫抽一算,而當下的寶源局,是每兩貫給一算罷了。

李賓言說的有道理,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飯要一口一口的吃。

金濂眉頭緊皺的說道:“可是隻靠官營,總有一天會賠錢的。”

“如果寶源局成爲大明朝廷負擔的那一天,必然會有人高聲疾呼,苟得無恥,不可使其居職。”

李賓言當然知道,如果寶源局成爲朝堂負擔的那一天,寶源局必然無法執行下去。

他十分認真的說道:“眼下無論煤鐵都是暴利,投入到官廠的錢,是穩賺不賠的,還有海貿,無論這筆錢用於營造官廠、市舶司、海船,都能賺的盆滿鉢滿。”

“目前來看,還沒到需要放錢去盈利的時候。”

李賓言人在松江市舶司,對南衙事極爲了解,就眼下,松江造船廠雖然還在燒錢的階段,但馬上就有可能賺錢了。

松江造船廠因爲沒有歷史負擔,進度要比龍江造船廠復工的進度快上許多,一旦開始生產,哪怕是不去開海,生產一千料的三桅大船,兩千料的六桅船,都能夠實現盈利。

按照陛下的指示,寶源局的投資以穩健爲主,是完全能夠支付利息的。

即便是到了盈利能力降低,也可以由計省投資其他行業,增加固定資財。

李賓言繼續說道:“而且金尚書啊,現在諸寶源局的吸儲,所有的銀幣留用兌付,所有的銀兩押解入京。”

“當下寶源局的目的,還是吸收大明的遊散銀兩,壓制爲御製銀幣,防止錢荒,而不是爲了牟利。”

“這些錢的支出全靠計省定策,若是開了口子可以放錢的話,這些錢放給誰呢?”

“到那時,就不是朝廷能夠決定的了,而是地方寶源局決定。”

“青苗法的敗壞就是前車之鑑。”

寶源局的目的自然是吸儲,更確切的說,是將宋以來,所有流入大明的銀兩全部壓制爲御製銀幣。

寶源局的主要作用,還是爲了解決大明錢荒的問題。

在沒有吸乾這些散在各個地主、商賈、勢要埋在豬圈和柳樹下的銀兩之前,寶源局即便是賠錢,也有做的必要。

因爲大明最重的稅,是鑄幣稅。

金濂面色凝重的點頭說道:“李巡撫所言有理。”

青苗法失敗的原因很多,其中就有失控。

朝廷根本無法管理地方各地的常平倉,最終青苗錢變成了高利貸,從便民、富民的政策,變成了強迫百姓借貸、朘剝百姓餘財的手段。

眼下寶源局跟個貔貅似的,只進不出,是因爲大明還在收鑄幣稅。

李賓言在地方,考慮的和金濂考慮的就有所不同。

金濂越看李賓言越滿意,笑着說道:“李巡撫啊,再考慮考慮?離京前,給某一個答覆便是。”

李賓言又把皇帝陛下拿出來擋槍,笑着說道:“京官之事,還是交給陛下去定奪。”

金濂看着李賓言,他和胡濙一樣,變得面目可憎了起來。

李賓言走出了金濂府邸的時候,已經月上柳梢頭,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他並沒打開自己的明燈,而是走在月光之下。

皎潔的月光灑在官邸之上,一個緹騎站在李賓言的身後,官邸之內有惡狗,宵禁之後,所有人的走動,都會有緹騎跟着。

李賓言對於胡濙的話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山頭並不可靠,因爲所有的山頭都是用利益去維護的,一旦出現了更大的利益,這山頭就會樹倒猢猻散。

朱祁鈺已經回到了泰安宮,一言不發的靠在凳子上,思索着今天一天做的事,有沒有紕漏,自己制定的政令,有沒有出現差錯。

自我反思,是一個爲上者必須具備的素質。

興安將一張緹騎送來的紙條放在了桌上,這是李賓言和金濂對話的內容。

這是李賓言走後,金濂寫的,六部明公現在常懷恭順之心,請李賓言這個松江市舶司的官員吃飯,自然要稟報給陛下,省的誤會。

朱祁鈺睜開了眼,看完了他們之間的對話。

“李愛卿真的是越來越穩重了。”朱祁鈺非常滿意李賓言關於寶源局當下責任的分析。

任何一個政令,想要一蹴而就,就會變成宋代的變法,明明是好的政令,出現壞的結果。

而李賓言很是慎重。

朱祁鈺忽然覺得,李賓言掌戶部事也不是不可以,即便是李賓言沒有足夠的能力,也有吳敬這個算學大家、王祜這個度支使幫襯。

沐陽伯,是金濂的流爵,是朝廷的恩榮,雖然不能世襲,但這是對金濂一生的肯定。

他不擅長養生,也老了、病了,讓他歇一歇,和胡濙多學學養生之道,看着大明朝越來越好,是一種何等幸福?

朱祁鈺眉頭緊蹙,正如胡濙所言,南衙雙李,缺一不可。

他想了想問道:“張鳳這個人如何?真的不能勝任戶部尚書嗎?”

“臣以爲能。”興安十分確信的說道。

朱祁鈺面露思索的說道:“具體說說。”

興安琢磨了下,纔開口說道:“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

“知恥又分爲兩種,一種是知恥而讓賢,像咱們的陳汝言陳閣老,在奉天殿,知恥讓賢,傳爲美談。”

“另外一種是知恥而後勇,張鳳是個後勇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很是上進,最近經常聽聞張鳳和吳敬走的很近,臣一打聽,嘿,陛下猜怎麼着?”

朱祁鈺嗤笑的說道:“有事說事,你隔這兒說相聲呢?”

興安在自己腰腹比劃了一下說道:“張鳳主要是算賬不太行,這張鳳去找吳敬,是學算學去了。”

“還把這些年翰林院的算學題都做了個遍,那可是數百張卷子,這麼厚一摞。”

“張鳳也是不容易了,每天在戶部坐班,下了班還要去上學,這都半年多了,這賬越算越明白了。”

“這項文淵就不知恥,他以爲他平調吏部右侍郎,是被王翱被擠了左侍郎的位置,是因爲他沒有南下扈從平叛,可他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問題,才鬧出了醜事來。”

“項文淵不知恥,所以才鬧到那麼大的笑話來。”

知恥,是一種承認自己很失敗的勇氣。

這份勇氣,再加上本身就是人中龍鳳的資質,算賬用到的算學,對張鳳而言不是什麼難事。

“這倒是。”朱祁鈺頗爲認同興安舉薦的理由,他滿是笑意的問道:“興安大璫,這是收了他張鳳多少個金元寶,讓興安大璫爲他如此說話?”

興安滿是笑意的說道:“看陛下說道哪裡了,臣的話,可不是多少錢能買來的。”

興安又不是王振,陛下又不是稽戾王,他哪敢收賄?

愛錢的金英、曹吉祥是被興安親手埋的,那喜寧、小田兒在解刳院又是何等的模樣?

興安可不想去解刳院裡,被人觀察。

再說,那頭三經廠的提督太監成敬,講武堂的提督內臣李永昌,可都是眼巴巴的看着他屁股下的位置。

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八章 有內鬼!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寫在十月末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